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爷爷,黄老太爷的话便是席娘子的话。”
从孝道上来讲,这句话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姚老太太已经做好各种极限的揣测了。
黄老爹便把玉佩推给姚老太太:“这玉佩物归原主,老太太,老汉别的不求,就拿这玉佩的承诺求一点,只希望能姚四爷能娶我们家的孙女,让穗娘儿能有个好归宿,而且是越快越好!”
姚老太太再次惊呆,就这么简单?真是与姚家想到一块去了,他们也希望两家人早点把亲事给办了。而且黄老爹这话带着恭维和肯定,那句“好归宿”着实让姚老太太十分开心。
但是,姚老太太还没被喜悦给冲昏头,在惊喜过后,忙关心地问道:“黄老太爷,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我们姚家但凡能出力的,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出力。我早便说了,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甭跟我客气。至于黄姑娘,我们长雍认定了黄姑娘,这门亲事我们家一直想求,有黄老太爷这句话,那越发是妥妥的了。”
她第一反应便是,黄老爹是不是患了什么绝症啊?这么火急火燎地要把孙女给嫁了,这可不像黄老爹的作风,就在刚刚,走进这个书房之前,她还在发愁,怎么说服黄老爹早些让金穗过门呢。
。。。
第427章 提亲(二)
未曾想,这一下子,便迎刃而解了。
黄老爹早把姚老太太的反应揣摩很多遍,姚老太太话里隐含的揣测在他预期之内,他又是感激,又是难受,感激的是,姚老太太明言会不遗余力地为黄家解决难题,难受的是,他利用了姚家的诚心。
可无论怎样,开弓没有回头箭,黄老爹皱起眉,把方才对金穗的说辞再对姚老太太解释一遍:“我偶然间听外间传闻我们家穗娘儿和府上四爷的闲话,想来是穗娘儿常来姚府,有些人不免心生疑窦。说句不中听的话,老太太晓得,宝元媳妇儿的事情让我对待穗娘儿的名声上,犹如惊弓之鸟。我心疼这个娃儿,但凡有一星半点的可能,我都不愿穗娘儿的名声有丝毫损伤。若是老太太相得中我们家孙女儿,早些结成两姓之好,我夜里睡觉才踏实了。”
黄老爹言辞恳切,目光灼灼。
姚老太太又是惊,又是怒,心头不断猜测到底是哪个挨千刀的乱说话,而且黄老爹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作为金穗的亲祖父,肯定不会胡乱拿自己孙女的名声说事,是以,姚老太太完全没有质疑黄老爹的话,而是认定外界已经在传流言了。
“黄老太爷啊,这个事,是我们家对不住黄姑娘……”姚老太太满脸愧色,不管是谁传出的流言,流言对于女孩子总要苛刻一些,反正姚长雍在亲事上的名声已经坏了,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黄老爹忙道:“老汉晓得这事跟姚家没关系。索性外面的流言蜚语没到沸沸扬扬的地步,老太太看?”
姚老太太欣慰黄老爹的通情达理,连连点头道:“既然如此,这亲事是该早些定下来。实不相瞒,见黄老太爷之前,我正请了媒婆。准备明天上门提亲的,聘礼差不多准备好了,只等黄老太爷和黄姑娘点头。我们家长雍年纪不小了。别家的小子在他这个年纪,儿子都满地打滚了。也是想早些娶黄姑娘过门的意思,就怕黄老太爷舍不得。有黄老太爷这个话,我这心算是完全落地了。”
黄老爹发怔,他才隐约听说姚大太太在宴会上冷待金穗,揣测姚大太太不满意娶金穗为儿媳妇,想着姚府内部事务还是姚老太太做主,只要姚老太太肯点头。他又有先前姚长雍对席氏的承诺,这亲事肯定成了。
谁知,姚府是准备明天就要去提亲了。
黄老爹面色酱紫成个猪肝色,到底女方先来提亲。而且以席氏的恩情为要挟,反倒在姚家人面前落了下乘,好像他孙女嫁不出去似的。
可惜,这世上既没有“早知道”,也没有“后悔药”。
姚老太太一看黄老爹的脸色便知他在想什么。她心里暗暗得意,在亲事上能压亲家一头,对姚家而言是好事,不过,本来姚家的门第高于黄家。压不压一头的其实没什么要紧。
她正了正面色,当做没看见黄老爹的尴尬,微微笑着继续道:“黄老太爷,既然咱们两家人达成一致,明日就遣媒婆正式上门提亲了。咱们两家人定亲的消息传出去,这流言嘛,自然会不攻自破了。”
黄老爹敛了尴尬的神色,附和道:“那老汉便在府里静候贵府的佳音。”
说罢,黄老爹和姚老太太闲拉两句家常,起身告辞。
姚老太太一路送到书房院门口,这才回转来,朝琳琅摇摇头笑道:“琳琅,你瞧,这天底下的缘分果真是这么巧妙的,打瞌睡老天爷就送来个枕头。”
琳琅略有风闻宫里太后为姚长雍选妻之事,暗赞姚老太太腹黑。也难怪黄老爹对姚老太太的话深信不疑,毕竟两家人在金穗和姚长雍的事情上都是默许的,先前又提到了提亲,黄老爹又是个对孙女的名声爱惜如命的祖父,外界稍有传言,他肯定会急的,而不会想到姚老太太是在宫里的压力下,仓促地提亲。
当然,姚老太太和琳琅更不会想到,老实巴交的黄老爹会捏造流言之事。总之,促成这件事,两位老人家各得其所,因达成心愿,两人对亲事出乎意料的顺利完全不会存疑。
琳琅送了口气,一旦提亲,她在金穗面前总算不再抬不起头,心存愧疚了。
姚老太太心情愉悦地去探望姚大太太,通知她已经请了媒婆,第二日便会去黄家正式提亲。
姚大太太面色苍白,勉强拉起唇角,笑道:“长雍的亲事有老太太掌眼,倒省了媳妇操心,可惜媳妇的身子骨不争气,劳烦老太太奔波,是媳妇不孝。”
姚老太太看她有气无力的,话又说得软,脸色稍霁,慈爱道:“你到底是长雍的母亲,若是没能操持他的亲事,不管长雍,还是你,总会留有遗憾。早些把身子养好吧,放宽心,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空灵大师可是算过的,咱们长雍是个富贵长寿的命,命里再多波折,总能化险为夷。”
姚大太太虚弱地点了点头,浑身的力气仿若被抽干了似的,眼神些微呆滞,呆了一瞬,又恢复清明,道:“老太太说的是。先苦后甜,总比先甜后苦有福。”
“你能这么想就对了。我们家的爷们,瞧瞧哪个是一生顺遂的,真有那顺遂的,一生无忧,不过是那不成器靠祖荫的纨绔罢了。”姚老太太话里隐含骄傲,这么多年来她就是这般安慰自己,如今拿来安慰儿媳。倘若不是坚信空灵大师的话,她真不知道在傅池春的围追堵截里如何扶持孙子成长,如何守护姚家的基业。
姚大太太眼神软了下来,岔开话题道:“老太太,提亲得有大雁,这个时节上哪里去捉大雁呢?”
姚老太太凝了姚大太太两眼,见她注意力转移到姚长雍的亲事上,便跟着道:“我夏天在后山避暑,见过几只大雁,想着是个好兆头,命人打下来,仔细养着。”说到这里,扬声唤道:“琳琅!”
琳琅忙进门行礼道:“奴婢听老太太吩咐。”
“你让人去后山上一趟,瞧瞧老李头养的大雁,把大雁送回来,顺便让老李头也跟回来伺候大雁。”姚老太太喜气洋洋地道。
琳琅跟着满脸喜色,道:“是,老太太。”
她悄悄抬眸看了眼姚大太太,只见姚大太太嘴角淡笑,但眸子里却没多少喜气,忙垂下眼,退了下去。
婆媳两人商量提亲的细节,以及聘礼的多寡,临到傍晚时,姚长雍回府,去荣禄堂没见着姚老太太,转来福熙院侍疾。
姚老太太笑盈盈地拉过姚长雍的手,道:“长雍,祖母今天请了媒婆来,明天你跟着祖母去黄家提亲。老李头已经把大雁带回来了,你去挑两只精神的。”
姚长雍仿若被雷劈了一般,愣了好一会儿,忍不住翘起唇角,压抑着心中的雀跃,镇定地笑道:“劳老太太为孙儿费心了。孙儿先伺候太太吃药,太太吃完药,孙儿再去挑不迟。”
他虽然知晓姚老太太明天要去提亲,还交代金穗不要出门,但是都没有姚老太太让他去挑雁,付诸行动来得真实。
姚老太太道:“长雍真孝顺。”转向姚大太太揶揄道:“母子血脉亲情,长雍心里你是第一位。”
这是提醒姚大太太不要为那些没影儿的事情争风吃醋。
姚大太太满意地看着眼角眉梢带笑的姚长雍,玩笑道:“老太太这话倒是含着酸意。长雍,我可不敢让你伺候,这里丫鬟婆子一大堆,缺了你不成?你快去挑雁吧,过会子老太太又说我跟你媳妇吃醋。”
姚老太太捂嘴笑了,看姚大太太更顺眼两分。
姚长雍到底伺候了姚大太太吃完药才去挑大雁。
姚府里喜气洋洋,金穗却在家中坐立难安。
黄老爹走之后,金穗便想到了黄老爹可能是去姚府提亲的,只有这一条路可以堵住那些流言。可想而知,女方向男方提亲,黄老爹得舍下多大的脸面,没准儿姚府还以为黄老爹厚脸皮呢。
好容易盼到黄老爹回府,黄老爹满脸愁容的出门,一脸喜色地回来。
金穗一看这架势便猜到结果,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忐忑问道:“爷爷,玉佩还给姚家了?”
黄老爹大马金刀地坐下,饮了口热茶,驱除身上的寒气,笑得脸上的褶子如波浪一般荡漾开来:“嗯,还了。穗娘儿,明儿的姚家来提亲,你在家里呆着,不要出门了。”
“……”金穗呆住了,她想到黄老爹先开口提亲,但是没想到居然明天姚府就来提亲了。
黄老爹调侃道:“穗娘儿,高兴坏了?”
金穗忙回过神来,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在黄老爹身边坐下,问道:“爷爷,你和姚老太太到底说了什么啊?”提亲的事自然是跟姚老太太谈的,金穗立刻反应过来,黄老爹是去找姚老太太了。
黄老爹矛盾地莞尔叹道:“爷爷这回可是丢了大脸了!我是去提亲的,姚老太太却说,她刚见了媒婆,准备明儿的来提亲。我要是镇定些,不那冲动,兴许不会这样丢人了。”
金穗囧然。
。。。
第428章 纳彩
直到夜里,金穗才记起来,姚长雍今日说过,让她明日不要出门。原来姚长雍早知道姚老明日要来提亲了。她翻个身,感觉浑身滚烫,摆了几个睡姿都不舒服,暗自恨恨道,居然又被姚长雍耍了一把。
翌日一大早,黄老爹吆喝着家下人等大扫除,特意花了大价钱在花市上买了几盆鲜花摆在屋内充门面。黄府的仆妇们见黄老爹喜气洋洋的,一个个凑在一起八卦,甚至于有人以为黄老爹记错日子了,现在还没到过年呢,怎就积极得跟过大年似的?
将近晌午时,姚老太太带上姚长雍,前后侍卫簇拥围成一条长龙,大张旗鼓地出行,前头有侍卫开路,目的地很明确,直指黄家,有人问,侍卫们直接答,一传十,十传百,都晓得姚老太太要亲自去黄府。
过路行人纷纷侧目,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嘀咕道,姚老太太不常出门,这么招摇过市的,为的哪般?
及至看到没掩窗的马车里坐着白媒婆,大家立刻跟炸了锅似的,这架势,分明是去黄家提亲啊!羡慕的,眼红的,酸溜溜的,嫉恨的,各种眼神朝黄家的方向射去,锦官城的高官都不敢跟姚家攀亲,这名不见经传的小门小户黄家居然捷足先登了!还有不少男女老少在心里为美男姚长雍惋惜,捶胸顿足,恨不得大吼,貌若无颜的黄家孙女竟敢辣手摧草!
姚老太太朝马车外瞥了一眼道:“我多久没出门,咱们锦官城的百姓还是这么热情啊!”人群围着马车,马车的速度十分缓慢。而且有些人甚至丢下手头的事跟着马车移动,看热闹。
姚长雍以拳掩唇,咳了一声,道:“大家为老太太的风姿倾倒!”
惹得姚老太太笑骂:“都老妖怪了,谈什么风姿!”
话音刚落,马车前突然飞来一束鲜花,有一便有二,各种香帕、水果、花朵不要钱一样朝马车飞过来。马车夫又叫糟糕。又觉得特别骄傲,记得上一回少女们扔帕子,扔了满车,还是在他们家欢大爷未成亲前。
姚老太太透过玻璃车窗看到了外面的场景,拉着姚长雍的手戏谑道:“我还以为没姑娘看得上你,没想到我孙子魅力可真大!瞧瞧,外面上到五六十岁的老媪。下到三岁的女童,都朝你扔花呢!”
姚老太太明白,这是因为大家看见白媒婆了,姚长雍素有貌若潘安的名声在外,想趁着他结亲前,最后一次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意,或者直白点说。是爱美之心。
姚长雍大囧,脸色唰地红了,任他再怎么镇定,也实在没料到出门引来这种效果,他十分纳闷,他常常骑马穿街过巷,哪次也没像今次这样轰动啊?遂窘迫而生硬地反戏谑回去,道:“焉知大家不是为了能见得老太太一面?”
姚老太太掩着帕子哈哈大笑,难得见孙子的窘迫模样,她真心被娱乐了。笑过一回,说道:“这样也好,声势越是浩大,这亲事越是做的准。”
两人对视一眼,其中喻意不言而明。姚长雍定亲的消息从梁州传到伯京,他们再抓紧些定亲,等姚太后挑到合适的人家,事情早已成为定局。姚太后只有一边凉快的份儿。
让姚太后空欢喜一场,姚老太太想想就觉得快意。
马车到达黄家时,车顶和车前盛满花朵和香帕,黄家的门房诧异地看向这队长龙。奔进门内,磕磕巴巴地大喊道:“老太爷,姚府的四爷上门来啦!”
一语惊起千层浪,才做完大扫除的仆妇们立刻明白,原来他们忙活一上是为了迎接姚四公子啊!
黄老爹坐在书房里前走两步,后退两步,焦虑难安,听到这声喊叫忙跑出门外,想想觉得不能表现得太高兴,忙正了正神色,若无其事地迎向大门口,走到半路上时,另外一个门房才补充道:“姚家的老太太也上门来了。”
黄老爹点了点头,姚老太太亲自上门在预料之内。
门房看黄老爹心中有数,不紧不慢的,澎湃的心潮终于平复许多,实在是被姚老太太出门的阵仗给惊到了,尤其是姚老太太还带着比县太爷还威风的仪仗队到了黄家来,连他这个做门房的都觉得倍儿有面子。
姚长雍在门口给黄老爹见礼,黄老爹寒暄两句,又上前跟马车内的姚老太太作揖,让门房们拆了大门的门槛,直接把姚老太太的马车迎到二门处,黄老爹本要准备轿子,姚老太太看黄老爹如此殷勤,觉得不好意思,摇摇手道:“咱们老人家合该多动动腿脚,这便走着去吧。”
这时,金穗在二门处迎接,姚老太太便笑呵呵地把手递给金穗,另一手扶着琳琅,姚长雍在后面和黄老爹说话。姚长雍看了眼前面的金穗,唇角忍不住翘起来,今天金穗穿了件靛青缕金绣牡丹交织绫褂子,里面是一件淡粉偏白色的袄子,袄子袖口镶了一圈火红的狐狸毛,下面系了一条宝蓝色暗花棉裙,额上贴了孔雀尾花钿,双环髻两边各插了一支烧蓝点翠凤形钗,行动间,裙下镶蓝宝石的小靴子若隐若现。
姚老太太瞧着金穗一身打扮,不住口夸好看,夸得金穗脸色微红,姚老太太凝了两眼金穗额间的孔雀尾花钿,道:“瞧着眼熟。”
金穗笑道:“这是我初来锦官城那天,大太太给的见面礼。今儿瞧见了,正好配我这身衣裳,便贴上了。”
孔雀尾花钿只有小小的一片,但因颜色绚烂多彩,与孔雀尾巴的色彩极为相似,加工之后更似孔雀尾了,是极难得的色彩天然孔雀尾花钿,因此才显得金贵。
姚老太太心知金穗这是向姚大太太示好,心头高兴,也对金穗的识趣颇为满意,作为儿媳,有时候确实不得不退让,这没什么道理可讲,只因为自己依靠的男人是婆婆花费了一生心血培养的。
金穗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才会着意打扮一番。
几人各自坐下,金穗和姚长雍各自给对方的长辈正式见礼,金穗和姚老太太说了几句家常话,借口去准备茶水,便退了下去,只让月婵和几个二等丫鬟在明堂伺候。晓烟来往穿梭,打探消息。
果然,等她一离开,那位白媒婆便进了明堂,把两家的孩子夸得天花乱坠,金穗就在隔壁,虽看不见堂上众人的脸色,但能听到声音。听到白媒婆说“黄姑娘花容月貌,明眸皓齿,倾国倾城……”,她不厚道地想笑,这些词用在姚长雍身上才比较合适吧?而且,白媒婆压根没见过她,居然一口气能说出那么多成语来,不愧是城里有名的冰人。
这话夸得黄老爹都不好意思了,黄老爹咳了一声,那白媒婆忙住了口,转而夸姚长雍,夸男子自然不能夸容貌,要夸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