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海军继续研制了〃海底悬崖号〃和〃甲鱼号〃,船身比〃爱尔文号〃较大,速度较快。接着又建造了〃比目鱼号〃和核子动能的NR-1 ;后者配有各种先进装备,可在海底停留数周,并且装有轮子,能在海床上行走。然后可以下潜6500英尺的深海搜救载具(DSRV) 也接着问世。原先估计DSRV每艘造价是300万美元,20世纪70年代出厂的两艘,造价却达2.2亿美元。
〃长尾鲛号〃沉没20年后,深水潜艇已经可以潜得更深,在水底停留更久。它们测量了墨西哥湾流、标出扇形海床位置、收回沉没的水雷和飞弹、探测锰矿矿层、研究地质、检查海底探勘装备。但是如果除去电脑导航系统。推进系统、空气再生系统、声纳和照相机,它们所能做的,几乎只是把挂物钧勾到物件上,再由上面水手用绞盘机绞上,或伸展臂膀笨拙地抓住东西而已。
打捞深海沉船,理论上只要在沉船地点放下蒸气爪钳,夹住残骸用力拉上即可。但是这么做,物件会破碎,减损其历史价值;宝物遭受破坏,价值锐减;浮水途中,物件可能丧失,有的从此无法寻获。何况残骸结构复杂,难以辨认;宝藏有时压在下方,埋得更深;这些都是难题。汤米从不考虑使用这种方法。他先要探勘、纪录,然后像积木一般逐片拆解,不让彼此互相影响。他要保持精致物件的原状,毫发无损。他还要利用摄影机和录影机拍摄全部过程。汤米说:〃我们要做得精致细腻,像是外科手术。〃
他预见未来水底的工作,应该是在海底几千英尺上方的自动化控制室中操控。只要费用不缺,假以时日,科学家和工程师必可制成机器人,在陆上执行这些任务。这些精密的仪器,其实还只是简单的部分。在海面操控深处的机器人,秘诀不在这些精密复杂的仪器,而在人的观念。这时,已经问世的海底仪器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较诸哈雷的潜水钟,工作能力的增加实在有限。经过10年的努力,汤米总算分门别类,有了清楚的认识。
首先,从水面开始。如何把潜艇放进海中?10节的风速就可以产生3 英尺高的海浪,妨碍潜艇的置放,严重时甚至可以打坏艇壳。所以只要海浪达到3 英尺,就不可冒险置放潜艇;但海浪小于3 英尺的机会不多。
其次,小潜艇放进水中之后,母船在海面随着海浪起伏,此时联系两者的缆绳时紧时松。有时其力道大过小艇重量10倍以上,还可能扯断缆绳,使小艇沉入海中,消失不见。包裹的缆绳当中,还有许多传输讯号的电线,它们纵然没有因为上述情况而断裂,但每次通过滑车或绞盘时,时弯时直,力量时大时小,线路也容易疲乏受损。再制抽换,需时3 月;如果携带备份,人员和空间都要增加,所费不资,成本大为增加。
小艇降落海床既困难又危险,原因有二:其一,摇晃的母船震动小艇,使小艇不易控制,加上照相机的镜头时常被泥沙遮住,无法观测,不能确定小艇的确切位置;其二,缆绳下悬重物,突然释放时下端弹起,缆绳会在水中扭转打结。扯起重物时,母船的摇晃照样可以扯断缆绳,那么就只有鸣金收兵,把小艇留在海底了。
解决方法之一是,把动力装置装在小艇上,不需上下通讯,而由工作人员在小艇内驾控。但人员的生命安全难以保障。所以每个系统都需要后备的支援系统,结果累赘的备份不但消耗了工程人员大量的精力,也使小艇臃肿笨拙,效能减低。
汤米的计划非关国家安全,所以没有政府资助,资金有限;一切都必须以最简省的代价完成,设备、技术加上其他费用,不能超过1OOO万美元。
这时,发展无人载具渐成共识。因为这种载具不但轻省,且无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问题。美国海军虽已开始研制,但是法国拔得头筹,制成第一艘无人载具。这个载具缺点仍多,无法把握时效,例如海底摄影机拍摄的照片必须在上面冲洗,但海底情形瞬息万变,往往错过时机。汤米心中的载具必须能够停留够久、必须能够由海上操控。必须能够即时报告实况。这样他才能当机立断,做出正确决定。
不论载不载人、系不系缆,每个系统的主要问题都在于未能克服潜水载具的不稳定性,从而无法进行海底的主要工作。为使它们能在水下浮动前进,浮力重心必须狭长且固定,不能变动;操控仪器必须短小,过长会使浮力重心变动,船身倾斜,稍微使力,小艇就会翻覆。
汤米早就决定放弃在海底使用工作人员的方式,因为这既昂贵又危险,且功能有限。〃我认为秘诀在于建造稳定的无人载具,它具备各种机械功能,而且必须能在海底连续工作数天。〃他心目中的理想工具是〃水下遥控载具〃(ROV )。1982年,全世界共有10艘这种载具;但释放、回收和降落海底时的缆绳问题依旧,仍然无法有效地在海底进行工作。汤米认为只要整合水下工作的各种技术问题,应该不难解决。关键所在应该是整个系统背后的观念和次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汤米的禀赋正足以将这些难题逐一分解,详尽检验、了解之后,再进行旁人所谓的不可能之事。
打捞沉船的第一步是确定打捞对象。确定几千英尺深水中的沉船状况,是技术上的第一个难题。根据文献记载,只能知道大概的沉船地点,误差可能高达50海里以上。首先必须搜寻广大的海面,如果利用传统的声纳,必须耗时几百个工作日。幸而,哥伦比亚大学为了研究深海采矿,在1980年研制了〃西马克一号〃高速探勘系统。但〃西马克一号〃的工作契约已经排到两年以后,而且利用〃西马克一号〃探勘所得的资料,依法均需公诸大众。
1983年,汤米结识了曾经参与这种探勘工作的地球物理学家麦克·威廉森(Mike Williamson )。麦克认为利用探勘用的摄影系统探测海底山脉易如反掌,就连搜寻沉船、飞机或飞行纪录器、炸弹、飞弹零件等也非难事,唯一的难题是缺乏资金。
1983年,麦克成立一家海洋技术公司,卖掉之后,重新成立一家,可是欠缺的仍然是价值百万美元的新式声纳。他说:〃如果有100 万资金制造声纳,我就可以大展宏图了。〃汤米鼓励他继续进行,甚至答应帮忙募集资金。但是麦克认为汤米只是寻宝客,而麦克自命清高,与自己来往的都是知识分子,所以当时不屑于与汤米合作。
几经联系和当面讨论,汤米认为麦克改进〃西马克〃系统的观点正确可行;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新一代科技。这时他突然感到所有琐碎的问题,全部浮现出了解决的曙光。只要人选恰当,加上努力,事情必能成功。汤米心想:我终于决定,是时候了。
于是汤米一下班,就埋头研究著名的沉船,如〃泰坦尼克号〃、〃共和号〃、〃安德里亚多利亚号〃和〃圣荷西号〃。他研究的重点在于:有无足够的文献确定它们沉没时,确实装载着大量财物?沉船地点是否可以大致确定?然后研究沉船地点的海域情况。如果海底冲积物过多,不但沉船会遭掩埋,将来打捞所挖掘的深洞,将在瞬间遭流沙掩埋。如果海流速度太快,沉船地点必将难以仔细观测,也难以放置带有摄影装备的ROV。经过逐一筛检之后,才能确定最有可能打捞成功的沉船。
汤米研究过的船只,包括传说中沉没于海特拉斯角外10英尺深海中的〃中美洲〃号。寻宝客无不使尽手段宣扬这个传说,以维持资金的来源。汤米仔细研究1857年的报纸,根据报上的官员叙述整理资料。汤米的结论是:〃中美洲〃号失去动力,应该沉没于卡罗莱纳州罗门岬东方或北方大约100海里处。
如果〃中美洲〃号真的沉在罗门岬外100 海里处,当地应该是所谓的〃布莱克地脊〃的特殊地形。他要鲍伯代查相关资料,结果令他喜出望外。〃汤米,〃鲍伯迫不及待地在上班时间打电话给汤米,〃一点问题都没有。〃原来布莱克地脊上方的洋流速度只有1/10节,海床坚硬,而且1000年才累积1公分的沉积物。
此后汤米和鲍伯经常会面,敲定他们所谓的〃著名沉船选择程序〃。他们首先区分内在和外在的风险。内在风险主要跟沉船地点有关:一是已被打捞的可能性,二是文献记载的正确性,三是沉船地点的环境。所有深海沉船都在第一项取得高分,多数在第二项的评分也不低,但只有少数在第三项得到高分。
其次就是评估外在风险:有利的工作因素、地点的安全性,以及法律权益的取得。目前的技术水准能够保障工作安全吗?能不能获得法律保障呢?
考虑了上述因素之后,最后一关就是:船上有无值得打捞的财物?
〃泰坦尼克号〃上的财物只有富裕旅客的随身珠宝,而它的钢造船身,纵使找到也难以打穿入内工作,所以不予考虑。其他如〃共和号〃和〃安德里亚多利亚号〃也因为同样原因被排除在名单之外。〃圣荷西号〃载有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宝物,但沉船地点在哥伦比亚外海,浪潮澎湃,工作困难,显然也不是理想的目标。
最后中选的是〃中美洲〃号。原因是:〃中美洲〃号沉没于19世纪,当时的纪录精确,航海仪器相当可靠。几十人目睹船只沉没,还有5 位船长提供的座标,都证实沉船位置正在1000年才有1 公分沉积层的海域中。外在的风险考虑也一样有利:〃中美洲〃号虽是木造船身,但铁质的锅炉和引擎却是声纳的好目标;而且它的沉没地点在美国领海,不用跟外国政府交涉,安全也无虞。
另外,〃中美洲〃号还有一个无法比拟的优点:它是美国籍船只,运载的宝藏象征了美国从加州淘金热潮一直到南北战争的历程。找到它,就等于揭开了美国的一段重要的成长历史。
〃中美洲〃号所载运的黄金更是价值惊人。以1857年每盎司黄金市价20美元估算,文献记载的承运黄金价值应在120万美元到160万美元之间;旅客随身携带的也应该不少于此数。陆军还证实了一个流传多年的传闻:〃中美洲〃号当时还秘密载运了600块50磅重的金砖,准备为不景气的北方企业解困。
汤米搜寻到两组座标,可以帮助确定〃中美洲〃号的沉船地点。一组来自驳船〃艾伦号〃,它在出事第二天开抵沉船地点;另一组来自纵桅帆船〃艾尔多拉多号〃,它在〃中美洲〃号沉船前90分钟抵达船尾。两组座标时间相隔12小时,但距离相差竟有60海里之遥,使得搜寻范围过大,难以进行。不过汤米又查出,当天〃艾伦号〃曾遭遇另一艘开往萨凡那的〃萨克松尼号〃。如果获得〃萨克松尼号〃的船只座标,对于确定沉船地点将有决定性的帮助。汤米几经周折,终于查出〃萨克松尼号〃的座标:纬度31度40分,经度76度20分。这个位置和〃艾伦号〃船长的说法相差不到15海里。
汤米说:〃我们找到了灾难次日现场附近的3 组座标,研判结果,应该是'艾伦号'船长的报告比较接近沉没地点。这可不再是道听途说,终于有了科学根据,可以让我们放手一搏。〃
此时汤米全神贯注于技术问题的研究,所以把收集所得的一切文章、信件和初步整理所得的资料全部交给鲍伯,要他以历史家的角度继续搜寻研究。正好鲍伯的业务清淡,可以全心投入。
〃中美洲〃号沉没是19世纪震惊美国的大事,也是美国海运史上最大的不幸事件,甚至有人认为185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也是黄金随着它沉没所引起的。当时的美国报纸长篇累续,巨细无遗地报道生还者的叙述。头版篇幅不足,继之以二版、三版,甚至四版,连续报道几周。鲍伯废寝忘食地搜寻、归类、研判、整理。为了正确地了解内容,他特地买了一本20世纪20年代的海事术语辞典。他开始想象自己也在〃中美洲〃号上,参与了最后这一段航程,亲自体会船难的全部细节。此外,他还研究美国早期和1857年所有的著名飓风。鲍伯说:〃我不让任何资料流出去,因为我们知道,还有许多人也在觊觎'中美洲'号。〃
1979年,律师霍夫曼(Robbie Hoffman)本拟介绍一位有意打捞〃安德里亚多利亚号〃的顾客给汤米,经汤米解释该船不是理想的打捞对象后,生意没有成交。但两人却惺惺相惜,都认为打捞事业有朝一日会萌芽茁壮。〃到时如果你还在这个行业,务必告诉我,我有兴趣参与。〃霍夫曼如此告诉汤米。
1983年,汤米认为〃有朝一日〃已经来临。技术已经成熟,绝佳的目标〃中美洲〃号也已找到,接着该是多方接触投资者、承包商和专家,寻求正确的技术和募集资金。汤米联络霍夫曼,提醒他在4 年前的提议。此后两人经常会面,汤米大谈他的理论,但对于如何赢得投资者的信心,使其支持这些昂贵且几乎不可能的想法,两人都持怀疑的态度。霍夫曼说:〃我是啦啦队长,扮演跟随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听他高谈阔论。〃他把汤米比喻成为追逐风车的唐吉河德;而他是跟在驴子后面跑的跟班。他们深入探讨,研拟各种信件,分别寄给研究图书馆、供应商。承包商,以及可能的投资者。霍夫曼常常丢下新婚妻子,让她一人独守空房,自顾自地和汤米彻夜工作。霍夫曼这样描述他们的工作情形:〃我坐在电脑前,汤米站在旁边。荧幕上显示将要寄发的信件, 每封都得经过多次校对。汤米白天在贝特勒上班,8点下班回家,然后在晚上11点到我家来,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他就是这么有规律。〃
有了鲍伯和霍夫曼这两位左右手,汤米可以把一些想法转化成为计划了。霍夫曼认为这个计划就像惯性定理:动者恒动。雏形一经出现,进度就越来越快。
寄发的信件中,有三封分致加州好莱坞一家科学公司的出版部、一位南非的亿万富豪,还有密尔瓦基密勒酒厂的继承人。他们都表示有兴趣,而且都愿意提供寻找〃中美洲〃号所需的资金。但直接商谈的结果,前两者都因为某种原因而退出。第三位,也就是酒厂继承人哈利·约翰(Hary John ),在商谈过程中,指使手下影印全部资料,但汤米以关系未到分享资料的程度为由,取回全部文件。虽然如此,哈利兴趣依旧,汤米却认为此人不可靠,但又不想立刻切断联系。汤米的原则是,永远保持选择的机会。如果监视得宜、处置妥当,哈利仍有可能提供麦克制造西马克系统所需的资金。
汤米再次安排和哈利以及麦克在西雅图会面。麦克讲解西马克系统的细节,接着哈利就和麦克的财务人员讨论问题。麦克觉得情况相当顺利,很有希望。会后哈利不停地探问有关西马克系统的一切问题,并且怀疑既然有现成的西马克,为什么还要重新制造。汤米跟他解释:西马克为一家大学所有,所有探勘所得资料,依法均需在1年之后公开。
3 个月之后,汤米听说哈利和哥伦比亚大学签了合同,利用〃西马克一号〃探勘卡罗莱纳州沿岸的大西洋湾。哈利一直追问各种资料,原来是居心不良。2 月,大西洋风浪正大的时候,哈利出海10天,想利用〃西马克一号〃搜寻海底获得资料。他根据的座标是由〃艾尔多拉多号〃提供、由纽约保险协会公布的数据:纬度31度25分,经度77度10分。这个座标和汤米另外取得的两个座标相隔60海里。哈利未经仔细查证,就鲁莽从事。汤米不同,他要谋定而后动。
由哈利出资的希望既已破灭,汤米只好一再鼓励麦克,要他无论如何,想办法制造〃西马克IA〃。为了保密,汤米不肯租用〃西马克一号〃,因此需要自己拥有一艘,还需要一位专属的操作员。他答应麦克,一旦找到打捞〃中美洲〃号的投资者,他将第一个租用〃西马克IA〃。
上一节目 录下一节
□ 作者:'美'盖瑞·金德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第四节 寻觅伙伴 1984年
如果说汤米的人生哲学一半是保持选择的机会,那么另一半就是争取选择的机会。
在跟上述三位投资者会面以前,他已经先和恩师歌勒尔讨论过资金的问题。
1984年初,汤米和歌勒尔见面,详述了〃中美洲〃号的故事,说明他将如何利用西马克的技术找到船骸,以及设计建造一个载具,深入海底、记录现况、逐步拆解,取出黄金。但问题在于如何取得资金,进行工作。
当时歌勒尔已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他立刻安排该院负责筹募资金的贺伯·雷普(Herb ope)与汤米见面。歌勒尔事先向雷普说明汤米的计划听来可能令人觉得匪夷所思,但以他的工程和海洋知识,相信不久就会有人从事同样的尝试。经过汤米详尽仔细地说明,雷普还是难以置信,心想向朋友转述这种故事,要求投资,实在棘手万分,〃真是天方夜谭。〃
雷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