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方哲学的故事-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间题是,我们可以肯定那姑娘与她的孩子都不是随便的人,他们的孩子也都是父母的亲生孩子。那么,这“颠倒黑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亚里士多德没能解决这个间题,但他想到了这类问题:这姑娘的孩子一定有黑人血统,但它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不在皮肤、头发、眼睛上显示出来呢?为什么直到第三代才又显示出来呢?
这些问题直到两千多年后才由孟德尔得出答案,这就是所谓的“隐性遗传”。
其实亚里士多德只要再多想一步,就可以得到这个答案了― 那个姑娘的孩子的黑人血统就“隐藏”在自己的体内啊!只105 
不过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要到那个姑娘的孙子身上才能表现出来。这就像阔气的爷爷把一个箱子交给儿子,儿子不知什么原因没把它打开,做了一辈子穷光蛋,直到父亲死后,孙子才打开这箱子,发现原来是一箱子金子,于是又一次表现了爷爷的属性:阔气。
亚里士多德辞世两千余载之后,一个叫孟德尔的奥地利人又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并且比亚里士多德前进了一大步,不但观察了现象,而且得出了伟大的结论,总结出了遗传的两大规律。可惜的是,直到死,他的伟大成就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他只有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一生。
― 大家千万不要感到惊讶,因为历史就是这么古怪与不公!类似的人还有伟大的作家卡夫卡和哲学家弗雷格。上述这些都是亚里士多德生物学的正确之见,现在我们说一下他的错误之见,只略举几例:
他认为生孩子老爸的作用只是给母亲一点性刺激,以加快生孩子的速度而已,不知道精子还是生孩子的必要因素。他从没有进行过尸体解剖,不知道人体是由肌肉和骨头组成的,也不知道有动脉、静脉这种东西。
他对于男女身体构造的差异有一种顽固的信念,认为男人脑袋上的骨缝比女人要多,男人胸腔每侧只有八根肋骨,他甚至坚信女人连牙齿都比男人少。
这种种谬论说起来虽然好玩儿,但还是不多说了吧,免得被人说我们不够宽容,专挑伟人们的刺儿。
我们最后补充一下亚里士多德的一件大功劳。我们前面谈过赫拉克利特,为什么我们现在还会知道他的思想?要知道赫拉克利特的著作可是半篇也没留下来。
106 
我们之所以能谈他,研究他,从他那火一般热烈的语言里汲取力量,全亏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两个。他们虽然很有点合不来,但有一个共同点,坚信不破不立,所以每次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总爱先把人家的话引述一大通,猛批一大通,尤其是亚里士多德,这个癖好来得更是强烈。
我们可以看看他的哲学杰作《 论麦里梭、克塞诺芬尼和高尔吉亚》 ,每部分的开头都是“他说”,在漫长的一段引文之后,就开始反驳了。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便知道麦里梭、克塞诺芬尼和高尔吉亚都说了些什么了;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大功劳。
在亚里士多德的所有学说中,我觉得他的
伦理学是最亲切的,我举双手赞成。
亚里士多德说,伦理学不是一门理论的学问,而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所以他把他的伦理学规定为所谓“实践哲学”。他的伦理学也可以换个名字来说:“幸福生活指南”。因为它只有一个目的:教我们如何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并为我们求得理想的幸福生活提供了一整套实践指南、一条金光大道。古希腊的哲人们爱谈善,认为人一生最高的目标就是要追求这个善。但他们的这个善常常是叫人难以去追求的。例如要求爱善的人们像苏格拉底那样成天破衣烂衫、食不果腹,这样的生活有多少人会去追求呢?
亚里士多德也谈善,但他的善就不大一样了。
首先他给善一个最亲切的定义:善就是幸福,幸福就是最高107 
的善。所以咱们在追求人生幸福的过程中也就是在追求善。怎么样?不错吧!我相信您、我、他,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也就是在追求善了。我们不但是一个幸福的人,而且是一个好人!
当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我们现在许多人所想的幸福不大一样,但即使如此,我想大家听了后一定会觉得这种幸福也值得迫求!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他认为穷光蛋是谈不上幸福的,他只会成天愁吃愁穿,为了填饱肚皮而不择手段,哪有时间去追求什么幸福?相反,人有钱了便可无忧无虑、有闲情逸致去追求知识智慧,也就是去追求幸福。
这话不错吧!我自己就有过这种切身经历。我家里很穷,上大学那阵儿每个月的生活费是50 元整,包括买饭菜票、买书、买肥皂、买衣服鞋子等等等等。成夭为吃饱饭而奋斗,幸福,真是没时间想这间题。不,也想过,看着食堂卤菜部里一碟碟的牛肉猪肝,我常想:“要是能弄它一碟吃吃该有多幸福啊!要是能连吃两碟我就真要幸福死了!' ' 
是不是有了金钱便有了幸福呢?当然不是!亚里士多德只认为没有钱万万不能,并不认为金钱万能。
除了有钱,幸福还得需要什么条件呢?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之所以称得上人,是因为人是“理性动物”。这理性也就是人的思维能力,这才是人高明于其它一切动物的地方,所以人若要追求属于人类独有的幸福,就得关注理性。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它?因为它不但为人所独有,且力量其大208 
无比,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祥东西:美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善,而善,当然是美德。
看到这里您也许会说:“嗯,看样子这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就是天天要我去做活雷锋,帮列车服务员同志扫车厢、搀老大爷过马路、把这个月的奖金寄给灾区人民。”
如果亚里士多德真是把这种美德当做幸福,我也有意见,不是不赞成做好事,而是不赞成把这当做幸福― 我认为这更是一种责任。
但亚里士多德的美德并非只是这些东西,他说,美德有两个条件,一是理性,二是远见。
他认为,一个人做事要凭理性,不要感情用事、盲目冲动,等做过了才说:〃 It ' 5 out of my control ! (我身不由己!) ”这是没有用的,也不会幸福。用另一个词来说,就是人要善于克制自己,善于自制。
我想这是容易理解的。确实,一个人做事要是缺乏理性和远见,等待他的肯定不是好结果。
有则笑话,说一个人因为别人欠他5 角钱,就去催讨,他坐了1 块钱公共汽车到了那里,结果那人不在,只好又坐了1 块钱车回来。
这种行为不正是缺乏远见和理性吗?他有没有想过即使讨回了这5 角钱,他又得到了什么?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见有人为了再小不过的事,就乱吵乱骂一通,甚至大打出手,直至打出人命,于是受伤了自己痛,打伤了别人还得赔医药费甚至坐班房。
这样做不也是缺乏理性和远见吗?这样做事的人又怎能得到幸福呢?
109 
这样类似的大事小事还有很多,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得不到幸福,相反,吾非圣者,焉得无告?人总有失去理性的时候,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我们能把握大局,不在关键时候失去理性,我们就一定能够得到幸福。当然,有了理性和远见并不等于找到了幸福,它们俩只是美德的条件,而且理性与远见还是相当抽象而宽泛的东西,不那么好操作的。怎样才能找到美德本身,或者用某些具体的行动来体现出理性与远见呢?
亚里士多德说,要同欲望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理性常要求我们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在放纵欲望之中迷失了人生的航向,不单如此,对于许多哲学家来说,理性就是制欲,甚至禁欲,要人过着像苏格拉底一样穷苦的生活,乃至像第欧根尼一样过着狗一般的生活。这种说法在古希腊的哲人们那儿是很有市场的,但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想法可不一样,亚里士多德恰恰认为,欲望对于幸福与美德是必要的,就像理性一样。
但这两个东西常是互相冲突的,怎么才能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呢?
亚里士多德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融合欲望与理性之路: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美德就是中庸之道。这看起来有点儿古怪,但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大家都会承认勇敢是一种美德,那么什么是勇敢?亚里士多德说,勇敢就是居于怯懦与鲁莽之间的察性。
类似的,大方就处于吝音与奢侈之间,抱负就处于懒惰与贪婪之间,谦虚就处于骄傲与自卑之间,等等。
110 
由上可见,所有美德都是中庸之道,这就像我国古话所说;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那么人怎样才能走上中庸之道呢?从亚里士多德的述说中我们大概可以找出三个条件:
第一是人得有理性与知识。中庸之道不是说走就能走的,那是一门艺术,人要懂得中庸之道就像要懂得艺术一样,需要有知识作基础,有理性作后盾,这是得守中庸的前提。
第二是要行动。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这种艺术,就像素描和雕塑一样,光有理论是不行的,必须实践,而且必须首先实践,才能有美德。他说:“人先有了行动,才形成这种行动的美德。”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幸福不但要行动,而且要经常行动,把行动变成一种习惯。他说:“正如一次晴天或一只燕子并不构成春天一样,一个人的幸福、满足也并非一时之为善、一劳而永逸。”
这就是说,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是做几件小事、三天两头就能成的,它就像花与春天的关系一样,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第三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坚守中庸之道不是件容易的事,对青年人尤其难,因为他们总爱走极端。但他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人在走到了一个极端之后,为了纠正错误,“那我们就应该瞄准另一极端,这样没准能走到中间位置上去… … 这正是人们弄直弯曲的木板时常用的办法。”
至此为止,如果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钱财,有了理性与远见,还走上了中庸之道,那么是否就得到了幸福呢?
差不多了,但还差点儿― 差点儿附加条件。
这条件虽然说是附加的,但并不等于说是不重要的,那就是111 
友谊。
亚里士多德特重视友谊,把它看做幸福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友谊不但可以助人获得幸福,而且与好朋友分享幸福可以使业已获得的幸福成倍增长。
我想,对于这一点大家是会有同感的,与好朋友分享快乐,快乐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多。相反,如果快乐没人分享就会大打折扣了。这就像您考上了北京大学或者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后,要是没有一个朋友来祝贺你,一个人冷冷清清、孤孤单单,您还会觉得很幸福吗?相反,要是好朋友来了,为你的成绩而高兴,拍拍你的肩,说声:“好兄弟,你真行!' ’再拉你去餐馆喝几杯,你是不是会觉得更幸福呢?― 哪怕是自己掏腰包。亚里士多德想必也是个爱交朋友的人,但可别以为他朋友遍天下,他在《 大伦理学》 中说:
应该交很多朋友还是少许朋友?我们可以绝对地说,既不能太多,也不应太少。因为假如太多,就很难把友爱摊到每个人头上。… … 另一方面,也不能太少― 譬如只有一两个。到底多少个,要与自己的环境状况以及对友爱的冲动程度相适应。
这不是哲学,而是处世的金玉良言,我相信若大家愿按亚里士多德的话去做,在生活中也许就可以少受些挫折。
人应该找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有三点是要保证的:一是要真诚,一个不真诚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真朋友的;二是要性格合得来,性格合不来的人即使成了朋友,也难免争争吵吵,最后拉倒;三是要注意不要找那些有求于自己的人做朋友,那些因为好处112 
和恩惠而交来的朋友不是真朋友,就像一座用沙子筑地基的房子,迟早要垮掉。
到此为止,我们总算找到了人的幸福之道,那就是:有够花的钱,有理性与远见,走上了中庸之道,并且有好朋友分享幸福。一个人找到了幸福,也就是找到了最高的善。
我们最后用亚里士多德自己的话来看一看那幸福的人是啥样的,这样的人,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大度的人”。在《 尼各马科伦理学》 中,他说:
一个大度的人由于他具有重大的价值,所以也是最善良的人。最善良的人也是最有价值的人。… … 可以这样说,在任何一种德性中的大,都是大度者的大。在撤退中撒腿就跑和其它不义行为是一个大度的人所不为的。… … 大度仿佛是德性中的一颗明珠。… … 但敞一个真正大度的人是困难的,因为他必须是美好和善良俱全。
一个大度的人与荣誉和耻辱的关系极为密切,他对那些来自贤良的人士的器重适度地高兴,认为这是他固有的,因此并不过分。… … 但他对于那些俗流之辈和在细枝末节上的赞扬却报之以轻蔑,认为是毫无价值的。他对毁谤不加计较,因为耻辱不会公正地加之于他。… … 他对财富、权力以及所遇的全部幸运和不幸都抱一种适当的态度。幸运时不特别高兴,不幸时也不特别痛苦。… … 所以在许多人看来,大度的人玩世不恭。
? ? ? ? ? 一个大度的人轻视他人是公正的,因为他们的意见总是正确的,别人则是碰运气。他并不为了点儿小事去冒险,为了重大的事则不惜一切,甚至于自己的生命,因为113 
不能以一切为代价活着。他喜欢做好事,但羞于接受好处。
大度的人很少提什么要求,甚至什么也不要求,但很愿服务。面对高贵的人,他矜持;对中等的人则和蔼。… … 对高贵矜持并不证明出身低微,对下层人士无礼则是狂妄的表现,有如一个恃强凌弱的人。在一般事物中他不逞强,想着出人头地。… … 他很少忙忙碌碌,而只做那些重大而荣誉的事。… … 他明白地表示自己的恨和爱― 因为掩饰就是怯懦。… … 他的言论和行动都是公开的。… … 他是坦诚的,水远不隐满自己的观点。… … 大度约人并不好奇,对于他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他不记恨坏处… … 也不背后议论他人,他既不奉承自己,也不贬低他人。,? ? … 他举止迟缓,语调深沉,言谈稳重。
这就是幸福之人的肖像,该如何评说呢?
我想,即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人至少可能是幸福的― 如果竟然真有这种人的话。
谈完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我们还有两点要谈:一是他的哲学,二是他的政治学。我决定还是先谈政治,因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不那么好谈的,我们还是先把稍微容易谈的谈了再说吧。这就像把一块木板钉上墙一样,最好先从薄的地方打洞,再钻厚地方。
亚里士多德把政治学归于实践哲学之内,
并把它看做是普遍的、全部的实践哲学,从这个角度上说伦理学114 
都应当归属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个人与国家之间最重要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他说国家按其本性乃是先于家庭和任何个人的。国家是“隐得来希”,是个人的本质,个人如果离开了国家,就会像手离开了身体一样,什么也不是了。
所以他认为个人应当服从,除服从国家外,他还要服从两个对象:法律与君主。
以下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些政治学观点,也可称之为治国之道。
稳定第一亚里士多德在世时,正值整个希腊各城邦之间冲突不休,处处一片混乱。雅典已经被斯巴达征服,而它的被征服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当时腐朽的雅典民主制所导致的恶果。因为在雅典民主制下,乌合之众动不动就起来造反,将军都经抽签产生,只要有了一点儿错就随便地被撤职、放逐甚至处死。这样的政府肯定是不稳定的,也难以持久。
痛心于这种现实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政府首要的就是要保持政治的稳定。
正因如此,任何改革都要小心进行,而且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就不要轻言改革,改革所带来的好处很可能还抵不上导致的坏处。
尤其是对于法律,亚里士多德认为,对法律哪怕进行小改小革也是坏事。即使法律有什么地方不对头,那最好也是像对待有错误的人一样,宽大为怀得了。因为人无完人,法律也不可能完美。如果随便改变法律,就会破坏法律的权威性,从而使老百姓养成不服从法律的可伯习惯,这样国家就完了。
对改革尚且如此,对革命就更不用说了,亚里士多德是最反115 
对革命的。他说革命是顶坏不过的事,对国家与人民没有一点儿好处,即使偶尔地看上去有些好处,也会被跟着屁股来的更多坏处冲没了。所以国家要想尽一切办法消灭革命― 不是镇压,而是将它扼杀于被裸之中。
反对鸟托邦像对待柏拉图其它理论一样,亚里士多德对待老师的乌托邦理论也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认为老师的乌托邦国家理论简直是瞎扯。
例如,我们说过,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哲学王们是共产共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