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蒸熏于肺而喘,只宜活血行血,亦不可下。若面黑胸胀,或膈痛作喘,当用人参一两、苏木
二两,作一剂水煎急服,缓则不治。产妇多有此疾。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阴虚发热
属性:杨进士伤手指, 痛发热,服寒凉之药,致饮食顿减,患处不溃。余用托里养血之药,
食进疮溃,后因劳每日晡发热,此阴虚而内热也。以四物、软柴胡、地骨皮乃退、更用养血
气之药而疮敛。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气血虚热
属性:一男子坠马,腹有瘀血。服药下之,致发热盗汗、自汗,脉浮涩。余以为重剂过伤气血
所致,投以十全大补汤益甚,时或谵语,此药力未及而然也。以前药加炮附子五分,服之即
睡,觉来顿安,再剂而痊。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血不归经
属性:(二条)
大尹刘国信金疮出血,发热烦躁,属阴虚为患。用圣愈汤治之,虚火息而血归经矣。
梁阁老侄金疮肿痛,出血不止,寒热口干。此气虚血无所附,而血不归经也。用补中益
气、五味、麦门主之,阳气复而愈。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气无所附
属性:举人余时正金疮 痛,出血不止,恶寒发热。用败毒等药愈甚,亡血过多,气无所附而
然耳。遂以黄柏、知母、软柴胡、玄参、五味、麦门,治之即愈。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气血俱虚
属性:余北仕时,有留都贾学士子,年十六,患流注已二载,公升北宗伯邀余治。诊其脉洪大
而数,脓清作渴,食少盗汗,朝寒暮热。余曰∶此气血俱虚也,先以固气血为主。午前以四
君、芎、归、炙草;午后以四物、参、 、麦门、五味,两月诸症遂可一二。有一医,用渗
和之药保其必生,治之三月气血极虚,而形体骨立。复恳治,余被命南下,后果殁。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阳气脱陷
属性:梁阁老侄跌伤腿,外敷大黄等药,内服破血之剂,遂致内溃,余针出秽脓三碗许,虚证
悉具,用大补之剂两月余,少能步履。因劳心,手撒眼闭,汗出如水。或欲用祛风之剂。余
曰∶此气血尚未充足而然也。急以艾炒热频熨肚脐并气海穴处,以人参四两、炮附子五钱煎
灌,良久臂少动,又灌一剂,眼开能言,但气不能接续。乃以参、 、归、术四味共一斤,
附子五钱水煎,徐徐服之而疮愈。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胆经血少
属性:一女子年十七,闪右臂,微肿作痛,寅申时发热。余决其胆经血虚火盛,经水果先期而
至。先以四物合小柴胡汤四剂热退;更以加味四物汤,加香附、地骨皮、山栀各五分,芩、
连、炙草各三分,二十余剂其肿亦消;乃去黄连、山栀,又五十余剂,经水调而元气充矣。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肾经虚怯
属性:(二条)
儒者王清之跌腰作痛,用定痛等药不愈,气血日衰,面目黧色。余曰∶腰为肾之府,虽
曰闪伤,实肾经虚弱所致。遂用杜仲、补骨脂、五味、山茱、苁蓉、山药,空心服;又以六
君、当归、白术、神曲各二钱,食远服。不月而瘥。
一二三岁儿闪腰作痛,服流气等药半载不愈。余曰∶此禀肾气不足,不治之症也。后果
殁。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痛伤胃呕
属性:一妇人伤指,手臂俱肿,微呕少食。彼以为毒瓦斯内攻,诊其脉沉细,此痛伤胃气所致也
,遂刺出脓碗许。先以六君、藿香、当归而食进,继以八珍、黄 、白芷、桔梗,月余而疮
愈。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气遏肉死
属性:(二条)
一男子修伤足指,色黑不痛而欲脱。余曰∶此因阳气虚,不能运达于患处也,急去之,
速服补剂以壮元气,否则死肉延足,必不救矣。不信。果黑烂上胫而死。大抵手足气血罕到
之地,或生疮、或伤损,若戕其元气,邪气愈盛,溃烂延上必死,不溃而色黯者亦死。若骨
断筋皮尚连者,急剪去之。
一女年数岁,严寒上京,两足受冻不仁,用汤泡渍,至春十指俱烂,牵连末落。余用托
里之剂,助其阳气,自溃脱,得保其生。此因寒邪遏绝,运气不至,又加热汤泡渍,故死而
不痛也。余尝见人之严寒而出,冻伤其耳目不知痛,若以手触之,其耳即落,当以暖暖处
良
久,或热手熨之无恙,若以火烘汤泡,其耳即死,至春必溃脱落矣。北方寒气损人若此,可
不察之!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
凉药遏经
属性:云间曹于容,为室人中风灌药,误咬去指半节, 痛寒热。外敷大黄等药,内服清热败
毒,患处不痛不溃,脓清寒热愈甚。余曰∶此因凉药遏绝隧道而然也。遂敷玉龙膏以散寒气
,更服六君子汤以壮脾胃。数日后患处微痛,肿处渐消,此阳气运达患处也,果出稠脓,不
数日半指溃脱,更服托里药而敛。
上舍王天爵,伤足 肿,内热作渴,内服外敷,皆寒凉败毒,患处益肿而不溃,且恶寒
少食,欲作呕吐。余曰∶此气血俱虚,又因寒药凝结隧道,损伤胃气,以致前症耳。遂用香
砂六君子、芎、归、炮姜,外症悉退。惟体倦晡热,饮食不甘,以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
五味、麦门,治之而愈。
州守王廷用伤指,即用帛裹之,瘀血内溃, 肿至手。余谓∶宜解患处,以出瘀血,更
用推陈致新之剂。不信。乃敷凉药,痛虽少止,次日复作,又敷之,数日后手心背俱溃出瘀
秽脓水,尚服败毒之剂,气血益虚,色黯脓清,饮食少思。仍请余治,投以壮脾胃、生气血
之剂,由是脓水渐稠而愈。
上卷汤火所伤治验
火毒刑肺金
属性:一男子孟冬火伤臂作痛,喘嗽发热,此火毒刑肺金之症。用人参平肺散治之,喘嗽乃止
。因劳又恶寒发热,此气血虚也,以八珍汤加桔梗、白芷,治之而退。再加薄桂三分以助药
热、温气血,坏肉溃之而愈。若初起 赤作痛,用神效当归膏敷之,轻者自愈,重者自腐,
生肌神效。或用侧柏叶末,蜡油调敷亦效。若发热作渴,小便赤色,其脉洪数而实者,用四
物、茯苓、木通、生甘草、炒黄连。脉虽洪数而虚者,用八珍。若患处不溃而色黯者,四君
、芎、归、黄 之类。若肉死已溃而不生肌者,用四君、黄 、当归、炮姜。若愈后而恶寒
,阳气未复也,急用十全大补,切不可用寒凉,反伤脾胃。
上卷汤火所伤治验
火毒作
属性:一男子因醉被汤伤腿,溃烂发热,作渴饮水,脉洪数而有力,此火毒为患。用生地、当
归、芩、连、木通、葛根、甘草,十余剂诸症渐退。却用参、 、白术、芎、归、炙草、芍
药、白芷、木瓜,新肉将完。因劳忽寒热,此气血虚而然也,仍用参、 之药加五味子、酸
枣仁而安;又月余而疮痊。
上卷汤火所伤治验
火毒行于下焦
属性:一男子火伤两臂 痛,大小便不利。此火毒传于下焦,用生地黄、当归、芍药、黄连、
木通、山栀、赤茯苓、甘草,一剂二便清利,其痛亦止。乃以四物、参、 、白芷、甘草,
而坏肉去,又数剂而新肉生。
上卷汤火所伤治验
火毒乘血分
属性:一妇人汤伤胸大溃,两月不敛,脉洪大而无力,口干发热,日晡益甚,此阴血虚火,毒
乘之而为患耳。用四物汤加柴胡、丹皮,热退身凉。更用逍遥散加陈皮以养阴血、壮脾胃,
腐肉去而新肉生。
下卷方药
四君子汤
属性:治脾胃虚弱,或因克伐,肿痛不散,或溃而不敛,或饮食少思,或欲作呕
,大便不实等症。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上作一剂,姜枣水煎服。
下卷方药
小柴胡汤
属性:治一切扑伤等症,因肝胆经火盛作痛,出血自汗,寒热往来,日晡发热,
或潮热身热,咳嗽发热,胁下作痛,两 痞满。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半夏(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炙,三分)
上姜水煎服。
下卷方药
神效葱熨法
属性:治跌扑伤损,用葱白细切杵烂,炒热敷患处,如冷易之,肿痛即止,其效如神。
下卷方药
八珍汤
属性:治伤损等症,失血过多,或因克伐,血气耗损,恶寒发热,烦躁作渴等症。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下卷方药
犀角地黄汤
属性:治火盛,血热妄行,或吐衄不止,大便下血。如因怒而致,加山栀、柴胡。
犀角(镑末) 生地黄 白芍药 黄芩 牡丹皮 黄连(各一钱五分)
用水煎熟,倾于盅内,入犀末服之。
下卷方药
十味参苏散
属性:治气逆,血蕴上焦,发热气促,或咳血衄血,或痰嗽不止,加黄芩、山栀,即加味参苏
饮。
人参 紫苏 半夏 茯苓 陈皮 桔梗 前胡 葛根 枳壳(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用姜水煎服。
下卷方药
二味苏参饮
属性:治出血过多,瘀血入肺,面黑喘促。
人参(一两) 苏木(二两)
用水煎服。
下卷方药
四物汤
属性:治一切血虚,日晡发热,烦躁不安者,皆宜服之。
当归 熟地黄(各三钱) 芍药(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上水煎服。加白术、茯苓、柴胡、丹皮,即加味四物汤。
下卷方药
桃仁承气汤
属性:(加当归即归承汤) 治伤损血滞于内作痛,或发热发狂等症。
桃仁 芒硝 甘草(各一钱) 大黄(二钱)
用水煎服。大黄更量虚实。
下卷方药
加味承气汤
属性:治瘀血内停,胸腹胀痛,或大便不通等症。
大黄 朴硝(各二钱) 枳实(一钱) 浓朴(一钱) 甘草(五分) 当归 红花(各一钱)
用酒水各一钟,煎一钟服,仍量虚实加减,病急不用甘草。
下卷方药
独参汤
属性:治一切失血,与疮疡溃后,气血俱虚,恶寒发热,作渴烦躁者,宜用此药补
气。盖血生于气,阳生阴长之理也,用人参二两,枣十枚,水煎服。
下卷方药
归脾汤
属性:治跌扑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惰嗜卧,
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其功甚捷。
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 (炒) 龙眼肉 远志 酸枣仁(炒,各一钱) 木香(五分)
甘草(炙,三分) 人参(一钱)
上姜枣水煎服。加柴胡、山栀,即加味归脾汤。
下卷方药
润肠丸
属性:治跌扑等症,或脾胃伏火,大肠干燥,或风热血结等症。
麻子仁(一两) 桃仁(一两,去皮尖) 羌活 当归尾 大黄(煨) 皂角刺 秦艽(各五
钱)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猪胆汁丸尤妙,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白滚汤送下。凡怯弱人
,先用猪胆导之,不通,宜补气血。
下卷方药
当归补血汤
属性:治杖疮金疮等症,血气损伤,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
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此病多得于饥渴劳役者,若误用白虎汤,必死。
黄 (炙,一两) 当归(二钱,酒制)
用水煎服。
下卷方药
圣愈汤
属性:治杖疮、金疮、痈疽,脓血出多,热躁不安,或晡热作渴等症。
熟地黄(酒洗) 生地黄(酒洗) 人参(各一钱) 川芎(一钱) 当归(酒洗) 黄芩(各五
分)
用水煎服。
下卷方药
十全大补汤
属性:治杖疮,气血俱虚,肿痛不消,腐而不溃,溃而不敛,或恶寒发热,自汗盗汗,饮食少
思,肢体倦怠。若怯弱之人,患处青肿而肉不坏者,服之自愈。若有瘀血,砭
刺早者,服之自消。或溃而脓水清稀,肌肉不生,或口干作渴而饮汤者,尤宜服之。
白茯苓 人参 当归 白术 黄 川芎 白芍药(炒) 熟地黄(生者自制) 肉桂(五
分) 甘草(炙,各一钱)
用姜枣水煎服。
下卷方药
参附汤
属性:治金疮、杖疮,失血过多,或脓瘀大泄,阳随阴走,上气喘急,自汗盗汗,
人参(四钱) 附子(炮去皮脐,三钱)
用水煎服,阳气脱陷者,倍用之。
下卷方药
清胃散
属性:治血伤火盛,或胃经湿热,唇口肿痛,牙龈溃烂,或发热恶寒等症。
生地黄(五分) 升麻(一钱) 牡丹皮(五分) 当归(酒洗,五分) 黄连(五分)
用水煎服。如痛未止,黄芩、石膏、大黄之类,皆可量加。
下卷方药
清燥汤
属性:治跌扑疮疡,血气损伤,或溃后气血虚怯,湿热乘之,遍身酸软;或秋夏湿热
太甚,肺金受伤,绝寒水生化之源,肾无所养,小便赤涩,大便不调;或腰腿痿软,口干作
渴,体重麻木;或头目晕眩,饮食少思;或自汗体倦,胸满气促;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
黄 (一钱五分) 苍术(一钱) 白术 陈皮 泽泻(各五分) 五味子(九粒) 白茯苓
人参 升麻(各五分) 麦门冬 当归身 生地黄 神曲(炒) 猪苓 酒柏(各五分) 柴胡
黄连 甘草(炙,各三分)
上姜水煎服。湿痰壅盛,参、 、归、地之类,可暂减之。
下卷方药
生脉散
属性:治金疮、杖疮等症,发热体倦,气短。或汗多作渴,或溃后睡卧不宁,阳气下
陷,发热烦躁。若六七月间,湿热大行,火土合病,令人脾胃虚弱,身重气短。或金为火制
,绝寒水化源,肢体痿软,脚欹眼黑。并宜服。
人参(五钱) 五味子(一钱) 麦门冬(一钱)
用水煎服。
下卷方药
二妙丸
属性:治下焦湿热肿痛,或流注游走,遍身疼痛。
苍术 黄柏(各等分)
用为末,每服二三钱,酒调服,作丸亦可。
下卷方药
四斤丸
属性:治肝肾精血不足,筋无所养,挛缩不能步履,或邪淫于内,筋骨痿软。
肉苁蓉(酒浸) 牛膝(酒洗) 天麻 干木瓜 鹿茸(炙) 熟地黄(生者自制) 菟丝子(
酒浸煮杵) 五味子(各等分)
上为末,用地黄膏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下卷方药
补中益气汤
属性:治跌扑等症,损伤元气,或过服克伐,恶寒发热,肢体倦怠,血气虚弱,
不能生肌收敛;或兼饮食劳倦,头痛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软弱,自汗倦怠
,饮食少思。
黄 (炙) 人参 白术 甘草(炙,各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 柴胡 升
麻(各三分)
用姜枣水煎服。
下卷方药
四生散
属性:治肾脏风毒,遍身瘙痒,或脓水淋漓,耳鸣目痒,或鼻赤齿浮,口舌生疮,
妇人血风疮更效。
白附子 独活 黄 蒺藜(各等分)
上为末,各等分,每服二钱,用腰子一枚,劈开入药,湿纸包裹,煨熟细嚼,盐汤下,
酒服亦可。
下卷方药
竹叶黄汤
属性:治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者。
淡竹叶(二钱) 黄 生地黄 当归 麦门冬 川芎 甘草 黄芩(炒) 芍药 人参
石膏( ,各一钱)
用水煎服。
下卷方药
竹叶石膏汤
属性:治胃火盛,而作渴者。
淡竹叶 石膏( )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各一钱)
用姜水煎服。
下卷方药
人参平肺饮
属性:治心火克肺,咳嗽喘呕,痰涎壅盛,咽喉不利等症。
人参 陈皮 甘草(各一钱) 地骨皮 茯苓 知母(各八分) 五味子 青皮 天门冬
桑白皮(各五分)
上水煎服。
下卷方药
滋肾丸
属性:治肾经阴虚,发热作渴,足热腿膝无力等症。凡不渴而小便闭者,最宜用之。
肉桂(三钱) 知母(酒炒) 黄柏(酒炒,各二两)
上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滚汤下。
下卷方药
六味地黄丸
属性:(加肉桂、五味各一两,名加减八味丸) 治伤损之症,因肾肺二经虚弱,发热
作渴,头晕眼花,咽燥唇裂,齿不坚固,腰腿痿软,小便频赤,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喑
水泛为痰之圣药。血虚发热之神剂。若损重伤骨,不能言如喑者,用此水煎服之,亦效。
熟地黄(八两,杵膏自制) 山茱萸肉 干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
两)
上为末,和地黄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滚汤下。
下卷方药
清心莲子饮
属性:治发热口渴白浊,夜安静而昼发热等症。
黄芩(一钱) 麦门冬 地骨皮 车前子(炒) 甘草(各一钱五分) 石莲肉 茯苓 黄
(炒) 柴胡 人参(各一钱)
上水煎服。
下卷方药
七味白术散
属性:治脾胃虚弱,津液短少,口渴作渴,或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