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乘虚入胃,然要当复下之。不得下,多致胃烂发斑。微者赤斑出,五死一生;剧者黑斑出,十死一
生。人有强弱相倍也。病者过日不以时下之,热不得泄,亦胃烂斑出矣。若得病无热,但狂言烦躁
不安,精神言语不与人相主当者,治法在可水五苓散证中。(此巢氏载治时行寒疫之法焉。温病、暑
病相似,但治有殊者。据温病无摩膏火灸,又有冬温、疮豆,更有四时脏腑阴阳毒,又夏至后有五种
热病,时令盛暑,用药稍寒,故治有殊也。)
卷第四时行寒疫论
时行寒疫治法
属性:初得时行赤色,头痛项强,兼治贼风走疰寒痹,x赵泉黄膏x。
大黄 附子 细辛 川椒 干姜 桂枝(各一两) 巴豆(五十粒)
咀,苦酒渍一宿,以腊月猪 一斤,煎调火三上三下,去滓收之。伤寒赤
色,热酒调服梧桐子大一枚,又以火摩身数百遍,兼治贼风最良。风走肌肤,追风所在摩之,神效,
千金不传。
x崔文行解散x,时气不和,伤寒发热。
桔梗(炒) 细辛(各四两) 白术(八两) 乌头(炮,一斤)
细末,伤寒服一钱五铢匕,不觉复小增之,以知为度;若时气不和,旦服一钱五铢匕,辟恶欲
省病,一服了去,此时行寒疫通用之。无病者预服,以辟寒为佳,皆酒调下。
x藜芦散x,辟温疫伤寒。
藜芦 踯躅 干姜(各四分) 牡丹皮 皂角(各五分) 细辛 附子(各三分) 桂枝 朱砂
(各一分)
末之,绛囊带一方寸匕,男左女右,臂上着之。觉有病之时,更以粟米大内鼻中,酒服一钱匕,
覆取汗,日再当取一汗耳。
赤小豆瓜蒂散,在厥阴证中。
x鸡子汤x治热盛,狂语欲走。
生鸡子(七枚) 芒硝(一两)
井花水一大升,同搅千遍,去沫,频服之,快利为度。
猪苓散即伤寒门五苓散也,在可水证中。(以上五方,载巢氏治时行寒疫合用之方。)
庞曰∶摩膏火灸,可行于西北二方,余处难施,莫若初服解散、赤散之类,如转发热而表不解,
乃行后四方为佳。天行壮热,烦闷无汗者,x麻黄葛根汤x。
麻黄(五两) 葛根(四两)
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栀子二个,葱白五寸,豉一撮,煎八分,去滓沫,温温相次四五服。
取汗,止后服。
天行一二日,x麻黄汤x。(自汗者去麻黄加葛根二两。)
麻黄(二两) 石膏(一两半) 贝齿(五个,无亦得) 升麻 甘草 芍药(各一两) 杏
仁(四十个)
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温服。取汗,止后服。
x葛根解肌汤x,汗后表不解,宜服此。(自汗者去麻黄。)
葛根(四两) 麻黄 芍药 大青 甘草 黄芩 桂枝(各二两) 石膏(三两)
煎如前法。
诏书发汗x白薇散x,治时气二三日不解。
白薇(二分) 杏仁(三分) 贝母(三分) 麻黄(七分)
细末,酒调下方寸匕,相次二三服,温覆汗出愈。汤调亦得。
x圣散子方x。(此方苏子瞻《尚书》所传,有序文。)
昔尝览《千金方》,三建散于病无所不治,而孙思邈特为着论,以谓此方用药节度,不近人情。
至于救急,其验特异,乃知神物效灵,不拘常制,至理开感,智不能知,今予所得圣散子,殆此类
也欤。自古论病,唯伤寒至危急,表里虚实,日数证候,应汗应下之法,差之毫厘,辄至不救。而
用圣散子者,一切不问阴阳二感,或男女相易,状至危笃者,连饮数剂,则汗出气通,饮食渐进,
神宇完复,更不用诸药连服取瘥,其余轻者心额微汗,正尔无恙。药性小热,而阳毒发狂之类,入
口即觉清凉,此殆不可以常理诘也。时疫流行,平旦辄煮一釜,不问老少良贱,各饮一大盏,则时
气不入其门。平居无病,能空腹一服,则饮食快美,百疾不生,真济世卫
家之宝也。其方不知所从来,而故人巢君谷世宝之,以治此疾,百不失一二。余既得之,谪居黄州,
连岁大疫,所全活至不可数。巢君初甚惜此方,指江水为盟,约不传人,余窃隘之,乃以传蕲水人
庞君安常。庞以医闻于世,又善着书,故以授之,且使巢君之名与此方同不朽也。其用药如下。
肉豆蔻(十个) 木猪苓 石菖蒲 茯苓 高良姜 独活 柴胡 吴茱萸 附子(炮) 麻黄
浓朴(姜炙) 本 芍药 枳壳(麸炒) 白术 泽泻 藿香 吴术(蜀人谓苍术之白者为白术,
盖茅术也,而谓今之白术为吴术) 防风 细辛 半夏(各半两,姜汁制) 甘草(一两)
锉焙作煮散,每服七铢,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余滓两服合为一服,重煎,皆空心
服。
治时气伤寒,头痛身热,腰背强引颈,及中风口噤;治疟不绝,妇人产中风寒,经气腹大,x华
佗赤散方x。
丹砂(二分) 蜀椒 蜀漆 干姜 细辛 黄芩 防己 桂枝 茯苓 人参 沙参
桔梗 女萎 乌头 常山(各三分) 雄黄 吴茱萸(各五分) 麻黄 代赭(各十分)
除细辛、丹砂、干姜、雄黄、桂外,皆熬治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二;耐药者二匕,覆令汗出。
治疟先发一时服药二匕半,以意消息之。
x乌头赤散x,治天行疫气病。
乌头(六分) 皂角 雄黄 细辛 桔梗 大黄(各一两)
细末,清酒或井花水服一刀圭,日二,不知稍增,以知为度。除时气不和,一日进一服。牛马
六畜中天行瘴疫,亦以方寸匕。人始得病,一日时服一刀圭,取两豆许,内鼻孔中。
卷第四
斑豆疮论
属性:庞曰∶天行豌豆疮,自汉魏以前,经方家不载,或云建武中南阳征虏所得,仍呼为虏疮。其后
名医虽载发斑候,是发汗吐下后,热毒不散,表虚里实,热气燥于外,故身体发斑。又说豌豆 疮,
表虚里实,一如发斑之理。别云热毒内盛,攻于脏腑,余气流于肌肉,遂于皮肤毛孔中,结成此疮。
既是里实,热毒内盛,则未发
及欲发,疮斑未见,皆宜下之也;疮已瘥,则再下之。此病有两种。一则发斑,俗谓之麻子,其毒
稍轻;二则豌豆,其毒最重,多是冬温所变。凡觉冬间有非节之暖,疮毒未发,即如法下之,次第
服预防之药,则毒瓦斯内消,不复作矣;有不因冬暖,四时自行者,亦如法下之。古方虽有治法,而不
详备,疑当时毒热未甚,鲜有死者耶。近世此疾,岁岁未尝无也,甚者夭枉十有五六,虽则毒瓦斯内
坏不治,因医为咎,又大半矣。若身疼壮热头痛,不与小汗,何由衰散?大腑久秘,毒攻腰胁,或
心腹胀满,不与微利,何由释去?故当消息汗下。然则寒药固不当行,温药反增热毒,若热势大盛,
脉候洪数,凉性之药,不阻表里气,亦可通用;若寒气阻碍,脉候浮迟,则温性之药,不阻表里气
者,可冀冰释。云不可汗下寒热之药,只可紫草一味者,乃滞隅之流,只是遭逢轻疾,以自瘥为功,
若值重病,则拱手待毙矣。世有权贵,自信不任人拘忌,冷热汗下,病或不救,则责医谬误,斯又
可为伤叹。夫调瑟者必当移柱,故用古方,附以愚见,为斑豆方,以小儿多染此患,故专用小汤剂,
大人可倍用之。
卷第四斑豆疮论
温病发斑治法(小儿证附)
属性:冬月触冒寒毒者,至春始发病。病初至表,或已发汗吐下,而表证未罢,毒瓦斯不散,故发斑疮。
又冬月天气温暖,人感乖候之气,未即发病,至春又被积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夏遇热,其春寒
已解,冬温毒始发,出于肌肤,斑烂隐 如锦文也。
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兼治豌豆疮不出,x地黄膏x。
湿地黄(四两) 好豉(半升)
以猪膏一斤和匀,露一宿,煎五七沸,令三分去一,绞去滓,下雄黄末一钱匕,麝香末半钱匕,
搅匀,稍稍尽饮之,毒从皮中出则愈。小儿斟酌服。
冬温未即发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得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于肌中,斑烂隐
如锦纹,而咳闷呕吐清水,宜服x黄芩麻黄汤x。
葛根 橘皮 杏仁(生) 麻黄 知母 黄芩 甘草(各半两)
咀,水二升,煮八合,去滓,温温分减服之。呕吐先定,便宜消息;不呕者去橘皮。
肺腑脏热,暴发气斑,(不可作煮散。)x香豉石膏汤x。
香豉(二合) 葱须(一两) 石膏(二两) 栀子(三分) 生姜(二两) 大青 升麻 芒
硝(各三分)
咀,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去滓,下芒硝,温温分减服。
温病发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大疫难救,黑奴丸主之。(方在杂汗证中。)
冬温至夏发斑,咳而心闷,呕清汁,眼赤口疮,下部亦生疮,或自下利,x黄连汤x。
黄连(一两) 橘皮 杏仁(麸炒) 枳实 麻黄 葛根 浓朴 甘草(各一分)
咀,水三升,煮一升二合,去滓,温温分减服。下利先止,别当消息。小儿斟酌。
天行发斑疮,须臾遍身,皆戴白浆,此恶毒之气。世人云永徽四年,此疮自西域东流于海内,
但煮葵菜蒜齑啖之则止,鲜羊血入口即定。初患急食之,作菜下饭亦得。
小儿时行疮豆,恐相传染,先服x漏芦汤x下之。本治热毒痈疽,赤白诸丹,热毒疮疖。(以
下皆是小儿汤剂。)
漏芦叶(无,以山栀子代之) 连翘 白蔹 甘草 芒硝(各一分) 升麻 枳实 麻黄 黄芩
(各一分半) 大黄(四分)
咀,水二升,煮一升半,下大黄,煮一升,去滓,下芒硝,分减服,以利为度。大人服可倍
作。(大黄水浸,少时和水下之。)
庞曰∶凡觉冬温,至春夏必发斑豆,小儿辈须服漏芦汤下之,得下后,逐日空心饮甘草汁。三
岁以上一盏,儿小减之,直候腹疼乃止;未疼可饮至十日,则永不发。或下后饮羊血一盏,则不发。
治时行豌豆疮,x桦皮饮子x。
桦皮二两,细切,水一升,煮至半升,去滓饮汁,分减服。
庞曰∶初得病,便惊狂不眠,浑身 然汗出,问之身不憎寒,亦不恶风,其脉如数,以漏芦汤
下之;不甚数者,以大承气汤下之。非但疮豆,伤寒亦然。
治豆疮毒瓦斯不出,烦闷,热毒瓦斯攻腰,或腹胁痛不可忍,大便不通,x五香汤x主
之。
麝香(半分) 木香 丁香 沉香 乳香(各一分) 芍药 枳实 射干 连翘 黄芩 麻黄 升
麻甘草(各半两) 大黄(一两)
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竹沥半盏,煎八分,去滓,下朴硝一钱匕和服,以利为度。
天行热气生疮 ,身痛壮热,x水解散x。
麻黄(一两) 黄芩 桂枝 甘草(各半两)
细末,暖水调下二钱匕,小儿一钱,覆令小汗。热气在表,已发汗未解,或吐下后,热毒不散,
烦躁谬语,此为表虚里实,热气躁于外,故身体发斑如锦纹;或不因汗下,始得病一二日便发,皆
由温疫热毒瓦斯使然也。甚则发豌豆疮,其色白或赤,发于皮肤,头作浆戴白脓者,其毒则轻;有紫
黑色作根隐隐在肌肉里,其毒则重,十死一生,甚者五内七窍皆有疮形如豌豆,故以名焉。脉洪数
者,是其候也。
天行热毒未解,欲生豌豆,发热疼痛,宜服解肌出汗x葛根石膏汤x。
葛根 麻黄(各一两) 石膏(二两) 黄芩 芍药 桂枝 甘草(各半两)
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八分,温服,取小汗。(自汗者去麻黄。)
斑豆始有白 ,忽搐入腹,渐作紫黑色,无脓,日夜叫烦乱者,x郁金散x。
郁金一枚(甘草一分,水半碗,煮干,去甘草,片切,焙干为细末) 真脑子(炒,半钱)
同研,每一钱匕,以生猪血五七滴,新汲水调下,不过二服。甚者毒瓦斯从手足心出,如痈状乃
瘥,此是五死一生候也。
此患小便涩,有血者中坏也。疮黑 无脓,十死不治;斑豆烦喘,小便不利,x鳖甲汤x。
灯心(一把) 鳖甲(二两)
水一升半,煎六合,去滓,温分作二服。
斑豆定烦喘,x淡竹沥饮子x。
淡竹沥
暖饮之,烦喘自汗,疮不作黑厌,可治。
定烦喘,x麻黄甘草汤x。
麻黄 杏仁 桑白皮 甘草(各一分)
咀,水一升,煎四合,放温分减服。若脉数有热,以竹沥代水一半煎之,嗽或喉痛加射干一
分。
斑豆疮出不快,x红花汤x。
红花子(一合,槌碎)
水半升,煎百沸,去滓,分减服之。
斑豆服凉药太过,咳嗽,手足冷,脉迟,x甘草干姜汤x。
干姜(半两) 甘草(一两)
咀,水一升半,煎六合,分作二服。
常行疮豆,x紫草汤x最良。患其服之太少不能中病,但多槌切好紫草。(以汤沃之,用物合
定,候温去滓,分减服。每紫草半升,用汤一升为准也。)
斑豆已出,不可止尔,发表更增斑烂,以表虚故也。
豌豆疮欲出,x甘草汤x。
甘草(四两)
细锉,水二升,煎一升,去滓,分减温服。觉腹中微利即止。
x油饮子x 饮清油一升即不生。
豌豆斑疮不快,表里不解,烦喘,大便秘气攻腹满,x犀角升麻汤x。
麻黄(一分半) 木香 犀角 升麻 芍药 甘草 杏仁 枳实 雄黄(各一分) 大黄(半两)
麝香(一钱)
咀,水二升,煎一升半,下大黄,再煎一升,去滓,下雄麝末沸匀,分作三服,以大便通为
度。
x疮已出定方x。
芒硝 猪胆
和研匀涂之,勿动痂落无瘢,仍卧黄土末上良。
天行疮豆,预服此则不发,x三豆饮子x。
赤小豆 黑豆 绿豆(各一升) 甘草(一两)
净淘水八升,煮熟,逐日空心任性食豆饮汁七日,永不发。
疮豆发斑,下利赤黄或脓血,遍身发热,x栀子薤豉汤x。
好豉(半升) 薤白(二两) 肥栀子(十六枚)
水二升半,煮栀子、薤白将烂,下豉再煮十数沸,去滓,分减服。解下恶物瘥。
卷第五
天行温病论
属性:庞曰∶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时触冒寒毒所致。自春及夏至前为温病者,《素问》、
仲景所谓伤寒也。有冬时伤非节之暖,名曰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实时发病温者,乃天行之病耳。
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即发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
乃发,则肌肉斑烂也。又四时自受乖气,而成腑脏阴阳温毒者,则春有青筋牵,夏有赤脉KT ,秋有
白气 ,冬有黑骨温,四季有黄肉随,治亦别有法。《难经》载五种伤寒,言温病之脉,行在诸经,
不知何经之动,随经所在而取之。中风木,伤寒金,热病火,湿温水,温病土,治之者各取其所属。
据《难经》温病,本是四种伤寒,感异气而变成温病也。土无正形,因火而名,故以温次热也。土
寄在四维,故附金木水火而变病,所以王叔和云∶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热,变成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其热,变成温毒,温毒
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湿气,变为湿温;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成温疟,斯
乃同病异名,同脉异经者也。故风温取足厥阴木、手少阴火,温毒专取手少阴火,温疟取手太阴金,
湿温取足少阴水、手少阴火,故云随经所在而取之也。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
一乡,次则偏着一家,悉由气运郁发,有胜有伏,迁正退位,或有先后。天地九室相形,故令升之
不前,降之不下,则天地不交,万化不安,必偏有宫分,受斯害气,庄子所谓运动之泄者也。且人
命有遭逢,时有否泰,故能偏着一家。天地有斯害气,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命曰贤人知
方矣。
卷第五天行温病论
辟温疫论
属性:疗疫气令人不相染,及辟温病伤寒x屠苏酒x。(通俗文曰∶屋平曰屠苏。《广雅》云∶屠苏,
庵也。然屠苏平而庵圆,所以不相同,今人寒月厅事下作版阁是也。尊贵之家,阁中施羽帐锦帏,
聚会以御寒,故
正旦会饮辟温酒,而以屠苏为名也。)
大黄 桂枝 桔梗 川椒(各十五铢) 白术(十铢) 乌头 菝 防风(各六铢)
咀,缝囊盛,以十二月晦日早,悬沉井中至泥,正旦平晓,出药置酒中,屠苏之东,向户饮
之。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任。一人饮一家无病,一家饮一里无恙。饮药酒三朝,还置井中。
若能岁岁饮,可代代无病,当家内外井皆悉着药,辟温气也。忌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x辟温粉x
芎 术 白芷 本 苓陵香(等分)
为末,每一两半入英粉四两,和匀,常扑身上,无英粉蚌粉亦可。凡出汗大多,欲止汗,宜此
法。
入温家令不相染,x研雄黄并嚏法x。
水研光明雄黄,以笔浓蘸涂鼻窍中,则疫气不能入,与病患同床亦不相染。五更初洗面后及临
时点之。凡温疫之家,自生臭秽之气,人闻其气实时以纸筋探鼻
中,嚏之为佳。不尔,邪气入上元宫,遂散百脉而成斯病也。以雄黄点之,则自不闻其气,并辟诸
恶怪梦神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