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疯狂医院 作者:王小枪-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医院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下了班总没人管了吧。有一天,鸭梨抱着这个心态四平八稳地走在大街上,正奔着心目中的圣地——音像市场去淘碟,快进门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是同事甲打来的,说他发现了一个盗版光盘的批发部,“人傻碟多,速来”。
     鸭梨兴冲冲地赶去,该处的规模果然极其庞大。鸭梨顾不得感谢同事的提供消息,就一头扎进了堆积如山的盗版盘里,连别人啥时候走都不知道。就在他挑选了两塑料袋的宝贝刚交了钱正要回家时,又一个威严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所有人听着,全都不许动。”
     原来是警察叔叔到了。
     最后大家才搞明白,鸭梨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令他真正倒霉的是,身边的不靠谱同事实在是太多了。
     18、军训
     周一,医院召开主任会,会议上宣读了市里下发的文件,内容是为了贯彻三年一度的“预备战役军事训练”,各个单位都要参加,医院负责的是战场急救以及基本军训,具体到各个科,则是在调节好值班人员,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各科务必派出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出战,一共十五个小组。
     按照惯例,象这种对体能要求颇高的活动,一般都是年轻人冲锋在前。这次也不例外,原则上是选择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的人员参加,不过为了显示这次的重要性,医院特别提出,“请各科主任精挑细选,第一是在成绩演习时,团体总成绩和各小组分成绩不得低于上次,第二,不能出现太明显的拖后腿情况。”
     既然提出了要求,在人员选择上就得认真准备。战场急救当然很简单了,医生负责包扎,护士辅助检查,除了要求体力跟得上,不怕脏不怕累这些基本要求以外,大体上也没什么太难的地方。若是想拿成绩,主要还得靠基础军事训练的项目和这方面的人才。
     肝病治疗科的主任拿着文件回去转了一圈,最后把眼光放到了美女花生的身上,“你平时那么喜欢玩电脑游戏,据说全科的人在加在一起都顶不住你的一支AK47,想必军事素质也没错,那就是你了。”
     就这样,花生全副武装地上了预备战场。也就是从那天开始,花生做上了问鼎冠军,一朝扬名的小美梦,而且为此付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用说,效果也非常明显,在专业急救的训练中,这个让教官们频频注意的美女总是遥遥领先,综合成绩甚至超过了去年的分组冠军,手术室的王牌护士。
     但别的也不能小瞧,跟花生一组的同事提醒她,要对射击多演多练,话还没说完就被花生翻了白眼:放心吧你,忘了我以前在CS里怎么打得你们哭爹喊娘了吗,哼哼。
     一个月之后,成绩大检查的时候到了。先是专业项目,花生不负重望,提着红十字急救箱第一个完成了所有的项目,为她所在的小组夺得了此项目的头名。在一片欢呼声中,花生得意洋洋地挺着胸脯来到了射击场,开始准备最后一个演习单元。
     当花生举起训练枪的一瞬间,所有人都站起身来睁大眼睛拭目以待,期望见证一个巾帼英雄的就此诞生。但等枪声响起的时候,大家似乎觉得有些不太对劲,花生笔直的胳膊尽头,好象没有听见传来中靶的声音。
     等报靶员把成绩单向会场逐一汇报时,所有人都傻眼了。花生的打靶成绩非常直白:一个大鸭蛋。
     下场之后,花生不甘心地找到教官,羞答答地问:“您觉得我还能上战场吗?”
     教官看着她不客气地说:“你还是回去当你的护士吧——打针时屁股的靶子大,瞄准起来更容易些。”
     19、跳槽
     未来学家预测,不久的将来一个人的一生中平均要换三四次职业,跳十几次槽。与此同时,这位把心操到若干年以后的专家还提供了一个数据:在回答导致个人跳槽的最直接原因时,回答说“寻找到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的占有70%,尽管这个“更好的发展空间”或许他们跳一辈子槽都很难找到。
     穷则思变。毛主席的这句话让许多人都对现状和未来想破了脑袋。作为市里有名的糖尿病专家,核桃也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待遇现在其实并不低,唯一让他左右徘徊的是,另一家医院会不会给他比现在更好的舞台?比如仪器的配备,药物的进口,以及出国学习的机会。
     给核桃许出如此条件的是一家新开的私立医院,广告上写得清清楚楚,高薪聘请资深专家,特别提供发展空间与未来前景,说白了就是只要你肯来,我们什么都听你的。就象教授们受不了研究室的狭小一样,最后一句尤其打动了一心梦想当名医的核桃,权衡再三以后终于鼓足勇气,走进了院长办公室。
     医院当然也不愿意放走这个名头山响,影响一方的专家,千方百计地进行挽留。一方面是诱人的条件,一方面是诚恳的感情,核桃在这条分岔路上愁得脑袋都大了一圈儿,不知道究竟是“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重要,还是在培养了他近三十年的大家庭中继续温情重要。
     在金庸小说《雪山飞狐》的结尾,胡斐与苗人凤决战于山壁之上,前者占得先机却犹豫起来:他这一刀到底是劈还是不劈?摆在核桃面前的也是这样一个选择:跳还是不跳?三个不眠之夜以后,核桃红着眼睛来到医院,做出了跳的选择。院长点点头,在他的辞职申请上写下俩字儿:批准。
     不过叫核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次策划良久的人生赌博最终还是失败了。他去了那家私立医院后还不到半年,那个当初信誓旦旦的负责人就不好意思地递给了他一张财务明细表,然后羞涩地告诉他,因为经营不善,加上投资方的战略转移,医院很有可能要在短时间内关门了。就这样,核桃和一百多号同事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起点。这时候他才明白,这家所谓的国际水准其实全都是广告吹出来的。
     一个星期后,核桃趁黑溜回医院,偷偷摸摸地找到院长,脸红脖子粗地提出希望可以回来继续上班。院长笑着拍拍这位糖尿病专家的肩膀,问他:“怎么不跳了?”
     核桃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用蚊子般的声音回答道:“腿上没力气,跳不动了。”
     20、小弟的烦恼
     许多年前,一个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可以理解并接受一片叶子对另一片叶子说,我要以你为榜样,争取和你长得一模一样。除了小学生对那些警匪片招摇过市的黑社会老大的崇拜,所有举着上进的旗帜,努力向前辈诚恳学习的人都是值得鼓励的。
     拿医院来说,不管你在医学院的时候学习成绩有多么优异,理论知识有多么渊博,毕业参加工作之后,都得拿自己当小徒弟看待。在没有把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到一块儿,真正挑起岗位的大梁之前,假如没有一颗冷静而谦虚的心,那么昔日所有的优点都会变成粗心大意的代名词。虚心求教,说得就是这个。
     在医院这个临床经验大于一切的地方,不耻下问这条素质显得尤其重要。但这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并乐意地接受。你想想,一个在医学院里风光无限,才华横溢的高才生,刚刚从大展手脚的学校昂首挺胸的走出来,到达另一个看上去也没什么难度可言的地方,要他瞬间就必须转变心态,从一个受人崇拜的大师兄转为一个提壶跑腿儿的小弟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是一件易事。
     南瓜作为系里的学术精英,老教授的得意门生,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此很不以为然,连实习期都没呆满就跑到主任面前要求独立承担工作任务,主任把眼睛从书里转移到他身上,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觉得你还是再跟着别人学习一段时间为好。”
     “用不着,我现在什么都有了,就差一点信任。”南瓜自信地回答道。主任想了想,把一个实体模型搬出来,叫他当场演练。南瓜毫不犹豫地大步上前,从头到脚来了一番详细地体格检查,完了拍拍手站到一边。主任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说,“你要是觉得每个病人都象这个模型一样典型,那你就去管理病房吧,但是——下病历的时候,必须有我在场。”
     半个月以后,南瓜因为一个不典型的病例做出了一个南辕北辙的错误诊断,把胰腺炎当成了阑尾炎,要不是主任去得及时,差点就捅了娄子。随后,南瓜被下放到导医室,从最基础的基础重新开始。临走的时候,主任告诫他,“导医室的重要性也非比寻常,你要多操点心。”南瓜不服气地点点头,等主任走后嘟囔,“我连导医都不会么,您未免也太小看人了,哼哼。”
     没几天,一个女患者因为心脏不舒服来医院看病,走到正在翻手机短信的南瓜,指着自己的胸口,气喘吁吁地问道:“大夫,我这儿这几天特别难受,请问去哪个科看病啊?”
     “乳房科,二楼。”南瓜抬头看了一眼,想都没想就果断地回答道。
     一个小时之后,南瓜接到了患者的投诉。第二天一早,他的名字被高高地挂在了内部小黑板上。
     第三部分
     1、耍流氓
     在医院工作久了,就会发现许多别的职业所没有的烦恼,比如不管多么热的天气,都得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比如无论有多么累,只要所管的病人出现情况,就得立刻爬起来往外飞奔。其实这只是些最简单的,要是赶上特殊的场合,别说身上痒痒,就是脖子里掉了一只蟑螂,都得硬憋着,一下儿也不能动弹。
     瘙痒这个动作最常见于手术室,而且经常是群体行为,假如有一个人先痒起来,他只要轻轻地扭动一下脖子,或者在别人的身上来回蹭那么一两下,那么其他人立刻就会觉得身上某个地方开始发痒,继而全体上下扭动。
     不光如此,要是赶上一台时间长、任务重、高度紧张的大手术,医生们甚至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例如擦汗之类的小事儿,只能由助手拿着一块无菌毛巾为自己擦汗,以及把肩膀无私地借给一些护士同事,让她们用脸在上面蹭来蹭去,以辅助把口罩戴正。
     这么说起来似乎有点好玩儿,但这样令人尴尬的例子实际上是种熬煎。尽管时间长了医生本身倒也变成习惯,但倘若被不明真相的人看见,一准儿都会以为自己遇上了不可理喻的怪事。
     说到手术,以往人们对此的概念就是病人被一支担架床推到手术室,然后大门砰地一关,或者宽心或者噩耗的答案得在大门再次打开时才能揭晓。到现在,患者的家属可以隔着玻璃窗或监视器亲眼目睹手术的全过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从几年前开始,医院的手术室也逐步实行闭路电视直播,对个别的病例予以过程全面公开。
     不过尽管这种方式已经实行了好几年,但仍然有些身体健康,很长时间都没跟医院打过交道的人对此感到新奇。有一次医院来了一个陪老伴儿做胆囊手术的大爷,在被通知可以选择直播手术时,不畏酷暑地找到外科的主任,不放心地问:“他们说我老伴儿做手术的时候我可以偷看,是不是真的?”
     还有一次是几位倾吐欲望极强的家属,在病人被推进手术室里的一刹那,几个人就坐在大玻璃窗前开始了现场评论,假如在他们几位嘴巴的前面放上数支话筒,简直可以与世界杯足球赛相媲美。当然,这也与病人所做的手术有关,假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小手术而是在抢救危重病人的生命,那么他们估计就没有这么好的心情了。
     手术的过程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这几位转播员的嘴巴也没停过,不是对某位医生的体型发表看法,就是对空调的质量大加鞭挞——最后,当一个助手背部发痒,在一位护士的胳膊上开始磨蹭时,在外面收看直播的一个女家属的眼睛顿时睁成两只鸡蛋:“快看快看,那个医生耍流氓呢!”
     2、邂逅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一般情况下,在一个陌生的场合遇到非常热情的招呼,是件很受用的事情。拿医生来说尤其如此。比如说,在你排队购买机票,或者在一个举目无友的婚礼上不知道除了新郎和新娘还能和谁喝上几盅小酒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似曾相识的救星,满脸堆笑的他上来二话不说就替你搞定所有的烦恼和尴尬,然后感恩图报的握住你的手,对你说,“同志啊,我可找着你啦。”
     这时候,假如你还颇有疑惑,对方立刻补充说道你忘了吗,折磨了我十数年的疾病就是你给我治好的,我还没来得及感谢你哪——周围的人立即纷纷靠拢过来,用一副羡慕和敬仰的眼光温暖的望着你,你也顿时变成了人群中的焦点,想想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那就是职业带来的自豪感和无比的满足。特别是年轻的同志,尤其对此深为神往。心脏内科的乌鸦从毕业到参加工作仅仅刚到半年,就被身边同事们此起彼伏的邂逅事件刺激得心神激荡,想起在报考医学院时老爹老妈期盼而信任的眼神,下定决心不管过程多么曲折,付出的精力要如何庞多,也要做一个人人尊敬的好医生。
     十几年的读书经验告诉我们,在形形色色的学生之中,下决心要好好学习是一回事,下决心之后是否能真的认真刻苦是另一回事。尽管在平时似乎没有按照自己所拟订的计划发奋努力,但乌鸦心里的那个梦想和希望却是一直存在的。叫人惊奇的是,这两方面在乌鸦的身上似乎并不冲突,仿佛脑子里那两个代表“勤奋”和“懒惰”的小人儿在此毫不打架,意外地可以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有时候,梦想的实现其实非常简单。虽然乌鸦没有头悬梁锥刺骨的努力用功,但那个让他日思夜想的邂逅事件竟还是发生了。那是一个周末,乌鸦带着自己的弟弟买了一大堆软件从电脑城出来,刚上公共汽车,就被拥挤的人流冲击地左摇右晃,险些跌倒。正在他苦苦寻找一个略微宽敞的落脚处而未果时,一个盯了他良久陌生人忽然上来热情地拉住手,“乌大夫,原来是你啊!来,你坐我这儿!”
     尽管心里象被灌了一勺蜜糖般的受用,但乌鸦在弟弟崇拜的目光中还是故作矜持地追问了一句,“是吗?病人太多,我都记不清了,请问,您是哪位……”
     “你忘了吗?去年我住院,就住你们科,你当时还是实习生,和你们主任一起来的,你半天都没听出我是什么毛病,主任还说你那是听心声呐,听诊器都放在肺上了——你不记得了吗?”那个陌生人急得满头大汗,大声地辩解道。
     在人群齐刷刷“噢”的声音中,乌鸦本来白净的脸皮顿时变成了一只偌大无比的西红柿。
     3、手机
     手术室作为医院最敏感和紧张的科室,有着不计其数的奇怪规定,其中就有“待班者24小时不得关手机”这一条。倘若有人胆敢在需要接到加班通知的时候不小心忘了给手机充电,那么他的大名第二天必定就会出现在领导的嘴里。假如接二连三地违反此规定,那么——领导是生气的,后果是严重的。
     但是,与此同时每个人还得注意另一条规定,那就是“开早会的时候不能让手机发出响声”,于是我们再调成振动。天可怜见,这样的细节如果没有经过系统而频繁的训练几乎就是完成不了的。手术室里年纪最小的豆子有一句经典的话用来评价此事,颇得众人共鸣:“我刚来的时候,还以为你们都是卖手机的!”
     刚来当然会不太熟悉这里的规矩,毛病和错误也相对很多,豆子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比如说,当他正在酒席上跟三年没见的同学高谈阔论,正巧主任打来电话,当时他正在消化红烧肘子,若干规定根本腾不出时间来消化,没等手机响完就一把掐掉,结果第二天被领导铁青着脸通知,“下不为例”。
     第二次,豆子又犯了错,理由是他正在电影院和女朋友亲热,还没看清电话号码,手机就被姑娘的手一把打掉了。当然,他那个月的奖金也就被领导一把给打掉了。随后的若干次犯错,都是因为他搞不清是谁的电话而闹的误会。等他的奖金第六次随风而逝以后,豆子想了一个办法:铃声分组。
     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在豆子的手机上,“鬼子进村”的铃声是办公室的,“四小天鹅”的铃声是对象的,孙楠的“你快回来”的铃声是家里的,臧天朔的“朋友”的铃声是同事的,“110警报”的铃声是前女友的……如果我们在办公室里听到豆子的手机传来“机器猫”的卡通铃声,那么不用说,肯定是他的小外甥打来的。如此等等,无不显示了他的奇思妙想,令人刮目相看。
     聪明人自然会有聪明的办法,此种设定一出,效果随即立竿见影。自从豆子进行分组铃声之后,我们再也没有看见他被处分过一次,反倒是其他人不时会传来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