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10参见郑万鹏《〈四世同堂〉:中国现代文学的总结——与〈战争与和平〉比较谈》,李润新、周思源主编《老舍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7页。
  811《我们在世界上抬起了头》,《老舍全集》第14卷,第452页。
  812《元旦》,《老舍全集》第14卷第428页。
  813参见《前进,前进,再前进7,《老舍全集》第14卷第632…633页。
  814《自由和作家》,《老舍全集》第14卷第642页。
  815《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老舍全集》第16卷第419页。
  816《文艺工作者都忘我地劳动起来吧》,《老舍全集》第14卷第603页。
  817《前进,前进,再前进7,《老舍全集》第14卷第633页。
  818参见《生活,学习,工作》,《老舍全集》第14卷第545…548页。
  819参见《当作家并无捷径》,《老舍全集》第14卷第626页。
  820参见《人长一年,事进千里7,《老舍全集》第14卷第640页。
  821参见《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陈徒手著《人有病,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822参见《自由和作家》,《老舍全集》第14卷642…643页。
  823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146页。
  824《中国作协1957年会员创作规划手稿》,转引自陈徒手著《人有病,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825《中国作协1957年会员创作规划手稿》,转引自陈徒手著《人有病,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826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827《生活与读书》,《老舍全集》第18卷第96…97页。
  828“(1962年3月)3日至26日。广州会议。北京市文联有老舍、刘厚明参加。这是一次替资产阶级分子‘脱帽’,让反动‘权威’出气的黑会。老舍在会上大放厥词,还胡说什么‘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改一字,男盗女娼。’事后,市文联积极贯彻广州黑会精神。”参见《从两个司令部的斗争看北京市文联这个裴多菲俱乐部:北京市文联1949——1966年5月大事记》,北京市文联《向太阳》革命造反兵团编印,1967年8月,第31页。
  829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202页。
  830参见《一九六六年调查资料——猪多肥多粮多的陈各庄大队》,《老舍全集》第19卷第254…259页。
  831参见张桂兴编撰《老舍年谱》下卷,第930页。
  832《与英国人斯图尔特·格尔德、罗玛·格尔德的谈话》,《老舍全集》,第18卷第204…206页。
  833参见舒乙《老舍最后的两天》,转引自《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第37…38页。
  834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835参见舒乙主编《老舍之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83页。

  注释(18)

  836参见王富仁《老舍一死惊天下——老舍印象》,转引自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837参见王富仁《老舍一死惊天下——老舍印象》,转引自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页。
  838《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老舍全集》第16卷第206页。
  839此处参见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第203…204页。
  840《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宋永毅著,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841《〈老舍短篇小说训后记》,《老舍全集》第17卷第432页。
  842《〈老舍选集〉序》,《老舍全集》第17卷第203页。
  843参见蓝英年《镜子中的历史(与李辉对话)》,《利季娅被开除出作协》,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216页。
  844《化悲痛为力量》,《老舍全集》第14卷第518页。
  845《〈骆驼祥子〉序》,《老舍全集》第17卷第181页。
  846《〈老舍选集〉序》,《老舍全集》第17卷第203页。
  847《〈骆驼祥子〉后记》,《老舍全集》第17卷第412页。
  848《〈老舍选集〉俄文译本序》,《老舍全集》第17卷第513页。
  849《〈骆驼祥子〉后记》,《老舍全集》第17卷第412页。
  850《学习当先》,《老舍全集》第14卷第448页。
  851此段“天上很黑……也作着星样的游戏”,在《老舍全集》第3卷第52页,已经恢复。
  852从“祥子晓得妇女的厉害”到“又清清楚楚的怕掉下去!五段文字,在《老舍全集》第3卷第189…190页,已经恢复。
  853此两段文字,“祥子这点病使他们都打开了心,……何况这么大的一个活人。”在《老舍全集》第3卷第191…192页,已经恢复。
  854此处在《老舍全集》第3卷第209页,在“‘白面口袋’这个外号来自她那两个大奶。”之后,直接接了“祥子开门见山的问她看见个小福子没有。”
  855《骆驼祥子》,《老舍全集》第3卷第210…213页。
  856《骆驼祥子》,《老舍全集》第3卷第220页。
  857此段文字见巴人的《文学初步·再版后记》,写于1949年9月2日。巴人的《文学读本》出版于1940年,再版时改名《文学初步》,海燕出版社1950年1月出版。转引自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第265…266页。
  858史承钧《试论解放后老舍对〈骆驼祥子〉的修改》,转引自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第292页。
  859转引自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第337页。
  860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
  861参见《文牛》,《老舍全集》第15卷第478…479页。
  862参见《自述》,《老舍全集》第14卷第255页。
  863参见《梦想的文艺》,《老舍全集》第15卷第481页。
  864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5…366页。
  865《过年》,《老舍全集》第14卷第348页。
  866《过年》,《老舍全集》第14卷第347页。
  867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
  868参见季羡林著《牛棚杂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13页。
  869'英'贡布里希著《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26页。
  870'英'汤因比著《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0页。
  871参见关纪新《老舍评传》,第508页。
  872'美'列文森著《儒教中国及其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9…380页。
  873参见张僖《只言片语——中国作协前秘书长的回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874参见《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老舍全集》第14卷,第550页。
  875参见《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老舍全集》第14卷,第551页。
  876参见《我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感想》,《老舍全集》第14卷,第553页。
  877《在全国文联主席团和作家协会主席团联席(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老舍全集》第14卷第557…558页。
  878参见张僖《只言片语——中国作协前秘书长的回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879参见张僖《只言片语——中国作协前秘书长的回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77…78页。
  880参见张僖《只言片语——中国作协前秘书长的回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881参见张僖《只言片语——中国作协前秘书长的回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882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883《拥护“声讨胡风反革命集团”》,《〈老舍全集〉补正》,张桂兴编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第507页。
  884参见《看穿了胡风的心》,《老舍全集》第14卷,第584页。
  885参见《扫除为人民唾弃的垃圾》,《老舍全集》第14卷,第588页。
  886参见《都来参加战斗吧》,《老舍全集》第14卷,第590…591页。
  887《别光说“真没想到”胺,《老舍全集》第14卷,第606页。
  888参见《别光说“真没想到”胺,《老舍全集》第14卷,第604…605页。

  注释(19)

  889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890参见胡风《在文协第六届年会的时候祝老舍先生创作二十年》,《老舍研究资料》(上卷),曾广灿、吴怀斌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49…251页。
  891《自由和作家》,《老舍全集》第14卷第646页。
  892参见《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陈徒手著《人有病,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893参见关纪新《老舍评传》,第511页。
  894《树立新风气——1957年9月17日在中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老舍全集》第14卷第689页。
  895参见《个人与集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69…670页。
  896参见《为了团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1页。
  897参见《为了团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1…672页。
  898参见《为了团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4页。
  899参见《为了团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2…673页。
  900《树立新风气——1957年9月17日在中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老舍全集》第14卷第705…707页。
  901《树立新风气——1957年9月17日在中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老舍全集》第14卷第689…690页。
  902参见《吴祖光为什么怨气冲天》,《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5…678页。
  903转引自关纪新《老舍评传》,第508…509页。
  904参见吴祖光《〈老舍剧作全集〉序》,《老舍剧作全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1卷。
  905参见关纪新《老舍评传》,第509…510页。
  906参见阳翰笙《我所认识的老舍》,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1页。
  907季羡林《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转引自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908王富仁《老舍一死惊天下——老舍印象》,转引自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
  909参见《严家炎在纪念老舍逝世3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在文学馆听讲座·历史的圈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910《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探索》,许纪霖著《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3页。
  911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访谈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912参见从维熙著《走向混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913参见《中苏文学的亲密关系》,《老舍全集》,第17卷第502…503页。
  914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页。
  915参加《勖青年作家》,《老舍全集》,第14卷第695…700页。
  916参见《论才子》,《老舍全集》第17卷第485…489页。
  917参见《答某青年》,《老舍全集》第17卷第523页。
  918《自由和作家》,《老舍全集》第17卷第646页。
  919《祝贺〈收获〉创刊》,《老舍全集》第14卷第682…683页。
  920参见《论才子》,《老舍全集》第17卷第490页。
  921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2…353页。
  922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页。
  923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924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925此处参见陈徒手《郭小川:党组里的一个和八个》,《人有病,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185页。
  926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9…10页。
  927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388页。
  928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389页。
  929《为了团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1页。
  930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389…390页。
  931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571页。
  932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01…102页。
  933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11…112页。
  934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32页。
  935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7页。
  936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7页。
  937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48页。
  938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77页。
  939汪荣祖著《陈寅恪的晚年》,《学林漫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
  940此处参见谢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的形成与衰落》,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2005年版,第75页。
  941参见贺黎、杨健采写《无罪流放——66位知识分子五·七干校告白》前言,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942参见丁一岚《忆邓拓》,子西等编《非正常死亡》,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20…30页。
  943参见顾子欣《蓬山此去无多路》,子西等编《非正常死亡》,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76…78页。
  944参见李巨川《周瘦娟之死》,子西等编《非正常死亡》,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91…98页。
  945参见赵咏桔《爸爸闻捷之死》,子西等编《非正常死亡》,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84…88页。

  注释(20)

  946李贻贵《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自杀之谜》,刘智峰主编《精神的光芒》,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页。另据王学典《良史的命运》,翦伯赞留在那两张纸条上的遗言是,“我实在交不去'出'来,走了这条绝路。我走这条绝路杜师傅完全不知道。”和“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947王学典《良史的命运》,参见刘智峰主编《精神的光芒》,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948此处参见章诒和《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章力凡主编《往事未付红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384页。
  949此处参见章诒和《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章力凡主编《往事未付红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6…357页。
  950此处参见朱正著《一九五七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7…420页。
  951此处参见章诒和《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章力凡主编《往事未付红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页。
  952参见赵广建《我的父亲赵树理》,子西等编《非正常死亡》,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67…68页。
  953韦君宜著《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954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955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207页。页。
  956参见《新民晚报》19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