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的活动中他们也一直和天地会配合,而菲律宾的反抗殖民主义斗争中消失的军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当然这些都被龙横认为是天地会的功劳。
当天晚上的军事会议上确定了接下来的攻城方案,龙横根据当地人提供的情报认为没有必要用什么复杂的战术,把足够数量的大炮拖上岸然后直接从甲米地开始猛攻就行了,罗大刚建议分出一支精锐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悄悄潜入马尼拉的背后,在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突然杀出,海云峰对于这些想法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强攻还是奇袭在他看来没有多大的区别,反正马尼拉陷落的命运已经在海战结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这样龙横就以陆军总指挥的身份确定了作战方案,他认为在目前这种兵力对比之下分兵绝对是个错误的主张。罗大刚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为张一飞争取到了一个背后牵制的任务,同时划拨了一些物资和轻型火炮给他。这样名义上张一飞就可以带领一些游击队在马尼拉面向内陆的方向上按照自己的需要发起进攻以支持陆军主力,龙横对于游击队担任这样迷惑性的工作倒是十分的看好,他觉得到时候这好几万人马在马尼拉的各个方向造出巨大的声势肯定会让西班牙人手忙脚乱。
会议结束后罗大刚与张一飞继续就攻城的问题回到帐中商议,“那个龙横怎么回事?现在西班牙人把主力都布置在向海的这一边,可是他却偏偏要去硬碰。”
罗大刚笑着摇了摇头,“龙横是富贵军中有名的猛将,不过你要说他不懂声东击西那也是冤枉了他,他只是觉得现在局势太好,用不着费那么大的事,而且分兵的确增加了危险。”
“那现在该怎么办呢?”张一飞看到罗大刚并不十分反对龙横的计划他也就不再说些什么了,对于战争方面的见识他自认不如这些戎马半生的军人。
“强攻当然可以拿下马尼拉,但是我有些担心伤亡,你不是说这边有几百号当年李司令派来的特种战士吗,把他们集中起来,再从当地武装中挑选几百名精锐,凑个一千人难道还不够你发动一场奇袭吗?龙横已经答应给你们一批武器弹药,我再从自己的部队里想想办法,到时候你们除了没有重炮其他的恐怕一样都不会少。城里的西班牙人还不到四千,你只要瞅准机会一击必杀应该不难。”
“那些家伙,他们现在可都不得了了,每一个不是义军领袖也是骨干,把他们重新组织起来去冲锋恐怕不容易。”张一飞比罗大刚更了解本地的情况。
“多做做工作,他们都是特种兵,应该能够理解这次作战的意图,再说这一战打完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将来在苏禄怎么着也是一方的诸侯,这一战的强度又不高,告诉他们千万别在要摘桃子的时候掉链子啊。”
张一飞点了点头,按照罗大刚的说法应该能够说服那些骄兵悍将,听罗大刚的意思李富贵打算在菲律宾实行分封制,这倒是满有意思的。“好吧,我连夜去说服他们,这是他们为祖国的最后一战,我想大部分人会加入的。”
“对此我是不担心的,倒是作战时候的指挥你要小心,因为长时间不在一起了,虽然军事素养都很好,可是不知道还能不能配合起来,毕竟这是一次奇袭。你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如果有一个能够压得住所有人的家伙你就干脆让他指挥,要是这些人互相不服气那你也要尽量听取他们的意见。”
“我知道了。”
在部队登陆的第二天龙横就展开了对马尼拉的进攻,不过这个时候还是试探性的。现在马尼拉城中守军的士气可不能说高,毕竟他们的军事统帅在第一天就被敌人俘获,后来又看到中国陆军源源不断的开赴上岸,以往支撑他们的白种军人高人一等的信念已经在海战中被击了个粉碎,现在富贵军试验性的射击也证明了中国大炮的射程明显高过他们。
“这怎么可能,中国人的火炮怎么能打这么远,不是说他们很落后吗?”炮台上有一个新兵迷惑不解的看着周围的人。
一个老兵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到现在你还没弄明白究竟是哪一方落后?”说着他拍了拍面前的那尊大炮,“这门炮已经筑成三十年了,比我都大,这回恐怕要和我们一起葬身在这里了。”
“那怎么办?”新兵是土生土长的菲律宾西班牙人,他不知道如果这块土地陷落,自己将何去何从。
“怎么办?听天由命吧,”老兵没好气地说到,“要是对面是英国人或者法国人那我们早就投降了,或者请求他们宽限几天我们再投降,反正就那么回事,可是你看到没有,那都是些黄种人,上帝啊,想想我们是如何对待黄种人的,除了战死我想我们是没有其他的出路了。”
听了这话新兵的情绪反而放松了一些,他自认对土人还算不错,将来战败了应该不会给他带来什么麻烦。
第一天的作战摧毁并占领了两座炮台,马尼拉城已经完全展现在中国军队的面前,西班牙人的抵抗虽然英勇,但是使用被动、孤立的防守根本无法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当大炮间的对决分出胜负之后中国军队就会冲上来使用刺刀来夺取最后的胜利,每一个炮台守军往往需要面对四五个敌人,这个时候支撑他们继续战斗下去的动力就是对将要到来的报复的恐惧。
在第三天龙横开始进攻市区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西班牙人在这一线布置了整个城防部队的一半来阻挡中国人,中国军队的进攻方向是如此的明确,所以胡安相信其他地方都是土人在骚扰,不足两千人的兵力虽然在龙横的进攻部队面前仍然是绝对的少数,不过他们在自己的阵地前方构筑了一些坚固的工事来阻挡中国人的前进,所以在第一次交手中西班牙人的确发挥了防守一方的优势,而中国人则利用火炮也给与了对方很大的杀伤,就这样一上午的鏖战没有打破西班牙人的防线,龙横决定暂时调整一下,等到下午在一鼓作气的杀进城去,一上午的战斗伤亡大概有九百多人,看起来西班牙人的死伤也不会少多少,相信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下午的战斗刚开始城市的另一边也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本来这样的佯攻已经有过好几次了,不过这次显然有所区别,就是那个方向上还冒起了浓厚的黑烟,怎么看都像是义军杀进城了。守军到这个时候已经彻底的丧失了士气,就在他们犹豫不决、疑神疑鬼的时候,防线被冲上来的中国军队所突破,马尼拉就此易手。
对于如何入城海云峰一直没有发表意见,不过入城之后的事情他倒是有一定的主张,虽然李富贵对于西班牙人屠杀华裔非常的愤怒,但是在下达出征命令之前李富贵还是勉力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严令海云峰攻破马尼拉时不允许发生屠杀事件,实际上李富贵打算用更符合历史潮流的方法来解决这件事。他在获得海军大获全胜的报告后就开始着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建立,美国人在此事上非常配合,实际上美国国内的舆论目前对西班牙十分不利,中国驻美大使在战争爆发之前还向美国高层引荐过古巴的戈麦斯,这位古巴独立运动中的英雄在美国颇受欢迎,其热情洋溢的性格和善于演讲的口才都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成功。实际上美国经济由于内战的破坏现在也处于一种阵痛的状态,资产阶级迫切的需要向外扩张来弥补因为战争结束而带来的需求锐减,这里面又分为两大阵营,那些以铁路矿山为主业的实业家都把眼睛盯着西部,而以对外贸易为主的商人则对海外更感兴趣,和李富贵所见略同的是西班牙这个没落的帝国当然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只是林肯和他的幕僚们认为美国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的创伤不宜再立刻投入海外的扩张,所以忽略了这种声音。不过政府中那些具有长远眼光的人士也承认西班牙将会是美国需要清理的一块绊脚石,对于中国与西班牙的争执林肯已经很明确的对驻华公使表明过态度。
正因为如此当李富贵把日内瓦公约放在美国驻华公使哈里斯面前提出要组建一个国际法庭的时候,哈里斯一开始时十分惊讶,然后就为这个念头击节叫好。“总理大人实在是太睿智了,说实话我们美国人民对于西班牙这种残酷的做法也是十分看不惯的,不过我可从来没想到过在战后组建一个国际法庭来审判战争中的罪行,这个主意太棒了。”哈里斯自从在日本的问题上与李富贵打过交道后一直有些摸不透李富贵这个人,实际上日本在战后几年的变化让哈里斯真的开始怀疑李富贵攻打日本是为了帮助这个邻国进入现代社会。真正让哈里斯对李富贵的认识彻底稳定下来的还是李富贵在南北战争中的表现,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李富贵都在尽心的为美国人民打算,这样的人当然赢得了哈里斯的友谊。
李富贵点头致谢,“实际上我一直是红十字会的捐助者,当年日内瓦公约签署的时候我与迪南先生也曾经就公约上的一些条款作过很深入地探讨。本来中国和西班牙都是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应当在实际行动中尽力遵守公约才是,可是现在西班牙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您知道公约并不具备强制效力,这使得它的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我那个时候就曾经提出过此事,但是当时迪南先生说就目前的世界来说不可能在公约上规定任何强制性的条文。”
哈里斯点了点头,“的确如此,胜利者不受审判。”
李富贵摆了摆手指,“胜利者的确不受审判,但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样一个问题,第一、在战争没有结束之前谁都不能说自己就是胜利者,可是战争罪却全部都是在战争过程中犯下的,因此即便是在战后只审判失败者也可以对战争中那些不人道的行为产生有力的约束。第二、胜利者想要在法庭上审判失败者,那他自己就不能做的太差,否则这样的审判将会变成一场闹剧,我相信这多多少少也会让胜利者做事更加谨慎,就拿这场战争来说吧,本来有那么一个时刻我真的想把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全部处死,相信公使先生能够理解我当时的心情。”
“所以我才说总理大人非比寻常,如果是我的确很难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理智,甚至最后想出这样一个造福世界的解决办法。”
“在这件事情上欧洲各国可能因为立场或者利益的牵扯不愿意出头,所以我希望美洲的朋友能够站出来伸张正义。”
“这没有问题,实际上我国政府已经就此事明确了立场。”
李富贵相信南美的那些国家对于这件事必然是要来凑热闹的,实际上在中国和西班牙关系紧张的消息传到他们那里之后,智利和秘鲁都派人到南京来游说李富贵与西班牙开战,能有这个机会让西班牙出丑相信他们一定会全力配合的,现在李富贵就是不知道欧洲各国对此事的看法,这件事多少牵涉到他们的脸面,所以李富贵一定要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让他们找不到什么借口。
正如李富贵所预想的那样,法国人的态度十分的矛盾,一方面它是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也的确觉得西班牙在马尼拉搞种族屠杀有些说不过去,毕竟现在的东亚华裔已经是一个特殊的种群了,不能再将他们当作一般的土人看待。不过由中国人来大张旗鼓的审判西方人,尤其是这种带有文明审判野蛮的含义仍然让他们觉得有些别扭。所以当李富贵向道格拉尔提出此事时这位法国公使很是踌躇,“日内瓦公约只是一份倡议性的宣言,您不认为用它来审判西班牙人没有什么操作性吗?”当然道格拉尔嘴上不能直接反对这项提议,就算他能够拉下这个面子,可是法国现在在越南的统治还需要中国人帮忙。
“事实的确如此,我们不可能按照日内瓦公约的条文来惩罚这些混蛋,但是我们可以参照条文来确定他们是否有罪,我相信在这一点上公使先生不会有什么异议,问题主要出现在定罪之后如何量刑。”
“我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国际仲裁法庭,大家根据各国的法律商议一个合适的惩罚,这事有过先例,只不过仲裁的一般都是两国贸易或者是误伤赔偿什么的。”
道格拉尔想了想,“国际冲裁法庭,你的意思是说法庭由国际人士组成?”
“是的,鉴于中国是原告,西班牙是被告,我想仲裁委员会中就不应该再有这两个国家的成员,我们将各自提交证据来进行控诉和辩护,你们将是高高在上的法官,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李富贵的这个提议被道格拉尔视为一项巨大的让步,毕竟法官都是白人,这样看起来多少会对中国有些不利,不过中国是战胜国,法庭的裁决就算对他们不利也很有限。
“如果法庭判决西班牙人无罪呢?”道格拉尔试探道。
“我将会释放那些混蛋,不过我还会继续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法庭。”李富贵很平静的说道,“我相信未来的国际秩序不再像现在这样混乱,国际法庭将会是名垂千古的伟业,一个法庭的力量源泉在于公正,如果为了那群杂碎而损害这个法庭的公正,公使先生想必知道那将是一件令人何等痛心的事情。”
说起来法国和西班牙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当然道格拉尔站在驻华公使的角度上更希望法国巩固对华关系,这样他的工作就会好做的多,只是他不知道政府究竟会如何取舍。“我将向我们的政府申请这件事。”
“我静候您的好消息。”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四十一章 人心隔肚皮
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同,他们和西班牙没有任何感情上的纠葛,不过在对中西战争的问题上他们更倾向于西班牙,自从真正意识到这个东方的老大帝国发生的军事革命之后在英国政界就开始有了一种遏制中国的声音,但是在遏制的同时又不能伤害英国的在华利益,这当然是一种十分矛盾的观念,起码肯特认为想要达成这样一个目的非常的困难,实际上这种声音被传递到东亚之后就变成了一套自相矛盾的政策,肯特为此相当的头疼。
就目前的这场战争来说,肯特需要尽量破坏中国夺取菲律宾的企图,可是他又绝不能和李富贵开战,甚至军事威胁也不行,他实在想不出要如何阻止中国人。实际上西班牙人败的如此干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在二十年前法国曾经想染指菲律宾,不过被西班牙击败,这多少能说明一些问题。
至于远东军事法庭肯特也认为是一个阴谋,现在的英国人因为对李富贵产生了猜忌,所以更喜欢从阴谋论的角度来分析李富贵的行动。组建这样一个法庭能够让李富贵夺取道德上的制高点,这样就可以帮助他合法的接管菲律宾,“如果他不是一个伪君子,那我们的教宗大人真的应该给他颁发一个圣徒的称号。”肯特不得不承认李富贵实在是太圣洁了,和他相比那位解放黑奴的人权总统简直就像是一个卖保险的,这让站在他对立面上的人感到十分的不舒服,李富贵在欧洲本来就有很好的声誉,这次更是拉上了红十字会,政府如果要破坏远东国际法庭必然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举棋不定的肯特决定先与道格拉尔就菲律宾的问题交换一次意见,直觉告诉他想要遏制李富贵仅凭英国人的力量可能是不够了。“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中国朋友越来越厉害了。”肯特并没有直接提远东军事法庭的事情。
“李亲王在军事上的才能我想你我应该早就知道了。”
“那你有没有发现中国的两江地区越来越像一个新兴的帝国呢?”
“这我倒没注意,李亲王曾经一再的表示他没有称帝的野心。”道格拉尔错会了肯特的意思。
“我不是说他要称帝,我是指他们现在的行动十分像一个正处于扩张期的新兴帝国。”
道格拉尔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我还是没有这种感觉,我承认李富贵的武力相当强大,可是并未表现出与武力相匹配的野心,如果换作另外一个人的话早就把整个南中国收入囊中了。”法国人对于李富贵的意图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他们无法想象李富贵不要两广却会对越南感兴趣。实际上现在的北越表面上李鸿章的影响要比李富贵大的多,毕竟那个地方一直没有什么战事,可是建设倒是风风火火。
肯特发现法国人对李富贵可能产生的威胁认识严重不足,他略一思索发现了其中的问题,那就是法国与英国不同,它是一个大陆国家,所以李富贵的军力虽然很强,但是在法国人看来不管陆军还是海军与法国的规模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没有像英国那样感受到富贵陆军带来的压力。“可是他现在对海外扩张的兴趣已经慢慢的显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