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定以每年的“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建立的纪念日,即人民军队诞生的光
荣节日。
… Page 34…
“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这就是
九·一八事变。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使日本侵略军至 1932
年2月轻而易举地初步完成了对中国东北四省的占领。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上海的工人、学生和人民群众,曾多次组织反
对日本侵略的活动,抵制日货,集会示威,全市抗日运动日益高涨。与此同
时,居住在上海的日本“侨民”和驻沪的日本官员,也多次集会,狂妄叫嚣
要坚决惩罚坚持抗日的中国人民。
日本人乘机竭力扩大事态。19日半夜,日本指挥官田中指使日本宪兵重
藤千春大尉指挥上海的“日本人青年同志会”,趁黑夜袭击了曾建立过抗日
组织的三友实业社总厂,放火烧毁了厂房、工房和仓库。此后,这伙暴徒还
与华籍巡捕发生冲突,行凶砍死两人,重伤两人。日本暴徒在与巡捕冲突中,
也被打死一人,重伤两人。
在这一连串的暴行之后,日本驻沪总领事村井反而于21日又向上海市政
府提出抗议,要求赔礼道歉、惩凶、赔偿、立即解散抗日团体等4项无理要
求。
吴铁城被迫在28日下午3时15分表示全面接受日本的4项要求。
然而,蓄意在上海制造事端的日本帝国主义,并不满足。
在吴铁城全面接受日方无理要求的5小时又15分钟之后,日本又提出了
早已准备好了的一项新的通牒,声称:为了保卫日本侨民的安全,日本海军
决定派兵进驻上海,并要求中国军队尽快撤出上海的闸北地区。但在尚未得
到中国方面答复时,日本海军陆战队2000人已按预定的作战计划,于11时
30分,在北四川路西侧,以及天通庵路、青云路、横滨路等发动了猛烈的进
攻。当时还未及撤离防地的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一五六旅,在日军的进攻面
前,奋起抗战。由此,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的上海一·二八事变,就在日
军的不宣而战下爆发了。十九路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淞沪抗战。
一·二八事变发生时,驻京沪地区的中国军队是十九路军。1931年 10
月,十九路军由江西赣州“剿共”前线调戍京沪地区。蒋光鼐任总指挥,蔡
廷锴任军长,戴戟任京沪警备司令。全军下辖第六十师,驻防苏州、常州一
线;第六十一师,驻防南京、镇江一线;第七十八师,驻防吴淞、闸北、南
翔一线。全军共3。3万多人。
11月初,十九路军卫戍京沪后,在上海人民坚决抗日行动的推动和影响
下,抗日决心是坚定的,但在组织上、实际准备很不充分。当时十九路军到
沪不久,对敌情知之甚少,而南京国民政府抱定不抵抗主义,并未向该军提
供任何有关敌情,直到该军从自己获得的情报中判断出军日发动侵略战争已
经不可避免,才于1932年1月15日开始进行应战的军事部署,而此时距日
军发动进攻的时间尚不足两周。
由于日军侵略形势的日趋严重,1月23日,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
戴戟主持下,召开了驻沪部队紧急军事会议,一致决心保卫上海,讨论和决
定了一切必要的应变措施,并向全军各部发出了:“我军以守卫国土,克尽
军人天职为目的,应严密备战。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
全力扑灭之”的密令。
24日,蔡廷错等到达苏州,又召集驻苏部队高级将领举行紧急会议,传
… Page 35…
达和解释了23日发出的密令,驻军将领也一致拥护。
日本海军发出要求中国方面撤退闸北驻军的通牒后,不待中国方面回
复,即令停泊在上海的日本军舰上的海军陆战队登陆,同时命令上海陆战队
迅速按预定计划作好进攻准备。
第十九路军总部在接到关于日军发动进攻的报告后,蒋光鼐、蔡廷锴、
戴戟星夜赶至真如车站,设立临时指挥部,命令后方部队迅速向上海推进。
29日1时,蒋、蔡、戴联名向全国各界发出通电,表明了第十九路军对于日
军进攻实行坚决自卫的决心。
天亮以后,日军在装甲车的掩护下,连续发起猛攻,日机也由航空母舰
起飞,对闸北、南市一带狂轰滥炸,战火迅速蔓延。守军第二五六旅所部,
顽强抗击日军的进攻,以集束手榴弹对付日军的装甲车,组织敢死队以潜伏
手段炸毁敌装甲车,坚守每一阵地,并在炮火掩护下适时向敌实施反击,打
退日军的连续进攻。战斗极为激烈,市街到处起火,火焰漫天,战场极为凄
惨。在北站及商务印书馆两处起大火后,日军趁机向北站猛攻,守军与日军
激战一小时后退出北站。29日17时,第一五六旅主力加入战斗,进行反击,
夺回北站及天通庵车站,并乘胜追击,一度攻占日军上海陆战队司令部,迫
使日军退至北四川路以东、靶子路以南地区。日军首次进攻以失败而告结束。
日军进攻受挫后,通过英、法、美各国领事的斡旋,于29日夜20时,
向中国守军提出停战要求。中国驻军明知其为缓兵待援之计,同意停战。同
时十九路军也加强部署,急令驻镇江以东之第六十师进驻南翔、真茹一线,
并将第六十一师调沪,驻沪之第七十八师全部投入前线,加强防御,严阵以
待。
日军进攻闸北失败后,密切注视着事态发展的日本天皇裕仁,2月2日
任命伏见宫博恭王为海军军令部总长,以便处理有关战事。
1月30日,日本第三特别陆战队在上海登陆。2月l日,第一特别陆战
队亦开抵上海。2月2日,日本原有海军及新增调的舰船编成第三舰队,统
一指挥进攻上海。
2月3日,日军破坏停战协议,再度向闸北发动进攻,同时又以军舰20
余艘、飞机 10余架轰击吴淞炮台。中国守军在闸北地区击退了日军的新进
攻,但伤亡较大。
2月4日,日军发动第一次总攻,以数千人分3路会攻闸北,数百人攻
击八字桥。但在中国守军的顽强抗击下,日军进展缓慢,被迫于午后撤回原
进攻出发阵地。同日11时,日军以军舰13艘、飞机24架猛烈轰击吴淞要塞。
至13时,要塞炮6门被毁,炮台守备营被迫后撤,日军乘机在吴淞要塞登陆,
但旋即被增援吴淞的第一五六旅击退。
5日,日军再次进攻闸北,守军顽强战斗,阵地失而复得。日海军陆战
队指挥官于16时下令停止攻击,撤回原阵地。至此,日军发动的第一次总攻
被粉碎。
日军总指挥盐泽幸一曾扬言上海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但在
第十九路军的英勇抗击下,狂言化为泡影,盐泽幸一本人因指挥进攻失败,
被撤职回国。
盐泽幸一撤职回国以后,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野村吉三郎中将接任上海
日军总指挥,同时,日本陆军中央部调派陆军第九师和混成第二十四旅增援
上海作战。
… Page 36…
早在日本人制造上海紧张局势之时,日本陆军中央部即已考虑向上海增
派陆军,但遭日本海军拒绝。战争爆发以后,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中国第十九
路军的顽强抵抗下,进攻屡遭失败,不得不向陆军求援。l月31日,日本海
相认为上海附近情况不容乐观,必要时希望陆军增援。2月2日,日本参谋
部与军令部达成协议陆海军在上海方面互相协作,同时命令第九师紧急动
员,第十二师临时组成混成旅。
2月5日,日本陆军中央部发令派遣第九师、上海派遣混成旅搭乘日本
海军第二舰队所属舰艇,到上海加入第三舰队序列。同时,日本海军也增派
横须贺第二特别陆战队赴援上海。
野村吉三郎接任上海日军总指挥以后,决定改变进攻闸北的计划,以主
力会攻吴淞,同时以一部兵力进攻江湾,企图从守军左冀突破。于是命令由
日本国内启航增援上海的混成第二十四旅驶向吴淞口,准备攻击吴淞炮台。
吴淞是上海的门户,增援的日军欲顺利在长江口登陆进入上海,必须首
先攻击压制或占领吴淞要塞地区。
增援上海的日军混成第二十四旅,于2月6日驶向吴淞口。为掩护该部
登陆,上海陆战队从7日7时50分开始,集中全力进攻吴淞,日军先以飞机
10架,沿淞沪铁路线轰炸中国守军阵地,继以陆战队分由黄浦江、军工路水
陆两路,猛攻吴淞地区中国守军第一五六旅第四团阵地。同时集中军舰 24
艘、火炮30余门、飞机20余架对蕴藻浜车站、吴淞镇、狮子林炮台轰击,
配合地面进攻。守军浴血抗击,战至12时。将日军击退。
日军混成第二十四旅在上海陆战队掩护下在吴淞铁路码头强行登陆。第
十九路军曾对登陆之敌实施炮火袭击,但效果不大。至晚上6点,日军登陆
完毕,在徐家宅附近集结,作进攻吴淞炮台的准备。
8日拂晓,日军混成第二十四旅分3路向张华浜、蕴藻浜、吴淞镇进攻。
至傍晚,日军攻击达10余次,均遭失败。23时许,日军向引翔港、杨树浦、
狄思威路退却。日军在进攻吴淞的同时,以一部兵力在纪家桥偷渡,企图袭
击守军后路,被守军发觉击退。另以一部兵力向八字桥、江湾进攻,企图攻
占江湾、大场,截断守军吴淞与闸北之间的联系,阴谋亦未得逞。
12日,日军混成第二十四旅两度在纪家桥附近架桥,均遭失败。12日晚,
日军利用夜暗在纪家桥附近架桥成功。13日拂晓,日军在烟幕弹掩护下强渡
蕴藻浜,在曹家桥附近突破守军防线,第十九路军急调第六十师第一二二旅
增援,将渡河日军包围。日军数次突围均遭失败,双方展开肉搏格斗。日军
指挥官急调一部日军救援。被围日军在其救援部队接应下拚力突围,但仅有
少数突围后被救援部队收容后撤,大部被歼。同日,日军在江湾、闸北地区
也以一部兵力进攻。14日拂晓,日军再各以一部兵力分别进攻江湾、八字桥、
青云路、天通庵路等处,均被守军击退。至此,日军已无力组织新的进攻,
被迫原地固守待援,并在英、美、法、意等国公使出面调停下,再次处于休
战状态。野村企图从几路包抄吴淞中国守军的计划,终被粉碎。
根据日本天皇敕令,日军参谋总长急令陆军第九师火速增援上海。13
日,该师第一梯队抵达上海港。16日,该师全部在吴淞码头登陆。此时,在
沪日军已达3万余人,野炮近70门,飞机60余架,并有舰艇数十艘集中于
吴淞口。
18日9时,日本参谋长田代皖一郎少将与第十九路军代表会见,要求第
十九路军撤退,当即遭到拒绝。于是,植田在当日下午向第十九路军军长蔡
… Page 37…
廷锴发出最后通牒:
“贵军应立即停止战斗行为;在2月20日午前7时前把现在的第一线撤
退完毕,并应在2月20日午后5时前,从驻军地区撤退完毕:如不见实行,
日军不得已将对贵军采取自由行动,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应由贵军负责。”
第十九路军收到日军的通牒后,立即召开了高级军官会议,与会者群情
激愤,怒不可遏。指挥部立即令前线部队集中炮火向日军阵地猛轰,作为对
植田通牒的回答和警告。
此时,由张治中将军率领的第五军已全部赶到淞沪地区,作为援军归第
十九路军蒋光鼐统一指挥,参加对日作战。
第五军开抵淞沪后,增强了中国军队在这一地区的防御力量。第十九路
军重新调整部署,由第五军接替由江湾北端至吴淞西端之线的防务,并任命
张治中为左翼军指挥官,全面负责左翼地区的作战指挥。由第十九路军担负
江湾及其以南至南市之线地段的防御,以蔡廷锴为右翼军指挥官,统一指挥
右翼地区的作战,并限于18日拂晓前完成全部调整。
张治中发表《告全军将士书》,对第五军进行动员,表示:“誓与我军
将士共患难,同生死。深望我军将士,人抱必死之心,以救国家,以救民族。
假如日军犹有一兵一卒留我国内,我们的责任即未完成;反之,我们如尚有
一兵一卒,必与敌人拼命到底!
日军预料到第十九路军不会接受最后通牒,因而不待答复即于19日16
时下达了进攻命令,以主力攻击庙行、江湾一线,企图将该地守军消灭于苏
州河以北地区,各部于十九日夜开始行动,至20日拂晓前已进入进攻出发地
线。
20日7时30分,日军从正面向闸北至吴淞发起全线进攻,企图从中国
守军阵地中央突破,然后袭击吴淞、闸北。日军混成第二十四旅在飞机、重
炮支援下,向庙行镇方向攻击,守军第八十八师部队奋勇抗击,战至16时,
日军仍滞留于中心巷、金家宅、孟家宅地区无法前进;日军第九师右翼队和
中央队在坦克及炮兵支援下,猛攻江湾镇,守军沉着应敌,战至18时,挫败
了日军的进攻。入夜,日军调整部署,21日再度进攻,仍无进展,且在守军
火力杀伤下伤亡惨重。日军看到如此攻击损失太大,又无效果,只得以一部
兵力监视守军阵地,停止攻击。
已遭到沉重打击又不甘心失败的植田,拼凑力量,调整部署,再次组织
全线进攻,以求挽回败局。22日拂晓,日军开始攻击。具有坚定抗日决心和
初步对日作战经验的第十九路军指挥部,判断经过数日激战伤亡惨重、止步
不前的植田,在未得到新的增援之前,他的所谓全线进攻和突破,是可以粉
碎的。总指挥蒋光鼐于9时决心由江湾镇、庙行镇、蕴藻浜3个方向同时实
施反突击,合围歼灭庙行镇之敌。至15时左右,各部到达出击位置,即全线
向日军展开反突击。
第六十师由宝山路、天通庵路、中山路向日军实施佯攻,牵制日军;第
六十一师第一二二旅(欠第六团)由大场镇西南向前开进,17时即从小场庙、
竹园墩地区与第八十八师部队协同向当面日军反击。第八十八师待两翼反突
击部队进到日军侧背后,即实施反击。至此进攻庙行镇的日军全部陷入反突
击部队的包围之中。
植田谦吉得知混成第十四旅被围后,急令师预备队救援。日军混成第二
十四旅在救援部队配合下,仓皇突围逃窜,第十九路军反突击部队与日军展
… Page 38…
开白刃近战,战斗之惨烈为开战以来所未见。经数小时激战,日军大部侥幸
乘夜间突围逃窜,一部被包围歼灭于金穆宅、大小麦家宅一带。由于进攻庙
行方向的日军遭到第十九路军反突击的沉重打击,陷入危境,使日军全线进
攻破产。第九师对江湾地区的攻击,在守军的英勇抗击和反击下,只得虎头
蛇尾,草草收场。据日方资料,此次战斗日军伤亡800余人,第十九路军(包
括第五军)伤亡达1000余人。
22日夜,守军恢复原来状态。第八十八师因伤亡过大,于23日撤至庙
行镇西南一带休整,其防务由第六十一师3个团和第八十八师独立旅1个团
及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接替。
第十九路军的反突击,是一次组织与实施都很成功的战役行动,是第十
九路军指挥果断,作战英勇,官兵团结奋战的结果。中外报纸都一致认为庙
行之役是淞沪抗战中战绩的最高峰。
日军于22日惨败后,一面请高调援军准备再次总攻,一面调整部署进行
局部进攻。2月25日,日军改用重点进攻突破一点的战术,分3路同时向江
湾、小场庙、庙行猛攻。10时许,日军突破金家塘阵地。12时许,守军增援
部队分3路反击,一路由江湾镇向敌左翼反击,一路由庙行镇向敌右翼反击,
另一路从小场庙向敌正面反击,形成包围之势。血战至晚,日军受创突围败
退,守军恢复原阵地。当天夜里,第十九路军总指挥部决心于当夜全线出击,
以歼灭大沈宅附近地区日军第九师主力。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