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江文艺 2003年第12期-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林氏的名义下,筚路蓝缕,呕心沥血,为把林氏的香火与事业推向未来,推向永世万代而努力奔忙,努力奔忙吧!”记得母亲写出这样的句子,激动不已,半夜里叫醒我,与我一起诵读、赏玩。这样高亢的词句终究未能激荡在祠堂的上空,而更其不幸的则是,现在会场里充斥着吼声与哭声。
  继小姑母“哇”地哭起来之后,大姑母也“呜呜……”地哭起来。她们在给祖父包扎伤口时发现他的小手臂已折断。表妹们见姑母哭,她们也跟着哭。母亲是早已丢下讲稿,长歌当哭。二婶三婶也混在推推搡搡的人群里干嚎。然而,祖父依然大喊:
  “痛在哪里?痛?痛?痛在哪里?……”
  当天下午我们林氏族众把祖父抬到镇上,上了夹板,打了石膏。医生证实,祖父的确丧失了生理痛觉。
  鉴于形势急转直下,当晚我就给好友陈兄发去电报,务请他火速赶到白鸟湖镇石板湾村。陈兄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二天傍晚抵达石板湾。望闻问切之后,他并没有急着下断语。我在天井摆开杯盘招待他。陈兄喝着小酒,突然就发了诗兴,对我家的天井赞不绝口。他一面吟哦,一面就写就一首诗:
  啊/在遥远的白鸟湖/有一方天井/夜气幽蓝幽蓝/星星明明灭灭/萤火飘荡/总是隔世的情缘//呃幽蓝的夜气/星星/萤火/以及隔世的情缘/不是我的/是我朋友的//哦/我丢失了生命中的天井/我在城里流浪/确乎有一方天井/在那遥远遥远的白鸟湖……
  陈兄写毕,意犹未尽,反复玩味——韵律如何,意象又如何?
  我其实也是一位雅士,只是今天没有太浓的雅兴。夜已深沉,我不得不提请陈兄关照祖父的病症。
  他于是摔出来两个词语,“选择性遗忘”与“生理痛觉丧失”。我和陈兄都是天生的知识分子,天生吃符号饭的人。我们惯于把一些符号堆起来做成科研成果,随便摔出两个词语,就跟尿一泡尿一样易得。我们都在圈内混,彼此也知根知底,在某个清醒的夜半,我们也会觉得事实有时比符号更重要。我提醒说,我们应该探讨事实本身,陈兄也就明人不说暗话。
  闷闷地又喝过两杯,陈兄说:“这个这个,‘生理痛觉丧失’到目前为止,只见过先天案例的报道。而且就是先天痛觉丧失的几率,也少之又少,在千万分之一以下。这个这个,啧啧啧……”
  陈兄连续说出“啧”字,我知道这并不是在咂摸酒味。陈兄小有名气,什么场面都见过。在我家天井里喝点小酒,用不着咂摸。我知道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太难。
  “啧啧,怪哉。”陈兄说。
  “的确怪哉。”我说。
  “至于‘选择性遗忘’嘛,这个这个,太平常了,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这个这个——”陈兄于是就转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上来,他说生命中的有些细节,由于太痛苦,人都自我防御,就将其压抑,压抑到潜意识里去。这潜意识是一个需要很高悟性才能体会的东西。它存在着,我们意识不到。我们意识不到,它存在着。它存在着,我们意识不到……
  陈兄越说话越长,我只好打断他。我说,这弗洛伊德说的事情与我祖父的病症还不是一回事。弗氏的压抑性遗忘,存在着选择的现象,那是在细节与细节之间选择,保留一些细节,遗忘另一些细节。我祖父的病症是将细节与细节所负载的痛苦进行分离。祖父记得的是细节,忘却的是痛苦。
  这一下陈兄真的犯难了,长久不出声,只喝闷酒。当然,陈兄最后还是豁然开朗了。豁然开朗了的陈兄一口气连喝三杯,然后一戳酒杯,说:“等到十十月吧。十十月我有一个国国国家级课题要公公布成果,各路诸侯都都到场。会上我将提出来来来讨论。一定有一个满满满满满意的说法。”
  陈兄已有九分醉意而夜已三更。我还能怎样?
  陈兄第二天回城,带着他的诗稿。
  送陈兄出石板湾,回转的时节,姨祖在村中拦住我。姨祖问祖父的情况,我说不妙,请城里的陈兄前来诊治,也说不出个名目。姨祖突然就问我:“寿木备好了冇?”
  我惊讶地望着姨祖。姨祖话不多,但很明了。我于是从浑浑噩噩中醒来,知道祖父已无可挽回。
  祖父没等到十月就咽气了,最后时光里的祖父回复到婴孩状态。整个人也像一个初出生的乖宝宝,静静地躺着,脸上也不时荡漾着婴孩一样的笑意。
  早晨,祖父说:“亮亮。”
  我们说:“是的,爷,天亮了。”
  “吃吃!”祖父又说。
  我们于是喂祖父东西吃,忽然就发现他的嘴角挂下血丝。我们让他张开嘴,但见他满嘴血肉模糊,而舌头却没了。然而祖父只是笑。
  祖父终于与世长辞了。没有记忆,没有痛楚,只有婴孩一样的灿烂的笑意。
  祖父落气的那一刻,林氏族众聚在榻前,一片欣喜。我们以轻快的语调传递着祖父咽气的讯息,我们还相互提醒:没有必要嚎丧。祖父之死,何其欣幸,何痛之有,我们为什么要嚎丧?
  林旬,男,1962年生,湖北洪湖人。华中师大毕业,心理学硕士。任教于某高校。现居上海。
  


异化人生悲剧的忘却与认同
■  梁艳萍
  从《濒死综合症》所传达的语言信息进行解析,可以感觉这算得上是一篇心理实验小说,是作为心理研究者进行心理实验时的疑难个案的呈现,它所展示的是政治意识形态、国家专政强权对生命的戕害,是人格异化的形象演绎和悲剧性表征。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大陆长期处于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的高度控制与压抑之下,社会环境密不透风,政治的残酷,命运的诡谲,生活的艰辛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见疑,不断倾轧。人人头上都好像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不知厄运何时降临到自己头上。
  《濒死综合症》采用内叙述的方法,追记“我”所目睹、经历的乡村生活场景:曾经中规中矩,读书识礼的祖父临死前的种种令人难以惑解的异常与病态,以正常或者癫狂都无法解释的种种举动。小说中,“我”既是叙事者,也是事件的观察者和参与者。“我”为祖父难以溯源的疑症而焦灼,渴望探询病因,以寻找疗救的方法。但最终一无所获。
  祖父出生于乱世,历经坎坷,终于“活”到了相对盛世的1990年代。他曾是当地的乡绅——为人师表、德高望重的教师。可不幸的是,他在这个终于能够稍稍舒展自己身心的时代患上了致命的疾病——生理痛感的全部丧失与记忆的部分丧失。双重疾病使他生活在自己的感觉天地里,遗忘了世界曾经带给他的许多伤害,遗弃了既往必须遵循公共规则,遗忘了与公众——亲属、家族、朋友——的交流,只保留了极少的屈辱、痛苦的细节。祖父将这种种细节重新演绎为在他人看来非常滑稽的闹剧。祖父的最后时间似乎是由成人到顽童到婴儿的回归,但决不是老子所说的“复归于婴儿”的那种天人和谐的复归,而是遗忘之后的无意识复归,记忆残留的伤痛性复归。任何人都不知他在想什么,想要做什么,他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他在完全丧失了生理的痛觉后,可以静静地观赏蚊叮虫咬,不假思索地跳沟跃壑,直到发出孩子般的喃喃自语,含笑咬碎自己的舌头……其实祖父是在逃避,在防御。他的防御是一种退型性的认同式防御。祖父生命完结之前的一系列行为,是一个人回归大地前夕,潜意识里对外在强制于他的人生灾难的选择性重现和认同性防御。当然这种认同和防御是以记忆的丧失为代价的。惟有忘却才有欢笑,惟有忘却才能认同,这是祖父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人性的悲剧。
  《濒死综合症》是从患病与治病来组接小说叙事的。患病的是祖父,参与治疗的是“我”、母亲以及家族中的所有人,还有陈——一个空有满腹理论而无任何实际作用的心理医生。疗治者虽然有指涉,有目标,却因为病源无处可寻,疗救无从着手而浑浑噩噩,茫然无措。清醒者惟有祖父与姨祖。祖父的“清醒”在于他无痛地生存于个我的世界,“没有记忆,没有痛楚,只有婴孩一样的灿烂的笑意”。姨祖的清醒在于他从祖父的行为看到了死之将至。换言之,“病”在小说中已经成为隐喻。祖父现在已发的病,他人隐含未发的病;社会曾经爆发的病,历史记录的病……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疾病,单靠现有医学规范的姿态可以疗救吗? 
  在原始文化中,人们把病视为具有敌意的神或别的反复无常的力量的到来,这种力量人力是无法控制、无力驱除的,只有等待——在恐惧、折磨中,等待他的慈悲、怜悯、飘然离去。小说结尾,写到祖父去世时,“林氏族众聚在榻前,一片欣喜。我们以轻快的语调传递着祖父咽气的讯息,我们还相互提醒:没有必要嚎丧。祖父之死,何其欣幸,何痛之有,我们为什么要嚎丧?”死亡来临时,家族众人也欣喜地认同了祖父,认同了祖父的遗忘与拒绝,认同了祖父的欣喜与无痛,认同了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小说在没有悲声,只有欣喜中折射出的对异化人生的忘却与认同的悲剧意蕴在此刻真正显现出来。令人格外悲哀的是:事实一旦形成,其“起源”便被忘却。忘却的结果就是人们相信某些基本观念的历史普遍性,使这一普遍性上升为不证自明的霸权地位,由此而排斥了“非普遍性”的事物,这样,人们就可以对任何以前发生的事件进行肆意分割、颠倒和重组。死亡的原因是多重因素综合的反映,而遗忘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或许是短篇小说的缘故,《濒死综合症》人物性格比较单一,脸谱化和模范式的痕迹比较明显。其次,在语言技艺层面上,刻意编织而进入小说的方言语词,不仅难以为小说增色,而且使阅读感觉隔膜,如“样款”、“冇”等词,其实可以同义词取代而不会影响叙述与阅读。从韩东的《扎根》可以理解苏北的60年代,从顾前的《三十如狼》可以看到海南的风光。小说语言只有与小说的人物、场景、风格水乳交融才是美的,这样,读者可以通过文本感受小说自身的语境,而不是小说现在的装置。语言的功力实在是需要每一个作家反复尝试,不断修炼的。
  


一片吉光
■  程 勇
  
  一片吉光
  
  领受不凡
  恰似好山好水滋滋养育
  于尘灰雾霭中的
  片羽吉光
  
  大街被红色占领
  飘来的白裙
  让灰暗干枯的旅人
  寂寞独享
  
  被石榴浸淫的都市
  云和风不再抒情
  惟异域的那一双眼睛
  静静地迎合朝暮的天地
  一池清潭
  
  在世外的一角
  众生无法面对的村庄
  一支古筝低吟
  于灰灰黄黄之中,独自灿然
  令人沉醉永世的声响
  
  寻找
  
  飞机降落在黄山山麓
  一具偌大的
  骷髅的双眼
  
  我手持半张机票
  匆匆走近你
  一个见山望水就动情的人
  你听不懂
  我失落已久的方言
  但你翻译的眼神
  在闪烁,在暗示
  你终会去寻找
  那半张遗失的票根
  
  乡村之夜
  
  插入青天的树梢
  一轮圆月在旁絮语
  洁白的音乐飘飞
  飞越稻香、草径和茅屋
  
  惊魂未定的白狗
  吠叫不停
  向四野传达的音乐
  交融波涌的月光
  
  我被惊动的那只笔
  远离纸上宁静的诗篇
  打开门,光洁的音符飘入
  音乐声中我步入庭园
  
  大雁
  
  颤抖的空气
  在线条分明的枝干上
  叶儿露出发黄的笑脸
  
  大雁绿色的翅膀
  扑打着疲乏的白云
  纷纷落下早春的泪滴
  
  大雁飞向春的墓碑
  飞向我北方悲哀的巢
  它带来八月里贮藏的羽毛
  
  青鸟
  
  推土机淹没了一条青河
  河边的捣衣声睡了
  成了一把断了弦的琴
  
  云朵攀附新建的高楼
  乡村的天空,只剩下张开嘴的蛤蜊
  
  一座座盒子般的阳台
  深夜的梵阿铃
  萤火虫闪耀
  飞翔一只只青鸟
  


血液无法地在影子身上的流动(组诗)
■  洪 烛
  
  活在西藏
  
  推开窗户
  久久地盯着十里开外的一座雪山
  眼睛都不敢眨
  这是每天醒来后必修的功课
  我在练视力,还是在遐想?
  直到我的身体变冷,而雪山的身体变热
  直到山顶的积雪都融化了
  而我的头顶,长满白发
  直到一座雪山,在顷刻之间
  变成了两座雪山……
  
  岩画
  
  线条简单的鹿扬起犄角,考虑着
  向哪个方向逃逸
  
  几位猎人挡住它的去路
  搭在弦上的箭,迟迟未能射出
  
  正是通过对峙,双方都意识到
  自己在时间面前的无力
  
  我不是狩猎者,纯粹作为局外人
  观察事态的发展
  
  继续等下去吧!直到石刻的痕迹
  被风雨磨平,画面恢复成一片空白
  
  则说明那头鹿,不仅战胜了猎人
  而且战胜了时间,终于成功地突围
  
  自画像
  
  用最快的笔触,勾勒出
  最慢的生长。笑或者哭
  可以保持很长时间,而不改变
  (嘴角下垂还是上翘?)
  直到忘掉了原因
  
  手有点抖,它知道自己
  在向永恒迈步
  
  承载着影像,纸张也会衰老
  所有的线条都在增加
  它的皱纹,虽然它是那么地
  热爱空白
  
  我总算完成了一次移植
  从皮肤到毛发,从骨骼到五官
  都合乎比例。只有血液
  无法在影子的身上流动
  
  磨牙
  
  我写诗,就像一只寂寞的老鼠
  在磨牙
  生命中过剩的欲望,不断滋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消磨的方式
  
  老鼠并不是出于饥饿
  而磨牙。我写诗,无关痛痒
  
  不这样的话,越长越尖锐的利齿
  就会顶穿我的双腭
  
  把思想的锋芒磨钝
  以保护自己不受其侵害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再没有
  比诗歌更经得住咀嚼的东西了
  


行进在丽山秀水之间
■  莫之军
  
  凤凰小城之恋
  
  黄昏之中
  我悄然走进
  传说里
  美丽的小城
  那只让人惊艳的凤凰
  飞向哪里?
  清澈的江
  无言
  高耸的山
  无语
  过去的一切已经过去
  惟有江上船工古老的号子
  响彻
  山梁
  惟有山妹子
  清亮的歌声
  流淌
  过去的
  一切过去
  新的一切
  燃烧着璀璨的火焰
  从现在开始
  
  清江
  
  有着山的一切特质 
  有着山的倔强
  翻滚的江水
  透着翠绿
  从原始森林
  深处
  奔来
  多少岁月
  多少日子
  多少阴晴圆缺
  多少人间悲欢故事
  如你
  蜿蜒
  八百里长路
  飞溅而过的
  神秘浪花
  连缀成后人
  记忆里的美丽传说
  时时
  激荡人们生命本色的
  涟漪
  
  坐在高原的客车上
  
  行进
  高原上的客车
  如烈日下
  驮着沉沉庄稼的驴
  在主人的皮鞭下
  彳亍于漫长的乡道
  不知
  前方的路还有多远
  翻过一架山
  又是
  一架山
  高原
  山山相连
  客车
  似疲惫不堪的驴
  在旅行者的诅咒声中
  轰鸣着
  向前
  不知何处是尽头
  
  湖畔雨夜听忧伤的风笛响起
  
  湖畔
  雨夜
  风笛
  自远方而来
  忧伤
  迷离
  酸楚
  划破雨夜的静谧
  秋之影
  匆匆
  掠过暮色天际
  最后一只
  雨燕
  穿林而过
  严冬
  即将来临
  
  唱山歌的山妹子
  
  唱山歌的山妹子
  从喧哗的江对岸走来
  清亮的歌声
  唤醒了
  山那边冉冉升起的太阳
  
  唱山歌的山妹子
  站在小船板上
  悦耳的歌声
  唤醒了
  情哥哥梦中的月亮
  
  唱山歌的山妹子
  是大山深处
  包谷高粱酝酿的
  飘着酒香的风信子
  将优美的山歌
  传向远方
  让人心醉
  
  清江船工老杨素描
  
  从一个浪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