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郁达夫作品集-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断天南尺素书,巴城消息近何如。乱离鱼雁双藏影,道阻河梁再卜居。
  镇日临流怀祖逖,中宵舞剑学专诸。终期舸载夷光去,鬓影烟波共一庐。
  夜雨江村草木欣,端居无事又思君。似闻岛上烽烟急,只恐城门玉石焚。
  誓记钗环当日语,香余绣被隔年薰。蓬山咫尺南溟路,哀乐都因一水分。
  谣诼纷纭语迭新,南荒末劫事疑真。从知邗上终儿戏,坐使咸阳失要津。
  月正圆时伤破镜,雨淋铃夜忆归秦。兼旬别似三秋隔,频掷金钱卜远人。
  久客愁看燕子飞,呢喃语软泄春机。明知世乱天难问,终觉离多会渐稀。
  简札浮深殷羡使,泪痕斑驳谢庄衣。解忧纵有兰陵酒,浅醉何由梦洛妃。
  却喜长空播玉音,灵犀一点此传心。凤凰浪迹成凡鸟,精卫临渊是怨禽。
  满地月明思故国,穷途裘敝感黄金。茫茫大难愁来日,剩把微情付苦吟。
  犹记高楼诀别词,叮咛别后少相思。酒能损肺休多饮,事决临机莫过迟。
  漫学东方耽戏谑,好呼南八是男儿。此情可待成追忆,愁绝萧郎鬓渐丝。
  多谢陈蕃扫榻迎,欲留无计又西征。偶攀红豆来南国,为访云英上玉京。
  细雨蒲帆游子泪,春风杨柳故园情。河山两戒重光日,约取金门海上盟。
  飘零琴剑下巴东,未必蓬山有路通。乱世桃源非乐土,炎荒草泽尽英雄。
  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便欲扬帆从此去,长天渺渺一征鸿。
  千里驰驱自觉痴,苦无灵药慰相思。归来海角求凰日,却似隆中抱膝时。
  一死何难仇未复,百身可赎我奚辞。会当立马扶桑顶,扫穴犁庭再誓师。
  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地名末旦埋踪易,楫指中流转道难。
  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
  去卜干峇鲁留赠陈金绍
  十年久作贾胡游,残夜蛮荒迭梦秋。若问樽前惆怅事,故乡猿鹤动人愁。
  ◆
  无题四首——用《毁家诗纪》中四律韵
  洞房红烛礼张仙,碧玉风情胜小怜。惜别文通犹有恨,哀时庾信岂忘年。
  催妆何必题中馈,编集还应列外篇。一自苏卿羁海上,鸾胶原易续心弦。
  玉镜台边笑老奴,何年归去长西湖。都因世乱飘鸾凤,岂为行迟泥鹧鸪。
  故国三千来满子,瓜期二八聘罗敷。从今好敛风云笔,试写滕王蛱蝶图。
  赘秦原不为身谋,揽辔犹思定十洲。谁信风流张敞笔,曾鸣悲愤谢翱楼。
  弯弓有待南山虎,拔剑宁惭带上钩。何日西施随范蠡,五湖烟水洗恩仇。
  老去看花意尚勤,巴东景物似湖濆。酒从雨月庄中贳,香爱观音殿里薰。
  水调歌头初按拍,摩诃池上却逢君。年年记取清秋节,双桨临风接紫云。
  ◆
  胡迈来诗会有所感步韵以答
  故人横海寄诗来,辞比江南赋更哀。旧梦忆同蕉下鹿,此身真似劫余灰。
  欢联白社居千日,泪洒新亭酒一杯。衰朽自怜刘越石,只今起舞要鸡催。
  ◆
  题新云山人画梅
  十年孤屿罗浮梦,每到春来辄忆家。难得张郎知我意,画眉还为画梅花。
  此为郁达夫所写最后一首诗,是年秋作者即遇难。一九六七年新加坡《南洋文摘》四卷八期载诗题为《题张乙鸥画梅图》。
  ◆
  望仙门
  昨夜相思梦未成,过三更。今朝两眼不分明,漠难醒。
  莫问愁多少,量来叠叠层层。恨他樊素忒无情。与春行。剩我苦零丁。
  ◆
  卖花声·送外东行
  梦里哭君行。疑已天明。(孙)醒来却喜夜深深。
  (郁)不是阿侬抛不了,郎太多情。(孙)无语算邮程。暗自心惊。
  (郁)途中千万莫多停。到得胡天安住后,寄个回音。(孙)
  ◆
  蝶恋花·曾前年冬相识之女友
  客里相思浑似水。似水相思,也带辛酸味。我本逢场聊作戏,可怜识了多情你。  此去千安千万里。地北天南,后会无期矣。忍泪劝君君切记,等闲莫负雏年纪。
  ◆
  金缕曲·寄北京丁巽甫杨金甫仿顾梁汾寄吴季子兄等平安否。记离时,都门击筑,汉皋赌酒。别后光阴驹过隙,又是一年将旧。
  怕说与,新来病瘦。我自无能甘命薄,最伤心,母老妻儿幼。身后事,赖良友。  半生积贮风双袖。悔当初,千金买笑,量珠论斗。往日牢骚今懒发,发了还愁丢丑。且莫问,文章可有。即使续成秋柳稿,语荒唐,要被万人咒。言不尽,弟顿首。
  ◆
  风流子·三十初度
  小丑又登场。大家起,为我举离觞。想此夕清樽,千金难买,他年回忆,未免神伤。最好是题诗各一首,写字两三行。踏雪鸿踪,印成指爪,落花水面,留住文章。  明朝三十一,数从前事业,羞煞潘郎。只几篇小说,两鬓清霜。谅今后生涯,也长碌碌,老奴故态,不敢佯狂。君等若来劝酒,醉死无妨。
  ◆
  扬州慢·寄王映霞
  客里光阴,黄梅天气,孤灯照断深宵。记春游当日,尽湖上逍遥。自车向离亭别后,冷吟闲醉,多少无聊。况此际,征帆待发,大海船招。  相思已苦,更愁予,身世萧条。恨司马家贫,江郎才尽,李广难朝。却喜君心坚洁,情深处,够我魂销。叫真真画里,商量供幅生绡。
  ◆
  采桑子·和蘅子
  当年同是天涯客,故里来逢。奇事成重。乍见真疑在梦中。
  谱翻白石清新句,爱说飘蓬。意淡情浓。可惜今宵没小红。
  ◆
  减字木兰花·寄刘大杰
  秋风老矣。正是江州司马泪。病酒伤时,休诵当时感事诗。
  纷纷人世,我爱陶潜天下士。旧梦如烟,潦倒西湖一钓船。
  ◆
  西江月·白话词一首贺救济院举办之集团结婚昔日章台弱柳,今日南国佳人。鸳鸯乱点谱翻新,太守名乔姓沈。
  红烛两行几对,春宵一刻千金。婚姻何必定条陈,缛礼繁文好省。
  ◆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用岳武穆韵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何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
  会稽耻,终当雪。楚三户,教秦灭。原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郁达夫与王映霞:富春江上神仙侣
  郁达夫与王映霞那一段以激情始,以悲剧终的情爱纠葛,曾经轰动一时,其间的离合悲欢,多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 。。。
  郁达夫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
  中国新文学史上重要作家郁达夫的第二任妻子王映霞在今年2月6日,以92岁高龄在杭州辞世。
  郁达夫早于1945年9月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终年49岁,逝世至今虽已超过半个世纪,但其人其文从未被人们遗忘,他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以及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从未有人加以否定。而王映霞则一直以“郁达夫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广为人知,王映霞在自传中也不讳言,“如果没有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
  在中国近代作家之中,郁达夫其人同时也是一位很具争议性、很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与王映霞之间那一段以激情始,以悲剧终的情爱纠葛,曾经轰动一时,他们之间的离合悲欢,多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
  娶原配成全母亲
  ◇◇
  和当时其他文人作家不太一样的是,郁达夫对自己的生活与感情世界有非常坦白直率的表露。
  结识王映霞时,郁达夫已是有妇之君,在其著作《日记九种》(1931年,北新书局)中,他对自己在原配妻子孙荃与王映霞之间的犹豫、彷徨、痛苦、忏悔与激情都作了直接的流露,并未加以掩饰。
  在《日记九种》中,郁达夫也记下了他追求王映霞的经过,以及其间所遇到的挫折和痛苦。郁达夫说过,他与孙荃的结合,是为了成全年事已高的母亲的心愿,他与孙荃的婚礼也由其母亲包办。他与孙荃结婚之后育有二男二女。孙荃虽也识字,也懂写诗,但郁达夫对于孙荃,始终欠缺一份激情,最后还为了王映霞演出抛妻弃子的一幕。
  初识王映霞一瞥惊鸿
  ◇◇
  当郁达夫在友人孙百刚家中初识王映霞时,一瞥惊鸿,惊为天人,而王映霞在认识郁达夫之前也已读过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沉沦》,对其才华也很仰慕,但两人相识时,不但郁达夫已然使君有妇,即使王映霞亦已有婚约,二人的交往因而困难重重。
  郁达夫为了赢得王映霞的欢心,写了无数的情书给她,这些情书也和其日记一样,对其情感有直接的流露,虽面临挫折与困境,他仍然毫不间断的写了一封又一封情书给王映霞。
  1927年1月28日,郁达夫为了阻止王映霞嫁为人妇,给王映霞写了一封情书,信中说:“我也不愿意打散这件喜事。可是王女士,人生只有一次的婚姻,结婚与情爱,有微妙的关系,但你须想想当你结婚年余之后,就不得不日日作家庭的主妇,或拖了小孩,袒胸哺乳等情形,我想你必能决定你现在所考虑的路。”为了说服王映霞,郁达夫还极尽劝服的能事:“你情愿做一个家庭的奴隶吗?你还是情愿做一个自由的女王?你的生活尽可以独立,你的自由,绝不应该就这样的轻轻抛弃……”
  此外,两人热恋期间,郁达夫也写给王映霞无数情诗,其中一首常为人传诵:“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
  王映霞终于为郁达夫的一片痴情所感动,于1928年2月与郁达夫在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据说两人的婚事还轰动杭州全城。当时柳亚子并赠诗郁达夫,其中“富春江上神仙侣”一句传诵一时。
  郁达夫与王映霞婚后也有过一段甜蜜丰裕的日子。王映霞在自传中说:“当时,我们家庭每月的开支为银洋200元,折合白米二十多石,可说是中等以上的家庭了。其中100元用之于吃。物价便宜,银洋1元可以买一只大甲鱼,也可以买60个鸡蛋,我家比鲁迅家吃得好。”
  只可惜,两人的婚姻仅仅维持了12年,王映霞终究没做成郁达夫所谓的“自由的女王”。
  毁家诗纪暴露家丑
  ◇◇
  郁达夫与王映霞的离异,导火线是郁达夫认为王映霞与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过从甚密。有一次,两人经过一番争吵后,王映霞匆忙离家出走,郁达夫一怒之下,竟在《大公报》刊登“寻人启事”。此事闹得满城风雨,从那时开始,两人关系愈闹愈僵。
  郁达夫所登“寻人启事”内容如下:“王映霞女士鉴:乱世男女离合,本属常事。汝与某君之关系,及携去之细软衣饰现款契据等,都不成问题,唯汝母及小孩等想念甚殷,乞告以住址。郁达夫谨启。”
  “寻人启事”刊登后,郁达夫和王映霞经过许多朋友的从中调解下,一度捐弃“前嫌”,决定和解,为此,王映霞要郁达夫刊登“协议书”才肯复合。
  郁达夫的性格,带有颓废文人的气质,其处世为人,也颇有歇斯底里的倾向。这一点,在他处理与王映霞的婚姻关系中表露无遗。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其《毁家诗纪》一度万人争诵,主要原因是郁达夫在这些诗作中毫不保留地暴露了自己的私隐与“家丑”,包括他对王映霞“红杏出墙”的怀恨之意,而《毁家诗纪》一面世,更加深了王映霞的离意,两人的婚姻至此已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王映霞也曾住过新加坡
  ◇◇
  郁达夫、王映霞和新加坡都有过一段因缘。1938年年底,《星洲日报》邀请郁达夫去主编副刊《晨星》,为了忘却过去的不快,郁达夫在王映霞同意下,两人携带着次子郁飞从中国到新加坡来,住在中鲁中保路22号的公寓式楼房内。
  在旅居新加坡期间,郁达夫曾担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文化界抗日联合会等重要职责,并主编《星洲日报》、《华侨周报》副刊,写下不少政论文章和旧体诗,宣传抗日。
  但旅居新加坡两年期间,郁达夫和王映霞的感情并没有好转,王映霞因为不堪夫妻关系愈来愈恶化,有一度,还只身远赴印尼廖内岛端本学校担任教席。然而,对于廖内岛的落后荒凉,住惯大城市的王映霞毕竟未能适应,只不过一学期的时间,王映霞又回返新加坡。过了不久,两人终于协议离婚,据说,分手前夕两人还在南天酒楼饯别。
  王映霞是于1940年孤身回返中国,郁达夫则带着郁飞继续留在新加坡。一直到1941年年底,郁达夫才安排当年13岁的郁飞在红灯码头上船离开新加坡。
  郁达夫的新加坡情人
  ◇◇
  在感情上,郁达夫似乎从未出现过空档,王映霞离开新加坡后,郁达夫很快另有情人李筱英,两人在新加坡曾同居一段时日。几年前,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五集电视剧《郁达夫之死》第一集开始,就出现李筱英即将随英军情报部人员撤退,临别前与郁达夫依依话别的镜头,两人难分难舍,牵动了观众的心灵。李筱英与郁达夫年纪相差近二十岁,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能说流利华语及英语,中英文的造诣都很不错,不论才貌都非常出众。
  郁达夫的次子郁飞并不讳言郁达夫与李筱英的这段交往。郁飞1992年接受访问时说,李筱英有一度还因为租不到房子,住到他们坐落在中鲁忠坡路的寓所去。郁飞印象中的李筱英是位才貌双全的女子,郁达夫在新加坡主编的《华侨周报》,也得到当时在英国宣传部做事的李筱英的协助,在《华侨周刊》连载的《瞬息京华》译文,则是两人合作的成果。然而,也许是缘分不够,也许是时局使然,郁达夫与李筱英最终还是各奔东西。
  郁飞眼中的郁达夫
  ◇◇
  在郁达夫的8名儿女之中,郁飞可说是同父亲相处最久,也较有机会了解父亲的一位。1992年,郁飞曾与“郁达夫研究学会”一行5人到新加坡访问,在接受访问时,当年64岁的郁飞说得诚恳:“我的父亲是一位拥有明显优点,也有明显缺点的人,他很爱国家,对朋友也很热心,但做人处世过于冲动,以至家庭与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美化他,也不要把他丑化。”   郁飞在访谈中也不讳言,作为郁达夫的儿子,眼见父亲在个人生活与婚姻上的不幸和失误,心中难免有所感触,他说道:“我一直不想作文人,也许也是因为如此。”
  王映霞的第二次婚姻
  ◇◇
  1940年,王映霞在新加坡跟郁达夫协议离婚后,只身回返中国,并于1942年在重庆与钟贤道结婚。钟贤道是江苏常州人,任职于重庆招商局,在当时拥有相当地位与实权。王映霞与钟贤道的婚礼十分隆重。章克标著的《文苑草木》说:“他们的婚礼是十分体面富丽的。据说重庆的中央电影制片厂还为他们拍摄了新闻记录片。他们在上海、杭州各报上登载了大幅的结婚广告,而且介绍人还是著名外交界名人王正廷,可见这个结婚的规格之高,怎样阔绰。”
  王映霞再婚后,与钟贤道生了一子一女,一家定居上海。对于自己的第二次婚姻,王映霞在自传中说:“如果没有后来一个他(指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漂泊不定。”创造社网站
  
  
  


王映霞的感情纠葛
  王映霞有“荸荠白”的雅号,是形容她的美丽。她父亲金冰逊早死,她随母亲住到外祖父,杭州名士王二南的家中。随外祖父研习诗文,打下扎实的国学根基。她与郁达夫之间的感情纠葛,因牵涉到一个戴笠而变得扑朔迷离。
  王映霞在二十岁的那年与郁达夫结婚。郁达夫比她大了十二岁,一开始就埋下了矛盾的根子。郁达夫向王映霞写求爱信说:“一切照你吩咐做去,此心耿耿,天日可表。对你只有感谢和愉悦,若有变更,神人共击。”但订婚以后,郁达夫却没有处理好原配夫人孙荃和子女的事情,那时王映霞也不计较这些,跟定了郁达夫这个中年浪漫文人。
  婚后王映霞发挥了妻子的柔情,除了竭尽所能与郁达夫共同建立一个爱的窝巢之外,并有目的地每天准备了鸡汁、甲鱼,黄芪炖老鸭,想尽了办法要把丈夫的肺痨病体加以补养。郁达夫也以“日记九种”的形式把他对王映霞的爱登在报刊上,使人们都知道他有一位贤淑、聪明、美丽的好妻子。这时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夫妻俩更加恩爱有加,过了五年甜蜜的生活。一九三三年,举家由上海迁到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