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953-我的心在乌云的上面-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我以右派分子身份在专政队里劳动的时候,有些当时被封为〃走资派〃的老干部,就认为别人都是〃牛鬼蛇神〃,但他不是,他是凤凰落地,误掉进〃牛鬼蛇神〃堆里了。     
    我那时倒是比较想得开。叫什么都无妨,说是〃黑帮〃吧,自觉得并不那么黑;说是〃牛鬼蛇神〃,更不贴边,我何尝有牛首,又何尝是蛇身?这都有如在墙上写上某人名字再画个〃王八〃罢了。     
    我知道这种态度不足取。当时湖南有一份大字报,就义正词严地题为《谁是牛鬼蛇神?》一定要掰扯清楚。     
    但这就像什么叫香花什么叫毒草之类的〃问题〃一样,是永远也掰扯不清的,因为概念无法界定。我们长时期不是一个法治国家,连政策语言里都充满〃两条腿走路〃之类的比喻,甚至〃脱裤子,割尾巴〃一类不把人当人的人格侮辱性的话,那末,泛称〃牛鬼蛇神〃以打击敌人,就如同在墙上写刘少奇的名字时,把〃奇〃的字形扭曲近于〃狗〃字一样,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当时我想,好在〃牛鬼蛇神〃云云,不能作为定性写进〃政治结论〃,不必较真;但今天回头想想,能写进结论的〃右派〃、〃走资派〃、〃修正主义〃云云,难道是经得起推敲的吗?     
    人是有感情的,喜怒哀乐,人皆有之,情绪来了的时候,也难免要骂人,随口找现成的,〃浑蛋〃、〃混账〃、〃乌龟王八蛋〃,以至〃牛鬼蛇神〃吧。如果你在家里骂娘,悉听尊便;问题是以煽情进行政治动员,用骂人话给政敌或非政敌定罪,就不符合现代政治的游戏规则了。因此我们才把例如文革阶段叫做非正常的历史时期。     
    只要我们的社会能由泛政治的、情绪化的人治进入法治,任何个人或集团不再能超越法律入人以罪,就不必对〃以'牛鬼蛇神'称人〃特别在意了,因为那只是一个这样称人者的道德文化素质问题,他骂人骂得违法了也可以诉诸法律来解决,不会形成对人的实际威胁了。     
    如果不能尽快地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过渡,仍然存在以权扰法,以权压法,以权废法,甚至言出法随的现象,那末,即使不再以〃牛鬼蛇神〃称人,换一个别的什么称呼,也会叫你吃不了兜着走的!     
    1998年12月28日


下篇:品事(下)”基度山”外话恩仇(1)

    春节后有一天,偶从电视机上拨出电影《基度山伯爵》。     
    如果说,在五十、六十年代的中国,曾有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等外国文学作品的风行,值得在什么史册上添注一笔的话,那末,到了六七十年代,大仲马的《基度山恩仇记》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也是值得一提的。那时候,在公众的书市、书架、书桌上,所有被江青谥为〃封、资、修〃、〃名、洋、古〃的文学著作,都已扫荡一空。但是解放前上海出版的蒋学模译《基度山恩仇记》四卷本,则因江青的青睐,而在一定范围内传阅不歇。     
    一百年前法国的大仲马,不会想到他会在此时此地暗中走红;经济学者蒋学模教授,更是万也想不到他的本行功业全被抹煞之际,他的大名竟是随附着水手丹特斯的报仇故事而为人所知。     
    江青是怎么发现这本书的?是因浏览国外电影而及此书,还是有谁向她推荐的?如此等等,大可不必深究。江青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正如她格外喜欢《飘》(旧译《乱世佳人》),倒是个有趣的问题。     
    这部小说和据以改编的电影,贯穿人物就是马赛水手爱德蒙·丹特斯,他被几个萧艾小人所陷害,羁押海上伊夫岛,后来越狱出来,由于意外得到一批珍宝,他借助于金钱的力量,一个一个地收拾了他的几个仇家。这样一个报仇的故事,一般认为属于大仲马《三个火枪手》(旧译《侠隐记》)等当时连载畅销、后来长久流传的通俗小说,似乎难登大雅之堂。30年代郑振铎《文学大纲》曾经点到书名,50年代以后,法国文学除了巴尔扎克得蒙圣眷外,连什么左拉、司汤达、福楼拜、莫泊桑都打入冷宫,更遑论大仲马了。只在五六十年代之交,《世界文学》上发表一篇苏联文艺学家多宾论情节的提炼和展开的论文,里面以《基度山恩仇记》开头人物两两出场为例,论述小说家笔下的层次和匠心;如果我的记忆不错的话,这是大仲马此书惟一一次见诸当年报刊。而江青大约并未见到,在她有关样板戏和其他文艺问题的讲话里,谈到艺术结构,根本没涉及过大仲马。     
    这也可以反证,江青爱读此书,一定另有缘由;但不像毛泽东对《红与黑》一书的观感,有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记录,因此,我们只好试加猜测了。     
    1966年10月,赵丹、郑君里、陈鲤庭,这三位30年代上海电影界的过来人,同时遭到抄家。后来查明,此前江青曾经对〃林办〃主任叶群说过:〃现在趁乱的时候,你给我抓了这个仇人,你有什么仇人,我也替你去抓。〃一个这样处心积虑,必欲报仇的人,别有会心地爱读《基度山恩仇记》,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深奥之处。     
    丹特斯要报的仇,是我们习惯所说,与〃杀父之仇〃对举的〃夺妻之恨〃,加上无妄临头的牢狱之灾。虽说陷害他时找的借口,也多少与当时政治即拿破仑和反拿破仑的背景有关,但并不是出于政治动机的人身迫害。丹特斯报的是个人之仇,但他是被不义之人迫害,值得同情。     
    江青报仇,很难相提并论。江青迫害的人多矣,恐怕情况也各有不同。她是利用政治权力和政治动乱时机以遂其报仇心愿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扫清她从政道路上的障碍。如赵丹等人,其实是她早年的同事和朋友,未必有什么积怨;他们之成为江青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只是因他们对她30年代上海生涯知之甚稔,而那一段江青的行藏,恰恰是中共党内有些人反对她成为毛泽东合法配偶的理由,因此也成了她自己的心病。这些可怜的〃旧雨〃还够不上称为她的〃仇人〃。她目为〃仇人〃,而要在文革中借机报复的,是在高层,延安时期对她的〃入闱〃持不同意见者首当其冲,其次便是在她深感受挫和〃被压制〃的心理以至心理变态下视为敌对的人。由于她的活动范围在政治权力圈中,她的〃仇人〃或亦可称〃政敌〃了吧。     
    从这一点解释江青文革中之所为,也不失为一个可取的角度。     
    我以为,不仅对江青,许多文革中的现象,都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即所谓〃官报私仇〃是也。     
    从共产党的正统理论来说,不主张〃个人复仇〃,认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来解决〃阶级仇〃和〃民族恨〃(而毛泽东认为民族问题归根结底也是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刘少奇在《人的阶级性》一文中,还把〃报复性〃列为农民阶级之阶级性的负面表现之一。从若干党内教材和文艺作品中,也都表明个人急于报仇,往往成为〃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行为,干扰革命大局。如《红色娘子军》剧中的女主角,就是从个人报仇出发,认识到让整个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才是惟一的出路,这标志着她阶级觉悟的提高,政治上的成熟。


下篇:品事(下)”基度山”外话恩仇(2)

    然而,我们看到,革命队伍重在吸收〃苦大仇深〃的人入伍,即使由于〃苦大仇深〃而在总的革命行动中发生个人的过火行为,也往往会以〃朴素的阶级感情〃而取得谅解。与此相应,就是各种各样的人,把私人动机汇入革命行动,包括我们称为〃官报私仇〃在内。由于革命的群众运动在发动之初总是要反〃右〃,而不惜大量依靠〃勇敢分子〃,且从根据地、解放区时期的土改、肃反,到全国执政后的历次政治运动,都无法律条款可依,不是按法律程序办事,其中大小掌权者的个人打击报复,夹杂在似乎光明正大的运动之中,甚至达到赤裸裸的地步,也不足为奇。在下面,不过添了些小小无名的冤死鬼;而在上面,如江青者,矛头所向就是周恩来等一干人了。中国江湖上俗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江青从30年代后期熬到60年代中期,将近三十年,才等来报仇的机会,要说韧性,也还是有一些的。她的报仇,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说是实现了的,但她依靠的并非丹特斯那样是倘来的金钱,而是多少年间苦心积累的政治权力。     
    中国历史上,报仇雪耻作为能够掀动千万人的文化心理,是贯串了几千年的一条线。古之宗法社会,没有阶级的概念,但报君父之仇,报家国之仇,史不绝书,且多树作英雄式的楷模;报恩的事也有,但总不如报仇之轰轰烈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千秋佳话,而所谓报恩也者,也往往与报仇有关,或是在双方仇杀中帮了弱者一把,或是帮助别人报了仇,最终得到了回馈;当然也有的是报〃知遇之恩〃,就去替恩人卖命报仇。恩仇之间,正义或非正义的对立和转化是非常复杂的。    
    鲁迅不止一次引用过乡先贤、明末王思任的一句名言:〃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在我们绍兴、山阴这个老家,一说报仇雪耻,就想到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报了仇;不过想一想他的对手中,那个伍子胥,倒也是个复仇的力行者,先是报楚平王杀父之仇,后来,他又被吴王夫差冤杀,临死则表示要挖下他的眼悬在都城东门,〃以观越之入灭吴也〃,好看看夫差的下场,他是虽死也不忘仇家的。如此种种,恩恩仇仇的观念和实例,通过正规的训教,民间的说部和戏曲,对中国人影响至深。至今也还是武侠小说中的永恒主题。要了解中国文化,固然须知道中国人的爱,是怎样取得和实现的,尤其不可不知他们的仇恨,一般是采取什么方式来表现和解决化解,还是报复?     
    特别是当握有权力者怀恨在心的时候,那末他们的报仇和雪耻,就会波及本不相干的人。李广一介武夫,打败仗撤职回乡,一天夜里喝了酒过霸陵亭,霸陵尉拦住他不让夜行,从人报名:〃故李将军!〃那小官也喝了酒,趁着酒劲说:〃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这下子大伤了李广的脸面,他是记仇的,不久,皇帝又召他出来做官,他请求带上那个霸陵尉,到军中就给斩了。霸陵尉说了一句不入耳的话,刺了李广为将遭贬、废为庶人这一根最敏感的神经,〃故将军〃认为是奇耻大辱,睚眦必报,小小尉官自然倒霉了。都说〃李广难封〃,官运不济,倘若他封侯拜相,更不用说当上皇帝,那说不定就要搞〃扩大化〃,把所有地方巡夜查夜的官员兵丁亭尉县尉通通杀掉了。     
    希望有心人能好好研究一下仇恨和复仇、羞耻和雪耻这些观念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具体内容,以至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今天是从昨天而来,今天生活中也还留着昨天的残迹,江青自是一例,但远非孤例。     
    1999年2月23日


下篇:品事(下)体制比人强

    过去爱说〃形势比人强〃,也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思吧。现在我要说〃体制比人强〃。如果你无意改革体制,你就要受制于这个体制。     
    刘少奇是一个显例。他参与主持制订了中国第一个宪法,他自然是竭力维护这一体制的无疑。然而他在尔后的十二年岁月里并没有为宪法的实施做过认真的努力,哪怕是稍稍指出有法不依尚属没有解决的问题。然而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1959年反右倾斗争中,他都眼睁睁看着违法违宪、侵犯人权的种种而不置一词;甚至在1958年通过彭真之口大讲〃做党的驯服工具是共产党员的最大志愿〃,在1963、1964年又通过王光美搞什么《桃园经验》:最后在1966年开始的文革当中,他首当其冲地成为打击对象,所采取的方式,也正是所有他默认默许乃至大力支持过的揭发、批判、斗争,不许澄清的泼脏水,不许还口的大辩论,加上人格侮辱以至肉刑体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他享受了这个体制在实行压迫和专政时所能采取的多种手段。     
    这颇有一点〃请君入瓮〃的味道。周恩来的情况也有类似之处。在某些情势下,他似乎游刃有余,应付裕如;但他也逃不脱如来佛的掌心;这个如来佛与其说是毛泽东的权威,不如说也正是他曾力求巩固的体制。他之所以能有转圜余地,表现出他的棋高一着之处,并不是借助于这个体制所宣告的某些民主程序,而恰恰都是借助于这个体制实际上为〃人治〃提供的可能,从而利用他手中的权力,以及某种程度的个人魅力,所施加的影响。包括他在文革中拼全力保护某些干部,也只是在有限范围突破了体制,而在总体上还是加强了这一体制。周恩来在整个文革中是〃戴着镣铐跳舞〃,〃镣铐〃者,他所不能摆脱亦不欲摆脱的体制也。     
    毛泽东呢?他以亿万人之上的地位,又以在中国几千年专制主义遗产基础上营造起来的空前的个人崇拜为羽翼,应该说是权倾一时,且在一时间也真的是为所欲为,没人当面说个不字。然而,他尽管打碎了原体制的某些环节,以遂其愿,但他还是只能在体制提供的保障下来运作。最后一放难收,也还是回到原有体制的轨道上来,牺牲了他的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在他辗转病榻的最后,回归两个字,曰:〃就范〃;就其毕生所缔造的国家体制和党的体制之范也。不知他在晚年只能与文化水平较低的年轻战士、护士们一起打发孤独和寂寞的除夕,在临终向医生垂询还有多少时间的一刻,心目中是否掠过〃异化〃这一个概念的影子。     
    我举这几个本世纪堪称强人者为例,只是想说:体制比人强。但不是说,体制是不可改革的。     
    这就使他在对待新的〃反党集团〃这一政敌时,选择了留有余地的做法。     
    故称之为进步。这个进步也回报了他。当1964年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把赫鲁晓夫搞下台以后,也没有把他投监或判刑,更没有想要肉体消灭,而只是如我们所说的,软禁起来。     
    影响所及,后来苏共解散,苏联瓦解,元首易人,虽然风波迭起,总归是非暴力倾向占了上风,没有滥捕滥杀。这归根到底,不能不多少归功于赫鲁晓夫在政治斗争中首开了比较文明的风气。当然,也要归功于苏联人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接受历史教训而远离了暴君暴民的传统。     
    自然,肯定这方面的进步,并不意味着可以到此止步。不杀政敌,只是现代政治斗争的底线;而用软禁的办法取代野蛮的暗杀或明杀,是蒋介石也曾部分地(如对张学良)做到的,距离现代化民主政治,尚不可以道里计也。     
    2002年1月15日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