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女主播 作者:白鹤凌(起点vip2013-4-30完结)-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民政局长的发言结束,纪芳赶紧指挥各位进藏的青年志愿者中的驾驶员坐上驾驶室,因为接下来要拍一个车辆齐发,开出市区的画面。
    彭佳无奈地做了回演员,相比其它青年志愿者开的霸道、途胜等越野车,她的悍马显得十分地夺马,一看就是进藏自驾游的主力军,结果是上了不少的镜头,倒是让柳絮从电视新闻里看到了她出征的风采……

    第二百九十四章:一群特立独行的猪

    根据纪芳拿给自已的名单,彭佳知道此次进藏的车辆共有十辆,每辆车上会搭载二到三名的乘客,当然,这些搭载的乘客可以自愿组合。并且每位乘客都有驾驶证,一路上可以换着互驾,以减少长途开车的疲惫,保持足够的体力。
    这个青年志愿者团队成立有一段时间了,团员们之间彼此十分熟悉,只有彭佳是第二次参加,显得比较陌生,一时间,她也只能在车上坐等乘客上门了。因为除了和纪芳,她和谁也不熟,但是纪芳显然是和苏勇同乘他们的途观车。
    “彭佳,我和你坐一辆车吧。”彭佳听到一个爽朗的声音,回头一看,正是女IT元小聪。有这么一位技术人员陪在身边,彭佳对自已电脑的使用多了几分安全感。而且,准确说起来,元小聪算是除了纪芳之外,她在这个旅行团队里的另一位“熟人”了,所以她自然高兴地点了点头。
    元小聪见她点头,也不客气地钻进车子前头的副驾,然后把自已的行李甩在彭佳的车后座上,道:“走吧,跟在纪芳的车后面。”
    彭佳放下手刹,一脚油门,这下,真正地踏上了出行的第一步旅程了。
    刚才为了配合媒体和官员,车队绕城半圈,做足了噱头,终于让媒体拍够了需要的画面,现在,随着媒体和官员的离去,世界才真正地清静了下来。
    彭佳换了个身份,才发现,新闻人有时候确实很不受人欢迎啊……
    权当为了那些先心孩子配合的表演。
    彭佳这么安慰自已。
    还好。一路上有了元小聪这个旅伴,彭佳倒也不寂寞。根据纪芳和苏勇设定的路线,她们将走青藏公路。
    青藏公路,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经茶卡、都兰、格尔木到拉萨,全长1214公里,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包括海拔4837米的唐古拉山口。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全年畅通,是我国四条进藏公路中唯一有客运班车营运的线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路程最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显然从青藏公路走更适合彭佳这样的新手。
    要走青藏公路,就必须先到青海省的省会西宁。所以一出大华,他们的车队就直奔田港省,然后从田港省那里上高速。一路奔向西宁。 此行前往西宁,虽然路况很好,但也有1200多公里,全程高速,夜间不行车。一切顺利的话,预计于明天上午就可以到达。
    高速公路沿途风景十分单调,除了高桥架,就是无尽的笔直的柏油路面。如果不是健谈的元小聪陪在身边,彭佳这车能开得打盹。
    一聊之下,彭佳才知道,元小聪是这个志愿者协会的秘书长,从协会创办之初,就和纪芳一起经营这项事业。虽然她的主业是电脑销售商。但花在这个团体上的精力也不少。
    这倒是让彭佳心生佩服,商人和青年志愿者能够融合成生命的全部,这些人也算是当今社会里特立独行的一部份人。不知道怎么的,这种感觉让彭佳想到王小波笔下那著名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彭佳于是便和元小聪说起这篇杂文。
    没想到,作为文学爱好者的元小聪也看过这篇杂文,并且颇有体会。
    这篇杂文以作者文革时期下乡插队时的一个故事为叙述主体。故事主角“猪”是中国散文中非常罕见的表现对象,这个对象的选择其实也说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因素。
    在作者看来人和猪一样,也是只求自由的本性,“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无疑,猪所处的这种自然状态,正如人所追求的自由生活一样,是一种自然的要求和生活方式。但是这种自然的规则在人面前被打破了,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了一些安排,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长肉。它们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进入了模式化和程序化之中。
    对于这种生活,除了接受,猪似乎没有别的出路。但是追求自由同样也是猪的本性,它总要通过各种方式长出了。在一般的印象中,猪应该是属于温顺的动物,然而即使这种没有抵抗性的动物,在外面的环境无比恶劣的时候,依然会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异类,以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追求自由的精神永远不会泯灭。在作者笔下,这只猪因为摆脱了猪的普遍命运,具有自然,野性的特征,成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象征。
    “正是因为作者以猪为题材,来表达追求自由这个主题,所以我才特别有印象。”元小聪摸摸鼻子,笑道。
    彭佳因为上大学时自已的文学课教授是王小波的狂热粉丝,自称为“王小波门下走狗”,所以倒是在这篇杂文里悟出了自已的感受,见元小聪认真看过这篇杂文,她不由得也是谈兴大发:“王小波在杂文里巧妙地通过两组对比来表现主题,第一组是猪和人的对比,大多数人和大多数猪一样,生活在处于被安排的境地中,对于这种安排他们处置泰然,这不仅是文革,也是任何时期都普遍存在的生活“常态”;但是在任何时候,也都存在对于这种“常态”生活的坚韧反抗,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以它的行为嘲笑并摆脱了人类的设置,对比之下,杂文中的我在猪被围剿时,却只能因为“不敢对抗领导”而处于“内心的矛盾”之中,显示了人的反抗意志多么无力。
    第二组对比在“生活种种设置”和“自由的生活和存在”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指出了“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这个残酷的事实,在大多数的时候,它的能量远远超出了人对于自由追求,它无所不在,把人控制在一种生活和精神被奴役的状态,在这个张力场中,人要么参与设置别人的生活,要么对于生活被设置安之若素,剩下的唯一一种选择——反抗这种设置,回到个体的自由——是充满艰险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前面两种选择实在太过平常,因为我们已经一敢于设置别人生活或者被别人设置,我们甚至已经忘记了去思考我们的这种存在是否合理,这也许是人的最大悲哀。
    人处于不能自我把握的生活中而不自知,《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启发中,正是我们的这种迷失。
    王小波用他的生活和写作,去实践这种价值、传播这种价值。他让人们看到,一个自由的人,既可以享受思维的乐趣,拥抱理性与常识,也可以跟随灵魂的舞蹈,在凡俗生活之外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的人,是最具有判断力的人,同时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人。就象你们所做的事情一样,你是一个电脑销售商,纪芳也在从事自已的事业,但是今天,你们为了心中诗性的理想和对旧生活的某种逃离,而出现在这个车队里。”
    “看来,你对王小波的作品是真正喜爱,居然能读出那么多感觉。”元小聪诧异地看了一眼元彭佳,觉得沉闷的旅途中,有这样一个睿智的同伴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那我看,我们青年志愿者团以后可以改成猪猪团了。哈哈哈!”元小聪想到这里,不禁狂笑起来。
    笑声驱散了无尽同样景象的高速路的沉闷,彭佳精神大振,问道:“纪芳平时又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呢?”既然纪芳是团长,又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她就注定要被八卦,虽然彭佳也不想挖人**,但至少得对她有个大体的了解是吧?
    “纪芳她家是做生意的,做得好象还蛮大的,其实我们主要是在自驾游中交往,很少介入她的生活。而苏勇是一名体育老师,他们啊,也是在自驾游中认识的,很浪漫是吧?夫妻俩可是志同道合,为了这个事业,他们都决定做丁克家庭了。”
    “丁克家庭?他们真的有这种勇气?”彭佳惊异地问道,她知道:双职业,能生但选择不生育,并且主观上认为自己是丁克的夫妇或者个体,称之为丁克。成为丁克的首要标准是: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其次,主观上对自己丁克身份接纳和认可--他们认为丁克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现实生活中,也正是这些认可自己是丁克角色的群体,能够较好坚持自己的选择,并经营与享受自己的丁克生活。
    彭佳没想到纪芳和苏勇已经下决心丁克了,这在以子嗣为大的华夏国来说,可谓大逆不道,甚至会为外人所不理解,最首先不理解的肯定是认为:这夫妻二人造不出人了,所以假装丁克……
    见彭佳露出不相信的表情,元小聪道:“他们都结婚四年了,如果想生早就生了。不过他们的性格这么多年了多少我也了解了一点,可谓言出必行,行必果,所以说丁克对他们来说,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第二百九十五章:夜遇荒村

    不过,丁不丁克,还真是人家纪芳自已的事,只要她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又不妨碍到旁人,彭佳自然不会咸吃萝卜淡操心,揪住人家这点特立独行不放。
    “你累了吗?要不换我来开车?”元小聪见开了三个多小时,彭佳仍稳稳地把住方向盘,不由地心生佩服。
    此次出行,没有叫每位团友都开车来,原因就是因为路线长,有些团友搭伴乘车,彼此之间可以互相照应。纪芳和苏勇的这种安排不能不说十分合理。不过,彭佳的体质其实不错,这倒是元小聪所不知道的了,所以她道:“没事,我还行。”
    但是彭佳行并不代表所有的团友行,就在这个时候,还是出状况了。只见开在倒数第二辆上的那辆切诺基突然慢慢地滑行停到了高速公路的紧急停车道上。
    “大家停车,九号车出现故障,请大家慢慢把车停在紧急停车道上。”这时,彭佳车上,纪芳发放的对讲机里传出了她的声音。
    于是,其余的车辆也慢慢减速下来,停在了紧急停车道上。
    车停稳之后,各辆车上都下来一些人,往那辆出了事的九号车上跑去。
    为了方便识别,纪芳给每辆车都贴了从一到十的标志。别的不说,纪芳的组织能力还真的是一流的,别小看这么一编号,现在出了事之后,就方便指挥了。一说九号车,大家都知道奔哪去帮忙。
    彭佳和元小聪也一起下车前往察看。
    九号车的驾驶员是罗浮海,要说也是位老驾驶员了。不过,这辆切诺基有点年头了,据他说,是水箱出了问题。
    “水温表一直往上升。我刚才注意一看,是水箱侧漏了。看来里面的水都漏得差不多了。”罗浮海气呼呼地说。别问他出远门怎么不先检查修理一番,这样的事在路上经常会发生。有时候也是不能预测的,所以苏勇便道:“别急,我们先给你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补救。”苏勇说着,也不等大家反映过来,直接把水箱盖子拧开了,接着。惊险的一幕发生了。只见水箱里滚烫的铁锈水,如喷泉一样狂喷而出,引擎内全部淹没。距离几米内的同志无一幸免,并且苏勇可是从头到脚,被彻底浇灌而下。
    彭佳和元小聪车辆由于靠前。下车又比较晚,所以苏勇打开水箱时,她们还在百米开外,不过清楚地看到了水箱里的水喷出来的一幕,当时彭佳的第一感觉是:一定毁容了,因为那水的颜色像硫酸一样。
    不光是彭佳,每个在场的人都被吓傻了,纪芳赶紧冲上前去,一把拉住苏勇。查看他的伤情。
    还好,这种颜色的水虽然恐怖,却只是铁锈水,由于温度达到沸点,所以喷出来时,热水把苏勇的手上的皮肤灼伤了。脸上由于他下意识地闪避及时,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只不过,身上的衣服也成了铁锈色的了。
    既然人没事,纪芳对苏勇的伤口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大家就继续抢救车子,因为此时已经中午饭12点,车却处在很荒凉的地段。于是,商量之后,大家决定往水箱里灌水,来降温。
    “这里哪有水啊?”元小聪嘀咕着道,“要不,把车上的矿泉水拿来倒进去吧?”
    还别说,无奈之下,这倒是一个好主意。随着一瓶瓶矿泉水的注入,水温真地降了下来。
    “不过,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咱们还是下了高速,找个修理厂把这水箱彻底解决一下。”纪芳建议道。
    “也得吃中饭了,行。就听纪芳的吧。”罗浮海自然希望把车快点修好,不然真进了青藏公路,一路上荒无人烟的,到时要是再发生这样的事,车趴窝了,那到底哭去呀?
    罗浮海的切诺基水箱温度降了下来之后,大家就慢慢地开着车往高速边出现的第一条匝道驶去。
    还好,出了匝道,就是一个小集镇,镇上就有汽车修理厂,罗浮海把车开到修理厂里去,车扔在哪里,大家就在镇上的小饭店里随便吃了一顿。
    这个集镇,大约只有一千多人口的样子,沿途不少是吃高速公路饭的,什么饭店、汽修厂、加水点之类的,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也是当地发展所谓的“道口”经济的一个成效。
    虽然是小集镇,但这里由于有一个高速公路出口,车来车往的,生意还是很红火,这一顿饭食材新鲜,大家吃得还是比较实在地饱足。并且,价格也出乎大家意料地便宜,白米饭、红烧肉、一盘觅菜还有紫菜蛋花汤,20多人,只花了了200多元,大约一个人十元的样子。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儿,罗浮海的车也修好了。
    “嘿,没想到小地方也有好师傅。”罗浮海开回自已的车,见故障排除了,心里十分高兴,“耽误大家行程了,出发吧!”
    于是,在经历了小小的风波之外,这支车队又重新整装进发。
    下午的行程还算顺利,不过,由于中午出了罗浮海车水箱爆掉这件事,整个计划还是受到了干扰。原本纪芳和苏勇是计划着到高速交通图上标注的一个高速路边的小县城去住酒店,但是,虽然天色渐暗,看样子在太阳下山前是赶不到小县城了。
    “各位车友注意,前方20公里处匝道下高速。改变原来的投宿计划,到高速边的小村里借宿。”车队里响起了纪芳从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
    “纪芳也真不容易,要组织这么大的队伍。”元小聪见计划有改,知道纪芳又是费了一番心思。
    彭佳明白现在还没有卫星导航系统,行路全靠全国交通地图,所以纪芳能临时找到一个借宿地点,也是很不容易的事,需要判断和决断。
    随着第一辆带路的车——纪芳的途观车打起右灯,车队里的队友都接到进入匝道的通知。
    “咦,不对呀,这个村子距离高速路口只有五公里,应该是到了。”纪芳想象中,这个村子应该就和下午吃饭打尖的小集镇一样,虽然不大,但依托着高速公路带来的经济分流,远远也能看到些许成簇的灯火。
    “前面那里应该就是了。”苏勇也觉得有些蹊跷,此时夜色已经笼罩四野,经过一天的长途驾驶,现在可谓人困马乏,每个人现在想的都是赶快找到借宿点,好好躺下来休息一下,所以找不到村子,苏勇也有些急。
    当然,长途行驶造成的疲劳驾驶也容易发生事故,这也是他们入夜之后一定要停车留宿的重要原因。
    自驾游又不是出来自杀的,当然是以保障团友们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象下午那样烫伤了皮肤,就已经是一件很严重的意外了。
    苏勇看到前面路边出现了晃晃幢幢的隐约成片房子的影子,便指着道:“应该就是那里,到了。”
    “可是怎么没有灯火呢?”纪芳一脸地奇怪。
    “咦,你这一说我也觉得奇怪,怎么到处一片黑乎乎的?”苏勇心想,什么年代了,这个村子又在高速公路边,怎么会出现这样黑灯瞎火的现象?
    难道……
    苏勇心里不由地打起了小鼓……
    “去看看。”纪芳的胆子还是很大,反正这十辆车20多号人,阳气也是颇盛……
    雪亮的车灯划破了夜幕的封锁,纪芳把车缓缓从村口开了进去。这时候,跟在后面的车队也发现了不对劲:“咦,这里怎么没有一丝灯火啊?黑灯瞎火的。”
    “可能正好碰上停电了。哈哈!”
    “不对,不光没灯火,你们没发现,这村子里,连一个人都没有吗?”
    “不光没人,连农村里经常看到的猪狗牛羊都没看到一头。”
    “呃,这不会是**吧……哇,好怕啊……”
    大家在对讲机里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已的意见,如果不是最后不知道哪辆车上这最后的评论,气氛还是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