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凉 秃发乌孤 鲜卑 西平、乐都 397…414 西秦乞伏炽磐
南燕 慕容德 鲜卑 滑台、广固 398…410 东晋刘裕
西凉 李暠 汉 敦煌、酒泉 400…421 北凉沮渠蒙逊
北凉 沮渠蒙逊 卢水胡 张掖、姑臧 401…439 北魏拓跋焘 初于公元397年为段业所建。
夏 赫连勃勃 匈奴 统万 407…431 北魏、吐谷浑 北魏俘赫连昌,吐谷浑俘赫连定。
北燕 冯跋 汉 龙城 409…436 北魏拓跋焘 一说始于公元407年,或谓冯跋为鲜卑人。
代 拓跋猗卢 鲜卑 盛乐、平城 315…376 前秦苻坚 不计在十六国内。一说始于公元338年什翼犍即位。386年复国,寻改魏。
冉魏 冉闵 汉 邺 350…352 前燕慕容恪 不计在十六国内。
西燕 慕容冲 鲜卑 阿房、长子 385…394 后燕慕容垂 不计在十六国内,若慕容泓称济北王始,时在公元384年。
翟魏 翟辽 丁零 滑台 388…392 后燕慕容垂 不计在十六国内。
九
在北魏的铁蹄践踏下,短命的十六国相继灭亡,拓跋家族成为中国北方的新主人。拓跋焘这个靠武力取得中原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北方的故土,他还有着把整个的中国都当作自己的玩具的能力和野心,而自居为中华正统的宋国皇帝刘义隆也有着和他一样的想法(当然,野心是有,能力有没有就是另一回事)。
刘义隆秉性节俭——这是他自封的,在元嘉三十年的盛世里他却经常穿着粗布袍过活,给别人奖赏也是如此,从来没有超过五十匹布的赏赐,即使是皇后一年的供奉也只有三五万铜钱。不过这些规矩在刘义隆有了潘妃之后就改变了,刘义隆非常宠爱这个潘妃,对她可谓是有求必应,潘妃性情贪婪,经常向刘义隆索要钱财布匹,刘义隆一律照给。于是就有了一个怪现象,皇后什么时候缺钱了,就到潘妃那里说些好话,潘妃再跑到刘义隆那里哭闹,接着刘义隆就大发慈悲给她三五十万铜钱(搬得动吗),潘妃再转交给皇后。
有这么多难断的家务事,刘义隆自然没有精力理会朝政,国家大权全部落到了靠杀死檀道济起家的皇弟刘义康手中。刘义康靠踩着功臣的脖子往上爬,一时权倾朝野,他的府第成天门庭若市,排满了行贿的队伍,刘义康家里光招待行贿者的服务员就有六千多人。地方进贡的礼物,好的先送到他这里,孬的才呈给皇帝,刘义康成为了宋国的无冕之王。
刘义康专权乱政惹恼了他的一个合谋者殷景仁。刘义康和刘湛两人沆瀣一气给殷景仁穿小鞋,试图将他排挤出上层政治圈。可巧刘义隆最近身体不好,刘湛就四处活动准备等他死了以后立刘义康为帝,不巧的是刘义隆的病后来竟然又好了。殷景仁就秘密上书给刘义隆说刘义康和刘湛谋反,证据确凿云云。刘义隆虽然荒淫,脑子还是很清醒的,他暗地里一核计,不由得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密召殷景仁进宫。
殷景仁一直被刘义康和刘湛排挤,被迫在家里伪装瘫痪卧床达五年之久,这回一接到刘义隆的密令,马上从床上一跃而起,撒丫子就往皇宫跑,搞得他的家里人还以为他诈尸了呢。刘义隆见殷景仁进来,就和值班的殿中将军沈庆之三人一起下旨,宣布处死刘湛,免去刘义康的职务。
刘湛和刘义康比当年司马懿的对手曹爽还没用,别看这两位拥有军政合一的大权,接到皇帝的诏书后,一点脾气也没有就乖乖地束手就擒。
刘义隆轻而易举就粉碎了刘义康集团,取得了成功。他免除了刘义康的职务,派遣他担任江州刺史,又加封踩着刘义康和刘湛上台的殷景仁为扬州刺史,执掌国家大权,大家轮流坐庄。不过有趣的是殷景仁刚就职没几天就发疯而死,建康城里有传言说他是被刘湛的鬼魂索命给整死的。
发配到外地的刘义康还不老实,他的手下范晔(就是写《后汉书》的那个范晔)等又密谋推举刘义康谋反。结果又一次被刘义隆发觉。刘义隆下令征召刘义康进京,把范晔也给杀了(据说抄家的时候发现范晔家金银堆积如山,就连扫地丫环的首饰也都价值连城。可是范晔的母亲却住在厨房里烧火,范晔的侄子冬天睡觉都没被子盖,范晔的叔叔从来没穿过棉衣,可见范晔其人是全无心肝。不过范晔这人在历史上的口碑倒不错,《后汉书》也是声名赫赫,说明文人的地位并不以道德而论)。
刘义隆把刘义康软禁起来,结果还有余党打着他的旗号要造反。刘义隆准备把他发配到广州去服苦役(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发配到拓跋焘那里),刘义康又嫌广州路远,不愿意去,要求哥哥给他安排个近的地方服刑。刘义隆被刘义康搞烦了,便派人给他送去毒药叫他自尽。刘义康还大言不惭地对使者说:“我信佛教,佛祖说:他的弟子是不能自杀的,请陛下给我换个别的处分吧。”使者一听,二话不说,扑上去动手掐死刘义康,回去复命。
宋国的三个最有可能成为权臣的家伙竟然几乎同时意外而死,这个巧合在历史上也算比较罕见,刘义隆又重掌国家大权。他视察了一下库房和建康城,发现在他没有管理国家的这段日子里竟然国库充实,百姓富庶,从江北到江南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刘义隆不禁有些飘飘然,认为自己文治过人,武功超群,不用怎么费心国家就这么富强,要是再努把力,北魏在自己眼里还不就是毛虫一条(干脆也给改名儿叫蠕蠕算了)?于是,一个大规模的北伐计划就在刘义隆的脑子里形成了。
刘义隆的北伐计划刚提出来,就遭到了众大臣的劝阻。不过这时候北魏国内发生了一件大事,使得刘义隆的北伐计划得以实施。
北魏的开国老臣崔浩历任三世要职,功勋赫赫,成为拓跋焘最倚重的谋士,他的才能也丝毫不亚于十六国第一谋臣王猛。史载崔浩做梦都在想着怎么给国家出谋划策,他的床前一直放着装白灰的铜盘,睡觉的时候想起什么就划到盘子里。拓跋焘也经常微服到崔浩家里串门,崔浩从来不特意为皇帝准备宴席,而是随手摸俩窝头两人边啃边讨论问题。拓跋焘对崔浩也极其信任,私下告诉他说:“先生才智渊博,是我家三代老臣,是我祖父辈的老师,所以先生有什么异议时千万不要避讳,一定尽忠进言。我也许当时会发火不听你的,事后必然会改变想法。”
但崔浩这位满腹经纶的智多星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不懂得为人。他性格直率,又是汉族知识分子出身,这一点拓跋焘或可接受,别人就不一定了,大部分鲜卑武将都不买他的账,也瞧不上他那套文绉绉的装束。打仗的时候崔浩所作的判断往往准确至极,拓跋焘经常对手下说:“你们这些粗人啊,不要觉得崔浩这个人身材文弱,不能射箭持矛,但是他肚子里的学问比最精锐的武器还要厉害,你们都要向他学习啊。”结果却是没有一个人向他学习。
崔浩和武将们的关系都很紧张,北魏朝廷中的大部分重臣都是武将出身,比如奚斤、叔孙建、长孙道生等,他们个个看崔浩不顺眼,崔浩也看不起他们,上下朝时相互之间从来都不说话。
崔浩信奉国产的道教,而且相当迷信,他还劝说拓跋焘也信了道教。拓跋焘很宠信一个叫寇谦之的道士,这个道士和崔浩的关系还过得去。在他们的影响下,拓跋焘甚至把北魏年号都改为“太平真君”这样一个道教气氛很浓的名字,其实就相当于把道教立为国教。北魏的绝大多数官员和百姓都信佛教,这样一来,宗教信仰问题就成为双方冲突的导火索。
不久,关中一带的胡人盖吴造反,被北魏打压下去。在作战过程中拓跋焘路过长安的一座寺庙,发现这里的和尚竟敢公然饮酒,而且还藏匿有很多兵器。拓跋焘顿时大怒,认为这些和尚参与了盖吴的造反,就下令把这个寺庙的和尚全都杀死,并将寺内资产没收充公。崔浩又在一旁煽风点火,建议拓跋焘杀光天下的和尚,砸光所有的佛像。这回连寇谦之道长也觉得太过分了,劝阻崔浩和拓跋焘不要这样做,结果两人都不同意。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太武灭佛”事件,宣布凡是立胡神胡经和胡像者一律活埋,和尚和信佛的人死了不计其数。
但是,由于包括太子拓跋晃在内的许多官员都信佛教,这件事到后来也就不了了之,经过这件事后,几乎是全体国人都对崔浩恨之入骨,总想伺机报复他。他们报复崔浩的机会不久就来了。
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拓跋焘认为应该给国家编写一套史书,就委派崔浩为总编辑,特意叮嘱说一定要据实编写。崔浩果然是据实编写,等书写完后他又突发奇想没急着出书,而是把史书刻在长一百步的石碑上,以求万年不朽(这东西如果保留到今天,可以算是中国最珍稀的文物之一了)。这样就引起了倒崔派们的不满,认为崔浩这种做法是“暴扬国恶”。拓跋焘大怒,下令审判崔浩的罪,结果一向伶牙俐齿的崔浩在法庭上竟然害怕地说不出话来。拓跋焘一发火,就下令将崔浩一家灭族。后来还不解恨,诏书下来后实际执行的是把北方大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全部杀光,曾经是民族和平共处的典范的北魏民族矛盾马上暴激,南北朝中的北方汉人再也没有象十六国时期那样得到重用。
七十多岁的崔浩死前受尽虐待,被关在闹市的笼子里示众。那些因灭佛案而失去亲人的士兵纷纷在他身上撒尿,将其折磨而死,崔浩的惨叫声之大全城都能听到,这也算叫人不胜唏嘘吧(如果说宋国杀掉檀道济是自毁长城的话,那么北魏杀死崔浩就是自断其臂了)。
崔浩被虐杀的消息传到南方,就如同檀道济被杀让北魏军兴高采烈一样,宋军也欢欣雀跃。不久,宋国的北伐军就趁着盛夏暴涨的黄河水从历城逆流而上进攻中原要塞滑台,第三次南北大战爆发了。
十
发生在五世纪中叶的宋魏之间的第三次南北大战战况之激烈为两朝所罕闻,时值北魏屠杀佛教徒和汉族知识分子之际,一向占优势的北方无论是民族矛盾还是宗教矛盾都空前紧张。而宋国刚铲除三大权臣,一心想经略中原、封狼居胥的刘义隆挟元嘉三十年盛世之威,南方无论财力物力都达到自东汉以来的最高水平。双方实力对比一升一降,使得本来就扑朔迷离的战况更增加了几分不确定的色彩。
宋国和北魏已近二十年没打过仗了,拓跋焘也善于走外交途径,征讨北燕和北凉前都先和宋国搞好关系,刘义隆当时也没有实权,就坐视拓跋焘轻松攻城掠地。这回刘义隆有了北伐的意思,很想撕毁双边不成文的和平协议开打一场。善于揣摩上意的大臣们都纷纷上书要求刘义隆不能在双边外交地位中示弱,最能拍马屁的彭城太守王玄谟甚至一天三上书,吹捧刘义隆左压秦始皇,右比汉武帝,真是古今中外少有的文武双全的明君,这次必定会席卷燕赵,封禅泰山,立千古美谈,微臣等愿亲上封禅之书,也求在青史上挂一个名云云。把刘义隆捧得腾云驾雾,对大臣们说:“看了王玄谟的奏章,乞丐也有封狼居胥的打算了。”就授意边境守军制造磨擦,看北魏如何反应。
这时候北魏正在关中一带围剿盖吴的叛军,刘义隆就叫豫州一带的军队给盖吴的叛军提供后勤保障等支援。还特地嘱咐豫州的守军说:“如果来进攻的魏军实力弱小,大家坚守各自的城池就行,如果势大,就都退到寿阳集中防守。”宋军得到最高指示,就处处制造磨擦,给盖吴叛军提供兵器衣甲,上边还大鸣大放地写着宋的旗号,这种赤裸裸的挑衅行为当然为拓跋焘所不能容忍,不久拓跋焘就亲率领十万大军闷声不响地杀过来了。
宋军的侦察兵们并没发现魏军的动向(十万军队的动向都发现不了,宋军的战斗力可见一斑),直到魏军杀到城下时才发现,宋军官兵顿时惊慌四散。拓跋焘趁势进攻,包围了悬瓠(今河南汝南)。
悬瓠守将陈宪手头只有不到一千人,被魏军十万人所包围,陈宪带着这几百人拼死拒守。拓跋焘指挥大军日夜攻城,在悬瓠四周修建木楼,魏军自上而下射击宋军,箭矢如暴雨般倾盆而下,城里的士兵提水都要背着木板。魏军又使用冲车猛撞城墙,这些冲车上有大钩,可以钩拉城垛砖,没两天就把悬瓠南城城墙给拉坏了。陈宪就在城墙里另修城墙,外面架设拒马鹿砦抵挡冲车的冲击。拓跋焘没办法,下令步兵死命攻城。魏军从四面八方如蝼蚁一般蜂拥而上,宋军的护城弩威力巨大,冲到城墙下的魏军几乎全部中箭身亡,尸积如山,不久城外的死尸就垒得和城墙一样高。这时,拓跋焘下令让精锐的骑兵部队攻城,北魏骑兵踩着地上的尸体一口气冲到城墙上来,和宋军展开短兵相接的恶战。陈宪亲自提刀作战,宋兵个个以死相搏,无不以一当百,和源源不断冲上来的北魏骑兵拼命。这样从早晨杀到晚上,拓跋焘的十万大军竟然无法攻克这个只有几百人镇守的小城,反而被对方杀死了一万多人(拓跋焘这次算尝到了没有崔浩在旁边出谋划策的苦头)。
拓跋焘见攻城部队进展很不顺利,就下令将悬瓠包围起来,另派弟弟拓跋仁带领一万多军队抓捕周围的老百姓回国当奴隶,并把抓来的老百姓称为“生口”,取其既能劳动又能食用的意思。刘义隆知道后,就命令徐州部队去救援。拓跋仁没防备徐州方面会出兵,遭到了突然袭击,还被放跑了很多生口,被迫狼狈撤回。
魏军无法攻下悬瓠,抓生口的计划又遭到打击,时间一长粮食就跟不上了,只好怏怏撤回,悬瓠城在被魏军围困了四十二天后,又回到了宋国一边。
拓跋焘回到平城后,就给刘义隆送去了一封措辞有趣的恐吓信,责备刘义隆不信守诺言,拓跋焘在信中写道:这次盖吴谋反,你们南人竟然提供给他们兵器资助,这怎么是大丈夫的行为呢?为什么不敢亲自领兵来打一场,反而用财物来诱惑我的边民?你要想保存刘氏一脉,就赶快把长江以北的土地献上来,这样我才会发善心把江南留给你们住。否则就赶快训练军队准备打仗,不过看从前的战绩,贵方一向胜少败多,这回还是赶快求祖宗保佑吧。你们从前北联蠕蠕、西联赫连、沮渠、东联高句丽冯弘,这些国家都被我灭掉了,你们怎么能独立?而且你们不是我的对手,你们经常想和我打仗,但我既不是白痴,也不是苻坚(看来在拓跋焘的眼里苻坚就约等于白痴),什么时候和你们打都取决于我。我白天派骑兵包围你们,晚上就跑到一百里外的地方宿营。听说你们南方人擅长半夜劫营,不过劫营部队一晚上最多走五十里,那时候天就亮了,看你们怎么办!最后说一句,檀道济如果活到现在,他虽然年老,却还能抵挡抵挡,竟然被你杀掉,这不是上天在给我帮忙么?而且杀你也不用我的士兵,这两天我从西域高价请来了几个婆罗门僧侣,他们擅长念咒,念两次咒就有鬼神把你押到平城来了(南北朝时期就有特种部队?)。
这封信送到建康后,宋国大臣看后都怒不可遏,那个唐僧般的王玄谟又上表要求北伐。刘义隆的两个弄臣徐湛之和江湛都在一旁给皇帝打气,怂恿说拓跋焘杀掉崔浩后国内民心尽失,前段时间拓跋焘十万大军四十二天都攻不下我们几百人的小城,可见北魏实力不过如此。说得刘义隆心中“经略中原封狼居胥”的念头又开始翻腾,刘义隆最终下令全国总动员,准备讨伐拓跋焘。
步兵校尉沈庆之听说后,急忙劝阻说:“我们是步兵,对方是骑兵,正面作战很难讨好。从前檀道济两次出战均无功而返,到彦之也作战失利,而王玄谟仅靠资历出身,战功不知怎么样,这次北伐形势不见得太好啊。”
刘义隆听了沈庆之的话以后很不高兴,他气哼哼地说:“檀道济居心叵测,到彦之中途胆小,都是因为没有认真执行我的作战计划的原因!所以才没有成功!现在正值盛夏,河水暴涨,坐船可以从建康一直到础x(今山东茌平),那么在滑台的敌人必然望风溃逃,虎牢和洛阳也就大势已去。到了冬天,我们就把城池修好了,敌人不擅长攻城,如果他们敢来攻打黄河三要塞,那是正中我的下怀,如果敌人敢过河就派出三要塞的军队截断他们的后路,正好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