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加索会战 作者:[苏联] А·А·格列奇科-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斯克希、布卢门特里特、韦斯特法尔等将军企图把法西斯德军将领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的滔天罪行洗刷得一干二净,并且把法西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失败的罪过统统都推到希特勒一个人身上。他们硬说,1941年8、9月间,把德军主力从莫斯科战略方向南移,似乎是希特勒把德军参谋总部制定的“闪电战”计划导致破产的一个“可悲的决定”。

  但是,根据许多无可辩驳的文献资料查明,早在战争以前很久,希特勒及其将军们就认为经济因素具有巨大意义。因此,列宁格勒、莫斯科和乌克兰的工业区、高加索的石油,就成为德军参谋总部侵略计划垂涎的目标。法西斯德军最高统帅部同陆军总部的争论并不是争论战争的目的,而只是达到达些目的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希特勒统帅部和德军参谋总部一系列文件的分析研究,我们看明,德寇对“闪电战”思想的破产和过渡到持久战的前景看得越清楚,他们把德军主力向苏德战场南翼转移的趋势也就越明显。这一客观倾向使希特勒产生了一种作出片面的(经济、政治和战略的)决定的错觉。

  布卢门特里特将军把希特勒对待战略的“经济主义的”态度说成是莫斯科会战“可悲下场”的主要原因。他写道:“希特勒是从纯经济主义观点对待战争的。他想攫取乌克兰的粮食、顿巴斯的煤炭、以及高加索的石油”。(《可悲的决定》,英译本,莫斯科,军事出版局,1958年版,第75页)

  对希特勒在苏德战争中的意图作出这样片面的解释,是不客观的和没有说服力的。把法西斯德军主力向苏德战场南翼转移,首先是出自政治动机的。当然,为了进行旷时日久的战争是需要有新的战略原料来源的,特别是石油的来源,需要攫取新的战略原料基地。

  希特勒看到了苏联南方和近东各国就是这种基地。然而吸引希特勒匪徒的还不仅仅是高加索的石油。在这方面了解一下1941年7月希特勒统帅部制定的法西斯德军经由高加索实施进攻的第三阶段计划不是没有稗益的。

  下面就是这份文件原文:

  “从北高加索出发,越过高加索山脉和伊朗西北部,占领伊朗——伊拉克边境上的腊万迪兹山口和哈纳金山口的战役

  战役目的:战役目的是占领高加索石油区,并于1942年9月以前占领伊朗——伊拉克边境上的各山口,以便继续向巴格达推进。

  战役阶段:战役分为六个阶段进行(预计持续时间——1941年11月到1942年9月)。

  这六个阶段是:

  1.在北高加索占领几处战略展开地域(从1941年11月开始);

  2.展开兵力准备经由高加索实施进攻(到1942年5月底),

  3.分两个阶段经由高加索实施进攻(1942年7月);

  4.经由外高加索向阿拉斯河实施进攻;

  5.在大不里士和克尔曼沙赫地域占领向伊朗——伊拉克边界进攻的出发阵地;

  6.为达到占领伊朗——伊拉克边境上的腊万迪兹山口和哈纳金山口的战役目的实施的进攻(从1942年7月4—6日到9月初)。

  战役第一阶段的开始,以当前战役的结局而定。

  能否在1941年冬季进到伏尔加河是战役的第二和第三阶段(经由高加索实施进攻)的先决条件……”(《绝密,仅供统帅部参阅!》文件资料汇集,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213页)

  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在拟定1942年夏季攻势计划时,首先力图到达伏尔加河大弯曲部地域并占领高加索的原因。蔡茨勒将军写道:“毫无疑问,实现这些意图将具有巨大意义。’如果德军能够在斯大林格勒地区渡过伏尔加河,切断俄国从北到南的主要交通线,而且如果高加索石油能够用来满足德国的军事需要,则东方的战局就会根本改观现,而我们对战争胜利结局的希望就会大大地增强。”(《可悲的决定》,153页)

  因此,不仅是希特勒及其统帅部,而且还有陆军总部人员,都寄厚望于高加索。接替哈尔德将军参谋总长职务的蔡茨勒将军道出了希特勒的下一步打算。他写道:“达到这些目的以后(指占领高加索),他(希特勒。——作者注)想经由岗加索或其他途径派遣快速兵团进入印度。”(同上)

  1942年夏季战局的战略计划的实质,在希特勒l942年4月5日发出的第41号训令中作了阐明。从这份训令中可以看出,法西斯德军最高统帅部总的企图是稳住苏德战场中段既得的态势,不断地在苏德战场的两翼实施突击粉碎苏军的翼侧集团,得手后,再用这些部队去攻打列宁格勒并打通与芬兰军队陆上的联系,尔后入侵高加索。

  训令中指出:“因此,首先要把现有的兵力全部集中到南线去进行主要战役,以便将敌人消灭在顿河以西,尔后夺取高加索的油田并翻过高加索山脉”。(迪尔,《向斯大林格勒进军》,第127页)

  1942年春夏两季在苏德战场展开的战事表明,法西斯德军不顾死活地要来实现希特勒赋予他们的任务。在后面几章里,我们还要阐述希特勒妄图占领高加索的计划的细节。1942年7月23日发出的第45号训令谈到了这个计划。

  可以看出,法西斯德军的头目,都认为占领高加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他们指望,搞掉高加索的石油后会大大地削弱苏联,而德军挺进到外高加索,则会切断苏联经由高加索和伊朗同国外的联系;一旦占领高加索和外高加索,法西斯德国就会得到它自己迫切需要的石油;希特勒匪徒还打算在占领高加索之后,设法使土耳其参加反苏战争;只要我黑海舰队失去停泊基地,它就可能被消灭,而敌人就有可能完全夺取黑海上的制海权;法西斯德军入侵外高加索,就会为它今后在近东作战和在那里建立法西斯霸权创造有利条件。换句话说,占领高加索对法西斯德军统帅部实施全球战争的计划具有头等意义。 

第三节 高加索的防御措施
 
  伟大卫国战争开始以前,在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的辽阔地区上有两个军区——北高加索军区和外高加索军区。

  在实行划区征兵制的年代里,我军积累了大量后备兵员,因而在伟大卫国战争之前我们能够组建起来大量兵团。从1939年起,在北高加索军区开始组建步兵师和骑兵师、坦克旅、炮兵部队和航空兵师。1941年5月,用这些部队编成了第19集团军。原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N·C·科涅夫中将为该集团军的司令员。

  伟大卫国战争刚一开始,北高加索军区就组建了独立的第56集团军,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Ф·Н列麦佐夫中将为司令员。第37集团军从北高加索军区得到了人员补充。在北高加索军区内又组建了Д·И里亚贝谢夫中将指挥的第57预备队集团军,Ф·М哈里托诺夫少将指挥的第9集团军和南方方面军其他兵团和部队的人员也都得到了补充。

  诺沃契尔卡斯克高级骑兵学校、罗斯托夫、克拉斯诺达尔、奥尔忠尼启则、马哈奇卡拉、格罗兹尼、迈科普和布依纳克斯克步兵学校、罗斯托夫炮兵学校、耶伊斯克航空学校、阿尔马维尔预备役指挥人员进修班等为部队培养了大批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

  在外高加索军区也有了—些变化。1940年,统帅部从预备队中给外高加索军区调来了5个步兵帅、1个骑兵师、1个坦克师、2个独立轻型坦克旅、1个航空兵旅、3个航空兵师、几个炮兵、专业和技术部队。在这个时期内,还组建了步兵第3军和第23军的军部。

  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在外高加索军区开始组建新的部队和兵团。从1941年8月至l2月组建了20多个步兵师。到7月底,外高加索军区共展开了4个集团军(第44、第45、第45和第47集团军)。

  黑海沿岸南段的防御任务交由外高加索方面军的部队(1942年12月30日前司令员是Д·T·科兹洛夫中将,军事委员Ф·A沙马宁师级政委,参谋长Ф·N·托尔布欣少将)担任。由于土耳其政府公然推行亲德政策,方面军的主力仍然集结在苏土边界附近。此外,根据苏伊条约,方面军一部兵力l941年8月25日进驻伊朗。

  因此,在战争第—阶段,最高统帅部不能全部调用外高加索方面军的部队到北面来加强高加索的防御。此外,在战争的头几个月,又从外高加索方面军中抽出7个正规师、377个预备役连和756个坦克乘员组补充到前线上作战的各个集团军去了。将骑兵第17师和第24师调给西方方面军。防守克里木的第5l集团军也从外高加索得到了几个兵团。步兵第388师转隶给濒海集团军。当1941年秋,在西南方向出现敌人可能从罗斯托夫和刻赤海峡突到高加索的威胁的时候,外高加索方面军开始向北高加索调动部队。第44集团军的兵团和部队及第47集团军的一部向北高加索进发。这时,步兵第398师、第400师、第317师、坦克第6旅、第54旅、数个炮兵团、2个航空兵师和许多其他兵种部队和分队调给南方方面军。

  苏联政府当时极为重视加强黑海和里海的海军兵力。

  战前,苏联在黑海上拥有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其力量远远超过黑海沿岸各国海军力量的总和,它不仅能同黑海沿岸各国海军进行有效的斗争,而且也能够同极可能在黑海出现的德国和意大利海军舰艇进行有效的斗争。

  当时,在高加索有诺沃罗西斯克海军基地和巴统海军基地。

  战争开始一个月后,建立了波提海军基地(司令员M·Ф·库马宁少将,军事委员B·N·奥尔洛夫团级政委,参谋长A·B·斯维力德洛夫海军少校)。基地编有2个潜艇大队,1个鱼雷快艇大队(12艘),1个护卫艇大队(23艘),2艘基地扫雷舰,水警区兵力,4个海岸炮兵连,6个个高射炮兵连。有2艘驱逐舰以波提和巴统港为基地,到1941年10月后,由于丧失了西面的海军基地,黑海舰队分舰队的其他舰艇也以此两港为基地。(见苏联海军战史局档案馆档案:档175,卷宗32678,第1-2页)波提海军基地部队在外高加索军区部队的配合下,防守从土耳其边境到阿德列尔的黑海沿岸地区。

  诺沃罗西斯克海军基地(司令员A·П·亚历山大罗夫海军上校,军事委员N·Г·鲍罗金科团级政委,参谋长Г·H·霍洛斯佳科夫海军上校)在战争开始时,包括动员后新组建的部队,计有:1个护卫舰大队(4艘),1个扫雷舰大队(21艘),2个鱼雷快艇大队(2l艘),3个扩卫胆大队(33艘),1个潜艇训练大队(7艘),水警区兵力,11个固定的和铁道的海岸炮兵连,8个南射炮兵连,1个海岸防御后备团,1个海军陆战队旅,1个步兵营和其他一些步兵部队。这个时候,黑海舰队分舰队和其他编队的大量舰艇(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和29艘扫雷舰)也到诺沃罗西斯克停泊。(见苏联海军战史局档案馆档案:档55,卷宗5127,第23-27页)诺沃罗西斯克海军基地(包括刻赤岸防区)的部队在北高加索军区部队的配合下,防守从阿德列尔到刻赤海峡(含刻赤海峡)的高加索黑海沿岸地区。

  为了加强亚速海沿岸的防御,海军人民委员于1941年7月23日命令在黑海舰队编成内组建亚速海区舰队(司令员A·П·亚历山大罗夫海军上校,军事委员A·A·罗申旅级政委,参谋长N·A·符罗里科夫海军中校)。8月15日,从刻赤到达马里乌波尔(今日丹诺夫)的这支新区舰队的舰艇有:3艘炮舰,5艘护卫舰和7艘扫雷艇。三个星期后,又编进区舰队1个歼击航空兵大队(9架飞机),过一个月后,又组建独立顿河支队(4艘江河炮舰和8艘护卫舰)。(同上,档175,卷宗32678,第1-2页)

  除黑海舰队这些编队而外,还可令驻在克里木的海军分舰队、海军基地和空军部队编成内的兵力和兵器参加高加索的保卫战。

  当时我军新装备的巡洋舰、驱击领舰和驱逐舰具有良好的战术技术性能,特别是航速大、火力强、舰炮操纵灵活。潜艇也很现代化,火炮和鱼雷武器威力大、水面航速高,但是水下航速却很慢而且通信设备又不完善。黑海舰队的飞机几乎全是一些旧式飞机(只有l6架米格—1型新式飞机)。亚速海区舰队的舰艇在动员之前都是一些航速低、机动性差和机械已经磨损严重的民用船只,稍加改装并装上火炮(45—130毫米)和机枪。里海区舰队的舰艇虽然是专门建造的战斗舰艇,但武器装备却与亚速海区舰队完全一样。

  水面舰艇和潜各部队和编队,都已做好随时执行海上战斗任务的准备。从射击训练的成绩看,它们可以击毁可见的海上目标、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岸上目标能在白天和夜间击退成水平飞行的单架敌机的攻击。巡洋舰和驱逐舰能够实施单舰鱼雷攻击,鱼雷快艇能够实施单舰和编队鱼雷攻击。潜艇能够在一般情况下遂行单艇鱼雷攻击的战斗任务。海军基地的兵力和兵器已经做好抗击敌人来自海上空中突击的准备。

  舰队没有训练和掌握与磁性水雷作斗争、与敌人俯冲轰炸机和大编队敌机密集突击作斗争的经验、以及舰队各种兵力之间保持协间动作的能力,这些都是舰队战斗训练上的缺陷。

  舰队航空兵能够对敌人海上舰艇进行轰炸突击和鱼雷突击,白天能够以一个团的编队轰炸敌人海军基地和港口,夜间能够以小编队或以单机轰炸上述目标,在敌人占领水域敷设水雷,掩护我海军基地和濒岸近海的船只,进行空中侦察等。

  伟大的卫国战争前夕和战争过程中,北高加索军区和外高加索军区的空军得到了很大发展。北高加索军区组建了数个航空兵旅和开设了巴太斯克、耶伊斯克、塔甘罗格等航空学校。部队开始装备了依-5、依-15、依-16、依-153等型歼击机和斯勃型双引擎轰炸机。但是这些飞机的战斗性能仍不如德国飞机好。只是歼击航空兵有为数不多的、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现代化空战要求的雅克—1型飞机。这两个军区的空勤人员还没有完全配齐。

  在北高加索军区和外高加索军区大量开始新辟和扩建机场。

  在北高加索组建了两个空军集团军:空军第4集团军(司令员K·A·维尔西宁空军少将,参谋长A·З·乌斯季诺夫空军少将)和空军第5集团军(司令员C·K·郭留诺夫空军中格,参谋长C·П·西尼亚科夫空军少将)。高加索会战开始前夕,外高加索方面军空军部队和兵团内共有409架作战飞机。此外,在后备航空兵第11团、第25团、第36团和8所航空学校内还有800架飞机,其中歼击机125架、轰炸机107架、教练机568架。

  后来,在北高加索会战打响后,外高加索方面军空军根据最高统帅部指示拨出4个歼击航空兵团(72架飞机),编成第44集团军的空军,以支援第44集团军掩护北高加索通往马哈奇卡拉和巴库的接近路。[见苏联国防档案馆档案:档209,编号1038,卷宗32,第87页]

  方面军航空兵的其余兵力(第45集团军、第46集团军和方面军的空军部队)都用来防守我国与土耳其和伊朗的边界。

  由于北高加索我航空兵机场有限,所以靠近前线的机场经常拥挤不堪。如,阿德列尔机场上就驻扎了空军第5集团军的4个团和方面军空军的其他一些部队。此外,山岳地区机场特别少,高加索山脉又把空军第4集团军和第5集团深的驻地隔井,都给航空兵的机动和大规模使用带来了闲难,使它的战斗能力不能很好发挥。

  许多同志看到高加索离我国西部边界甚为遥远,因而他们认为敌人入侵高加索主要是靠实施登陆作战和空降作战,所以对从北面、即从顿河方面来防守高加索一事就不太注意了。外高加索方面军第44集团军只是在巴库方向上沿苏拉克河部署了2个师从北面和西北面掩护巴库,1941年冬季捷列克河构筑一道防御地区,却没有派部队去守备,这个防御地区到1942年春季就基本被洪水淹毁。

  北高加索各地对空防御也组织得很差。1942年5月4日,北高加索方向战线司令员向红军总参谋长报告说,敌人可能在北高加索军区地区内进行大规模空降作战,可是我们防空兵器却很少。

  在组织高加索防御过程中,对组织黑海沿岸的防御是特别重视的,尽管这里也出现了不少严重缺点。

  黑海沿岸地区和各处海军基地的防御工程早在战争爆发前就开始构筑了。但是,它们主要是从抗击敌人来白海上和空中袭击的角度构筑的,很少考虑到敌人来自陆地的袭击。各基地没有构筑抗击可能来自陆地方向的袭击的防御地区、支撑点和各种工程设施,也没有制定出从海上、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