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加索会战 作者:[苏联] А·А·格列奇科-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各基地没有构筑抗击可能来自陆地方向的袭击的防御地区、支撑点和各种工程设施,也没有制定出从海上、空中和陆地三方面保卫海军基地的统一作战计划,我军指挥员们没有想到需要建立这样的防御体系。

  最高统帅部1941年10月2日指示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说:“最高统帅部认为,你们必须立即开始构筑塔曼半岛上的工事并派部队守备。你们组织防御作业的计划,兵力部署方案,要于10月5日用无线电报报来。要立即着手实施工程作业。”[见苏联国防部档案馆档案:档48-A,编号1554,卷宗91,第314页'

  l0月9日,最高统帅部就向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指出了实施防御作业的具体地段:

  “国防人民委员命令构筑下述各道野战防御地区:

  1.诺沃霍漂尔斯克(不含)、沿霍漂尔河到乌斯特霍原尔斯基、马申斯基、苏罗维克诺车站、下契尔斯卡亚、继之沿顿河到亚速(含)一线地区;

  2.新不留兹亚克、沿库马河到韦利恰耶夫斯科耶、继之沿马内奇河南岸到马内奇斯卡亚(在顿河上)一线地区,面向东北,

  3.红亚尔、沿美德韦迪蔡河到乌斯特霍漂尔斯基一线地区,面向西;

  4.斯大林格勒外围防线,即卡梅申、辛泽瓦特卡、索洛得恰、伊洛夫利亚车站、沿顿河到卡拉奇、里亚比切夫车站、勃拉特斯基、150.0高地、红军城一线地区;

  5.为了掩护刻赤海峡和防守塔曼半岛,沿芳塔洛夫斯卡亚、阿赫塔尼佐夫斯卡亚、科梅夏纳村一线和帖姆留克、阿纳帕一线构筑呀战防御地区;

  6.为了从海上掩护诺沃罗西斯克市和阻止敌登陆兵在这个地区劈陆,应在红麦得维多大斯卡亚[即拉耶夫斯卡亚]、540.0高地、大齐美斯卡亚、沙普苏格斯卡亚一线构筑防御地区,这道防区的工积构筑应同黑海舰队军事委员会互相协商。

  责成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进行现地勘察。首先对第—道地区进行现地勘察,然后再对其它各道地区进行现地勘察。

  现地勘察和工事构筑应对各团御地段整个纵深进行。

  首先对各团防御地段内第一梯队营的防御地域进行现地勘察和构筑工事,尔后,再对团第二梯队营地域进行现地勘察。

  在进行现地勘察时,应遵照总参谋部下达的指示和营防御地域的示例图实施。

  各道防御地区的攻势构筑由下列有关人员负责:

  (1)构筑第—道和第二道地区由红军总军事工程部部长负责,由各集团军、工兵部队和当地居民实施;

  (2)构筑第五道和第六道地区出由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负责。此外,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必须加快罗斯托夫市外围各道防线的构筑。

  首先在前沿前设置防坦克障碍物(防坦克壕、防坦克崖壁、防坦克断崖和防坦克桩寨等)和构筑前沿各种工事。

  在构筑工事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使构筑完毕的工事能随时使用并注意炮兵的对坦克防御。

  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应就地动员出必要数量的居民、工具、汽车、马车、材料和修工事的当地居民食用的口粮,并与红军总军事工程部部长商定分期把上述人力、物资交给他管辖。

  准许各单位就地砍伐必要数量的树木修工事。

  现地勘察结束的时限:

  (1)对第一道和第二道地区的现地勘察应于1941年10月25日前结束;

  (2)对其余各地区的现地勘察应于1941年11月l0日前结束。

  红军总军事工程部部长应于1941年10月25日开始领导有关单位进行工程作业。

  于1941年11月25日前防彻地区的工事应准备就绪。”[见苏联国防部档案馆档案:档48-A,编号1554,卷宗10,第352-353页]

  然而,对上面各项指示贯彻执行地很缓慢。11月22日,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再次提醒北高加索军区首长不能允许防御作业再这样慢慢吞吞地搞下去。尤其在这一训令中,最高统帅部令他们不仅要注意构筑抗击敌人来自海上的攻击,而且也要注意构筑抗击敌人来自陆地攻击的防御工程。这份文件指出:“据我们所知,塔曼半岛和北高加索地区(其中包括独立第51集团军地带)的防御作业缺乏组织并且进展很慢。

  我建议你们:

  1.采取一切措施加速我军各道防御地区上工事的构筑,首先是塔曼半岛和阿纳帕、诺沃罗西斯克、格连治克和土阿朴谢海军基地地域内工事的构筑。

  2.在图兹拉沙咀、丘什卡沙咀、科尔通、6.0高地(巴太列依卡以西3公里处)、35.8高地(小库特以北3公里处h戈洛布季夫卡)构筑永备工事。给塔曼鱼产品加工厂、腹蛇库特等地的防御阵地配备追击炮、防空兵器,以阻止敌人乘坐船只和从冰上强渡刻赤海峡。

  3.在朴里莫尔斯科阿赫塔尔斯克、阿纳帕、诺沃罗西斯克、格连治克和土阿朴谢港口地域修筑防御工事时不仅要能对付海上敌人,而且也要能村付陆地敌人,这些地方的防御体系要与海军代表磋商。

  4.把从敌德萨和克里木运到诺沃罗西斯克港的货物卸下船,利用诺沃罗西斯克基地的现有的构筑阵地的器材在集团军地倍内进行防御作业。

  5.充分发挥诺沃罗西斯克和克拉斯诺达尔水泥厂的水泥生产能力和制造水备发射点预制构件的能力。”[见苏联国防部档案馆档案:档48-A,编号1554,卷宗10,第150-151页]

  从前线的战局发展情况来看,在战争刚一爆发就要求采取坚决措施尽快加强黑海沿岸防彻设施。开始组建新的海岸守备部队和海岸炮兵连,开辟新的海军基地在各处海军基地外围构筑要塞区,在各基地间的沿海地区构筑支撑点。通常,在每个基地外围构筑三道防御地区:前进防御地区、主要防御地区和后方防御地区。海岸防御是以独立的抵抗枢纽部体系建立起来的。这些枢纽部构筑在敌人登陆兵可能登陆的地方,每个枢纽部包括2—3排火炮、迫击炮和机枪永备发射点和土木质发射点、堑壕、掩体、铁丝网和地雷场,海上并有布雷区和舰艇巡逻掩护。海岸防御,就是这样从海上、从陆地和从空中统一建立起来的一种防御体系。

  亚速海和里海沿岸的工事也是这样构筑的。但是,在这些方向上的海军基地和海岸抵抗枢纽部地域内防御工事的构筑却比黑海那里晚得多;在亚速海方向是1942年春季开始构筑的,在里海方向是1942年夏季开始构筑的。

  新开设海军基地,这是加强海岸防御和保障海军部队和编队战斗行动的一项极重要的措施。在黑海,是在我陆、海军后撤的过程中开设新的基地的。在1941年8月至11月间,以诺沃罗西斯克基地的兵力和兵器组建起刻赤海军基地和土阿扑谢海军基地。

  马里乌波尔(区舰队的主要基地)和罗斯托夫是亚速海区舰队在业速海开设的第一批基地。但是这两处基地很快就处于敌人进攻部队的威胁之下了。因此,开始把耶伊斯克、朴里莫尔斯科—阿赫塔尔斯克和帖姆留克商港和渔港改造成海军用的基地。这些港口在战争的第一年就被发展成真正的海军基地了。

  法西斯德军越接近罗斯托夫,敌人从北面进犯高加紧的可能性就越明显。根据最高统帅部指示,采取了紧急的组织防御措施。1942年4月3日,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下达命令将整个军区划为11个战斗地段:

  第1个地段——萨尔斯文城地段,

  第2个地段——克拉斯诺达尔地段,

  第3个地段——伏罗希洛夫斯克地段,

  第4个地段——阿尔马维尔地段,

  第5个地段——契尔克斯克地段,

  第6个地段——皮亚季哥尔所克地段,

  第7个地段——纳尔奇克地段,

  第8个地段——布琼诺夫斯克地段,

  第9个地段——莫兹多克地段,

  第10个地段——奥尔忠尼启则地段,

  第11个地段——柑罗兹尼地段。

  每个战斗地段的防务由驻在该地段内的兵团、部队或军事学校担任。

  但是,组织这些地段的防御时,遇到很多困难。各驻军和军事学校特别感到缺少武船、弹药。据1942年5月1日统汁,北高加索军区各部队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四十的人有武器,某些要地甚至连一门高射炮也没有,军区也没有歼击航空兵。[见苏联国防部档案馆档案:档224,编号760,卷宗7,第23-26页]

  1942年5月4日,北高加索军区司令部发出战斗号令,要求采取措施保卫重要目标不被改空降兵和破坏组破坏,如守卫主要桥梁、隧道和高架桥,保护险要山口(有可能被敌人炸毁和长时间造成交通堵塞的一些山口),保护重要水源,加强机场、仓库和部队驻地警戒等,部队驻地内夜问应进行巡逻。[同上,卷宗26,第7页]

  在北高加索军区管辖范围内各区区中心所在地和主要的居民地内建立了歼敌营,这些歼敌营是由党政机关内积极分子及缓征入伍的人员组成的。

  在罗斯托夫州建立了70多个歼敌营,在奥尔忠尼启则建立了48个歼敌营,在切掸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建立了11个歼敌营,在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建立了9个歼敌营。[同上,卷宗7,第57-60页]歼敌营的任务主要是配合正规部队、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分队和民警歼灭敌人的空降兵和破坏组。歼敌营还负责保卫重要目标,警卫铁路枢纽、电话电报线和防御工程,担任站岗放哨市内巡逻,以及对空监视。北高加索军区司令部制定了歼敌营配合正规部队、内务人民委员部分队和民警作战的计划。

  顿河、库班和斯塔夫罗波尔地区劳动者,对我军组织北高加索的防御予以大力支援。从战个一开始,北高加索的劳动者就表现了向度爱国主义;他们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地支援前线。

  当时北高加索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及北高加索全体劳动人民肩负的任务很重。各级防御委员会领导人民修工事,向后方疏散居民、工厂、学校、贵重财物和牲畜。

  罗斯托夫州党委常委会决议,在本州组建一只作战部队,在各区建立与敌空降兵和破坏组作斗争的歼敌营(每营100—200人)[见罗斯托夫州党务档案馆档案:档9,编号5,卷宗35,第224-226页]

  各州的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把支前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筹建民兵和游击队。罗斯托夫州组建了1个顿河哥萨克师。

  为了回击希特勒匪徒对我国背信弃义的进攻,无数男女青年涌向各区兵役局勇跃报名参军。退休的老工人又重返工厂,接替那些奔赴前线的人们的工作岗位。这些老工人在申请书中写道:“我们同德国侵略者在1918年战斗过,今天当我们祖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我们要重返工作岗位,开动机器,为我们最可爱的红军缔造胜利……。”

  早在1941年7月初,罗斯托夫州党委常委会就通过了在本州各个城市建立民兵的决议。在塔甘罗格、沙赫特、诺沃契尔卡斯克和红苏林等市都建立了民兵队伍。7月中旬,成立了罗斯托夫市民兵步兵团,联共(布)市委常委会决定任命预备役大尉、罗斯托夫某工厂副厂长М.А瓦尔弗诺麦耶夫为团长。

  那时在农村是一个村一个村地报名加入民兵队伍。舒米林斯卡亚镇集体农庄庄员们在申请书中写道:“我们哥萨克用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对希特勒及其走狗的诅咒,我们开会时决定报名当民兵,拿起武器毫不留情地打击敌寇”。

  罗斯托夫市民兵团分队在保卫自己亲爱的城市的初战中,就已经表现出极高的战斗素质。指战员和政治工作人员打得都非常坚决、英勇、果敢。民兵的巷战——这是民兵们屡建功勋中的光辉一页。他们与正规军并肩作战,多次与敌人进行白刃格斗并战败敌人。苏联政府高度地评价了罗斯托夫市民兵的功勋,给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授了奖。罗斯托夫市民兵团由于英勇善战于1941年12月29日编入了红军的序列。[见罗斯托夫州委党务档案馆档案:档1720,编号3,卷宗24,第9—17页。]

  遵照国防委员会的决定,1941年10月26日在罗斯托夫成立了由联共(布)罗斯托夫州委第一书记Б.А德文斯基领导的防御委员会。罗斯托夫州在短期内就建立了70个歼敌营,组织了大约70个总人数约5,000人的游击队和游击小组,不久涅克里诺夫区、亚速区、塔甘罗格区和罗斯托夫市的游击队就参加了打击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战斗。

  所有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挺身保卫祖国的高加索。法西斯侵略者在占领区的兽行,激起了所有苏维埃人、高加索各族人民的愤怒和仇恨。

  战火使高加索各族人民更加团结一致。由于他们共同努力,高加索在很短时间内就变成了苏军的一个强大的军火生产基地。根据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倡议,在各加盟共和国、州和边区建立民族兵团。有数万居民出来构筑工事。

  各加盟共和国、州和边区不管距离战线远近,后方的人们不管是生产什么产品,他们都与前线的战士心心相连,在对敌斗争的伟大事业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苏维埃高加索全体人们就是在这个口号下劳动着,石油工人、机器制造工人和农民就是在这个口号下忘我地工作着。

  到处不断涌现人民的创造梢神,为超额完成计划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蓬勃发展。例如,在战争的头四个月,克拉斯诺达尔边区弹药的产量就增加了一倍以上。[见克拉斯诺达尔边区党务档案馆档案:档1774,卷宗1725,第20页]

  北高加索集体农庄庄员们象在前线一样紧张地劳动着。1941年8月7日《真理报》报道:“……截至7月30日止,库班的谷类作物就基本收割完毕。克拉斯诺达尔边区许多集体农庄,甚至有些区全区在十天内就收割完了庄稼,比预定的日期提前了一半。人人参加田间劳动,从中、小学的学生到年迈的老人都在抢收庄稼。近七年来,库班的收割工作达到这样的速度还是第一次。”[《真理报》,1941年8月7日]

  斯塔夫罗波尔人1941年秋季及时地收割完丰收的庄稼,上缴国家6,500万普持粮食。[一普特等于16。38公斤]

  外高加索各共和国妇女、老人和少年接替了奔赴前线的男人的岗位。例如,格鲁古亚的工业部门补充了四万名女青年。1941年,在亚美尼亚,妇女占工业企业职工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七以上。阿塞拜疆石油工业培养了两万多名男女青年工人。外高加索的集体农庄庄员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割完毕庄稼,并超额交给国家很多肉食、谷物、棉花、茶叶和其他农副产品。在第比利斯、巴库、埃里温和外高加索的其他城市的一些工厂里,组织了冲锋枪和迫击炮、炮弹和迫击炮弹、喷火器和燃烧瓶的生产。疏散到这里的军事工厂已恢复生产,开始向前线提供飞机和其他技术兵器。

  一列列满载着汽油、武器、弹药和粮食的列车源源不断地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北高加索各处的城市开往前线。高加索的劳动者全力以赴地支援着前线。

  高加索各族人民在伟大卫国战争初期,所表现的爱国主义事迹之多不胜枚举。高加索人民动员了一切物力积极支援前线,回击敌人。

  在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高加索劳动者掀起了爱国主义热潮。群众大会和集会的浪潮席卷了整个高加索。会上,苏维埃人声讨德国法西斯的罪行,决心团结在苏联共产党的周围,随时准备挺身保卫可爱的祖国,和战胜敌人的必胜情念。 

第四节 法西斯德军1941年入侵高加索的企图
 
  众所周知,战争初期战局的发展对我们不利。在战争开始的头三个星期内,红军就被迫放弃了几乎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和乌克兰的大部地区。9月,法西斯德军已兵临列宁格勒城下并将该城围困起来。到11月中旬,敌人就直逼我们祖国的心脏——莫斯科。

  在南方,战局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德军统帅部打算在进攻莫斯科的同时,还去占领顿巴斯和克里木,封锁高加索沿岸。按照希特勒匪徒的如意算盘这样做或许会迫使土耳其参加反苏的战争。

  到lo月底,法西斯德军就已经接近罗斯托夫了。希特勒匪徒把罗斯托夫看作是高加索的“大门”,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这个城市由于它处的地理位置,不仅仅是苏联南部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