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O 九
难道热爱人类就必须憎恨自己么?信仰理想就必须在绝望中生活么?斯宾诺莎把—切恨
说成恶和被动的情感,此宗教情感也。正当的恨也是人性的表现。唾面自干的人生哲学,不
是绝对的东西。圣人虽然不怒,但恨却更合乎人性。
一一二
一切美好的东西必须体现在个人身上。一个美好的社会不是对于国家的尊重,而是来自
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历史上曾存在过无数显赫的帝国,但它却藏着无数的罪恶,它的人民为
了皇帝的文治武功而牺牲生命,受尽苦难,这是对过去的历史所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一二 0
人格摧残消灭了骄傲,也消灭了自尊心。在实际上,把自尊心当成骄傲,又把骄傲当成
了自尊心。
雍正杀诸兄弟时,诸王大臣窥帝意旨,交章论列罪状请杀。雍正佯为迟回不决,惟反复
丑诋其罪状,分布中外,并加以种种不见血迹的磨折,令其自毙。活似猫观鼠与哭鼠也。
越是经历过苦难,越应当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苦难越多,生命也越宝贵,越有价值。
少年人热情于抛头颅,正是未经过苦难耳。越宝贵存己者,即所谓越活越起劲。讲究策略,
批判冒险主义、机会主义,但批判时却不能抹杀热情的可贵、牺牲精神和理想主义的力量。
人们听从你,相信你,为你牺牲和拼命,并不是仅仅由于你的正确,而是决定于许多许
多因素。但是使人行动起来的主导原因,往往是一种盲从,而不是出于确信。他们立刻会后
悔的,这就是动摇、变节和叛变,因此,廉价的信徒同时也是廉价的叛徒。
一二五
造谣者对谣言的破灭所羞愧的是他的诡计失败,他决不会羞愧他的失信和说谎,而是更
加厚颜无耻地去造新的谣言。正如骗子在一个欺诈失败之后,去进行更大的谎骗那样,他们
丧失天良(人性)就在此,和道德概念无缘也在此。骗子得逞之后,很难有洗手的,而是继续
更大的谎骗。
一二六
流言止于智者。智者,不使流言继续耳;愚者(没有一般理解力者)是流言的义务传播员,
可畅行无阻力。有大人口中所出之流言,有小人口头所出之流言。两者均须小心对待。轻播
大人口中之流言,则我为其利用矣;轻信小人口中之流言,则我成其尾巴也。
一二九
怯懦之人,无力行恶,但也无能行善(为正义而斗争),他们的善男信女式的忏悔和婆婆
妈妈的善良不是真正的道德。他们之不能行恶,并不是由于善(理性的原则),而是由于无力。
一旦他们认为自己有力(虚假的)的时候,可粗暴蛮横哩。
一三 0
一个忿怒但又无理的人,只感到可恶但不知为什么恶、恶在哪里的人,还有什么横祸不
会产生呢?他两眼充血,满脸凶光,毫无反顾地向他认为可恶的东西扑过去,不管对方是不
是无辜者。他像野兽,完全失去理智。
一六三
不要怪别人不义,只怪自己不行;不要在众叛亲离时徒然兴叹,而要重新开拓你的事业。
自己最可畏者,畏己之软弱无能耳。
一七八
游戏,娱乐,宗教……精神需要,是对人好像可以没有的东西,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的东
西。必须明确,它是一种需要,一种客观的存在的需要,一种栽根于内心的需要,—种天性,
人性的一个方面。
一八一
观人生法,不惟暂,惟常;不惟显,惟微;不惟矜,惟忽。
观人之法,在于观人怎样消磨他的空闲时间,他自由支配的日子。
一八四
公者,众人之利益所在也;正者,真理之基础所在也。无我为人者公,然无我非同流合
污,迎合落后。因之必以正。
一九一
凡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凡事皆可耐,惟俗不可耐。
一九二
凡人必先量己之长,知己之短。于所长则不可自恃而任性,于所短则不可自欺以欺人。
然后平气以察人情,准情而考成事。
一九八
人经患难,死人复活,见世人变异,当悲人心之不测也,而易对人之虚无感情,对人类
作道德上的绝望,而信乎荀子人性恶之说。
一九九
《易·大过》云,君子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天下非之而不惧,举世不见知而不悔人皆
尚同而违众,信深守固;莫我知隐遁于世,不怨不尤,则不惧而无闷矣。人之常情,孤独无
援必惧,默默无闻必闷,君子卓行绝识,处大过时,利害迭变,是非交攻,独立不惧,坚贞
不移,其守过人,其量过人,不惟一毫不动,而更是磨炼生平学力识力之好机会。
侠出于伟大的同情
罗家伦
(1897…1969),现代学者,教育家。本文
选自罗家伦《新人生观》
,沈阳,辽宁教
育出版社,1997。
我所谓侠,乃是“豪侠”
“任侠”之侠,我所谓“侠气”,就是豪侠任侠之气。中国历史
上向来认为侠是一种美德,但同时也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侠是一般浪人,不务正业,专
管闲事,为人家报仇,打抱不平,甚至去作奸犯科。韩非子就曾说过:“儒以文乱法,而侠
以武犯禁,”认为两者都不对。可是我们要知道,这只是侠的流弊,这在社会没有纲纪,政
治不上轨道的时候才会发生的;这种侠只是一种所谓“游侠”,然而侠不必就是“游侠”。何
况就在这种“游侠”里面,也未始没有一种天地间的正气存在。所以太史公作《史记》,特
撰游侠列传一篇,并举出朱家郭解等人,来表扬他们特立独行的地方,不是没有道理的。
为什么我提倡尚侠?我们要确定一个观念,建立一个主张,必须先考察我们民族的弱点,
社会的病象,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发生实效。现在中国的社会已经堕落到一个残酷的社会,
一个最缺少侠气的社会。中国人常讲“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
, ,而事实上的表现,却正
相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第一是同情心的缺乏。中国人论交,有所谓“患难之交”;这是最可宝贵的,就因为讲
“患难之交”的人太少了。中国社会有一种最凉薄的现象,就是看见别人在患难之中,不但
不表示同情,反而高兴快乐。比方有人在街上跌了一跤,假如在英美各国,大家一定要抢着
去把他扶起,甚至送他到医院去,如果他跌伤了的话。而在中国,大家看见了,往往还拍掌
大笑。1935 年我因事到重庆来,因为不认识路,从一个书店乘洋车回旅馆,半路上洋车翻
了。奇怪得很,因为重量偶然的平衡,我没有向后翻出去,洋车夫也双脚悬起来,于是人力
车成了自动车,向一个很高的坡度开下去,开了二十几丈。当时我看见前面有军用卡车要撞
来了,叫路旁的人把洋车拉住一把,但是沿路的人只有笑的,没有拉的。我还有一次,在武
汉轮渡上,看见一个人掉入水中,船上许多人不但没有一个人去救他,反满不在乎似的以笑
谈出之。我当年在欧洲的时候,知道有一次火车出事,开车的人因为酒醉跌出去了,火车自
动进行,无法停止,于是有一个大学生在前站的铁桥上,奋不顾身地跳上车头,将车闸住,
自己一个手臂撞断了,一车的人却是救住了。这件事各处报纸大载特载,奉这位青年以英雄
的徽号,真是他应得的称誉。这较之中国人在急难时看人冷眼的何如?
前一向卫生署一位负责当局告诉我一件事,说他亲眼看见一个人病得快要死了,抬到重
庆某个教会医院门口,但是因为找不到保人,付不出一个月的住院金,医院不许他进去,他
只有躺在医院外面死去。这种见死不救的现象,在慈善性质的机关门口出现,是何等骇人听
闻的事!我还听说有些当军医的人,往往发财,这是何等的残忍,何等没有心肝!前些时候,
重庆临江门外,一场大火,烧去四千余家,若是在外国,这还得了,恐怕要全市动员来募款
救济了,但是此地却也平平淡淡地过去!
最近潘光旦先生介绍美国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所著《中国人的特性》
一书,其中有一篇题名是《无同情心的中国人》,我看了非常难过;但他所举的都是事实,
我也无法否认。不但明恩溥的观察如此,就是最恭维中国文化的罗素,著书时也提出中国人
残忍而缺少同情心这点。譬如死了人是人家一件最不幸的事,但是中国一家死了人,别人对
于这件不幸的事是不同情的。我初到法国的时候,在电车里,看见同车的许多人,忽然都脱
帽致敬,很以为奇怪;原来是车旁有人家在出殡,这是表示对死者的同情。不要说普通人遇
着出殡是如此表示,就是总统出来遇着出殡,也是脱帽的。中国人却不然,看见死者亲属的
“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就是吊者也会大悦起来!乡村人家甚至还希望别人家有人死,可
以去喝酒吃肉,饱啖一顿;城市里不是万人空巷的去看大出丧吗?明恩溥特别举出中国人对
于残疾的人,没有同情。出过天花的人,到药店去买药,药店的人常常要问他:“麻大哥!
你是哪一个村子里来的呀?”看见斜眼的人,便要说:
“眼睛斜,心地歪,”来取笑他,挖苦
他。普通以为残疾的人都是坏人, “十个麻子九个坏”
譬如 ,
“天怕六丁六甲,人怕斜眼蹩脚,”
这类尖刻无稽的话是很流行的。其实肢体略有损坏的人,哪里就是坏人。如果其中有坏的,
也大都是社会逼成的,因为社会对他太歧视了,使他感觉人人都苛待他,他也自然不得不存
心防范,或设法对付人了。再还有对于年幼孤弱的人,也是同样的不加爱护。童养媳受虐待,
是普遍的现象;打丫头、虐奴婢更不必说了。所以同情心的缺乏,是现在中国社会最显著的
一种病态。
因为同情心的缺乏,于是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以为事不干己,绝对不管,因而社
会上无公是公非可言,也缺少急公好义之人。是非的观念,不但需要政治去培养,而且需要
社会去扶植。有社会的奖励和社会的制裁,然后才有公是公非产生,例子很多,不胜枚举。
社会的进步,不但要有是非的标准,而且要有人肯自己牺牲,去维持这是非的标准。
但中国传统的哲学,只教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须知达固且要兼善天下,
穷也不应独善其身,至少也要兼善其邻罢。中国人受这种传统哲学的毒太深了,人人都想独
善其身,所以不但同情心不能发达,而且公是公非也无从树立。
因为同情心的缺乏,所以牺牲精神也就堕落。侠者最好讲“千里赴义”。设如没有牺牲
的精神,如何能去赴义?我们应该“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
; 。是的,闲事不管,可
以省多少麻烦。但正当的闲事,哪能不管,而且愈能多管愈好。英美法律上规定的陪审制度
(Jury syslem),不但鼓励,而且逼迫人家管闲事。不过没有牺牲精神的人,是不配管闲事
的。若是自己不肯牺牲,不要说千里之义不能赴,就是隔壁人家出了事,也是不配问。上海
人家被盗时,决不能喊“捉强盗”,而只能叫“起火”,因为隔壁人家听到“捉强盗”,必不
敢出来,恐怕自己会吃亏,而听到“起火”,因为怕自己的屋子烧起来,也就不得不出来了。
这些冷酷懦怯的事实,正是现在中国社会病象的表现。
这种病象,可说有两个来源:第一是生活。在贫苦的社会里,生存竞争,非常激烈。要
“解衣衣人,推食食人,”是不可能的。漂母饭韩信,也要她自己有一饭才行。我们常常看
见,有些贫苦的人,为争一两毛钱,而打得头破血流,甚至打出人命事来。轮船将靠岸的时
候,那些脚夫不等船靠妥,就抢着向船上乱跳,稍不当心,就扑通下水。他们自己的生活,
尚且无法解决,哪里谈得上对人的同情?第二是思想。中国多少年来的教训, “明哲保身”
是 ,
也就是俗语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结果就是人人怕管闲事,怕惹祸上
身。“路见不平,拔剑相助”的风气,现在已沦落下去了。其实世界上绝对的个人主义,也
是行不通的,正如绝对的兼爱主义行不通一样。你看见邻居人家生了瘟疫,你如果袖手旁观,
就不免被传染。尤其在现代的大社会里,人与人息息相关,谁能过孤独的生活?“穷则独善
其身”。哼!要想独善哪里是可能的事?
或者有人以为上述的种种社会病态,说是由于生活的贫困还可以,说是由于思想的影响
便不对。但我以为思想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比方上面所举的一个例,药店的人要称出天花
的人为“麻大哥”,这难道也是生活使然吗?思想与生活,要同时改进,社会的病态,才能
根本消除。
在世衰道微的时代,因为同情心的缺乏,是非观念的不明,赴难精神的低落,才往往使
有心人不得已而提倡“任侠”。太史公在游侠列传中,曾慨乎言之地说: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
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
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他又说:
“缓急人之所时有也,而布衣之徒,设取
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所以“侠客之义,又曷可少
哉”!他提出朱家、郭解,说朱家是“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郭解是“以德报怨,厚施而
薄望,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我上面说过,这种游侠是社会不纲政治黑暗时代的产物;
我们不一定要提倡游侠,但这种侠气是应该推广的,并且要藉政治的力量来推广的。不以私
人的力量去报仇雪恨,而以政治的力量作大规模的改良策进,才能把同情心推广到“天下有
饥者,犹己饥之也,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
”而使天下之人,都各得其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侠者,不是朱家,也不是郭解,而是墨翟。他不主张拿刀去行刺暗
杀,去报仇打不平,而是从大规模的政治改革着眼的。他说侠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大仁,第
二是大义,第三是大勇。怎样才是大仁?他说:“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
之大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
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又与人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
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
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墨子如在,必称侵略者为贱人了!
” )他对于政治的主张,以为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诸加费不加民利
。
者,圣人弗为。”这是充分的同情心的表现。他主张充实内部而不主张侵略人家,增加土地。
所以他有“非外取地也”的主张。有人以为墨子既主张兼爱,一定也主张非战;如管子就曾
说:
“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其实不然。他是反对侵略的战争,并不反对自卫的战争—
—不但不反对,而且他帮助自卫的战争。楚欲攻宋,公输般为造云梯,墨子听到就往见公输
般。他“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和公输般斗法,公输般九次的攻城计划,都被他破了。楚
王要杀他,他说他有三百弟子已经在保卫宋国,杀了他也没有用。楚王没有办法,只好软化
下来说: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从这段史实,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第一,墨子能赴人国家
之难,协助自卫战争;第二,他有技术的能力,以协助他人;第三,墨家是有组织的团体,
能作有纪律的行动。这些都是说明大仁的意义。侠与义是相连。墨子虽主兼爱,但非滥爱,
而主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