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赶着牛车直奔镇上而去,进了镇也这本平安药铺,李慧已经来过一次了,上次王老头给李慧几个说过,下次再送的多的话直接走后门,后门边上也是一条街,不过不是主街,主要是镇上住的人家,平常也没那么多人。
李慧指路,直接走到药铺的后门,李安福上前敲了敲门,开门的还是王老头,不认识李安福,问:
“你们是来干什么的?”
“王爷爷,是我呀,上次来这卖过茵陈的。”李慧忙勾头跟王老头打招呼。
“原来是你这小丫头呀,这两位是?”
“这是我爹,这是我娘,我们这次还是来卖茵陈的,我们这次采了好多。”李慧介绍到。
“王大叔,俺们听惠儿介绍过您,上次也多亏您帮忙了。”
“客气啥,我挺喜欢这几个孩子的。行了,赶紧把东西搬过来吧,我给你们称称。”
李安福和胡氏看王老头这么爽快,心里不由一喜,忙把牛车赶到门口,和胡氏麻利的把茵陈搬下车。
李老头把称拿过来,一袋一袋的称,最后算了一下,
“一共二百六十六斤,总共七千九百八十文,你算算没错吧”对李安福说。
“没错,王大叔。”李安福道。
“行,我和你们去账房结账。”
账房看是王老头领过来的人,也没多说,直接拿了钱。王老头还交代,让给七两的银子,剩下的九百八十文给成了铜板,方便买东西。
李安福和胡氏感激的不行,忙对王老头道谢:“王大叔,真是麻烦您了,还考虑的这么周全。”
“客气啥,我看你们家孩子都挺机灵,你们两口子也都是老实人,才挺喜欢你们的,让刘账房给成银子方便,不打眼,下次要是再来卖还直接找我。”
“行,王大叔,这几十文给您打酒喝。”李安福觉得不好意思。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也不差你这么点钱,下次再过来给我带点好吃的就行。”王老头还是挺理解李安福的,不过他一个老头子也不差这么点钱,再加上知道李慧家条件不好,也就不想要,还给他们找了个借口。
“那王大叔,实在是麻烦您了,太谢谢了。”李安福这个老实人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感激。
“甭客气了,你们忙,就先走吧!”
“那王爷爷(王大叔),我们先走了。”李慧和李安福、胡氏跟王老头告辞。
几人出了医馆,胡氏拿着这么多银子,感觉跟做梦似的,从来没拿过这么多钱,跟上次李玉锦的反应一样一样的。
李慧不由在心里偷笑,这才几两银子,以后要是更多,岂不是都不敢拿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胡氏才冷静下来。
这有了银子,免不了要购物的,这是古今女人共有的天性。
胡氏让李安福驾着牛车在镇口等着,自己领着李慧去逛街,俩人先去了布店,胡氏想家里人衣服也都破了,几个孩子的衣服也都有补丁了,这次有钱了,准备给家里人都扯一件衣服。
布点的伙计见到胡氏进来,忙招呼道:“这位大姐,您要点什么,我们这儿什么样的布都有,有新进的棉布,各种花色都有,还有质量比较好的粗布,适合您用,还不贵。”
伙计挺热情的,也没胡乱推荐,没有向胡氏推荐别的不切实际的。
胡氏想家里人多,都买棉布也买不起,银子很不经花的。她问小伙计:“你们这粗布怎么卖的?”
“大姐,粗布十文钱一尺,您要多少?”
“我们这要的多,能不能便宜点?”
“这要看您要多少了,要是能要一匹(一匹六十尺),给您九文钱,再多我就做不了主了。”
“我大概能要一匹,一下子要这么多,不能再便宜点吗?”胡氏想家里大大小小十八口人,还有几个孩子个子也不矮,都顶大人了,盘算着一匹估计还不怎么够。
“那我去叫掌柜的。”伙计也做不了主。
不一会儿,掌柜的就过来了,是一个胖胖的中年人,四十多岁的样子,留着山羊胡,看人的时候都笑眯眯的,一副精明的样子。
“这位大妹子,我听伙计说了,你要的多,最少八文钱,不能再少了,您要是还要别的,我就给您算便宜点。”掌柜的看胡氏一下子买这么多,也有心结交。
“行吧,掌柜的,我再要十尺细棉布,要那个粉色的吧!”胡氏想了一下也同意。买一点细棉布给家里两个女孩子做两件漂亮的衣服。
“行,棉布都二十八文的,也不跟您多要,就给二十二文吧,下次还来我这买。”掌柜的很爽快的便宜了六文钱。
“小张,你帮忙包起来,大妹子,你跟我来这边结账。”
顺利地结完账,胡氏抱着布料,先去把东西放到牛车上,又跟李安福说去买点盐酱油之类的。
家里也断网了,好不容易用手机流量传上来的,好艰辛的说。(小说《穿越奋斗之幸福生活》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十七章 回家
古代的盐还是很贵的,都被朝廷垄断了,平常人家是不能私自贩卖盐的,要不可是死罪。
镇上就只有一家卖盐的,名为一品杂货铺,也卖各种调味品,应有尽有,大家一般都来这买。
胡氏这次有钱了,在调料上也不吝啬,盐要十几文一斤的,能顶一斤猪肉了,平常用盐也都要省着用,更别说油盐酱醋之类的调味品的,胡氏很豪迈的称了五斤盐,打了一瓶子酱油,一瓶醋,又称了几斤白面,准备回家包饺子,家里人都吃一顿白面饺子,好有力气好好干活。
李慧和胡氏又挑了几样其它的东西,“掌柜的,结账了!”
“好的,这位大姐,我帮您算算,一共一百五十二文,算个整数,给一百五十文吧。”掌柜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快速的报出来价钱。
“行,掌柜的,给,正好。”胡氏知道这一品杂货铺东西齐全,价钱公道,所以爽快的付了钱。
胡氏领着李慧离开了杂货铺,直奔镇口,正好镇口是卖猪肉的,胡氏打算再买一些肉。
还是上次卖肉的大叔,看到李慧还有点印象,毕竟几个孩子买这么多的肉的还是少见。所以印象比较深。
看到李慧忙热情的打招呼:“小姑娘。和你家大人来了呀,这次要多少?”毕竟这些大主顾不多见。
“老板,给俺称十斤吧!多少钱一斤?”胡氏道。
“放心吧大姐,不会让你亏着的,还按上次的价钱,十二文一斤,你看成吗?”卖肉大叔满脸笑容,大声说。心里想着,这可是大主顾,一定要捞着了,下次争取还让在这买。
“行,那你称吧,就要这块。”胡氏也是知道价钱的,知道这已经很便宜了,也没搞价钱,就指着一块肥肉让老板称。
“好嘞,您看好,一共十一斤一两,算您十一斤,一共一百三十二文,你看成吗?”老板痛快的抹了零头。
“行,你再把那猪下水还有那骨头给我装起来吧。你看看多少钱?”胡氏想着上次的猪大肠很好吃,就想着再买点儿,毕竟很便宜嘛,并且还是肉。骨头也还可以提炖汤喝,炖好了还是很好喝的,一人来一大碗,别提多爽快了。
“大姐,你给个三文吧,一共一百三十五文钱。”
“行,给钱。”胡氏还是用的卖药材的零钱。
“哎。正好,肉您拿好,慢走,下次再来啊!”老板热情的送走了两人。
镇口,李安福已经等了很久了,看到胡氏和李慧大包小包的过来,,忙上前接过。
“买这么多怎么不让我去拿。”
“也没多少,天也不早了,咱赶紧回吧。”
李安福帮着胡氏把东西搬上车,零零碎碎的装了不少,还有一匹布最打眼。
李安福驾着牛车,晃晃悠悠的往家里走去。
今天教幼儿园,被好几个无理的家长纠缠,感觉好烦,有些事还解释不通,实在是没心情更那么多了,望大家见谅。
第十八章 低调行事
半个时辰一晃而过,李家三人驾着牛车回到了家,李安福把买的东西搬回家,就赶紧去还李大贵家的牛车,毕竟牛车少,除了怕出什么岔子之外,还怕有的人家急用。
而胡氏直接进了堂屋,把剩下的七两银子并几百文铜钱交给了牛氏,李家现在还没分家,银子都归牛氏管,下面的小辈们要是需要铜钱,要向牛氏说明用途,牛氏觉得可以才给钱,虽然这样很不方便,可是也方便家里管理,毕竟还是要有一个当家人的,要不就乱套了。
再说了,农村很少有父母在就分家的,大家都觉得那是不孝,也是家庭不和睦的表现,并且很多人觉得,大家在一起才能更加齐心协力,也表示家族兴旺。
牛氏接到这么多银子也没觉得多惊讶,毕竟在家里都算好了,再说了,管家里的银子这么多年。还是有些魄力的,不是下边这些儿媳能比的。
大白天的,大家也没那么多闲心聊那么多,商量事情都是晚饭后,不耽误时间。
所以胡氏交完钱之后就赶紧出门,接着忙活了,药材也是有季节的,过了正月(农历)效果就不好了。
李慧也是拿着铲子出发了,自己的计划之类的都是要资金支持的,目前也就只能这样慢慢挣钱了,老天估计也不会让她白白来这世间走一遭,于是她哼着歌曲,
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好风光,蝴蝶也忙蜜蜂也忙。。。。
往后山走去。
时间在忙碌间眨眼而过,李家人都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傍晚的时候,李家几个女人都洗了洗手,忙着处理今天买的东西。
胡氏去后院菜地里(农村的院子都很大,房子后边种菜之类的)割了一大捆韭菜,让李氏跟她摘韭菜,李家人多,一个人还忙不过来,周氏去和面剁肉馅,几人分工合作,准备的还是挺快的。
不到半个时辰,面和好了,馅也拌好了,就只剩下包了。
这时,李家的女人全上阵,李慧,李秀还有李如意也都来帮忙。
堂屋里,大家都围着方桌,两个人擀面皮,五个人包,一派忙碌的景象。
李家几个男人回家,看到屋里的情景,不由觉得温馨,没有什么比忙碌回来看到家人开开心心,孩子老婆准备着晚饭更让人满足了。
人生的追求也不过如此,父母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还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李家几个男人觉得人生圆满了,不愁吃,不愁喝,开开心心最好。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就包了两锅排(农村一种盛东西的器具)了,可以开始下锅了,一般情况下都是一边包,一边煮,当然,也就是男人们先吃,最后包饺子的女人们再吃。
虽然这有一部分原因是女人心疼自家男人,不忍他饿着,但是,还表现了古代女人的地位。
大家一边忙碌着,一边聊天。
“哎呀,感觉现在的日子跟神仙似的,能吃饱不说,还有白面饺子吃,以后要是天天这样就好了。”李氏感叹。
“二婶,放心吧,以后会让你吃肉吃腻,想吃青菜萝卜的。”李慧忍不住说道,有这么团结勤劳能干的一大家子人,不富起来才怪。
“那怎么可能,天天吃白面饺子我都吃不烦。”
“二婶,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会烦的。”
“不可能,俺小时候那一场大灾可害了好多人,饿的都开始啃树皮了,还有的地方据说都开始吃人肉了,那时候俺就想,啥时候能天天吃饱饭就好了,现在日子才算好过一点,可还是要看老天爷的,就怕老天爷不给人活路。”
李氏说完,大家心情都不免有些沉重,毕竟几个大人们印象还是挺深的,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饿死的,李青山和周氏好不容易才养活了兄弟几个。
“以后咱们日子会好过的,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的。”李慧不知道当时的情景,不过可以想象出来,估计和一九四二里面的差不多,浮尸遍地,惨不忍睹。
“就是,慧丫头说的对,咱应该往前看,咱们家会越来越好的。”李青山说。
把大家从悲伤的氛围里拉出来。
“对了,咱家这么几天就挣了这么多银子,你们都不要出去乱说。”李青山刚想起来。
“爹,俺们都知道的。”李家兄弟几个说。
“我知道大人不会,可就怕几个孩子乱说,回头你们跟几个小的交代一下,也不要说家里老是吃好吃的。毕竟钱财迷人眼,到时候会防不胜防的。咱们要低调,要是别人肯定也会把法子藏好的。”李青山道。
“知道了,咱家孩子都不是那样的,都很听话的。”
说话间,饺子就熟了,李青山觉得借人家一天牛有点过意不去。
“老大,你盛一碗饺子给大贵家送去,不能白使人家的牛。”
“知道了爹。”李安福回答。
这边,胡氏赶忙盛了一大碗,递给李安福。
“爹,那我去了。”
“恩,快去快回。”
李大贵家,他跟李安福说,“还送什么东西呀,这吃点好的也不容易,自家吃吧。”
“家里还有,今天去镇上买了些肉,就包点饺子,给你们也尝尝。”李安福说。
两人推辞来推辞去。
“行了,赶紧拿着吧,一会就凉了,你不收,我到时候就不敢来借牛了。”李安福这么说。
“好吧,这次收了,下次别这么客气了。”李大贵无法,只能收下。
李安福拿着空碗,匆匆忙忙的回家。
“老大回来了,咋这么久,大家都等着你呢。”李青山说。
第十九章 无题
“你们咋不先吃呀,大贵他非不要,跟他拉扯了一会儿。”李安福搓搓手,觉得让大家等他一个有点不好意思。
“大贵人还是不错的,不像李金家,有个牛就不成样了,谁家想用都要说尽好话,还要给好多东西,大贵还是值得交的,过几天,咱们先把法子告诉几个相好的人家,毕竟不会长久的瞒住村里人,像大江家,大贵家都没少帮咱忙,过几天告诉他们。”李青山说。
李金家也比较富,有百十亩田地,还有牛,下边的兄弟李银,李铜都是以钱起名。但是李家为富不仁,喜欢趁火打劫,别人休想占他们半点便宜。
“行啊,爹,我那几个兄弟人都还不错,到时候肯定先帮他们。”李安福本身就不想欠人人情,何况李大河李大海几个兄弟在自家孩子小时候没少帮忙,特别是李慧小时候一场风寒,差点没要了命,家里也没钱买药,还是几个兄弟从牙缝里凑出来的钱,所以李大福心里感激,就是不知道怎么感激,这也是一个机会。
“过两天再说,先吃吧,一会就凉了,老大媳妇,你们几个去盛吧。”李青山说,再说下去饺子就泡烂了。
细白的白面饺子,颗颗饱满,伴着韭菜的鲜味,一口咬下去,油都流出来了,家里的大人都吃得满口留香,肚子都圆了,更别提几个小孩子了。
李玉荣和李玉华别看人小,也都吃的不少,饭后摸着圆滚滚的肚子,说:“娘,我明天还要吃饺子。”
周氏看小儿子这样,也不由笑了。
牛氏很疼这几个小孙子,忙发话,“行,只要你俩以后想吃,就给你们包,保管你俩吃个够,”典型的有钱不慌。
“奶奶最好了,我们也亲奶奶,奶奶也一起吃。”两个小吃货忙跑过去,抱着牛氏的大腿撒娇。
李慧也是觉得好久没这么满足了。长舒一口气,自己都有点鄙视自己了,曾几何时,一顿饺子都能让自己这样,前世不说吃遍山珍海味吧,各种美食那是没少吃,这刚来这么十来天,就觉得那些窝窝头让人难以下咽,不能理解长年这么吃的人怎么过得。
吃完饭后,这次是牛氏留了大家一会儿。
“我跟你们说一下咱卖药材的情况,除了买布卖肉和各种杂物的东西,一共还剩七两多一点,大家也都忙了这么多天了,我决定拿出来一些分给你们,以后有需要买的也方便一些。”
“娘,咱们都一起过日子的,分什么分,您都拿着吧。”李安福说,他觉得家里的钱就该他娘管着。
“你个大男人知道啥,你媳妇她们肯定有想买的,自己手里有钱也自由一些,咱挣钱了,不用省着了,几个媳妇想买些胭脂水粉的也行,你们年轻,也该好好收拾收拾。”牛氏还是很开明的,别家媳妇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自家几个一直受苦,她还是很心疼的。
再说了,家里几个姑娘也该做几身新衣服了。
“那好吧娘,听您的。”
“家里大大小小都有帮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