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支持后退决战,但也必须增加兵力,特别是一战区。”庄继华思索着说:“当日军越过豫皖边界后,一战区实际面对的就是日军的侧翼,所以他们就会出现机会,这是其一;其二,即便后退决战,我们也必须消耗日军实力,否则日军有可能一直冲到武汉。所以增兵是必然的。我来武汉的目的就是向校长要兵,至于具体打法,等日军具体行动方案出来再说。”
“敬之,我们能抽调多少兵力到北上?”蒋介石微微点头,他对打胜这一仗有些信心,既然庄继华在日军内部埋下这样一枚地雷,最少也不会损失太大。
何应钦略微想想说:“七十一军、七十二军、七十四军、二十七军、第五军、第八军,十八军,这些部队整编完成,另外二十二集团军,此外还有没有整编的八十六军,六十六军,八十三军、第二军团、第四军等部队也在,除了留下保卫武汉的部队,我建议调二十七军、第八军、二十二集团军北上,加上前期北上的七十一军、七十二军、七十四军,这样一战区就增加了三十万兵力,这都是我们整编过后的部队,装备好,战斗力强。”
七十一军等部队虽然整编了,可不是按三三制整编的,而是二三制,即每军两个师每师三个旅,这样每个军三万六千人,二十二集团军则是按照四十九集团军的编制设计的,总兵力十万人。
薛岳接受一战区副司令和前敌总指挥职务时与蒋介石有约,要增加一战区兵力,蒋介石就调了三个整编军过去,也幸亏调了这三个整编军,否则以平汉铁路的运力,根本无法在一个月内将三十万部队和装备运到河南。
蒋介石想了想,心中有些舍不得,这些部队刚整编完就拉上战场消耗,实在有些肉痛,他沉凝下来。
庄继华却先开口了:“部队配置我建议前轻后重,建议在豫鄂边界大别山地区留下一支有力部队,数量在五万人左右。在这个位置留下一支部队是为了防止日军乘胜冲向武汉,而且还能对徐州侧后提供掩护。另外我建议将第一军和七十八军从徐州地区后撤,集结在豫皖边界的邙山一带。”
“这样吧,敌情还不十分明朗,”蒋介石说:“二十二集团军和第八军立刻北上,第二十七军、第二军团,在信阳地区集结。文革,你要密切日军变化。”
刚才情况通报时,蒋介石和庄继华都没有说出情报是来自军统还很中统,只有何应钦和林蔚隐约猜到来自庄继华,他们都是长城抗战的参加者,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求月票支持。。。。。。。。
双倍月票的最后一天。。。。。。。。。。。。。。。
两更归一,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二节 交易(五)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二节 交易(五)
在座的都以为会议就这样结束时,庄继华却又提出个问题:“校长,日军将进攻冀中的消息是不是通知中共方面。”
刚刚站起来的何应钦和林蔚愣愣的看着他,白崇禧和陈诚却有些不解,蒋介石皱起眉头。陈诚首先摇头:“通知他们做什么,刚开始打了几仗,现在是好处就来要,没好处就躲得远远的,中央的命令也不听,不管他们。”
“辞修说得对,没那个义务。”林蔚也表示支持,他偷看一眼蒋介石的神情:“让日本人给他们点教训,游而不击是不行的,要抗日还得靠我们正规军。”
陈诚和林蔚都是中共谈判小组成员,两人数次提出将八路军指挥体系彻底纳入国军系统,都被共C党拒绝了,相反共C党却拿出扩编八路军的计划,被拒绝后就干脆自行扩编,作战地域也脱离了第二战区,当陈诚在两党联络会议上提出来时,却又以蒋介石所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来搪塞,让陈诚憋了一肚子火。
“我建议通知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王明,这一次我们免费提供。”庄继华不动声色的说,仿佛没有看到蒋介石越来越黑的脸。
听到免费两字,蒋介石的刚。要发出的火气立刻压下去了,他沉声问:“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庄继华看看众人慢慢的说:“共C党。对我们存在很深的猜忌,这对两党合作抗战十分不利,可正如当年北伐时一样,共C党内也分作两派,一派是王明代表的支持统一战线派;另一派是毛Z东代表的维护独立派。就目前来看,毛Z东在党内占领导地位,如果能想办法把毛Z东调走,比如调到苏俄共产国际,王明就可能上台,成为共C党的领导者,这对我们无疑是最有利的。可王明现在居于劣势,我们要采取些行动扶持王明,扶持王明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的主张在他们党内看来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他主张的一切通过统一战线的主张是正确的。”
说到这里蒋介石大约明白庄。继华想做什么了,可在他看来,这无疑是异想天开,把毛Z东调走,共C党不会这样蠢。
“其次,如果冀中有防备,将能拖住日军,分担日军部。分兵力,对我们正面作战有利。”庄继华又补充道。
屋里陷入沉默,众人都有些转不过弯来了,明明是。给共C党提供好处,怎么变成打击共C党了?何应钦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庄继华:“文革,你这想法有些匪夷所思,提供一次情报就能让王明地位上升?”
“一次肯定不行,得多次,另外王明的某些主张或。要求可以满足,这样两三年后,王明就可以在党内向毛Z东提出挑战,无论他胜还是不胜,对我们都有利。”庄继华平静的说。
“文革,你不是不参与剿共吗?”何应钦问。
“现在没有内战,”。庄继华说:“共C党是政治问题,不是军事问题,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写的关于统一战线的,他说帮助和让步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另外他还提出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我认为他都说得对,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我们也同样可以。”
庄继华的态度很明白,只要不是军事行动,他就支持。不过他的理由也让人难以接受,用毛Z东的理论来对付共C党,这未免太疯狂了。
庄继华心中无奈的苦笑着,他不知道这个提议能不能打动蒋介石,如果蒋介石采纳,他以后就可以正大光明的与共C党打交道了,同时也对蒋介石采取军事行动的想法有所遏制。
蒋介石若有所思的看着庄继华,庄继华心中涌起一丝希望,可蒋介石一开口就让他失望了。
“文革,这次可以通知他们,以后要看情况,没有我的允许,你不能私下采取行动。”蒋介石的神色很严肃,他拿不准庄继华的办法是否可行,不过庄继华有一点是对的,如果冀中如果有准备,可以消耗日军的物资和兵力。
庄继华也听出来了蒋介石这话里含有警告意味,他在心中苦笑下,知道自己的用意被蒋介石看破,这校长对其他的好像不是很精明,可一涉及共产党就变了,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陈诚在第二天拜会王明,向他转告了日军将袭击冀中的情报,王明这才恍然大悟,这两天周恩来和李克农神神秘秘的在做什么,这让有些生气,不过他也没多少办法,李克农不归他领导,不过他没打算就这样放弃。
回到办事处,王明就将周EN来和李K农叫到他的办公室,把陈诚通报的情况转告他们然后问:“你们是不是早知道这个情报了?”
周EN来和李K农交换个眼色,周EN来点头称是:“是的,不过这个情报我们还在核实,还不能确定他们的真伪。”
王明眼光伸缩不定的看着周EN来,似乎在确定他说的真假,然后慢慢的说:“按照组织分工,情报工作不归我负责,不过,EN来,我是长江局书记,对整个长江局的工作负责,这样重要的情报至少应该向我通报一下吧。”
周EN来看着王明压制着愤怒的脸,他平静的说:“王明同志,这个情报我们从徐州得到的,是庄继华提供给我们的,可通过我们的渠道却没有这方面的消息,我们正在查证情报的真实性。”
“那什么时候能查出来?能查出来吗?”王明赶到现在还不是摊牌的时候,周EN来的理由很恰当,同时也在委婉批评他,不能轻率的单方面接受国民党的情报。
“会的,不过还需要时间。”周EN来说。
出了王明的办公室,李K农准备回他的办公室,周EN来却带着他绕过来往的人群,走进他的办公室,进门之后,李K农小心的把门关上,然后站在那静静的等待。
周EN来心中涌起深深的怀疑,他不知道庄继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徐州通知他们之后,又上报蒋介石,通过陈诚来告诉他们,是害怕他们不相信?还是其他?更主要的是,为什么是王明?他们想达到什么目的?
这一串问题连续从周EN来的脑海中蹦出来,周EN来感到其中必有阴谋,他沉凝片刻后说:“K农同志,要抓紧时间联系刀锋,一有所得,只能向我报告,”说到这里,他停顿一下又补充说:“另外要注意蒋介石最近的动向,有什么新动作,我担心他又在策划什么了。”
“放心吧,”李K农郑重的说:“我一直盯着他们的。”
周EN来看着李K农的背影,轻轻叹口气,蒋介石这次出招他看不透,但他能感觉到这里这里面有庄继华的味道,他不明白的也在这里,庄继华这么作是为什么?因为上次没答应朱D出任一战区?不应该呀,据事后的情报反馈,蒋介石并不是真心想让朱D担任这样重要的职务。
两天后,李K农急匆匆走进周EN来的办公室,周恩来正与新华日报的时事版编辑谈事,见他到,便很快结束谈话。
等编辑走后,李K农立刻把门关上对周EN来说:“来电了,刀锋联系上了。”
“情报属实吗?”周EN来不慌不忙的提起水瓶给李K农倒杯水:“先喝口水。”
李K农却急急忙忙的从皮包里拿出电报,放到周en来桌上:“您先看看电报吧,刀锋不能确定这个情报的真假。”
周恩来一愣,他完全没想到情况居然是这样,李K农又说:“不过他提供了一条线索,或许有所帮助。”
周恩来拿起电报,电报有些长内容比较详细,不但包括了最近五战区兵力调动,还包括最近几年庄继华的思想变化,看完之后,浓眉拧成一团,他心中涌起一层紧张。
“你怎么看?”周恩来沉默一会扭头问李K农。
“我认为情报可能属实,”李K农说:“首先,国民党决定为一战区新增三个军,共十六万人,五战区将增调的第一军和七十八军重新部署在豫皖边界,这说明他们是按照这个情报部署兵力的。”
“此外,据刀锋反应,十二年前,庄继华就向日本派遣过间谍,其中一个在上海日军司令部,另一个曾经在长城抗战时向他提供过情报,不过这个情报员在此之前没有联系上,但他又说,王小山前段时间到过徐州,然后又匆匆北上,估计是有这个情报员的消息。”
“从电报中的口气看,这个情报员更重要,王小山是庄继华的情报负责人,负责联系这两个重要情报员。”李K农一口气把他的判断全说出来了,然后静静的看着周EN来,他知道周EN来对十几年前的庄继华了解更多一些。
可他却看到一向睿智的周EN来目光游离,表情有些发愣,轻轻说出几个词:“十八罗汉,十八卢汉。那是十八罗汉,我怎么把这忘了。”
李K农没有答话,他知道如果有必要,周EN来会告诉他的。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二节 交易(六)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二节 交易(六)
十八罗汉计划,周EN来在广州就有所耳闻,后来在上海时与刀锋谈起过,当初刀锋提起庄继华向日本派出两个情报员时,他心里还不以为然,可没想到,这两个情报员现在居然发挥这样大的作用。
周EN来简略的向李K农介绍了十八罗汉的来历,最后叹口气心中对庄继华当初的选择更感遗憾了。
“庄文革,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当年他就看准中日之间会有场战争,因此坚定不移的向日本布局,如果他不是离开了几年,恐怕今天国民政府的局面要好得多。”
李K农也心中警醒,在地下这条战线上,中共对国民党具有压倒优势,国民党对中共几乎没有秘密可言,但对日本呢?这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输在战略眼光上。
“K农同志,我看这份情报有九成的把握是真的,但事关重大,让刀锋继续查证,我们先向中央发出警报,冀中。”周EN来迟疑一下,他心里明白,如果日本人真以四个师团扫荡冀中,冀中的力量是绝挡不住,最多能减少些损失:“要做好冀中失守的准备,另外在宣传舆论上要注意引导,强调我军的作战方式。”
李K农有点意外,宣传上的事。不是归他管,周EN来怎么跟他谈起这个,显然周EN来也意识到这点,感到自己有些失态,便笑笑:“看来我们要向庄文革学习了,情报工作要从长远考虑,重在人选布局。北伐之前布局上海、武汉、长沙、北平,十几年前布局日本,最终都收到奇效,我们也要这样。”
“是,我明白。”李K农重重的点下头,表示明白他的意思。
庄继华在会后的第二天离开武。汉,在当天晚上戴笠就找到他,委婉的提出希望能把立高支助转给军统。大泽真五郎庄继华实际是转给了中统,这个立高支助当初长城抗战时就答应给戴笠,现在可以落实这个承诺了。
但庄继华有个条件,立高支助。情报组不与北平站发生任何联系,军统内部只有戴笠以及戴笠指定的另外一人了解,立高支助的密码本由戴笠亲自掌握,情报直送蒋介石,与立高支助的联系暂时由五战区负责,但编制算在军统内。
这个条件戴笠毫不犹豫接受了,而且还主动增加。一条,军统总部安排一部台专用电台负责与立高支助情报组联系,他立刻提名军统总部的主任秘书毛人凤为第二个知情人。戴笠心里清楚,五战区现在面临的敌情十分严重,庄继华不可能现在就把立高支助交出来,要交也要等到这仗打完之后。
戴笠提出的人选庄继华没说什么,他有些奇怪为。什么不是郑介民,看戴笠支支吾吾的样子,心知他们之间肯定有矛盾冲突,便好心劝他不要树敌过多,情报工作切忌张扬,不管是对内还是队外,戴笠对庄继华还是很尊敬的,老老实实的点头答应。
中国军队开始秘密向北调集军队的消息迅速。被送到南京北平,日军没有认为是情报泄密,而是认为中国军队准备在一战区和五战区发动反击,于是他们加快了向华北运兵的步伐,到十月初,山东日军又新增个两个师团,华北日军也有两个师团在天津上岸。
庄继华回到徐。州不久就南下蚌埠前线巡查,与李品仙廖磊邓锡侯卢汉等人见面,然后告诉他们南线的作战方式调整,邓锡侯和卢汉要后撤到宿县,二十一集团军和十一集团军五十一军负责正面防守,空军第二驱逐机支队和第三轰炸大队负责提供空中支援,此外十一集团军增加一个师的编制。
“第二次津浦路作战,我们将面临更大压力,日军将会集中更多兵力,简单的侧翼反攻已经不能达到目的,因此我们必须依托几条河流在开战斗之初即给敌人以巨大杀伤,将敌人诱得更远,才能取得胜利。”
庄继华没有向李品仙他们透露立高支助的情报,只是把掌握的日军将向中国增兵二十个师团的情况介绍了下。有了这番介绍,在座的都是百战之将,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但廖磊还是认为不能侧翼牵制,要求向南线增兵,庄继华同意了,随后向蒋介石要来李延年的第二军,这个军是德械军,装备同样好。另外蒋介石将陈诚嫡系十八军调至英山、罗黄,将第六军(军长黄埔一期甘丽初)调到大别山南麓,这几支部队都是中央军的中坚力量,装备的都是这次买来的德械。把这两个军放在这里是蒋介石为防止五战区一旦崩溃,日军趁势冲向武汉。
在南线盘桓了十天后,庄继华回到徐州,回来不久,宣侠父和贺绍欣连裾来访,宫绣画却让他们在会客室等了整整四十分钟,才把他们领进庄继华的办公室。
“文革,你现在的事情越来越忙了。”宣侠父有些生气,语含讽刺:“我们过来没打搅你吧。”
卫士端来两杯茶,庄继华施施然的坐到宣侠父的对面:“那里,你们肯定也是为公事来的,剑魂,日军进攻在即,华北日军已经增加四个师团,这还不包括山东的四个,上海日军也增加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