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封信是行前特地让庄继华写的,庄继华不但给罗斯福写了信,还特地写了份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分析了美国参战后世界战局的走向,强调指出,德国第一是美英苏的共识,不要是试图撼动这个战略,但美英对苏俄始终保持警惕,英国又别有用心,所以可以他们之间的矛盾,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这个利益就是物资,要争取每月输往中国的物资不低于十万吨,此外,尽可能多的争取机器设备,争取美国帮助建立兵工厂,帮助稳定金融。
罗斯福意外的是,虽然的特使数次征求庄继华的意见,但庄继华此前从未单独写过信给他,这次一反常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打开庄继华的信,看完之后,他略感放心。庄继华在信中没有提出什么特殊要求,他在信中首先向罗斯福表示歉意,随后便把话题集中到目前的战争上,在信中他分析了日本的力量,指出中美是打败日本的首要力量,决定性的战场是太平洋和中国内地战场,在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将承担首要任务;中国内地战场将由中国陆军承担主要任务,接着他分析了中国军队的状况。
在信中,庄继华坦承,从组织训练装备来说,大部分中国军队还不适应现代战争,他们装备极差,训练落后,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努力作战,要打败日本,中国必须发挥更重要更大的作用,但首先必须改变中国军队目前的状况,改善他的装备,改善他的组织,改善他的训练,使之成为一支真正的现代军队。要达到这个目的,单靠中国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或者说在时间上是不够的,不过有了美国的帮助就不同了,希望美国能派出一个顾问团,帮助中国整训军队,同时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每月不能低于十二万吨,如此这样,在两年之内,便能整训出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军队,有了这些部队,中国便能在1944年向日本发起全面反攻。
“您看过这封信吗?”罗斯福看完后。抬头问宋美龄,宋美龄没有犹豫的点点头,罗斯福又问:“您是怎么看庄将军的提议?”
“我非常赞成他对中国军队的看法,”宋美龄斟酌着说:“自从总理领导我们推翻清王朝后,中国就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只是在深刻的民族危机面前才暂时联合在一起,常年战争,让国民政府没有时间对军队进行全面整顿,而且我国也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听着宋美龄的分析,罗斯福频频点点头,宋美龄和庄继华一样没有隐瞒中国军队的缺点,也没有夸大中国的作用,这两点让他尤其满意,他清楚宋美龄和庄继华的意思,他们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美援,其次希望美国帮助中国整编军队。
“我想知道你们希望我们怎么帮助贵国整顿军队?”罗斯福待宋美龄说完之后问道。
“我们希望贵国派出一个全面的顾问团,从连级到军级,这样一次可以整编一到两个军,大约五万人,以五个月为期,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训练团,这样一次便可整编出一个集团军,十二万到十五万人,整编后的部队,全部更换贵国提供的装备,如此到明年我们就有八十到一百万左右经过整编,装备精良的军队,这样我们就可以五战区,湖北河南一带展开反攻。”宋美龄将商议好的构想和盘托出。
这个构想也是庄继华提出的,美国派出一个训练团对中国军队实行轮训,特别是那些杂牌部队,在轮训中汰弱留强,重新装备,重新训练,不过每次的规模不是十二万到十五万,而是三十万,时间也不是五个月。而是三-四个月。
“此外,从美国到中国,后勤运输线过长,我们希望贵国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些兵工厂,就在中国国内生产武器弹药,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运输时间,提高作战效率。”宋美龄最后说。
罗斯福沉默了下,提供工厂设备,这还是盟国首次提出这样的要求,斯大林最离谱的要求的是提供百万吨铝,至于丘吉尔,则只要成品不要工厂。
“难道我们提供的武器弹药还不够吗?”埃莉诺问道。
“当然不够,”宋美龄轻轻的说,她的神色有些凄苦又有些无奈:“夫人,我们清楚也赞成德国第一的战略,但中国有四百万军队,在滇缅公路被切断前每月输入中国的物资不过区区数万,远远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
“史迪威将军有个反攻仰光的计划,如果能收复仰光,我们便能更快更多的提供物资。”罗斯福突兀的抛出史迪威,霍普金斯心中长出口气,他知道罗斯福最终还是倾向史迪威了。
“对于作战我并不了解,不过,庄继华将军已经数次击败日本军队,是我国最优秀的将领,”宋美龄似乎早有准备,她只是略略停顿下便答道:“腊戌的胜利再度表明,他对作战有准确的判断。”
这时,霍普金斯插话了:“夫人,据我们得到的消息称,缅甸日军伤亡惨重,这个时候进行反攻,史迪威将军认为完全可以夺回仰光,为此他提出了一个作战计划,但遗憾的是,庄将军似乎对此不感兴趣。”
“正如我所说,庄继华将军是名优秀的将领,”宋美龄的神色上没有丝毫不快,她耐心的解释:“根据我们以前的经验,歼灭七万日军,我军的伤亡肯定不会低于六万,远征军总兵力有十七八万,减去这六万人,就剩下十万左右,而日军在新加坡还有数万兵力,我们并不占优势;此外还有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物质,我们兵员和物资的补充远远低于日本,远征军每个月需要消耗的物资至少五万吨,其中还不包括粮食,而他们得到的物资不过两万吨左右。总统先生,这种情况我们南京、徐州、枣阳都曾遇到过,在枣阳,我们歼灭了五万多日军,在徐州,我们歼灭了十万日军,但我们都没能进行大规模反攻,原因就在这里。”
罗斯福微微一笑,他推动轮椅转到办公桌后,打开抽屉拿出一份文件,打开看看:“夫人,如果滇缅公路断绝,我们向贵国提供物资不是更困难了吗?我这里有份评估,通过川藏公路向贵国提供物资,每月至多能提供六万吨,远远赶不上滇缅公路,这还是天气状况允许的条件。”
“我们的想法是,在缅西北再修一条公路,从印度到滇西的公路,我们的工程师认为,最多需要半年时间便能修成,有了这两条公路,物资运输便完全足够了。”宋美龄平静的说,这个建议是前天才从重庆发来的,这次宋美龄访美,蒋介石作了最充分的准备,随时将国内的情况通报她,所以今天她才能在白宫侃侃而谈。
罗斯福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找到缅甸西北,注视良久才回过头,霍普金斯则已经开始与宋美龄理论了。
“总统先生,霍普金斯先生,”宋美龄的声音平和而坚定:“我们理解贵国的战略,但我们也希望贵国能理解我们的战略。”
“您能告诉我们贵国的战略是什么吗?”罗斯福思索着问。
“在缅甸反攻是舍本逐末,”宋美龄忽然变成了一个军事专家,她优雅的坐在那里,嘴里吐出的却是女性很少关注的内容:“缅甸失败后,日本势必从各地抽调部队增援缅甸,但他从那里抽调部队呢?只能是中国战场,可如此便削弱了他在中国战场的力量,为我们的反攻创造了条件,我国军队便可以在国内进行反攻,收复武汉开封,更何况,在缅甸反攻,英国人会同意吗?”
霍普金斯一下愣住了,他想起刚才罗斯福的话,英国人的主力要放在欧洲,剩下的要保卫澳大利亚,没有更多的力量保卫缅甸。如此反攻仰光就必须要求中国投入更多的部队,可缅甸又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英国人不投入也不行。
呼唤月票支持!!!!!!
新的一月开始了,呼唤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七章 远征缅甸 第五节 盟国(三)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七章 远征缅甸 第五节 盟国(三)
宋美龄只是简单的谈了中国准备采取的战略。但罗斯福和霍普金斯已经明白,中国的战略是把日军吸引到东南亚,腊戌大捷必然让日军抽兵到缅甸,可他能从那里调兵呢?只能是中国战场。
罗斯福沉默了会,他的心里迅速衡量此举的得失,如果能在中国战场能展开反攻,自然是最有利的,日本人就必须从南洋抽调兵力到中国,在南洋的攻势就不得不停止,美国就能从容部署反攻。
“可如果日军在缅甸展开进攻,远征军能守住缅北吗?”霍普金斯思索着问,这个问题很关键,如果中国军队守不住缅北,滇缅公路无法接通,那么一切就是空谈。
“如果可能,我国政府会向缅甸增兵。”宋美龄不动声色的说,实际上霍普金斯的问题,他没想过,不过要保住滇缅公路是国民政府内的共识。
罗斯福已经不打算再谈这个问题,他对宋美龄提的由美国来整训中国军队非常感兴趣:“夫人,您对我们派人整训中国军队有什么具体的建议没有?”
“具体的刚才我已经提过了。我国政府希望分批分期对全国军队进行整训,所以我们希望贵国能派出一位高级将领,同时给他配备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宋美龄说。
“您认为史迪威将军是否是合适的人选呢?”罗斯福的话让霍普金斯一惊,他随即明白罗斯福的用意,如果让史迪威负责整训中国军队,物资分配权也会随之转到他手中。
“史迪威将军是个优秀的军人,”宋美龄沉凝下,她没有意识到罗斯福的目的,不过就算她察觉,也没有办法阻止:“我会把您的意思转告我国政府。”
罗斯福点点头,然后笑了笑:“埃莉诺,晚饭准备好了吗?”
白宫的晚宴并不盛大,只有罗斯福夫妇和霍普金斯,但这对宋美龄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不仅是对她的承认也是对中国的承认。
虽然罗斯福并没承诺给中国增加物资,但宋美龄感到罗斯福倾向于增加中国的物资供应,在晚宴中,罗斯福似乎毫不在意的问了下中国需要那些工厂,宋美龄立刻把拟定的清单交给罗斯福,罗斯福也没看,就这样揣进怀里。
离开白宫后,宋美龄返回下榻的中国驻美大使馆,下车后与等候在旁的胡适夫妇打声驻招呼,然后就直接回房间了,过了一会,她换了身便服才来到客厅。
此时客厅里只剩下孔祥熙、白斯同、许怀信,白斯同是外交部派出的随员。许怀信则是总参谋部派出的随员,另外还有的就是驻美大使胡适。
这是宋美龄的习惯,每次回来她都要与众人讨论下今天的得失,还有明天要去的地方,以及要注意那些事情。
“罗斯福总统的态度倾向于接受我们的建议,”白斯同首先开口说,在白宫没有他说话的份,不过他一直在观察。白斯同说后看了眼胡适,在座的胡适是他在北大时的老师,不过他认为胡适更适合担任的是大学校长,而不是大使。
“嗯,国内传来的消息说,庄继华与史迪威的关系很僵,两人在腊戌战役前吵了一架,战役后又吵了一架。”孔祥熙还是那样笑眯眯的,不过他的话却丝毫没有那样乐观:“罗斯福提议史迪威来负责整训中国军队,这里面恐怕有文章。”
“总的来说,罗斯福的邀请证明夫人的访问非常成功,虽然还没达协议,但已经是最好结果了。”许怀信显得很乐观:“要是把史迪威调离缅甸战场,庄将军的掣肘也就没有了。更能放开手脚。”
“恐怕没这么简单。”白斯同摇摇头,虽然他还没看清罗斯福想做什么,可凭直觉他就断定事情不会这样容易:“夫人,明天接受时代周刊和华盛顿观察家报的联合采访,您要充分强调这次腊戌大捷,这次腊戌大捷是我国军队独立打出来的,强调只要给我们足够的物资,我们就能打败日本人。”
腊戌大捷后,华盛顿有股暗流,英国人在各种场合声称这是中国人牺牲了仁安羌的英国军队,作为盟友,中国人是不值得信任的。
“如果他们要问起仁安羌事件呢?”胡适显然知道这个传闻。
“这没什么,”宋美龄却毫不在意,她摆摆手说:“我倒很关心罗斯福是否愿意为我们提供那些工厂,武器用了也就用了,用完了也就没了,工厂才是至关重要的。文革搞西南开发以前,所有人都知道重工业的重要性,却没有人愿意去搞重工业,直到他作了,我们才知道这对我们有多重要,这次来美之前,委员长特别强调了这些工厂的重要性。”
“夫人说得对,只有我们自己有了,才不会受制于人。”胡适有些感慨,在美国多年,他最羡慕的就是美国繁荣的科技文化,国内传来的消息有好有坏,每次胜利都让他兴奋。可兴奋之后又不由自主的感到失落。
对于罗斯福是否愿意提供工厂,谁也不能确定,白斯同想了想说:“关于工厂的事,我们可以再与他们联系,必需时,我们可以在物资上让步。”
“和委员长联系下吧,听听他的意见,另外把今天与罗斯福总统会谈的结果告诉他,此外再看看国内有那些问题。”宋美龄站起来,她对今天的结果很满意。
在宋美龄他们总结今天的行程时,罗斯福与霍普金斯还有国务卿赫尔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也在办公室内谈论中国问题。
“中国人的胃口挺大。”赫尔看了宋美龄送来的清单,这张清单上列出的工厂包罗万象,从药厂纺织厂钢铁厂炼铜厂到子弹迫击炮重炮飞机,林林总总共有上百家。
“这要花多少钱?”霍普金斯也忍不住摇头。
“总统,”马歇尔对这张清单没什么兴趣,相反他对整训中国军队很感兴趣:“如果中国政府真的愿意让我们整训军队,我倒是倾向于同意,史迪威将军正是最佳人选。”
罗斯福点点头:“既然这样,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与他们展开谈判。至于工厂…。。,我看可以给他们提供一笔贷款,让他们自行购买设备,自行运输。”
“那数额是多少呢?”霍普金斯问。
“四到五亿美元。”罗斯福抛出一个数字,赫尔和霍普金斯同时露出惊讶的神情。
四五亿美元。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的贷款,是美国至今为止对外最大的单笔贷款,丘吉尔曾经多次希望获得贷款,可最大的也不过一亿美金。
“这肯定是他的中国情结在作怪。”霍普金斯心里想,他还没开口,赫尔就先表示疑虑了:“这么大一笔资金,众议院会同意吗?”
“会的,只要宋美龄女士没有离开中国,这笔贷款肯定能通过。”罗斯福嘴角露出一丝狡诈的笑容,宋美龄在众议院的演说极其成功,感动了所有议员和所有美国人。美国各地甚至掀起了一股宋美龄热。
此外,华盛顿观察家报的韦伯不断从缅甸发来的战地报道,让美国人对中国倍感亲切,英国人暗中挑动的仁安羌事件也无法撼动。
“哈里,就照四亿美元与他们谈,不过,史迪威报告说,他无法与庄继华将军继续合作下去,丘吉尔也来电,认为应该将我的这位老朋友调离缅甸,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提出来。”罗斯福的语气不紧不慢,却宣告了远在缅甸的远征军指挥系统彻底改变。
霍普金斯和赫尔清楚,罗斯福这是为史迪威挽回颜面,首先,如果史迪威就这样离开缅甸,那么中国将军从此将会轻视他,他也就没有足够的权威去整训中国军队,只有同时调走两人,史迪威的威望才不会受损;其次,中国将领中,庄继华的威信很高,被誉为百胜将军,如果连庄继华冒犯史迪威都要受到惩罚,那么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去顶撞史迪威了。
马歇尔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决定是他所希望的,史迪威接二连三的抱怨,最后这封电报干脆说如果不调离庄继华,他在缅甸甚至在中国就毫无作为。调离庄继华的要求甚至排在获得物资分派权之前。
“马歇尔,你准备一份名单,人数尽可能多,”罗斯福思索着说:“既然要整训中国军队,我们至少应该在每个团派出三四个教官。不过要达到两百万人,中国人自己也应该准备些东西吧。”
“马歇尔,你对中国人的战略有什么看法?”罗斯福又问。
“短期内恐怕很难实现,”马歇尔思索下说:“问题的关键中国人也清楚,就是物资,以中国目前的工业能力。尚无法保证反攻所需,而且正如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他们的大多数部队还缺乏训练和组织,必须要重新训练。”
罗斯福闻言,默默的想了会才叹口气说:“看来只能如此了。”
第二天,霍普金斯和赫尔一起约见了宋美龄孔祥熙,向她转达了罗斯福的意见,宋美龄自然是喜出望外,满口答应美方的要求。
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