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农民生死调查报告-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集《春满余江》,有了一篇篇关于“血防”经验的论文,有了许许多多的身影和接踵而至的脚步。    
    我拾级而上,走进了送瘟神纪念馆。    
    那是22年前,为纪念毛泽东同志《送瘟神二首》诗篇发表20周年,国家卫生部和江西省卫生厅拨款55万元在余江县兴建了这座宏伟的建筑。馆内陈列着历年的史料,展现了新旧两个社会的容颜和送瘟神的战斗历程。人疫之战的一根红线在我眼前飘动着。    
    在一张照片前,我停步凝望。    
    那是一张极普通的照片:画面无人,只有1张书桌、1把藤椅,书桌上是台灯、笔筒、砚台、纸张;书桌前方是一扇透明的落地大窗。窗外依稀可见几株小树含苞吐绿。照片的题目是:毛主席在这间房里写作《送瘟神二首》。    
    1958年6月30日的《人民日报》登载了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省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那天,毛泽东同志正在杭州,他老人家素来重视报纸,素来要读当天的报纸,尤其是钟情于《人民日报》,几乎每个版面都要细看。这篇文章不在头版头条,翻开二、三版,有评论员文章:《反复斗争,消灭血吸虫病》。往下的文章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高速发展》,再往下才是《第一面红旗》,副标题的字不大,却吸引住了他老人家的目光,读罢,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连声说:“好,好,全国都这样该多好啊……”    
    那夜的月光一定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那含苞吐绿的树叶上,穿过枝丫闪闪烁烁地洒满一地。日理万机的他,处理了许许多多国事后,那篇关于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报道又浮出他的脑海,他一定夹着一枝烟在窗前踱步,窗外静寂,心潮难平,浮想联翩,遥望南天,他老人家会想些什么呢?仅仅是为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而高兴吗?仅仅是想到“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吗?    
    惯于在深夜工作的他,会不会在那盏台灯下,摊开地图找到余江县,找到离余江县城最近,受害最重的蓝田畈呢?    
    也许他从没听过蓝田畈的民谣:“蓝田畈的禾,亩田割一箩”;从没见过蓝田畈的农民的病态是:“身无三尺长,脸上干又黄,人在门槛里,肚子出了房。”他深知道血吸虫病的危害。    
    余江县荐头村原是500多户,2200多人的大村,后来由于患了血吸虫病,家破人亡,到20世纪50年代初,只剩七八户人家,共24人,由村变成了组。马岗乌钦底村12户人家,10余年见不到尿布,听不到婴儿的哭声。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上黄府,下黄县,乌钦底金銮殿。”可见当年乌钦底的威望和繁华。余江县受害的疫区被血吸虫病夺去生命的有2。9万人,毁灭村庄42个。


第四部分 疫灾:网破“疫”漏,生命赤裸着面对死亡第31节 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恶战(2)

    建国初期,被血吸虫危害的县乡村又何止一个余江县。当时,血吸虫病已危及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12个县,381个县市。尤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周边县市严重。根据史料记载,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严家村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老村庄,百年前有700余户人家,约2500人,解放初期剩下24户86人;进贤县二塘乡官溪村、梅庄镇新塘村、三里乡金坑、健武等村在清咸丰八年(1857年)号称千烟大村,建国前夕,也只剩下几十户人家。解放前30年,血吸虫在南昌市曾经毁灭村庄150个,灭绝户数9291户,死亡人数44632人。    
    远离长江流域的福建省也深受血吸虫病肆虐之苦。福建省沿海14个县市均遭血吸虫危害过。以福清市为最严重,当时有“见沟有螺,无水不疫,十年九旱,十人九病”的形容。20世纪50年代调查资料显示,全省有242个乡镇流行血吸虫病,钉螺面积近3000平方米,病人近7万人。疫区因该病的严重流行而毁灭的村庄达286个,死绝2714户。    
    安徽省曾有363个村庄因血吸虫病暴发流行而毁灭。当时受到血吸虫病威胁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1/4,即1亿人,其中98%是农民。余江县只是一个缩影而已,穿过历史的烟云,他老人家一定看到了“千村薜荔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惨景。    
    毛泽东,这位中国农民的儿子,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无时无刻地想到农民、农村、农业。他为农民的健康心痛,为农民生活的艰苦心焦,为农民的富裕和中国农业的发展心急。农民没有走富裕之路,“绿水青山”也“枉自多”。    
    为了能使广大中国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花了比处理其他任何经济问题都多的心血。为了中国农民的健康和医疗问题,他同样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从号召“消灭血吸虫”到制定“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合作医疗”到“把医疗卫生重点放在农村去”的指示,无不倾注了他对农民特有的深厚的质朴感情。    
    1955年,也就是解放后的第6个年头,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正兴起,百业待兴,毛泽东同志亲自来到血吸虫疫区视察。疫区的患病农民哼着这样的顺口溜:“锄头两斤铁,拿在手里就想歇,下田扶根棍,不到田头就想悃。”种上的庄稼“好就两人扛,不好一人驮”。“有就收,就丢。”    
    白云下的金色稻田荒芜了,草洲上的牛羊沉寂了,看不到夕阳下牧童横骑牛背回家的景象,听不到晚风里鸭鹅引颈戏水的欢歌。“疫区农民苦,肚子大如鼓”在疫区农家乐已是荡然无存。血吸虫病的流行摧残了农民的身体,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扫荡了农村的繁荣。他老人家发出了指示,卫生部要把消灭血吸虫病作为当前政治任务,同时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    
    1956年2月27日,他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又一次强调要“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党中央专门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全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各市县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简称“血防”(只到1986年才移交国家卫生部领导);并把消灭血吸虫写进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1956年起,在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例如:血吸虫……”    
    20世纪50年代初威胁中国百姓健康的疾病并非只有血吸虫病一种,还有一直肆虐着中国百姓的疟疾。一直到现在,疟疾还是阴魂不散,世界上每年发病人数为3亿,死亡270万。还有旧中国留下来的38万麻风病人,为了防止扩散传播,急需正规治疗和管理。还有梅毒,在沿海的大城市,解放初期,梅毒的发病率高达4。5%到10。1%。还有“十痨九死”的肺结核令人提心吊胆,仅南京市解放初期就有2万~3万肺结核病人,到1964年,在南京仍居死因的第5位,1974年居死因第6位,1985年居死因第8位,至今尚未出前10位。就全国而言,每10万人中就有5000人患肺结核病,其中死亡250人。局部地区还有霍乱、伤寒、小儿麻痹症。    
    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这样关注血吸虫病呢?    
    虽然我无能去揣度一个伟大的思想,但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背景:    
    那是1949年7月30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美国与中国关系》的白皮书写信给美国总统杜鲁门。信中说,人民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毛泽东同志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即当年9月16日便写出了一篇文章给予批驳。题目是《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他在文章中说:“按照艾奇逊的说法,中国是毫无出路的,人口有了四亿七千五百万,是一种‘不堪负担的压力’,革命也好,不革命也好,总之是不得了。”毛泽东同志在文中的回答是:“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这办法就是生产。”毛泽东同志宣称:“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就在这篇文章中,他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他宣称:“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盛、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虽然那时没有出现或流传“健康贫困”(Health poverty)和“能力剥夺”(Capacity deprivation)这两个词汇,我们都明白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人”是体格健康的人,决不是患病卧床不起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创造出人间奇迹。健康孕育着幸福的未来,农民的健康孕育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发展。不敢说,血吸虫病是农村的“专利”病,是农民的“职业”病,但绝对可以说血吸虫病患者95%以上是农民,血吸虫病的流行和暴发区主要是在农村水乡。在疫区,插秧割禾,捕鱼捞虾,采菱挖藕,荡舟行船,防洪排涝,挖沟建渠都有可能染上血吸虫病。毛泽东同志选择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就是选择了关注农民,关注农村,关注中国农业的发展。    
    就像过去他指挥任何战役一样,他选择血吸虫病为突破口,通过消灭血吸虫病带动消灭其他危害人民健康疾病的工作。    
    毛泽东同志从来就相信人民的力量,相信在中国农民心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相信巨大的能量一定能通过“全党动员,全民动员”用打“人民战争”的形式迸发出来,相信人民战争一定会赢得消灭血吸虫病的最后胜利。    
    1958年5月,余江县灭螺治病的成绩通过了专家们的验收。1958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给中共余江县委防治血吸虫病五人小组发来了贺电,电文是:    
    接五月二十五日来电,收悉你县消灭了血吸虫病,使全县人民永远摆脱了血吸虫病的危害,特向你县全体人民热烈祝贺。你县在与血吸虫病作斗争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各血吸虫流行地区树立了榜样,希望你们总结发扬防治血吸虫病的经验,进一步发动群众做好除“四害”讲卫生,并在消灭其他危害人民的疾病上,取得更大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六日于北京    
    当代年轻人也许无法理解一个伟人心系余江的情怀,无法理解一种病,一种小小的血吸虫会牵动一个伟人的心,无法理解这场人疫之战的重要性。也许经历过这次人疫之战与经历了抗击“非典”之战后,对领袖与百姓关系的理解会更加深化。    
    余江县人民是这场人疫之战的先锋,他们率先攀上了制高点。他们的胜利又一次证明毛泽东同志的论断是正确的,“人的因素第一”,只要有了人什么事都能办成、办好!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制造出来。“人民战争”已注入到我们的血液里,成了我们老一辈人的基因一代一代地遗传着,“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如同生命的语言诉说历史,诉说辉煌的年月,也诉说如何开拓未来。    
    3人民战争迎“恶战”    
    在中国古代史书上,凡传染病均称为疫。霍乱、天花、鼠疫、疟疾、流感、伤寒、梅毒、麻风、肺结核及现代的艾滋病都在瘟疫之列。“非典”是疫,血吸虫病也是疫,今天“非典”的传播,危害预防的知识已做到了家喻户晓。在血吸虫病流行和号召消灭血吸虫病的年代,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普及电话,报纸杂志种类少,发行量和发行面有限,知识的传播是困难的,老百姓对血吸虫病的认识是肤浅的(消灭预防各种传染病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普及该传染病的知识,学会自我保护)。在那个年代要达到让农民愿听、愿学,能懂能做的目的,是要费一番心血的。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是,感染了血吸虫病的人或畜生的粪便污染了水,粪便中所含有的血吸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主动地钻进钉螺,在其内寄生发育成母胞蚴,钉螺称为中间宿主。    
    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子胞蚴,再经过一次繁殖产生大量的尾蚴,钉螺随水漂动,尾蚴随水扩散,尾蚴离开钉螺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只要与人皮肤接触10秒钟就会钻进人体转变为童虫。经过一定时间生长发育,最终在肝肠附近的血管壁内定居寄生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结伴合抱交配产卵,每条虫每天可产卵2000~3000个。虫卵又排出,这就是血吸虫的一生。有毛蚴的钉螺称动阳性钉螺,凡有阳性钉螺的水域都称为疫水。在疫水中插秧、洗澡、捕鱼、嬉戏都有可能感染上血吸虫病。    
    要消灭血吸虫病就要消灭血吸虫的传播环节——中间宿主——钉螺,灭螺是消灭血吸虫病的关键。    
    钉螺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长约1厘米,寿命1年左右,一年可以产生几百个卵。    
    钉螺能消灭吗?余江人是怎样灭螺的呢?    
    往事是不应该忘却的,往事并不如烟。


第四部分 疫灾:网破“疫”漏,生命赤裸着面对死亡第32节 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恶战(3)

    血吸虫病不是中国人的专利。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估计,全世界约有31亿人口所在的74个国家和地区有这种病流行,6亿人生活在流行区,其中约2亿人受到感染,每年死于血吸虫病的人数达几百万。日本曾是受害国。他们是从1950年开始灭螺治病工作的,日本国经济发达,财大气粗,全国疫区实施混凝土填埋工程的5年计划。方法是对沼泽地和湿地等适合钉螺孳生的地带进行填埋和加固,修筑能使地表保持干燥的工程,如游乐场、高尔夫球场、仓库,水道全改修成混凝土,加固堤防,这项计划一直持续到1979年。多年来,日本境内再也没有新感染的血吸虫新病例发生,也找不到感染的钉螺,连活着的、未感染的钉螺也极难发现。1977年,报告最后一个新发现的病例,迄今几十年,未再发现任何人、畜和野生动物感染。1996年日本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申请,要把日本从世界血吸虫病流行国家名单中除去。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血吸虫病疫区面积很大,大都在农村,受威胁的人大都是农民。湿润的农田、纵横的沟渠是农民的命根子。灭螺不能减少耕地,填沟不能少了灌溉,每采用一种办法都要考虑到农民的利益。解放之初,国家贫穷,科学滞后,卫生知识尚未普及,医疗卫生条件落后,要钱没钱,要物没物,照搬日本国的方法,显然不适合国情。    
    让每个疫区的每个农民都知道为什么要干?为谁干?干什么?怎样干?怎样才能干好?让每一名干部、每一名医务科学工作者都能和农民一起干,把医学知识送到每户每个人身边。这是可以办到的。国外用汽车,我们用牛车,国外用机器挖,我们用锄头挖,愚公移山的精神,海枯石烂的决心,人民战争的号角就这样吹响了!    
    我查了余江县血防志,从1955年冬到1958年春,在这3年的冬春季节里,结合兴修水利共发动了3。6万多人投入灭螺战斗,做了231万个劳动日,填老沟347条,长382华里,开新沟87条,长334华里,填旧塘503口,搬动土坊416万立方。这种方法叫“开新填旧”即开新渠填旧渠,用于灭螺。    
    其技术操作规程是,先清沟岸塘畔的荆棘树木,铲下表层有螺的草泥,厚度为15cm~20cm,推入沟底,再从无螺区挖来旱土填入旧沟打实;若要开新渠则另选地方,一定要与旧沟保持一定的距离。新旧沟偶有交叉,要对旧沟进行彻底灭螺处理。    
    灭螺的方法还有:药物灭螺(当时使用的是砒酸钙、茶枯),水田改旱田,不种水稻,改种黄麻、红薯、大豆等各种旱作物。发动群众查螺检螺。20世纪50年代南京市少先队员带着一双筷子到郊区农村捡螺每次都是一竹篮,湖南沅江市的百姓捡螺最多一次有10吨。    
    与灭螺工作同时进行的是治病治牛,疫区饲养的家犬全部宰杀。    
    能想像出千军万马齐上阵的那壮观场面吗?红旗飘飘,口号声声,挑灯夜战,男女老少,争先恐后,那么长的沟渠,那么多的土方,全都是肩挑手挖干出来的,田间河埂的钉螺是一个个低头弯腰寻找捡出来的。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奇迹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神话就是这样书写出来的。“人民战争”确实能够做到前人无法或不敢想到的事。    
    余江县为全国疫区灭螺治病树立了一个榜样。    
    消灭血吸虫病的第一面红旗就这样高高举起。    
    还是那个月光如水的夜,已是旭日临窗,思绪不断,毛泽东同志写诗毕又挥毫给胡乔木写了一封信:    
    乔木同志:睡不着觉,写了两首宣传诗,为灭血吸虫而作,请你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