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可夫元帅-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等译员译完这句话,凯特尔似乎已经明白了,他的一只手在桌子上比划了
几下,好象是要求把投降书送到他的面前。
    可是,朱可夫继续站在那里,不客气地打手势,要德国代表团走过来。“让他
们到这儿来签!”他厉声地说。
    凯特尔第一个走上前来。他把几个副本拿过来,带着轻蔑的神情一一签了字。
当他回到他的座位上时,弗里德堡(他在两周后自杀了)和施还普夫走到桌子前边
来签了字。然后朱可夫和泰德以盟国代表的身份签了字,而斯巴兹和塔西尼则以证
人的身份签了字。
    “德国代表团可以离开会议厅。”朱可夫宣布说。凯特尔立即站起来,啪地一
个立正,用他的权杖致敬,然后转过身,大步走出大厅,其他德国军官也跟在他后
面走了。
    当大门重新关好以后,紧张气氛一下子消散了。所有留在大厅里的人都一齐松
了一口气。欧洲的这场战争终于正式结束了。
    朱可夫宣布,一小时以后,各国代表团再在这里聚会,欢庆胜利。
    “那是一次令人永志不忘的宴会,”迪恩将军写道,“英美苏三国的友谊处于
它的顶峰。朱可夫热情赞扬艾森豪威尔,说他是‘我们当代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
而且。朱可夫还说,“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建树了当代任何一位将军所能建树的最
辉煌的功勋。他在西部的大踏步前进,帮助了我在东部的作战。”
    筵席一直持续到早晨6时。迪恩将军写道,当天下午他回到莫斯科以后,他的心
为“我窗外的广场上,成千上万苏联人表现出来的自发的友好精神”所感动,心里
热乎乎的。a我对前途抱着很大的希望。”
    现在,等待盟国的司令官们去做的事,是一起开会,以使起草宣布成立盟国对
德管制委员会的宣言,承担起共同管理德国的责任。
    在成立管制委员会前夕,艾森豪威尔同布彻上校谈起他对未来的期望,布彻回
忆说,艾森豪威尔谈到了苏联。他认为美、英同苏联的关系,目前正处在就象战争
初期美英之间的关系所处的那种“保持距离”的阶段。后来美英两国代表们一起工
作,建立起共同的谅解,而且它们终于“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精神上”成了同盟
国。
    艾森豪威尔觉得,苏联人同美国人接触越多,他们对美国的了解也会越多,美
苏两国间的合作也就会更多。苏联人在同别人打交道时是直率的,因此任何转弯抹
角的做法都会引起他们的疑心。艾森豪威尔认为,如果美国本着战争期间,导致西
方盟国间精诚团结的那种友好合作精神,去同苏联人打交道,应该说是能够同他们
共事的。 '注' 5月30日,罗斯福总统的特别助理哈里·霍普金斯向艾森豪威尔通报说,斯大林
已任命T·R·朱可夫为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苏方成员。美国人认为这一任命意味着,
可以不再拖延地立即在柏林建立一个联合军事管制机构。
    因此,6月5日,艾森豪威尔将军、卢修斯·D·克莱将军、美国驻德国政治顾问
罗伯特·墨菲等人飞往柏林,参加盟国接管德国最高权力宣言的签字仪式,和盟国
对德管制委员会成立会议。
    艾森豪威尔坚持事先制订并为包括苏方在内的各方所接受的准确的时间表。美
国代表团按时到达柏林,由于会议预定在下午才开始,艾森豪威尔利用这个机会拜
访了朱可夫的总部,并把美国政府颁发给朱可夫的总司令级荣誉勋章授给他。
    “我认为朱可夫元帅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有着军人风度的人。”艾森豪威尔写
道。 '注' 于是他们两人之间便开始了曾持续苦干年的友谊。
    但是,就在这一天,由于俄国人召集的、预定由朱可夫主持的这次会议,发生
了令人气恼的拖延,因而造成了令人遗憾的紧张气氛。对于推迟开会时间,苏方没
有作出解释。艾森豪威尔越来越烦躁,终于问罗伯特·墨菲道;“这是怎么回事?
你是否认为这些人是故意怠慢我们?”
    墨菲要求他的对手维辛斯基解释一下,得到的回答是,当天议程上的三个宣言
中,有一个宣有里包含的一项条款要求三大国保证在各自的辖区内拘留日本人。由
于苏联尚未同日本宣战,他们不能公开同意进行这种合作。
    “这显然是弄错了,”墨菲对维辛斯基说,“我可以肯定,艾森豪威尔将军将
会同意删去这一条而不必询问华盛顿或伦敦的意见。”
    维辛斯基只是回答说,他必须等待苏联政府的指示。大概是因为苏斯洛帕罗夫
将军签署兰斯投降书一事惹出了麻烦,所以维李斯基和朱可夫特别小心谨慎。
    下午过去一半的时候,莫斯科的指示来了,三位总司令便聚集在一起签署宣言,
接着朱可夫在柏林又非正式地召开了三大国军事管制长官的首次会议。艾森豪威尔
要求立即着手建立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还说他想把墨菲和克莱将军留在柏林从
事这一工作。
    朱可夫在同维辛斯基商量之后,婉言拒绝了这一建议,说每个占领国必须将其
部队撤回到自己的区域,然后才可实施国际管制。这样,美国人被要求无条件地撤
出当时他们在图林根、萨克森、波美拉尼亚苏联占领区所占据的全部地盘。墨菲再
一次认识到,所有政治性决定都是由维李斯基而不是由朱可夫来作。既然朱可夫显
然没有受权接受艾森豪威尔关于盟军立即进入柏林的建议,艾森豪威尔决定在这个
问题上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朱可夫元帅为他的客人们安排了一次豪华的宴会,并且以为艾森豪威尔一定会
推迟启程时间,参加这一庆祝活动。苏联人不惜一切破费,把他们的许多最优秀的
舞蹈家、音乐家和表演者从国内调来了。可是,墨菲写道:
    艾森豪威尔不喜欢这一天的整个日程安排,所以他坚持要按原定时间同他的司
令部全体人员一起回法兰克福去。
    大为惊愕并感到无法理解的朱可夫,不能相信艾森豪威尔坚决要走。“我要把
你扣起来,让你留在这儿!”朱可夫兴高采烈地说。艾森豪威尔留下来了,但他只
喝了几杯酒,便起身告辞。他解释说。他事先不知道要举行这次晚宴,所以作了其
他安排。
    在回机场途中,艾森豪威尔很客气地邀请朱可夫到盟军总部去作客。就这样,
我们怀着扫兴的心情,在离开几个小时之后便又回到了法兰克福。艾森豪威尔心里
很不受用。尽管朱可夫殷勤好客,为人也和善,但他觉得他受了人家的摆布,而他
对眼下前景的看法又感到糊涂了。 '注' 墨菲声称,在艾森豪威尔与朱可夫第一次会晤的过程中,苏联人得到了他们希
望得到的一切。三项宣言完完全全符合苏联的意图。第一号宣言解散了德国全国政
府的最后残余,把德国的最高权力交给各战胜国的总司令。
    第二号宣言规定,在处理涉及整个德国的问题时,各战胜国必须协商一致,如
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每一位总司令在他自己的区域内将拥有最高权力。实际上,
这一宣言赋予每个占领国以绝对否决权,结果造成了德国在东方战胜国的地区和西
方战胜国的地区之间的无限期的分裂。
    第三号宣言划定了各占领区之间的边界,并确认了关于把柏林划分为几个区、
每个战胜国各占领一个区的伦敦协议。第三号宣言与1944年9月12日伦敦议定书和1
1月14日伦敦议定书,至今仍然是西方卫戍部队留驻柏林的主要法律根据。
    在艾森豪威尔刚要离开会场时,朱可夫对他说,他刚刚接到斯大林的电报,指
示他把苏联的胜利勋章授给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元帅。这个奖赏,以前从未授给
过任何外国人。朱可夫问艾森豪威尔愿意在什么时候把勋章授给他,艾森豪威尔建
议朱可夫到法兰克福他的总部去主持仪式。朱可夫同意了,而蒙哥马利说,既然他
在欧洲战役整个期间是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之下,他也愿意在艾森豪威尔的总部受
勋。
    6月10日朱可夫到达法兰克福之后,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朱可夫先给艾森豪
威尔授勋,然后给蒙哥马利授勋。在铂基底上镶着一些钻石和红宝石的胜利勋章,
给出席这次仪式的为数不多的目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迪恩认为美国给外国人授勋这件事做得不大高明。不到一星期以前,美国政府
授予了朱可夫一枚荣誉勋章,这种勋章几乎无法跟胜利勋章相比。在战争后期,美
国当局才规定,可以授给外国人的最高级勋章是总司令级荣誉勋章。可是,在作出
这个决定以前,巳经把更令人羡慕的特别功勋勋章授给了一些英国军官。迪恩评论
说;
    一般地说,俄国人对授勋非常重视,而且他们对每种勋章的相对重要性也是世
界上最有研究的。他们把他们的最高勋章——胜利勋章授给了艾森豪威尔,而授给
他们的一些领导人,如朱可夫、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和安东诺夫的勋章,并不是
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勋章中最好的勋章,我想,他们对此也许会觉得自尊心多少受到
伤害。
    授勋仪式后,举行了午宴。在午宴上,为各国领导人、为盟国的胜利频频举杯
祝酒。朱可夫元帅首先为艾森豪威尔祝酒。
    他说:“我要向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祝一杯酒,由于他的卓越才能,盟军取得
了辉煌伟大的胜利。”他说他“曾怀着惊讶不已的心情”注视过艾森豪威尔指挥的
几次辉煌的战役。他对于艾森豪威尔大规模使用飞机、大炮、坦克和海军的情形印
象特别深刻。他说:
    我们苏联军官和将军们注视并研究了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的所有战役。我个人
和我所指挥的部队,对艾森豪威尔将军怀着深深的敬意。我表示希望我们盟国的四
位司令官在管制委员会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协调一致。如果说我们在战时进行了很好
的合作,我相信,在和平时期将能合作得家过去一样好。我为艾森豪威尔举杯——
为他的健康,为他的成功和今后工作顺利干杯。 '注' 艾森豪威尔回敬的时候说,虽然他举杯祝酒,主要是想代表盟军说几句赞美朱
可夫元帅的话,但在最后讲祝酒辞以前,他要稍稍离开话题”讲几句。他指出,朱
可夫对他的赞扬使用了过奖的词句。但是他说,他所以能取得成功,原因之一就是
那些有才能的军人和外交官们由于认识到团结才有力量,因而全心全意地服从他的
指挥,“而不管他们自己国内对他们有什么说法”。
    他宣称,那些曾经征战沙场的人们现在要和平,希望有机会让他们的人民过上
好一些的生活。
    艾森豪威尔接着说,他曾会见了一些苏联高级官员,在要求和平“这一根本愿
望上”,他发现他们是同西方盟国一致的。
    他最后讲了许多赞扬朱可夫的话。他说:
    没有哪一个人对联合国的贡献能够超过朱可夫元帅的了。他今天作为我们的贵
宾光临,并且热情友好地向我们盟军成员颁发了苏联勋章。可是,朱可夫元帅——
一位谦虚的人,大概低估了他在我们心目中所占的地位。有一天,当所有在座的人
都去见老祖宗的时侯,苏联肯定将设置另一种勋章。那将是朱可夫勋章,而这种勋
章将为所有钦佩军人的勇敢、远见、坚韧和决心的人们所珍视。先生们,我非常荣
幸地请你们为朱可夫元帅干杯。
    艾森豪威尔送走朱可夫及其一行之后,怀着满意的心情回顾了这一天的活动。
朱可夫的友好态度和明显的诚挚感情,使法兰克福的美国人深受感动,艾森豪威尔
本人则怀着很大希望,要同俄国人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可能会造就一
个较好的世界。
    他写道:
    从朱可夫和他的助手那一方面,唯一可以看得出来的便是持友好和合作态度的
强烈愿望。回顾起来,那一天确实展现了同俄国人建立和谐的密切的关系的光明希
望。但这一希望从未变成现实,而且终于在猜疑和互相指责中消失了。可是,就朱
可夫元帅同我个人之间的友好关系而言,这种友谊一直在继续增长,直到我1945年
11月离开欧洲。这种友谊是一件私人的和个人的事,令人遗憾的是,它并不代表总
的态度。 '注' 艾森豪威尔访问柏林四天以后,哈里·霍普金斯从莫斯科返回华盛顿途中在法
兰克福停留。罗伯特·墨菲回忆说,“霍普金斯热情地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同斯大林
会见的情形,他对苏美合作的信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法兰克福,霍普金斯用明
显的诚挚态度对我们说:“我们可以跟斯大林打交道!他会合作的!”
    霍普金斯讲述了据认为是斯大林作出的一些让步,而他的乐观态度,促使人们
认为丘吉尔关于苏联的意图的警告,似乎是夸大其词,甚至可能是歇斯底里的。他
谈到他从莫斯科归来途中在柏林的停留,苏联人殷勤好客到几乎使人发窘的地步,
甚至允许他从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带走一些书籍。
    霍普金斯的下述看法也是有深意的。据墨菲记载,霍普金斯说,向朱可夫提出
的有关政治方面的问题,都是由维辛斯基回答的,显而易见,俄国军人无论军衔多
高,都没有被授权回答政治问题。
    艾森豪威尔对霍普金斯说,他决心尽快地从苏联占领区撤出、所有美国军队,
霍普金斯诚恳地表示赞成。他还同意必须就保证进入柏林问题作出明确的安排,并
答应一俟他回到华盛顿,就提请总统和马歇尔将军亲自注意这个问题。
    6月14日,杜鲁门总统给斯大林发去一封电报,要求在关于德国和奥地利境内的
苏军和美军互相调动的计划中规定“美军从空中和沿公路、铁路从法兰克福和不来
梅自由地进入柏林”。丘吉尔也提出了类似要求。但斯大林在答复他们二人时,没
有提及“进入”问题,因而华盛顿和伦敦必定都认为不受限制地进入柏林是理所当
然的。看来,华盛顿仍然认为“进入”问题是一个应当由艾森豪威尔和朱可夫共同
商定的军事细节问题。
    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飞回美国参加举国庆祝胜利的活动,并且受之无愧地好
好休息一番。直到7月10日,即在波茨坦会议开幕前一周,他才回到他在法兰克福的
总部。农艾森豪威尔离开期间,克莱将军为在德国建立美国的军事管制机构奠定了
基础。
    克莱首先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就是决定向苏联人移交德国的一大片地区的具体
办法。这块地区是美军在战争最后几周期间占领的。6月29日,他飞往柏林同朱可夫
会晤。遗憾的是,朱可夫只同意使用一条铁路和一条公路向美国驻柏林卫戍部队运
送补给,而且在当时美军仍然控制着苏联占领区很大的一块地方的情况下,没有得
到进入柏林的书面保证。
    克莱告诉墨菲,既然朱可夫办事很通情达理,看来我们最好作这样的设想(象
美英两国政府已经设想的那样):一俟各国占领区稳固地确立起来以后,所有占领
国将能够不受限制地进入柏林。
    1945年7月初,当西方盟国部队开进柏林,占领各自的辖区时,曾经出现过一些
紧张的时刻。俄国人似乎不愿把德国首都的一半移交给他们的战时伙伴。
    7月3日夜间,英国驻柏林卫戍司令官L·Q·莱因少将被召到朱可夫的总部,被
告知说,供英军通行的那条公路上的一座桥梁有危险。朱可夫建议他们走指定给美
军使用的那条路线。进驻柏林英占区的部队的主力,预定7月4日进入这个城市,而
且已经制订了举行壮观的人城式的详细计划。莱因将军怀疑苏联人故意想在深更半
夜让这支部队改变路线,以便造成停顿和混乱。经他向朱可夫元帅提出强烈抗议后,
这位苏军司令员才又同意走原来的路线了。
    尽管如此,在第二天的行动中造成了很多延误,直到傍晚,情况仍然不能令人
满意,以致莱因将军命令威廉·欣德准将拒绝在第二天接管柏林英占区的军事管制
职权。
    7月4日,即在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开会的前一天,美军准备进驻自己的辖区。
弗兰克·豪利上校(不久升为准将)接到美军驻柏林第一任司令官弗洛伊德·帕克
斯少将的命令,命令他在午在以前占领美国的辖区和它的六个区政府和市政厅。当
豪利正向他的军事管制部队下达必要的命令时,又接到帕克斯将军的一个紧急通知,
要他立即去巴贝尔斯贝格的帕克斯将军的司令部去。
    当他到达的时候,帕克斯交给他一件由朱可夫签字的照会。“鉴于柏林将由盟
国对德管制委员会来统治,而管制委员会目前尚未成立,所以在管制委员会成立之
前,将不把你们的辖区移交给你们。”
    豪利认为这件照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