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马汉[美国]-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对没有进行任何战斗感到丢脸,对没做任何事情就回国感到莫大的耻辱,最后他决定进攻直布罗陀。其理由有二:其一是因为他听说直布罗陀防范不严;其二因为直布罗陀作为一个港口,对现时的战争无关重要;其三因为占领了直布罗陀会为英国女王陛下的武装部队增光添彩。他首先对其进行炮击,然后用小艇强行攻占。英国对直布罗陀的占领应从1704年8月4日算起。这一行动使乔治·鲁克的名字永垂不朽,英国占据了地中海的咽喉要地完全归功于他的正确判断和勇敢负责精神。  
  西班牙的波旁国王准备立即将直布罗陀夺回,并且请求位于土伦的法国舰队给予支援。图尔维尔已于1701年去世,法国舰队由图卢兹伯爵指挥——路易十四的亲儿子,当时他只有26岁。乔治·鲁克也向东驶去,8月24日两支舰队在韦莱斯马拉加外海相遇。同盟国舰队利用东北风占领了有利位置,两支舰队同时左舷戗风向南行驶然后又向东驶去。对于两支舰队战舰的数字没有确切的报道;法国有52艘战列舰,他们的敌人可能比他多6艘。 ' 译者注:根据《简明世界战史词典》“马拉加海战”条目的介绍,英荷联合舰队有45艘战舰,法国舰队有53艘战舰。 ' 同盟国舰队一起离开,然后各舰再各自去寻找其对手;显然,乔治·鲁克率领的英舰不想组织任何战术协同。马拉加海战的确在军事上不具任何重要性,只是我们在这次海战中第一次领略了克拉克批评过的英国所使用的完全不科学的攻击方法,并且可以看到,这种方法又有了充分发展,并且在整个18世纪都很盛行。这次战斗的结果与其它按同样原则进行的战斗的结果完全一样,我们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很有教益的。联合舰队的前卫展开与主队分离,中间留有相当大的空隙;而法舰便企图仅仅靠战术运动突入这个空隙来隔离和孤立敌前卫。我们发现在马拉加海战中根本不存在克拉克后来一个时期正式承认的那种谨慎、熟练的战术。从蒙克、德·勒伊特和图尔维尔能实施的各种战术协同退化到只剩航海技术的新纪元是马拉加海战的最显著的特点,这也算是它在历史上唯一的“重要性”吧。马拉加海战使麦考利曾歌颂过的那种原始的战斗方式更逼真了,并多年存留在英国海军的思想中:  
  双方指挥官发出冲锋命令;  
 
  双方步兵手持长矛和盾牌大踏步前进;  
 
  双方骑兵的靴刺将马踢得流血;  
 
  面对面的部队边吼边战。  
 
  人类的活动不总是永远向前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海军期刊的文学作品里就可看到一种类似的迹象。马拉加海战进行的很激烈,从上午10时持续到下午5时,但是完全不是决定性的。第二天因风向改变,法国舰队占据了上风位置,但是他们并没有利用这种有利时机去进攻。如果说他们前一天曾要求得到这种有利条件是有充分理由的话,那么现在具备了这种条件他们却没有利用它,则应受到严厉谴责。乔治·鲁克已不能继续战斗,据说他的舰队近乎一半,约25艘战舰已用完了舰上的全部弹药。甚至正当战斗还在继续进行时,同盟国舰队的几艘战舰已从战列线中被拖走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可供一次齐射的发射药和弹丸了。无疑这是进攻直布罗陀造成的,在那里他们共消耗了1。5万发炮弹,也是由于他们缺少作为补给基地的港口——随着新基地的占有,今后可能会消除这种现象。激励乔治·鲁克占领直布罗陀,和在南北战争开始激励美国占领罗亚尔港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正是这种目的曾使帕马公爵敦促其国王在派出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前,先占领荷兰海岸上的弗拉辛(今弗利辛恩)——如果按此建议行事,就不必进行至北英格兰的使人意志消沉的灾难性航行。同样的理由,任何企图进攻我们美国沿海的国家,无疑将去占领距中心地区较远的和防御薄弱的,像加德纳斯湾或罗亚尔港这些地方。在我们海军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们可利用其舰队占领这些地方以供其舰队使用。  
  乔治·鲁克安全地撤到了里斯本,途中他把舰队多余的食品和弹药留在了直布罗陀。如果把这次战斗看作是图卢兹获胜,可是他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撤回了土伦,只派10艘战舰去支援对直布罗陀的攻击。法国进攻这一地区的所有计划都落空了;所投入的分舰队最后全部被摧毁,并且陆上的进攻变成了一种封锁。一位法国海军军官说道:“随着这种失败,在法国出现了一种令人遗憾的反海军情绪。海军所创造的奇迹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被彻底地遗忘了。人们已不再相信它的作用。相反,与国家有更直接关系的陆军却非常受倾慕和同情。当时盛行的一种错误想法即法国的兴衰依赖于莱茵河的某些阵位,持有这种想法对海洋事业是极为不利的,而海洋事业已使英国强盛,使我们衰败。” ' 原作者注:拉贝鲁斯…邦菲尔:《法国海军史》。 '  
   1704年进行了布莱尼姆之战。战争中,法国和巴伐利亚部队被马尔巴勒 ' 投笔从戎注:马尔波罗 ' 和欧根亲王指挥的英国和德意志部队彻底打败。此次战斗的结果使巴伐利亚放弃了与法国的联盟,并且使德意志成为大战的辅助战场,后来的大战主要是在尼德兰、意大利和伊比利亚半岛上进行的。  
  第二年,1705年,同盟国分两路进攻腓力五世——一路从里斯本出发进攻马德里,另一路是取道巴塞罗那。前者毫无成效,尽管把进攻的基地设在海洋上,但战斗主要还是要在陆上进行。这一地区的西班牙人毫不掩饰地表示他们不欢迎借助外国力量继位的国王。加泰罗尼亚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卡洛斯三世亲自率领同盟国舰队向那里进发。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法国海军,只好呆在港里;法国陆军也不露面。同盟国部队有3000名海员帮助,并且有舰队不断为他们送来补给品,很快包围了这个城镇。对同盟国部队来说,舰队既是他们的补给基地,又是他们的交通线。10月9日,巴塞罗那投降。所有加泰罗尼亚人都热烈欢迎卡洛斯三世,欢迎活动蔓延至阿拉贡、巴伦西亚,巴伦西亚省的资产阶级也表态支持卡洛斯。  
  第二年,1706年法国在通向葡萄牙山区的要隘实施防御,而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边境上发起猛烈攻势。由于当时同盟国舰队不在,缺少舰队的支援,同盟国方面的抵抗是无力的,致使巴塞罗那再次被围。这次法军对巴塞罗那的包围,得到了舰队的支援。这支舰队由30艘战列舰和许多装载补给品的运输舰船组成,是从附近的土伦港驶来的。法军的包围从4月5日开始,一切进行的很顺利,卡洛斯三世被围在城里,如能将他俘获那将是意外的收获。但是5月10日随着同盟国舰队的出现,法国舰队便撤离了巴塞罗那,包围即被解除。腓力五世不敢退至阿拉贡地区,便取道鲁西永退至法国,把阿拉贡让给了他的对手。与此同时,另一支靠英荷两国财政援助供养的陆军从葡萄牙——一个英荷两国海军共同控制和使用的基地——向前推进。此次西部进攻比较成功,先后攻陷了埃斯特雷马杜拉和莱昂省的许多城市。当同盟国的将军们得知巴塞罗那的包围已被解除时,立即取道萨拉曼卡向马德里逼近。此时逃至法国的腓力五世已经通过了比利牛斯山的西部返回了西班牙;但是,当同盟国部队逼近时,他不得不再次逃跑,把其首府留给了同盟国部队。1706年6月26日,葡萄牙和同盟国的部队进入马德里。同盟国舰队在巴塞罗那攻陷之后,又占领了阿利坎特和卡塔赫纳。  
  同盟国军事上的成就到此已结束了;但是他们曾错误地估计了西班牙人的意向,并且也没有看到他们的决心和自尊心,以及他们国家的地形特征所拥有的力量。盟军的入侵,激起了西班牙对葡萄牙的民族仇恨,和对异教徒的厌恶情绪,英国将军本人就是一名胡格诺派教徒的难民。马德里和周围地区的人都对之不满,与此同时,南方各省的人民也纷纷保证他们效忠于波旁国王。同盟国部队不能在充满敌意的首府久留,更主要的是在这一地区附近找不到给养,而且到处都是游击队员。同盟国部队向东撤退,退向卡洛斯三世所在的阿拉贡。1707年4月25日屡屡受挫的同盟国陆军在阿尔曼萨遭到了彻底的失败,损失了1。5万名士兵。整个西班牙,除加泰罗尼亚省以外,又重新被腓力五世所控制;后来加泰罗尼亚省的一部分地区也被其征服了。第二年,也即1708年,法国虽然在这一地区取得了一些进展,可仍然没有能力进攻巴塞罗那,但是他们却攻下了巴伦西亚和阿利坎特。  
   1707年这一年,没有任何海军要事。夏季位于地中海的同盟国舰队离开了西班牙海岸,前去支援奥地利人和意大利人对土伦的进攻。后者从意大利出发沿地中海海岸前进,同盟国舰队从海上支援其侧翼,并为其提供补给品。但是,包围没有成功,所进行的战役也不分胜负。英国舰队司令克劳兹利·肖维尔爵士率几艘战列舰一起回国,途中搁浅于锡利群岛并丧生在失事舰上,后来这成为历史有名的事件。  
   1708年,同盟国舰队占领了撒丁。因为该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并且离巴塞罗那较近,卡洛斯三世只要在同盟国舰队的帮助下控制了海洋,它就会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同一年同盟国舰队占领了梅诺卡岛和它的良港马翁港,从那时算起英国对其控制了长达50年之久。由于占领了直布罗陀,封锁了加的斯和卡塔赫纳,并用马翁港对抗土伦,此时的大不列颠象法国或西班牙一样,在地中海有了坚实可靠的基地。而另一方面,它的同盟国葡萄牙控制了里斯本和直布罗陀两个阵位,可以密切注视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贸易航线。到1708年的年底,法国在陆上和海上均遭到了惨败,国内又出现了严重的灾害,几乎无望继续进行正在使法国招致毁灭而对英国来说并非重负的战争。路易十四不得不提出带有耻辱性的让步条件以换取和平。他同意交出整个西班牙君主国,只为波旁国王保存那不勒斯。同盟国拒绝接受他的提议,他们要求法国放弃整个西班牙帝国,安茹公爵统治的地方也不例外;拒绝称其为国王,并且还增加了一些能使法国毁灭的条件。因为遭到路易十四的拒绝,战争只得继续进行。  
  在以后的几年里,同盟国的海上力量不断地进行各种活动,但此时已成为大不列颠一国的活动,很少得到荷兰的帮助,尽管它们不那么惹人注目,但其作用不能低估。卡洛斯三世绝大部分时间被限制在加泰罗尼亚,他与撒丁以及奥地利国在意大利半岛的诸省份的联系全靠英国舰队。此时,法国海军已完全销声匿迹,路易十四显然不让舰队出海,因此,使英国可以缩减其地中海舰队的实力,而让它的更多舰船去执行保护贸易的任务。1710年和1711年,英国远征法国位于北美洲的殖民地,占领了新斯科舍,但是进攻魁北克的计划却没能实现。  
   1709年的冬季,路易十四将法军全部撤出了西班牙,从而放弃了他孙子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事业。然而正当法国国力已极度虚弱,似乎可能被迫让步,使其沦为一个二等强国时,在联盟中代表英国一方的马尔伯勒因在国内失宠,使联盟是否继续保持下去受到了威胁。在马尔伯勒失去女王对他的宠爱之后,反对战争的一派,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反对继续进行战争的一派,掌握了权力。这种变化发生在1710年的夏季。因为英国当时处于有利的谈判地位,和英国当时承受的负担过重,所以使议和的倾向不断地加强。显而易见,英国所承受的沉重负担不能给它带来与其相称的益处。软弱的同盟国荷兰已逐渐停止提供按条约所规定的海上部队,尽管一些有远见卓识的英国人,看到消灭了一个与之竞争的海上强国会感到满意,而当时大多数的英国人,看到更多的和感受最深的,是现实的战争经费不断增加。大陆战争和西班牙战争,都主要靠英国的财政援助来支撑;尽管用在大陆上的财政援助对英国无利可图,可他们清楚,不花费比这场战争经费更多的钱,决不能迫使西班牙人拥戴卡洛斯三世。此后不久,英国和法国之间进行了秘密谈判。由于要继承西班牙王位的卡洛斯三世的兄弟德意志皇帝死于意外,使谈判有了意想不到的进展。因为没有其他的男性继承人,卡洛斯很快便成为奥地利的皇帝,不久,又被推举成德意志皇帝。英国人不希望看到两个王冠都戴在一个奥地利人头上,更不希望看到两个王冠都戴在一个波旁皇族的头上。  
  作为1711年议和的条件,英国提出的要求表明它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海上强国。这不仅是事实,而且自己也俨然以海上强国自居。它要求不能由同一个人同时兼任法国和西班牙国王;尼德兰的设防城镇应转让给荷兰和德意志,作为抵御法国的一条屏障,法国应归还从同盟国手中夺取的一切;并且还要求将直布罗陀和马翁港正式割让给英国,有关这两个地方的战略价值早已指出了;摧毁法国劫掠英国贸易的私掠船的老巢敦刻尔克港,要求法国割让纽芬兰、哈得孙湾和新斯科舍殖民地,后者当时已被英国占领;要求与法国和西班牙签订以供应非洲奴隶契约著称的贸易条约,并垄断与拉丁美洲的奴隶贸易,1701年西班牙曾将这种权力交给了法国。  
  尽管敌对行动依旧在继续进行,但谈判并没有停止。1712年6月,英国和法国之间签订了4个月停火协定,英国撤走了他们在大陆同盟国中的陆军,其主要指挥马尔伯勒已于前一年被免职。1712年的战役有利于法国;因为大不列颠已将部队撤出,所以战争的结束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英国对荷兰提出的抗议的回答是,自1707年以来,荷兰已没有提供他们应提供的额定舰船,他们提供的舰船不到额定数的三分之一,他们参战的时间不到一半。1712年下院在致英皇的一份上书中抱怨道:  
  整个战争期间,海上勤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其不利于陛下您的王国。因为每年必须为各大舰队提供充足的装备,以使其在地中海保持优势,和抵御敌人可能在敦刻尔克,或在法国西部港口集聚起来的部队。陛下已做好为装备联合舰队中您的那部分舰船的一切准备,但是却没有劝使荷兰也这样做。它每年装备的舰船与陛下每年装备的数量极不相称……所以,陛下已不得不用您的其它舰船进行补充,并且已迫使陛下的大批舰船不得不持续在远海和不合时宜的季节里活动,这极有损于海军。这种情况已使贸易护航出现了困难,王国的海岸也因缺少巡航舰而非常容易招致攻击,陛下对敌人与西印度群岛的效益最高的贸易已无能为力,他们的大量财富来源于这种贸易,没有这些财富他们便无力承担这场战争。  
 
  事实上,从1701年至1716年,法国与拉丁美洲的贸易,曾使其获得了价值为4000万美元的硬币。对于这些抱怨,荷兰赴英国使者只能回答说,荷兰的情况已使它无力履行合同。1712年的失败,增强了英国媾和的决心,同样也决定了荷兰必须走这条路。尽管英国对其同盟国不满意,但仍然一如既往,坚持反对法国,支持荷兰的正当要求。1713年4月11日,历史上一个标志着全面和平的里程碑,著名的《乌得勒支和约》在法国和英国、荷兰、普鲁士、葡萄牙和萨瓦之间签订了。虽然奥地利皇帝仍然坚持反对议和,但是,英国不再为其提供财政援助,使其陆军的活动受到了限制,随着海上强国逐渐撤出,大陆战争已进入尾声。然而,腾出手来的法国,于1713年在德意志打了一个漂亮的、成功的战役。1714年3月7日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签订了和约。战争的余火仍然残存在加泰罗尼亚和巴利阿里群岛,那里的人民仍然坚持他们的宗教信仰反对腓力五世。可是当法国武装部队调转头来对其实施攻击时,反叛很快被镇压了下去。1714年9月,法国强行占领了巴塞罗那;第二年的夏季巴利阿里群岛也被迫投降了。  
  由这场持久战造成,并经和约认可的一些变更,除去一些不太重要的或暂时不太重要的细节外,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 确定由波旁王室继任西班牙王位,西班牙帝国继续占有它在西印度群岛和美洲的领地,当英国答应支援奥地利王子并因此将其大部分海军拴在了地中海时,威廉三世反对西班牙对上述地区行使统治权的企图也就此落空了;2。 西班牙帝国失去了它在尼德兰的领地,海尔德兰将成为新普鲁士王国的领地,比利时将隶属于奥地利皇帝,西属尼德兰就这样变成了奥属尼德兰;3。 西班牙失去了在地中海的一些主要岛屿:撒丁割让给了奥地利,梅诺卡岛连同其良港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