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部分:神圣的性崇拜生殖崇拜(3)
四川和西藏交界处有个偏僻的小村,叫木里卡瓦村,属木里藏族自治县,是普米族人和摩梭人聚居之地。村南的一个大山坡上有个石洞,洞口有个酷似男性生殖器的钟乳石柱,当地人视为圣物,称为“久鲁木”。这块石柱相当于生殖器尿道口的位置也有一个凹陷处,只要不是常年干旱,总有一泓清水汇积其间,村民称之为“哈几”,即圣水。 普米族、摩梭族的已婚妇女如果经年不孕,都会到“久鲁木”的附近举行“内考古”活动,即求神赐予怀孕的机会。“内考古”活动的全过程颇为繁复,其主要程序是,不孕的妇女在丈夫及女友和巫师的陪伴下,列队走近“久鲁木”,念一种特别的经语,烧纸钱跪拜,许愿,乞育。一切祭祷仪式完成后,求育者就带同女伴在“久鲁木”根部的一处水塘内“坐洗”。经过这一“洗礼”之后,据说身体内的不祥物、污秽物就不复存在,有受孕的良好条件。最后,这个求孕妇女来到洞口,在巫师的导引下,用一条特制的细竹管吸饮那一泓“哈几”圣水。接着,所有参加仪式的人在洞口点起篝火,踏歌而舞,祝福求孕者能够“心想事成”,早为人母;然后,他们告别求孕者夫妇,下山而去,让这对夫妻晚间在“久鲁木”下野宿性交。据说,“久鲁木”相当灵验,几乎能达到“有求必应”的程度。 在该县的大坝乡,又有一个名为“赐儿洞”的大石洞,洞中也有一具形如男根的石笋,不孕妇女也常到此求育,除跪拜之外,乞育者还要挽起长裙,在石笋上坐一下,表示已“与神人交”,可以受孕。 该县一条河的西岸崖壁上,有两个形如女阴的石洞,当地人称为“儿窝”(女阴的谐称)。不孕妇女常到那里举行“打儿窝”活动求育,她们一面唱着“求子歌”一面向“儿窝”投掷石头,如果投中目标,就有得子的希望。 这方面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无论是祭山、祭泉、祭石,都认为有主司生育的神灵在,只有崇拜他们,讨好他们,才能生育。在中原大地,几千年来人们最最信仰的生殖之神就是送子观音,由于佛教宣称观音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所以人们就在她的众多功能中又加上了一个“送子”的功能。其他“送子”的神仙还有送子张仙、碧霞元君以及各种各样的“送子娘娘”。 在古代民间还盛传有一种称作麒麟的神兽,它能给人们送一儿子,这种“麒麟送子”的传说十分盛行,以至在新婚的饰物和日用器物上,一个半龙半虎的动物驮来一个孩子成为必备的图案。 中国古人的生育观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得越多越好,“子孙满堂”被认为是家族兴旺的最主要的表现,“周文王生百子”被认为是祥瑞之兆,所以古代有许多“百子图”流传至今。郭子仪“七子八婿大团圆”被称为是千古佳语。二是不重生女重生男,生男曰“弄璋”,即给男孩玉片玩,生女儿则叫“弄瓦”,即只给瓦片玩,这区别有多大!古代流传下来的有关小孩的图画、雕塑,很少有女孩的,大都画男孩,而且要露出阴茎,作为夸耀。三是儿子要当官,以荣宗耀祖,古代流传下来一些“五子登科”的铜镜,“五”是数量,“子”是指能传宗接代的儿子,而不是“大了总是人家的人”的女儿,“登科”是指做官;可见,“五子登科”是古人的一种最高追求,如能做到这一点,此生无憾,可以笑对祖先了。 当然,对一般人来说,有生儿育女的需求是正常的,生育需求并不等于生殖崇拜。但是,如果把生殖需求扩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例如把生殖和鬼神联系起来,那么就是生殖崇拜或是生殖崇拜的残余影响了。追求生育,有各种不同的动机和目的,有许多人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为了家庭快乐,有些是为了老来有靠;也有一些女子追求生育,是为了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富贵之家,有的妻妾无子或丧子,或所生子体弱多病、品种不佳,所以妻妾们有时就去“借种”,生了孩子以后,其地位马上今非昔比了。 这种情况在古书上多有记载,如宋人《苇航纪谈》记载,南宋宁宗嘉泰年间,内臣李大谦在杭州九里松玉泉寺侧建功德寺,有个受雇的漆匠张某,有天晚上在外洗澡回家,路上遇到一个老妪,老妪说要引他去个好地方,左拐右绕到了一个屋中,进来一尼姑,又提着灯笼引他曲曲折折地来到一间华丽的屋中,陈设十分气派,张某惊住了,也不敢多问。尼姑领进一个美丽华贵的妇女来,共进晚餐,那妇人一言不发,尼姑倒是频频夹菜劝酒。酒足饭饱后尼姑把灯烛携带出房,把门锁上,这漆匠就和那妇女发生了性关系,在全过程中这妇女仍不说话。事毕之后,尼姑则把张某送走,左弯右绕了好久,才到了当初遇到那老妪的地方。张某以后和人谈起这番艳遇,以为是遇到了鬼,别人却说这是“固宠借种”。 宋人王明清在《投辖录》中说:神宗、哲宗时拥护王安石变法的尚书左仆射章年轻时也曾有过类似的被“借种”的遭遇,但来就枕的女子有好几个,章差点没有累死,后来还是一个年纪较大的女子偷偷地放他出去,才捡回一条命。 这种“借种”的事多发生在富贵人家的妻妾之间,这是有原因的。有的是空房难守,为满足性欲而饥不择食,但这不叫“借种”。“借种”主要是因为缺少子嗣。 在古代有关生育的形形色色、无奇不有的事例中,既反映出生殖崇拜的观念,也反映出女子作为生育工具的可怜的地位。
第二部分:神圣的性崇拜生殖器崇拜(1)
生殖器崇拜也是性崇拜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原始初民来说,对生殖器的认识是有个过程的。原始初民们早就发现,男女两性在外表上的最大差别主要在生殖器上,其次是在发育后的女性乳房上。他们最初只认识到通过性交即男女生殖器的接触可以获得极大的愉快,以后认识到了性交与生育的联系,只有通过性交才能繁衍后代,因此更加认为生殖器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了。那时,人们还不懂得人体生殖器官的实际构造与功能,认为长在人身上的阴茎和阴户是一种完全独立于人的东西,它们控制和决定着人的性行为,它们和天地万物一样都有灵魂,都有人所无法抗御的魔力,顺从它们就有性的欢乐,就能繁衍后代,违抗它们就会伤害身体,受到惩罚,这样,生殖器崇拜就产生了。 “性器者,万物孳生之源也”。在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中,常用“阴”、“根”泛指男女的生殖器,如男阴、女阴、男根、女根。“阴”有时专指女性生殖器,而“根”则有祖先、本源的意义,对男性生殖器多称“男根”,这就明显地具有崇拜的含义了。 和生殖崇拜、性交崇拜相同的是,生殖器崇拜也有许多文化遗物可以说明。英国杰出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遗留物研究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他把许多原始文化现象都归结为遗留物的范畴;他认为不论遗留物本身怎样的微不足道,而遗留物的研究必定有助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发现。有关生殖器崇拜的文化遗留物大致包括这几个方面: 岩画从岩画这一原始人类生活的形象记录中,可以发现生殖器崇拜的许多痕迹。例如在阴山岩画、贺兰山岩画和内蒙桌子山岩画中都可以看到许多男女生殖器的图形,十分形象逼真。在一幅内蒙桌子山岩画中,一个蛙形的女性和男性生殖器连在一起,这就把生殖器、性交与生育连在一起了,因为蛙是生殖崇拜的象征。 有许多岩画并不是专门表现生殖器的,它们表现跳舞、打猎、放牧和战斗等等,而在这些动作者身上都有一个明显的、硕大的男性生殖器,因为这是阳刚有力的象征。 为什么在这些密切结合生活的岩画中,较少表现人体上的女性生殖器?这可能是因为放牧、打猎、战斗等都是男子的事,也可能是在这些岩画出现的时代,人们已经过渡到重视男性甚于重视女性的时代。在学术界,曾经发生过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和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孰先孰后问题的争论,有人认为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在先,因为原始初民最早发现婴儿从女阴中出来,真是不可思议;同时,女性生殖器崇拜不仅源自妇女分娩时的直观,而且源自当时的社会发展,母系社会中女性崇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也有人认为,对男女生殖器的崇拜是同时出现的,把两者分割出来是不可能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人们以后发现了怀孕、分娩是男女生殖器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化,男性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加强,都推动了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发展。这正如魏勒在他所著的《性崇拜》一书中所写的: 在很早的时代,人们便注意到,如果男子不同女子交配,女子就不会生孩子。于是人们断定,男子对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享有完全的荣誉。这种观点来自阿那克萨多拉(前450年)的理论。阿那克萨多拉认为,胎儿完全是由父亲的种子形成的,母亲只为它的发育提供了一个场所,就像一个植物的种子植入大地后可以生长一样。这种认为男人“给妻子以孩子”的理论至今仍为某些人所主张,习惯用语“他使她有了孩子”就表明了这一点。在《旧约全书·创世纪》第三十章中的拉结就是有这种观念的人:“拉结见自己不给雅各生子……对雅各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死去。”'5' 崇拜物古人用石头、陶器等制成类似男女生殖器一类的东西而加以顶礼膜拜。 从女性生殖器崇拜来看,1974年在青海柳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件人像彩陶壶,上面绘塑了一个女像,全身袒露,乳房丰满,用黑彩绘成乳头,捏塑成夸张的女阴,又用黑彩勾勒成轮廓。在河南省淮阳县流行的“泥泥狗”,也是重彩勾绘,女阴特别夸大而突出,这都具有女阴崇拜的含义。 在女阴崇拜物方面,“阿白”是十分著名的。在云南剑川县有个石钟山,山上有剑川石窟,这是从南诏到大理国时期几百年间逐步开凿而成的,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石窟中全是石雕的佛像,奇怪的是,在第八窟中有个一米多高的女阴石雕和许多佛像并列在一起,当地的白族人称它为“阿白”,又称“白乃”,意思是婴儿的出生处,即女性的生殖器。把女阴石雕和佛像并列在一起,毫无亵渎神明的意思,因为当时人们也认为女阴是十分神圣的。 在福建漳州以南一百多公里的东山岛的大海边,至今还有一个巨大的石女阴,刻有阴核、阴毛、阴唇、阴道,十分写实,惟妙惟肖。现在仍有些岛民对这个石女阴供奉敬拜,常有人攀上去抚摸,所以石面被磨得十分光滑,磨得最光滑的是长圆形的阴道口。在阴道穴内还有一些小石子,这是求子者故意投掷进去的,根据当地的传统民俗,人们认为这具有一种巫术和预验的效用,求子者须将石子投进小穴,才能生子。 从男性生殖器崇拜来看,古代有许多石制或陶制的男根作为崇拜物,被称为“石祖”、“陶祖”。这些男根崇拜物大都很小,只有几寸长,大致和男性阴茎的大小相仿;但也有很大的,如绍兴大禹陵中距今四千多年的“窆石”(实际上是石祖)就有一人多高。这些男根崇拜物大都制作得相当朴拙简单,但是逼真而生动,例如1988年在陕西宝鸡西郊福临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石祖、陶祖各一件。石祖长约十三厘米,男子阴茎状,系用青石稍加工而成;陶祖长五厘米多,前端有小孔,形如尿道口,系捏塑而成,根部和两个睾丸粘接在红色陶钵的内侧。这一类的男根崇拜物在河南、甘肃、湖北、湖南、山东、山西、云南、广西、新疆、江苏、浙江、陕西等地都有发现。 在汉人东方朔的《神异经》里,有这样的神话记述: 东南隅大荒之中,有朴父焉;夫妇并高千里,腹围自辅,天初立时,使其夫妻导开百川,懒不用意,谪之并立东南;男露其势,女露其牝,不饮不食,不畏寒暑……
第二部分:神圣的性崇拜生殖器崇拜(2)
从“男露其势,女露其牝”的描述来看,依稀可见古代生殖器崇拜的影子。 象征物生殖器崇拜物是直露的,此外还有许多象征物暗喻与影射男女生殖器,也具有崇拜的含义。在这方面,全世界有共同性,它充分表现出原始初民丰富的联想。 弗洛伊德认为,凡是长形的、会膨胀的、具有动力和穿透力的物体,都可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如果加以分类,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 自然景观及人为景观包括石柱、树干、摩天大楼、烟囱、塔、旗杆等。 动植物包括鳗鱼、萝卜、茄子、香蕉、蛇、兔、犀牛、鸟等。 服饰包括帽子、领带、拐杖、雨伞、口红等。 武器及器械包括刀、剑、枪矛、弓箭、鞭子、加农炮、来复枪、匕首、太空火箭、犁、锤子、除草机等。 日常生活用品包括蜡烛、笔、钥匙、香烟、雪茄、香槟酒、冰棒、棍棒、水管、帚柄、吉他、跑车等。 弗洛伊德的联想实在太广泛了,当代人恐怕也不太可能把以上列举的这些东西都和男性生殖器联系起来,更不要说是原始初民了。但是,从原始性文化看来,总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 在中国古代,以石柱或类似石柱等物象征男性生殖器而加以崇拜,是十分普遍的。古代南方民族(例如巴濮荆越一带)流行一种“柯”崇拜,“柯”就是指各种形似男根的柱状物。《尚书·禹贡》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每到一处,就要“随山刊木”,祭奠高山大川。《神异经》说:昆仑山上有一根高耸入云的铜柱,人称“天柱”,朝它顶礼膜拜。《华阳国志》说:古蜀国开明王朝时候开始建立宗庙,每个国王死后都要立一块三丈长的大石为墓志,现在称作“石笋”。所谓“刊木”、“铜柱”、“石笋”以及“华表”等,同“柯”一样,都是男性生殖器的崇拜物,或由此演变而来的。现在四川还有许多这样的东西,竖立在山上或田间,人们俗称为“尾子”。 与石柱相类似的还有塔,中国和世界许多民族、地区,都认为塔是男性生殖器崇拜的象征。魏勒在《性崇拜》一书中指出: 我们的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塔和尖顶,全都无意识地保留了原始的男性生殖器石柱的直立形式。圣路易斯的圣维森特教堂的塔,最初是相当逼真的男性生殖器形状,但在1896年的飓风摧毁了过去的尖顶之后,新的尖顶不再能显示出所有尖顶最初的动机。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地区没有男性生殖器形状的石柱或塔。 以上魏勒最后一句结论是十分肯定和正确的。中国古代的情况也是如此。 在云南大理,有著名的“大理三塔”,它由一座大塔和左右对称的两座小塔构成,造型别致,是著名的名胜古迹。对这“大理三塔”的含义,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一种说法是,这一大二小的三塔象征一个阴茎、两个睾丸,即所谓“三位一体”。 再如,在四川岷江边上躺着一个乐山大睡佛,绵亘起伏,从岷江对岸望去,这个睡佛头右脚左,静静地躺着,那尊闻名于世的七十多米高的乐山石佛正好在那大睡佛的心脏部位,而在大睡佛的下身则耸立着一座灵宝塔,它的位置正好是这大睡佛的生殖器部位,高高耸起,古人选择这个地点建塔,含义是明显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宝塔是压邪的。托塔天王所托的塔的威力,“宝塔镇河妖”的说法,都表明了这一点。可是,塔为什么能压邪呢?如果追根刨底地研究,这是因为塔是男根崇拜的象征,塔的威力来自男性生殖器的威力。还有,为什么在古代塔中往往要存放“舍利”(得道高僧火化后的残骸)?这也是因为塔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意味着“生生不已”,葬在塔内得以永生。 男根还有其他许多象征物,而鸟纹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它首先见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彩陶残片,此外,在河南、浙江、甘肃、青海、陕西的许多考古遗址中都有大量发现;同时还出土了许多鸟形的器物,这都和男性生殖器崇拜有密切关系。有些考古专家认为,以鸟象征男根,是因为鸟头与阴茎相似;鸟生卵,男根也有卵(睾丸);鸟蛋白与精液相似;等等。 郭沫若在论说“玄鸟生商”的神话时认为'6': “玄鸟旧说以为燕子”,“玄鸟就是凤凰”,但无论是凤或燕子,我相信这传说是生殖器的象征,鸟直到现在都是(男性)生殖器的别名,卵是睾丸的别名。 对此,直到今日还有许多说法可以证明,如我国北方有些人的口头语都带个“鸟”字,正像《水浒传》中的李逵一样。在民间,有不少人称阴茎为“鸡巴”、“鸡鸡”、“雀雀”等,都有这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