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流氓丁逸-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侦测到,那个所谓的高总,他的大致情况了。就是说,他是一个什么人,我们基本了解了。”

    这确是一个好消息,导致丁逸的心情是大好不是小好。

    “说,他到底是一个什么人?”

    “首先,他是一个男人。”张坚强道。

    虽然从之前的信息,丁逸基础上已经确定了高总的性别就是男性,但并不是百分之百确定,作为一个严谨的人,丁逸的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生怕自己判断错了,传出去会丢了大脸,让大家对丁总的判断力产生怀疑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今天从张坚强的口中得到这么一个确切的结论,仍让他很高兴。

    “看来他并不是一个长得很像男人的女人了?”丁逸问道:“这你们是如何确定的?”

    “我们跟踪到他上厕所的情形,他上的是男厕所,并不是女厕所。”张坚强揭晓了答案。

    “靠,这样就得出他是一个男人的结论了?太过于草率。”丁逸批评道:“万一他是一个喜欢上男厕所的女人呢?”刚一说完,丁逸立即就觉得自己的话里有语病,想了想,又道:“对不起,如果高总是一个喜欢上男厕所的女人,称呼她时,应该用女字旁的那个‘她’字,而不是单人旁的那个‘他’字。刚才我那句话里,用的是单人旁的那个‘他’字,是我用错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刚才就是我的失误,看来我的有生之年,已经达到一千次考虑了,有一次失误在所难免,但要等到下一次失误,又要再等一千虑,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呢?唉。”

    由于刚才张坚强在与伟大的丁总通电话时,听到的都是音频文件,所以他不像各位观众,看到的是文本文件能够发现错误,因此他并没有听出刚才丁逸那句“万一他是一个喜欢上男厕所的女人呢?”里的那个“他”,是单人旁的那个‘他’字,而不是女字旁的那个‘她’字,自然也不知道丁总失了这么一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丁总竟然自己主动纠错,而且做了自我批评,可见丁总之情怀冰清玉洁,令人景仰。

    张坚强是一个想到就做到的人,心直口快,所以他心里这么想,嘴里也这么说了出来:“丁总果然是勇于自我批评,敢于面对自我,乐于自我剖析,其人性之伟大,冰清之玉洁,真是太令人景仰了,实在是佩服佩服。”

    “哪里哪里,这只是我的习惯,自我批评多了,就更加喜欢自我批评了。”丁逸谦虚了几句,又引申道:“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很不赞同。怎能把中华文化和房事相比呢?这个成语用得很不恰当,但又有人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说比起历史只有十几年的美国文明来,要悠久得多了,中华文明程度,要比美国文明,文得多了也明得多了,中华的文字,要比美国的文字要细腻润滑有光泽得多了,但是,我却发现了一点,在读音上,中华的文字‘他’和‘她’还有‘它’不分,而美国的文字,‘he’、‘she’、‘it’,分得很清楚,用英文一说,别人一听就知道是男的还是女的或是狗的,而用中华的文字,单从第三人称代词来看,哦对不起,应该是单从第三人称代词来听,却男女不分,人畜不分,这就是中华文字和美国文字相比存在的缺点了。”

    张坚强本性并不是一个爱拍马屁的人,但残酷的环境改变了他,使他变成了一个不得不拍马屁的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拍马屁的人由于不适应环境,基本都已绝种了,张坚强没有绝种,说明他已经适应了环境,所以他由衷地拍起了马屁,把丁逸这一观点赞得是上天入地,堪比孔子之伟大,老子之儒雅,孙子之调皮,总之是伟大得很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高总又出现了

    拍完之后,张坚强又解释道:“其实除了发现他上男厕所以外,我们还发现,他是站着尿尿的,这是我们贴身跟踪他到厕所里面的探员发现的,通过这一点,我们基本认定,他是一名男性而不是一名女性。”

    “哦,这样还差不多。”丁逸从自己的生理卫生常识来分析,判断高总既然能站着尿尿,那他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一名男性,至于有的人发明了能让女性站着尿尿的产品,而高总又确是一个女性,她又使用了这种高科技产品,所以她能站着尿尿,但并不足以证明她就是男性这一想法,丁逸就略过不想了。

    “除了他是一名男性,还发现了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丁逸问道。

    “还发现了他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张坚强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向丁总一一作了汇报。为了方便各位观众的理解,这里把张坚强的“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向各位观众做一个汇报。

    原来在姬毛信同志发现了高总的踪迹之后,张坚强得到了丁逸的命令,抽调了所里的大量探力,对“黄金满地白金满院铂金满房精/子满床”小区进行了包围,并对高总的那个门洞进行了36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因为他们是按照一天半的时间来轮班的,所以他们一个班次是36小时,并不是24小时,所以他们的监控行动,属于36小时不间断,而不是24小时不间断。

    高总在被发现的那天并没有从家里走出来,这在姬毛信和毛长长的严密监控之下,得出的结论。

    丁逸已经吩咐了姬毛信,让他想办法给自己的调查公司请上一个长假,专门脱产来对高总进行盯梢,至于姬毛信因为请假而产生的损失,由他丁逸支付给三倍以上的补偿款进行补偿。除了补偿之外,姬毛信负责盯梢所产生的外勤费用,比如值班费加班费误餐费伙食费皮鞋磨损费肌肉劳损费精神紧张费等等费用,他丁逸一律认账,一律支付,这样不计成本,只求能够弄清这个高总的本来面目,以还原历史真相,使丁逸能够大仇得报,给丁逸一个交/待,同时也给各位观众一个交/待。

    于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姬毛信就摇身一变,就从一个懦夫变成了一个勇夫,可见重赏的威力是巨大的。他尽职尽责地履行着他的盯梢职责,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地盯着高总的门洞看着,生怕一个疏漏,把高总给漏掉了,辜负了伟大的丁总的信任。

    由于他眼睛连眨都不带眨一下地盯梢,没有漏过一个细节,所以他能很负责任地确信,在高总走进那个门洞之后,当天他并没有出来,可见那天他就呆在了家里没有出动。

    为了更好地对高总的行动进行观察,“神龙摆尾”调查公司特批了一辆专业监视车,化装成业主的车辆,停放在高总的门洞门口,以便随时监控高总的行动。姬毛信就在这辆车里值班。

    其他的各色侦查员均被安置在各种匪夷所思的地方,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监视高总的动向,并对他的行动进行跟踪。

    第二天,这个高总出动了。

    这一次自然没有逃过姬毛信的小眼。

    他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又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再摸了摸自己的屁股,摸头发的时候,触发了头发上的“大家注意”指令发射器,摸耳朵的时候,又触发了耳朵上的“立即准备”指令发射器,摸屁股的时候,触发了屁股口袋里的“开始行动”指令发射器,这一连串的举动向各位潜伏好的侦查员发出了一个明确的“action”的指令,埋伏在附近的长枪短炮对着高总“咔嚓”、“咔嚓”、“哐叽”地响个不停。

    上文的“咔嚓”、“咔嚓”声是照相机拍摄时发出的声响,而紧随其后的“哐叽”声则是照相机损坏了其零部件发出的故障的声音。

    由于准备充分,虽然猝不及防地坏了一部相机,仍有大量其他的相机能够继续正常工作,所以其他相机仍然“咔嚓”、“咔嚓”地响着,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高总的形象被定格在“神龙摆尾”调查公司各位侦查员的相机里。

    除了“咔嚓”、“咔嚓”响的照相机,还有一部微型摄像机,正“嗒嗒嗒嗒嗒嗒”地在拍摄着高总的一举一动。

    当然,这些拍摄行动,都隐藏在高总无法看到的角落里,透过车窗,门缝,树枝,狗洞露出的一点点缝隙,忠实地将高总的形象和他的举动记录在案。

    由于距离较远,这些“咔嚓”、“咔嚓”、“哐叽”的声音,并没有被高总听到,他仍然是若无其事地走着,走出了“黄金满地白金满院铂金满房精/子满床”小区,姬毛信正要驱车尾随其后,却发现高总在小区门口停顿了一下,又返了回来。

    只见他的嘴巴动了几下,似乎在自言自语。但他在自言自语些什么,却根本听不到。

    不过这难不倒“神龙摆尾”调查公司的侦察群英们。对于远距离的声波,他们自然有监听的仪器,那就是“千里眼”牌超远距离声波放大器,那是一枝前端长得像狙击枪的仪器,后端像是一个锅状的接收器,只要监听人将枪管偷偷对准远处的声源,就能将远处某个点的声波采纳了过来,由锅状的接收器将采集到的微弱声波反射、汇集到一个中心点后,声波被放置在该点的放大镜进行了数十倍的放大,再转换成电流讯号,再经过几十倍的放大之后又重新转换成声波讯号,这样远处的极其轻微的声音就被监听人监听了下来,除了能够监听之外,这个仪器还能进行即时的录音——因为在该仪器的输出设备两声道立体声大喇叭旁边,还堆放着十几台红星牌卡式磁带录音机,这些录音机都已事先装好了磁带,只要有需要录音的声波文件传了过来,两声道立体声大喇叭刚一发出声音,操作人立即一个一个地按下十几台卡式录音机的录音键,就能把需要记录的声音全都录了下来,可见“神龙摆尾”调查公司的调查技术是非常的先进。

    惟一一个缺憾就是红星牌卡式录音机早已停产,所以配件很难找到,在录音机发生故障时,有无法录到声音证据的风险,所以“神龙摆尾”调查公司进行了充分的风险管理,准备了十几台卡式录音机放在喇叭旁边,万一有一台坏了,还有剩下的十几减一台可用,退一步说,即使再多坏几台,仍然还有不少台能够录音。总不可能十几台录音机全部同时都坏了,这种全部都坏的概率经测算只有百分之五十不到,所以说根本录不到音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他们想录音,自然是能够录到的。

    高总在远处微弱的自言自语,经过“千里眼”牌超远距离声波放大器的接收、放大,在监听端的立体声大喇叭里,就变成了他的高声呐喊,声音大得让监听人震耳欲聋:“我是走着去呢还是自己开车去呢?我是响应号召节能减排少开车呢还是不管三五一十五地开车去呢?让我想一想,嗯,我还是开车去吧。”

    原来高总本想响应号召节能减排自己步行去一个地方,但出了门之后又改变了主意,打算自己开车去了,所以又返回了小区。

    因为监听设备离监听现场很远,再加上有良好的隔音措施——他们有一个专门的监听车,监听时所采纳到的声波讯号就是在监听车里被放大的,而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之后,“神龙摆尾”调查公司知道,如果不给监听车加装良好的隔音设施,他们的监听对象所发出来的声音在被放大之后,就像学校的大喇叭一样,其巨大的音量能把方圆十几里的群众都吓得瘫软在地,监听的结果也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们在监听车里包上了厚厚的隔音层,因为隔音层的效果显著,所以在监听车的外面根本听不到监听车里面的声音,被放大的高总的极高分贝的呐喊声并没有惊动外人,虽然这极高的音量使得监听的人员几乎抓狂、崩溃,但这是属于工作职责内的事情,这也没有办法,“你是那个龟,所以就得驮那个碑”,既然他们的工作职责就是监听,那么监听时对他们的耳膜所造成的损伤,也是工作的代价,就像矽肺之于大理石开采工,腰椎间盘突出之于驾驶员,声带撕裂之于老师,酒精肝之于公务员一样,都是职业病,这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第三百二十三章 狗不来大排档

    于是高总就返回了小区,走入了地下停车库,不久,就见一辆车从地下车库开了出来,他就端端正正地坐在车上。

    那是一辆进口越野车,是“家驴”牌,虽然比起丁逸的“宝驴”牌跑车要低了若干个档次,但也属于中高档的车系,排量很大,油耗也巨大,确实在节能减排之列的,也怪不得他犹豫了一下,本打算走路出去的,想为节能减排做些贡献,后来可能考虑到走路太辛苦,这才开了车出来,看来他还是一个极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他的车牌即将透露他的身份。姬毛信深知,作为调查公司的老板,张坚强自然能够凭他发现的高总的车牌,很快地将这个高总的身份调查得一清二楚。

    他吩咐驾驶员开车紧跟着高总的车,但也不要跟得太紧,以免被发现,一边跟着,一边抄下了高总的车牌。

    高总的车牌是本地车牌,车牌号码是“2B-594SB”。

    姬毛信将这车牌号码记了下来,立即拨通了张坚强的电话,通报了高总的车牌号码,他相信,张坚强得到这个讯息之后,会马上和车管所的内线联络,不出十几分钟,就能将这辆车的主人的讯息查个一清二楚。

    通报了这个重要讯息之后,姬毛信的跟踪车跟踪着高总的越野车,走在这城市的大路上。路边的风景很好,放眼望去,都是一朵又一朵美丽的狗尾巴花,但姬毛信有重任在肩,哪里有心情欣赏这优美的景色?他们的不疾不徐地跟着高总的车,拐过来拐过去,走过了一座山一个城镇一个村,一路前行,终于,高总的车停了下来。

    停在了路边的一个大排档前。

    为了不引起高总注意,姬毛信并没有让驾驶员也随着高总停下来,而是向着前方开去。但就这一会的功夫,他已经看到了那个路边大排档的名字:“狗不来大排档”。

    姬毛信心里一顿,这个“狗不来大排档”在本市也算是赫赫有名,已经开了十几家连锁店了,虽然规模不算大,但生意都不错,贴近大众口味,接近百姓消费,由于走亲民路线,所以没有曲高和寡的风险,加上口味还行,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了。

    最重要的是,谁要是不来他们的大排档消费,谁就成了狗,为了使自己不变成狗,所以全市的人基本都去过他们这个“狗不来大排档”消费,这是他们生意蒸蒸日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包括丁逸应该也去过这家大排档吃过一两次饭,但大排档这种档次,对于丁逸这种超级富豪来说,是太过于低档了。丁逸去消费,其目的只是为了不被人当成狗,所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去消费过之后,已经不是狗了,后来丁逸就再也没有去过。

    受到“狗不来大排档”成功的启发,全市的餐饮服务行业掀起了一个给自己的产业命名为“某某不来某某店”的浪/潮,比如说“王八不来饭店”,“猪不来快餐馆”,“畜牲不来美食坊”,“野驴不来洗脚房”,“婊子养的不来茶楼”等等,这样的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为了不成为王八、猪、畜牲、野驴以及婊子养的,各位市民不得不到他们的店里消费,使他们的营业额节节攀升。

    由于这种情况过于严重,引起了受到了胁迫的市民们的强烈不满,后来/经过立法,废止了这种“某某不来某某店”的命名方式,“王八不来饭店”,“猪不来快餐馆”,“畜牲不来美食坊”,“野驴不来洗脚房”,“婊子养的不来茶楼”等此类产业被迫改名,但由于“狗不来大排档”成功申办了中华老字号,已经成了著名商标,所以它就不在被禁之列,是惟一幸存的此类命名的大排档。

    既然“狗不来大排档”这么有名,所以当姬毛信看到高总的车停在了“狗不来大排档”的大门口,再加上他想起高总的身上似乎保留着一种特殊的类似于街边大排档的味道,所以他心里一动,心想难道这高总和这“狗不来大排档”之间,会有什么亲密的关系?

    随着自己的车慢慢地驶离了“狗不来大排档”,姬毛信隔着车窗,看到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高总已经下了车,走进了“狗不来大排档”的大门。

    姬毛信忙叫驾驶员靠边停了车,很想下来到“狗不来大排档”里面看个究竟,但想到昨天为了贴近高总,假装打着电话经过他的身边,几乎和他打了个照面,所以不知道高总对他有没有印象,万一他还记得自己的模样,今天又被他看到,说不定他会心生疑惑,要是造成他的警觉,那就不好了。所以他犹豫了一下,再次打电话向张坚强同志汇报。

    和他同车的还有昨天与他同一个班次的毛长长同志,但毛长长同志昨天也对高总同志进行了跟踪,不知道高总同志看到他没有,似乎没有看到,但为了保险起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