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当局的废墟上建立起人民的政权。这场起义,凭借它的的广泛性,依靠它
那巧妙的组织和自信心,必将持续下去。人民的意志日益坚强,坚持斗争,
岿然不动,直至自由和独立。英勇顽强的人民起义已经使敌人的阴谋政策和
计划——破产:首先是犹太复国主义者沙米尔的计划、美国的迂回欺骗战术。
敌人施展野蛮的伎俩,反对我国人民,采用恐怖手段,诸如使用毒气、实弹
射击。它使尽一切手段:诸如蹂躏、骚扰、集体惩罚、驱逐出境、威逼利诱、
亵渎圣地、恣意屠杀、恐吓祈祷者,甚至在神圣殿堂内任意杀人等等,不一
而足。尽管如此,我们的人民群众创造了奇迹,他们面对这种种清剿、扼杀
人民意志的阴谋,承受起这一切野蛮的行径。以色列政府又已把恐怖升级,
甚至没收私人财产。同时又大搞抢劫、围困以及狂轰滥炸城市、乡村和难民
营。我国人民遭受到重大损失,蒙受的牺牲也是惨重的,可是革命仍将继续,
势不可挡的人民起义促使人民更加齐心协力、万众一心。这是英勇和鲜血、
希望和不屈意志所谱写成的一首悲壮史诗。以色列政府依仗美国在政治上、
军事上和经济上的撑腰,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对我国人民倒行逆施,
日复一日,变本加厉。美国就是犹太复国主义实体的庇护者、资助者、武器
供应者和狼狈为奸者。现在全世界都站在我们一边,支持阿拉法特总统于
1988 年在日内瓦宣布的和平倡议。只有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实体抱有故意。
美国为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沙米尔的计划喝彩,完全无视巴勒斯坦的倡议,
也就是说要我们向以色列屈膝投降。那个经常喋喋不休高喊人权的美国却对
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无动于衷,哪怕是片刻的丝毫同情也没有。在今日,能
与以色列罪犯狼狈为奸者、能与犹太复国主义的法西斯行径沆瀣一气者,也
只有美国。美国大耍欺骗术,要求我们接受投降计划,费尽心机要制止起义。
至今已有100 多个国家承认了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要比承认以色列实体的
国家数目多得多。美国对我们仍怀有故意,这是我们人民天天感受到的。我
们人民遭到外来殖民主义移民入侵,这些人只要那里的土地,而不要那里的
人民,奉行的是一项种族主义政策,完全是依仗美国的撑腰。至今美国尚未
改变它的立场。我们要求美国正视巴解组织是一个捍卫正义事业的政治实
体。我们是为了保卫我们人民的权利。至于美国和以色列则竭力扼杀这些权
利。甚至美国的最新建议也不过是企图把它的建议强加给巴勒斯坦代表、否
认我们人民的权利、否认巴解组织的作用,却以沙米尔的计划作为解决办法
的基础。我们认为,保证我们的会谈和建议走向公正解决的基础,只有以巴
解组织的和平倡议为依据,它有权在国内外组成巴勒斯坦代表团。会晤的日
程表是公开的,不附带任何先决条件。同时,这种会晤应被看作是为召开国
际会议的预备性会谈。这样的国际会议应该由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参加。
阿拉法特总统于1989 年10 月对中国这个友好国家进行了第七次访问。
巴勒斯坦领导人的访问从未间断过,打从革命开始之前早已开始了。1964 年
亚西尔·阿拉法特由阿市·杰哈德兄弟陪同对中国作首次访问,向中国领导
人通报了巴勒斯坦领导决定开始武装斗争。所以,中国是第一个非阿拉伯国
家知晓这项决定的国家。已故的首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艾哈迈德·舒凯
里曾于1965 年8 月访问过中国,于1965 年3 月22 日签订了一项建立巴勒斯
坦解放组织外交使团的协议。亚西尔·阿拉法特总统最近一次对中国的历史
性访问却具有特殊意义。这是他被一致地拥戴为巴勒斯坦国总统之后的首次
访华。他同邓小平同志和中国其他领导人的会晤正如以往一样是一次亲切的
会晤。通常我们在友好的中国都能感受到友人的温馨、盛情的款待以及对于
我们正义斗争的原则性的和热诚的支持。巴中友谊从其深度和广度来说,是
一种客观的和历史的必然。这是时代所赋予的,也是为实现两国友好人民的
目标而斗争的真理所赋予的。也可以说,这种友谊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我
们两国都把支持世界人民为摆脱殖民主义统治和帝国主义垄断势力在昔日和
今日所奉行的掠夺政策和霸权主义的解放斗争作为两国的首要任务。中国是
巴勒斯坦国天经地义的盟友。同样,巴勒斯坦国也是中国天经地义的盟友。
而我们两国又都是世界各国解放运动的夭经地义的盟友。巴中关系不仅仅是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大国与一个为争取独立而
斗争的小国之间关系,而且也是恪守和平共处,反对帝国主义、种族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争取社会进步,积极支持世界人民进行斗争、
争取解放、自主、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两个友好国家的莫逆之交。中国支
持我们全国委员会的各项决议,支持巴勒斯坦的和平倡议,立即承认巴勒斯
坦国等确是生动地体现了友好的中国和巴勒斯坦之间有着坚如磐石般的战斗
团结和以沫相濡的互助。我再一次申明,我们特别珍惜我们两国友好人民之
间、我们巴勒斯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团结和战斗合作
的关系。亚西尔·阿拉法特总统曾经重申过并一如既往地强调,决心巩固、
加强和维护这种历史性的关系,旨在为我们两国友好人民的共同目标和利益
作出贡献。尤其是中国正值进行改革和开放,我们正处于英勇起义之际。在
这里,我愿意奉告诸位,在所有问题上、特别是在中东问题上,巴勒斯坦国
和人民中国之间进行的协调是高水平的。我们高度评价最近国务院总理李鹏
同志就解决中东问题所持的立场,认为巴勒斯坦问题是在我们多事之秋地区
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在全世界实现和平和安全问题的核心。
确实如此,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人民武装斗争中打了五场正规战争,
最长的一次阿以战争是在1982 年打响的。人民作出了最大的牺牲,经受了最
残酷的折磨,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然而终于把阿拉伯巴勒斯坦人民的事业
列入解决的议程,终于迫使大同进行对话并予以重视。四分之一世纪的斗争
历程真是巴勒斯坦革命的斗争史,真是阿拉伯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史,真是
巴勒斯坦事业的斗争史。但是它的主题应该是“法塔赫”运动的斗争。“法
塔赫”从诞生起就历经艰难,征途坎坷,破不尽敌人的阴谋暗算,但终于赢
得了成功,迎来了胜利。在这漫长的斗争岁月里,亚西尔·阿拉法特兄弟展
示了他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雄才大略。他那超凡的才能深
深地烙印在全体人民和民族的心灵里。一当他向敌手挑战,就成为一个不容
置疑的政治事实,像一场政治抗衡赛中不可轻视或难以打破的纪录。尽管他
身居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的主席,身为巴勒斯坦革命武装部队的总
司令,尽管他的政治地位变了,但是他仍然平易近人,胜似士兵中的一员。
一旦同以色列人或别的敌人打响战斗,他总是身先土卒,第一个站出来率领
他的战士们上阵。随着时光流逝,他同各级组织的战友们结下了深情厚谊。
早在组织决定宣布他新职之前好几年,在众战士心目中他早已是巴勒斯坦革
命部队当之无愧的总司令了。自从走上领导岗位之日起,他的一言一行无处
不是对巴勒斯坦人民负责,而不仅是对他的组织负责,在四分之一的世纪里,
亚西尔·阿拉法特已经从一个思想传播者变为他的人民和民族的象征,从一
个普普通通的人变为声威显赫、名震寰字的领袖,成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的楷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各个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伟大的胜利。1949
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辉煌胜利,友好的中国人民实现
了独立和自由的宏图,这是我们当代世界的一个重大事件。气贯长虹的中国
人民已经摧垮了所有的反革命势力的阴谋,并坚强有力地抵御一切帝国主义
干涉内政的企图,为加强世界的安全和和平、为建设自己的社会主义国家作
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我衷心祝愿中国在各方面取得更伟大的成就。同
时,我祝愿友好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发展和在
为日益巩固社会主义大厦的经济建设中成功、进步和繁荣。
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
尤素夫·拉吉布
1999 年1月1 日
献给我众多的以色列朋
友和其他犹太朋友。。希望
此书所讲事实能鼓励他们和
他们的朋友给和平以机会。
阿拉法特传
第一编阿
拉法特其人及其事业
第一章阿拉法特其人
“当你不了解阿拉法特的时候,你是不会喜欢他的。”
说这话的人是一位出生在突尼斯的作家和外交家,名叫哈玛迪·艾四德。
他是阿拉伯国家联盟中解决棘手问题的能手。他认为,一般的老百姓,特别
是西方国家的人民,他们只能依靠一掠而过的、表面的宣传形象来了解阿拉
法特,因而对他产生一个不良的印象。这是可以原谅的。他们此外能更多了
解些什么呢?
在他凸起的、转动的眼睛下,有一个高鼻子。这在他略嫌小的面孔上,
显得太大一些。他的孩子般的耳朵,在脸颊两旁也只有很小一点。他想拉拉
它们吗?是的。而他那两层厚厚的、几乎是畸形的下嘴唇,毫无疑问是阿拉
法特身上最不令人喜欢的地方。当他生气的时候,他的下嘴唇翘起来,整个
脸形成了一幅难看的漫画。总起来看,他的相貌同样是不讨人喜欢的。脸上
的络腮胡子,经常好多天不刮。他看上去好像该洗澡了,衣服脏乱。而他的
神情是挑战性的。他的姿势是戏剧性的、夸张并富有进攻性。他的声调经常
是好战的。总之,他是一个没有吸引力的、平淡的、不讨人喜欢的小个子,
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阿拉法特是矮个子,只有5。4 英尺高,可能还更矮些。同前几年相比,
现在关于阿拉法特形象的突出的特写少多了。这倒不是因为他大腹便便。看
来他的体重同他的身高和年龄还是大致相称的。他现年59 岁。
只要时间和环境许可,出于自择,阿拉法特的衣着外表是无懈可击的。
他的许多制服熨得笔挺——我在三个阿拉伯国家首都碰见过他的几个贴身警
卫到旅馆的洗衣间送取主席先生的衣服。他的靴子和鞋能经得起最严格的英
国或印度的军士长的检查。他也非常注意他的手和指甲。
他用阿拉伯传统的花格子头巾作头饰。头巾上红色表示沙漠,黑色表示
国家,白色表示城市。阿拉法特的头顶已近全秃,只剩一圈正在变灰的黑发。
这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要是不戴头巾或军帽,看上去就像一个和尚。
事实上,假如阿拉法特被禁闭在修道院里,他个人的生活方式也不能比现在
更简朴了。
阿拉法特最令人吃惊之处,正如所有巴勒斯坦人所描述的那样,是他的
“善动特性”。无论他在那儿,不管做什么事情或者跟谁在一起,阿拉法特
总是不安静。他的眼睛不停地巡视。这种经常的搜索是他得以幸存的重要因
素。他的手常在忙碌。当他坐下来的时候,他似乎总在不停地弯曲和摆动他
的膝盖,用脚打出密码的信号。巴解组织对外政策负责人哈拉德·哈桑说:
“他没有一分钟是安静的。”“他不能安静。”
他有一双深沉的、棕色的眼睛。这是侦察者的眼睛,对那些有机会接近
他的人,给以密切的注意和巨大的威慑力量。和他的鼻子或对危险的警觉一
起,阿拉法特的眼睛是他的头号情报和安全系统,阿拉法特的首席顾问哈
尼·哈桑说:“阿拉法特从不坐着,除非他已估计他是在潜伏的暗杀者的火
力很难或根本无法达到的地方。”哈尼说:“他总是不满意他第一次坐下的
地方。”“有时我们都已坐定,谈得正起劲。。突然,阿拉法特打断了我们
的谈话,要求换一个座位。我们从不问为什么,也不需要问。我们知道,他
已断定他坐的地方很容易成为一个目标。”
涉及他人身安全的问题,阿拉法特坚持他本能的感觉是他唯一最可靠的
参谋。哈尼说:“有时我们告诉他信任某某人是不明智的。他总是这佯回答,
‘我觉得我可以信任他。没问题。’”
阿拉法特至今还活着,这一事实很清楚地证明,他的本能的感觉使他很
少倒下。阿布·伊亚德为此提供了支持性的论据。我和他讨论了谋杀阿拉法
特生命的50 多次未遂行动的详细情况。阿布·伊亚德是萨拉赫·哈拉夫的化
名,是巴勒斯坦安全和反谍报机构的执行官员。我对他说:“请告诉我,为
什么阿拉法特迄今还活着?他是怎样幸存下来的?”
阿布·伊亚德笑道:“我把实情和秘密告诉你。”他对我说。“60%是
靠阿拉法特自己——他的鼻子,或者说,他对危险的警觉。30%是运气好,
10%可以算在我们自己情报机构的有效作用上。”
人类的一种侦察眼力,赋予了动物被猎杀时新的自卫本能。
莫萨德至今从未利用过以色列自己的情报人员,来具体执行暗杀阿拉法
特的阴谋。据阿布·伊亚德说,莫萨德通常采用恐吓的手段驱使巴勒斯坦人
来干这种事。莫萨德擅长的是搞毒杀。
某些阿拉伯国家的情报机构也物色一些巴勒斯坦人来干同样的勾当。这
就不足奇怪,阿拉法特不能轻易信赖别人。“这对他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哈尼·哈桑说。“当一个可信赖的同伴被杀害后,他痛哭。当阿拉法特认为
你可信时,他也报以忠诚。他不是那种随便调换身边工作人员的人。当你忠
于他的时候,他不会轻易牺牲你。”哈尼·哈桑接着说,阿拉法特非常珍惜
忠诚。对那些为事业而奋斗的人,即使犯了错误和遭到失败,也倾向给予宽
容和谅解——只要他们忠实于他。
为什么阿拉法特能够避过许多杀害他的企图和阴谋而得以幸存,另一个
主要原因是他的行动保密。阿布·伊亚德说:“当主席乘汽车或飞机要从甲
地到乙地时,就连我们这些最接近他的人也不知道他何时动身。”
有一回,我为了写这本书进行采访和收集资料,有幸和阿拉法特一起乘
飞机进行一次长途旅行。他是去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首都萨那,参加巴勒斯坦
解放组织军事委员会的会议。安排我和阿拉法待一起旅行的是哈拉德·哈桑。
哈拉德花了很大力气勉强说服了阿拉法特,同意我和他一起旅行。哈拉德让
我做好出发的准备。晚上6 点我和他见面,他对我说:“现在你必须耐心。”
“也许12 分钟以后会来电话,但也可能12 小时以后。”
午夜12 时25 分电话来了。由于从住处到机场的距离阿拉法特两倍于我,
我想他已经走在路上。很明显这意味着如果我这方面迟到将造成麻烦。至于
我,我不必担心。有人为我计划并计算行程时间以便最后一秒钟准时到达机
场。我乘坐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轿车在贵宾室门口停下时,阿拉法特在6
名保镖护卫下正从一辆黑色的装甲奔驰车里走出来。在不到30 米远处,一架
中型的沙特阿拉伯喷气客机的发动机已起动,准备起飞。不到两分钟,我们
全部登上飞机,而这架沙特阿拉伯飞机也完成滑行起飞了。
我的印象是,在机舱门完全关闭以前,我们已开始滑行。在有关阿拉法
特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许许多多神话中,有一则是说阿拉法特及巴解组织
可能拥有一个包括5~7 架客机的机队。事实并非如此。阿拉法特旅行是得到
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府好意借用飞机而成行的。当他提出要求时,这些国家政
府就将自己飞机提供使用。在这方面他的两个主要的资助者是沙特阿拉伯和
阿尔及利亚。当他计划空中旅行时,他遵循两个原则:有些地区他只在夜间
飞越:他从不飞入贝鲁特,也不从那里起飞。事实上,自从1982 年以来,他
也没有利用贝鲁特机场的可能性。即使在贝鲁特曾是他进出最方便之地的那
些年头,为了怕被绑架或被以色列战斗机击落,他也从不利用那里提供的方
便条件。1973 年2 月,以色列确曾击中一架利比亚客机,机上100 人全部罹
难。阿拉法特对我说:“我没有证据,但我对以色列人以为我或我们的其他
领导人在飞机上这一点,并不感到惊讶。”
阿拉法特多少次濒临被绑架或击中的危险,这是一件值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