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仙王途-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道业的读书人又被称为童生,虽然道业不高,但是大概他是半路修道,亦商亦道,堪称儒商,怪不得他会将两个孙儿送去书院修行,也怪不得这样的人,半路上听到有学子吟诗,便会停下来邀请闲谈,原来是心慕圣道,所以爱屋及乌的缘故,吕杨顿时对老者肃然起敬。

“吕小哥儿,可否为老朽的拙作题上刚才那首清隽小诗?”

“恭敬不如从命!”吕杨也不推迟,接过狼毫笔,唰唰唰题上小荷尖尖这首诗,用的是瘦金体,果然清隽有节,和画作浑然一体。

特别是题诗蕴藏的隽永之气,相当浓郁,只要微微激发,就能显出出淡淡的灵光来,显然已经超过了吕杨自己的预期。

老者再次大赞一声,吕开泰一家人也都欢喜无比,对吕杨的才情感到自豪。

钱多脸色有些苍白,越发感觉不服气,学着男子般揖礼道:“纯阳兄,时辰尚早,咱们各自再作一首吧,你看远处亭台之处,小河之畔多有芦苇,就以芦苇为题,你看可好?”

不等众人说话,吕杨潇洒地挥一挥衣袖,抬手示意,洒然道:“也好,请……”

钱家小娘子暗哼一声,也不推辞,想了想咏道:“秣陵旧产无淇竹,见说碧波芦苇多。涨绿不妨放来雨,更须别浦听鸣荷。”

钱来也书写完了,钱多笑道:“如何,还请诸位兄赐教!”钱潮点点头,显然对这一首诗还算认可,不过要说上佳,却还略微不足。

“我说妹妹,你这首诗也就一般般,一般般而已!”钱来打哈哈笑着,惹得钱多狠狠瞪了一眼。

“钱家妹子这首诗还不错,算得上情景交融,抒发了心声!”吕杨笑着。

吕开泰等人没有什么学识,自然不可能赐教什么,最明智的还是闭口不言。

“轮到我了,也请诸位品评赐教!”吕杨微笑看着钱多这个小娘子,心中实在是不将她放在心上,只因自己两世为人,还盖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吗?

“有了,诸位请听……”吕杨走上几步,然后踱步咏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吕杨吟将出来,才情陡然高下立判!

钱多小娘子作的是一首七言绝句,而吕杨作的则是一首古调诗。

这是一首《蒹葭》,在另一个世界,脍炙人口。这个世界,大匡皇朝也有大诗经和小诗经,但是此诗经非彼诗经。

大匡皇朝的大小诗经是孔圣人所著,孔圣人名讳慈,表字济民,号贞丰,是太道圣人第七位弟子,著有《大诗经》和《小诗经》,并以此证道,成为大匡皇朝第三位圣人,地位尊崇,后人称之为“诗圣”。

大匡皇朝号称是百圣皇朝,皇朝人人尊崇的大小诗经大多是用殷墟皇朝的赋法写成,后人称之为古调诗风,又称殷朝诗体。

吕杨所做的蒹葭,用的就是前朝殷墟皇朝盛行的古调诗风,蕴藏着一种苍凉、悠远的诗风古调。

吕杨吟唱出《蒹葭》来,钱氏一家人立刻张大了嘴巴,只因为这一首古诗,意境朦胧、幽远不尽。

“伊人”究竟是什么人,没有具体所指,甚至是男是女都无从确认,飘忽不定,似近而远;再加上“宛”字的妙用,使诗篇的意境显得空灵朦胧,引人遐想。

诗歌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达到了反复抒情的目的,这般蕴藏强烈意境的殷朝诗,简直让人抓狂。

钱多一向自视甚高,那是因为她确实身负才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小小才女,但是现在听到吕杨所作的蒹葭,顿时嘴巴大张,双眼迷离,心神早已经被诗中的神韵所震慑。

这首诗简直让人抓狂,细细品读,大有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的感觉,让人回味不尽,怅然若失!

“哈哈,妙绝,妙绝呀……吕杨兄,不不不,纯阳兄弟,以后你就是我钱来的老师了,你这个兄弟,我钱来是交定了!”钱来书写完,放下笔,不禁啧啧称赞。

钱潮和钱多俩祖孙这才回过味来,钱小娘子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吕杨的神色,而是彻底服气,揖礼道:“纯阳兄,今天才知道你的诗才远在小妹之上,刚才小妹无礼了,还请不要怪罪!”

“哈哈……钱家小妹乃是性情中人,吕杨如何会怪罪,往后还望两位兄台在书院中多多照顾!”吕杨笑着,估计自己即便是进入书院,也不会和他们同一个班,毕竟这两位已经是童生,他们应该在童生所在的班级,不过若是自己真的天才,晋级很快的话,说不定还有机会和他们成为同级或者同窗。

“好说,好说!”钱来拍拍胸口,信誓旦旦保证。

“如此甚好……甚好!”钱潮和吕开泰笑着颔首点头,欣慰不已。

吕开泰因为吕杨还没入学就交了朋友感到放心,钱潮则是因为自己孙儿交了黄宗羲有才情的弟子而高兴。

作为黄宗羲的弟子,吕杨日后肯定大有前途,钱家虽然富贵,但是并非书香门第,也非诗书传家,和大儒之家比起来,商贾之家渺小得很,钱来和钱多若是能和吕杨攀上交情,等于是攀上了黄宗羲这位大儒的大树,可以在树荫下乘凉,自然好处多多。

……

第二十一章太道圣庙(上)

话说吕杨虎躯一震,突然人品爆棚,散发出霸王之气,赢得了钱来和钱多的认同,钱来更是死活要认吕杨这个好兄弟。

吕蒹葭则兴奋的将胖子书写的《蒹葭》抢过来,叠好放在了怀里,因为这首蒹葭诗,无形之中用的是她的名字,非常有纪念意义。而且这是她的二哥写的,不知道是不是顺便为自己作的,心里自然很高兴。

小丫头哪里知道,这首《蒹葭》其实是写在另一个世界另一本诗经里的,创作它的人已经没法考证了,更何况吕杨怎么会有那个闲情逸致特意为自己的妹妹写诗呢?

即便如此,也不妨碍吕杨这个二哥在吕蒹葭心里面越发有本事的印象。

经过这一次出门,吕杨全家人才发现了一个事实,吕杨这个娃子似乎远比他们想象中更成熟,更懂事,更潇洒智慧。

在凉亭之中坐了一会儿,钱多小娘子亲自将吕杨的《蒹葭》重新录一遍,她修习的字体如同小家碧玉,就叫做碧玉体,这是两百年前一位女性圣德宗师开创的字体,特别适合女性书写,在现在的大匡皇朝,这种碧玉体已经在女修中深入人心了。

大匡皇朝立国四百余年,国力达到了大繁荣的大时代,历代出现的大儒不计其数,其中有男有女,这女性大儒就比较难能可贵了,虽然女性在大匡皇朝中地位普遍低下,但是一旦出现女性大儒,那么这位女性就绝对如同众星拱月一般,光彩夺目甚至胜过群星无数的男人,成为碧月一般的存在,受到世上的男子和女子都共同仰望……

这亦是不少书香门第的女子也到书院修行的原因,因为一旦女子也修出了成就,绝对能够和男子一样光耀祖宗,光耀门庭,甚至能够联姻于皇家也不是不可能,因为这些在大匡四百多年的历史上都是已经有了先例的。

如今的吕杨,在钱潮三祖孙的眼里已经不是出身苦哈哈的寒门,而是才华横溢,又有靠山的潜龙,日后肯定有不小的前程。钱潮甚至已经有打算为吕杨宣传一下蒹葭诗的打算!

弄好了一切,两家人再度一起上路。

到达秣陵府的时候,府城的大门早就大开了,作为荒州的都府,秣陵府通关的城楼高度绝对超过二十米,巍巍一座城门,上面旌旗招展,而且还有配套的箭楼,城墙延伸向两边,一眼看不到尽头,就像是一座浩大的长城。

城门口人流如织,来往的除了一些平民外,大多都是商人,偶尔还有规模庞大的商队押着上百辆马车的货物进入城中。

进入城门,四周眺望,秣陵府的繁华程度让吕杨这个经历过两世的人都为之震惊。或许只有清明上河图里里繁华的汴京才能形容一下秣陵府的繁华。

“人口众多,百业繁荣,果然是一个繁华盛世……”吕杨心中赞叹一声,区区一个荒州的都府就这样繁荣,不知道远比荒州更加富裕的其他州府会是怎么一个光景,甚至于辰州的神都玉京城会繁华到什么程度?

就在吕杨和吕蒹葭看着四周繁华胜景的时候,钱潮的马车停下,车帘掀开,“吕老弟,你不是要去周转一下马背上的货物吗?正好,老朽认识几家大商行!”

“不用麻烦,这些货物,随便找家杂货铺卖了就行!”吕开泰笑道。

“那不成,绝对不成,我让我孙儿留下,他会带你去一家厚道的商行,估计能开个高价!”钱潮立刻将钱来弄下马车。

钱来呵呵笑道:“吕叔就不用客气了,我钱家在秣陵府还算有些薄面,不少大商行每年都和我们德林堂有生意上的来往!”

钱来说着手指十字街的一栋三层高的楼房道:“看到那里了吗,那是聚生商行,对面是金宝商行,走吧,我带你们过去,一准不让他们压吕叔您的价!”

“那敢情好,敢情好,有熟人就是好办事……”吕开泰笑道,一家人随同钱来走过川流不息的大街,来到十字路口,进入聚生商行。

商行大堂十分宽,跑堂的伙计和坐堂的掌柜都没得空,正在招呼着四方来的客商。

“哟……原来是钱小公子来了,这边请,这边请,不知道钱小公子来敝商号有什么吩咐?”跑堂的伙计机灵无比。

“寻个掌柜来,我家中一位长辈有些皮货要出售,让掌柜的掌掌眼!”

“那好,这边来,于掌柜正在柜上!”

一行人到了柜上,一名四十余岁的掌柜已经迎上来寒暄,吕开泰打了声招呼,将好几张虎皮、虎骨、鹿茸、麝香、鹿皮都拿出来,这些货物极多,都是吕开泰这些年特意积攒下来的好货,为的就是等吕杨入书院的时候拿出来卖钱,其中单单是虎皮就不下五六张。

这已经是一大笔交易,掌柜不敢怠慢,连忙验货。钱来呵呵笑道:“于掌柜,可不能亏了我这长辈!”

“放心吧,钱小公子,我省得!”于掌柜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拿过一旁的算盘,劈里啪啦打了一通,一面打一面报价格,最后说道:“这些物件都还不错,我用最高的行情价格收了,一共是两百一十八两,可使得?”

于掌柜的最后一问是冲着吕开泰说的,吕开泰立刻欣喜,这些东西他已经盘算过了,按照以往的价格卖给杂货铺绝不超过一百五十两,可见杂货铺的那些掌柜有多黑……

“要得要得,就这个价吧!”吕开泰满意了,钱来也咧嘴一笑。吕杨在旁边看着,虽然不说话,其实也知道自家是借了钱家的势,否则价钱肯定被打压很多,看看自家老头的惊喜表情就知道了。

两百多两,这已经是很大一笔资财了。

在吕丘县,一亩上好的水田要十余两,相当贵,旱地、荒地才便宜,也就是说,这些打猎数年积攒下来的货已经能够买上好十几亩上好的水田。

若是买荒山,只怕能买好几座大山头,不过这年头,也没有村民买山头,只有那些大富大贵的人为了修建庄园,才会买山头。但是他们只会买山清水秀的山头,决计不卖荒山。

大匡皇朝,银比较少,天下繁荣了数百年,银子和金子的价值一直在疯涨,能够兑换的赤铜通宝越来越多。

到了现在,一两纹银已经能够兑换十枚银元通宝,折合一百赤铜通宝,相当于一千文钱,也就是常说的一贯钱。

到大街上买个馒头包子,也不过需要几文钱而已。

这里说的赤铜通宝,是含足量精铜的制钱,精铜的含量比十文钱的精铜含量要高一些,用特殊锻造法锻造,弥补了全大匡皇朝金银不足的问题,也抬升了黄金和白银的价值。

吕杨家卖了家中的存货,顿时成了小资阶层,不过吕杨要去白龙潭书院修行,除了花费一大笔钱之外,还要给吕杨准备生活费和学杂费,特别是学杂费,光是购买笔墨纸砚、剑弓扇等器物,就会花上一大笔。

所以这一百多两纹银估计到最后也剩不了多少。

吕杨和吕蒹葭是吕家的希望所在,所以无论多少钱,吕开泰都不会吝啬的,拿了银钱,一部分兑换成银元通宝和赤铜通宝,一行人高高兴兴从商行出来,向钱来打听了一下,于是杀向比较有名的裁缝铺,吕杨和吕蒹葭全都置办了两套行头,其中一套是手工刺绣雕花的上好儒衣,还有一套就是普通白衣布料。

吕杨置办的是儒衣,吕蒹葭置办的是书童装,因为两人都还在长身体,所以衣服都不敢置办多。

弄好这些,就可以到太道圣庙去上香了。

“你们要去太道圣庙?那正好顺路,太道圣庙在城北外的城隍岭上,过了城隍岭往西三里地,就是白龙岭,白龙潭书院就在那里!”钱来说罢,走进一家酒楼,出来的时候已经牵了一匹骏马。

吕杨好奇,笑道:“钱来兄,你从哪里弄来的马?”

“这酒楼的东家和我家很熟,借一匹马用用还是可以的,走吧,顺便地,我也有些日子没去太道圣庙上香了,今天正好去一趟!”

“钱贤侄,那就多谢带路了!”吕开泰笑道。那一座太道圣庙他们也去过不少次,自然知道怎么走,不过白龙潭书院还真没去过,因为那是圣道中人修行的地方,一般人进不去。

从城南穿过了运河,抵达城北,然后出城北的门,转道城隍岭,虽然有好几里的路,但是一路上繁华无比,高楼酒肆鳞次栉比,堂皇的府宅更是比比皆是。

一直到了城隍岭外,附近的数十座山岭和上百山坡、林地全都被圈起来,修建了不少景致非凡的庄园,但凡是能够在附近修建庄园的,全都是非富即贵者。

这一路出了北城门,车马依然络绎不绝,而且往来的都是大户人家的车马,北城门外的官道,甚至铺了大青石,一直通到城隍岭的太道圣庙和百龙岭的白龙潭书院。

吕杨第一次去太道圣庙,自然眼界大开,来到城隍岭下,抬头往山上一看,顿时微微震惊,原来太道圣庙之大,已经囊括了整个山岭,占地不知几许,山岭上的圣庙大殿鳞次栉比,重重叠叠,据说有十二大重。

吕杨望去,远远就看到太道圣庙上空香火缭绕,紫气升腾,显然香火恐怖到了极处,连带着整座山岭,都成了一处极致通灵的宝地。

第二十二章太道圣庙(下)

秣陵府太道圣庙是荒州最大的圣庙,该圣庙有四百年历史,从开朝太道圣人飞升之后就开始修建,历时十几年才建成。

秣陵是太祖幼年生活的地方,吕丘则是当时殷墟皇朝帝京所在。

时光荏苒,如同白驹过隙,前朝的风流旧事虽然已经被雨打风吹去,但是吕丘、秣陵作为前朝的繁华旧地,对于大匡太祖皇帝而言,总是有着非凡的意义,太祖皇帝霞举飞升之前,念念不忘的也还是这两处旧地。

为了纪念太祖皇帝杨易人,大匡皇朝太宗皇帝杨继业登临大宝,御极天下之后,颁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在秣陵旧地兴建太道圣庙,当时动用进十万工匠,用了十一年零六个月才完工。

秣陵府太道圣庙奢华至极,云石做墙,汉白玉做栏杆,金砖铺地,金绳界道,琉璃做瓦,说不尽的富丽堂皇,而且还不失大气,因为整个太庙有三十六座大小宫殿,一共十二重,每一重分有正殿和左右偏殿,磅礴大气。

十二重正殿据说上应黄道十二宫,每一座正殿中央都立着一尊青铜大鼎,上面插满了香火。

一条二十米宽的石阶从山脚直通山巅,贯通十二重正殿,石阶两旁松柏林立,庄严肃穆,通往太道圣庙最后一重的太道殿才是供奉圣人的大殿,一路上前来进香的人流如潮,就像是赶集一般。

吕杨和钱来说着话,一面沿着云石铺就的整洁石阶拾级而上,经过一重重的宫殿,发现有些前来朝圣的信徒手持十二柱香,每到一座正殿,就将一炷香插到香炉大鼎,然后磕头朝拜,口中念念有词,不是许愿就是还愿。

也不知道走了几重宫殿,吕杨氏和吕蒹葭已经累的走不动,毕竟是女人,没有爬到太道殿就已经累了。

“真是热闹啊……”吕蒹葭好奇的四处观看,吕杨氏怕她太闹走丢了,紧紧抓住她的小手不放。

“热闹是肯定的,太道圣庙经年香火不息,若是到了太道诞辰,不要说庙里,就是庙外方圆数里,都会人满为患,不要说达官贵人,就是当今圣上,都会前来朝拜!”吕杨氏笑道,心里面说不出的骄傲。

吕杨自然知道母亲这样的乡下女子心中的骄傲来自哪里,他也不点破,心想一个人若是有那么一点值得骄傲的东西也是好的,虽然这一点骄傲在别人看来根本不是一回事,但是只要自己珍惜就好了。

“杨儿,蒹葭,你们也去上一炷香!”吕杨氏说道。

“也好,也不必一定就要到最高重,这里也是太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