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仙王途-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天安全情况怎么样,附近有没有可疑之人?”吕杨问道。

“小先生放心,山庄按照小先生吩咐的,一直很低调,没有人知道山庄里炼丹的事情,所以没有人会觊觎山庄,附近更没有什么闲杂等人!”巫大柱连忙汇报。

“没有就好,有老村长和大家在,也不怕一般的毛贼,这里毕竟还是书院的范围,若是有高手,打斗起来一定会惊动书院的儒师,所以安全还是有很大保障的,但是丹房事关重大,安全事宜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各个暗哨还是要继续保持,不能撤掉!”

“小先生放心,暗哨不会撤的,而且我爷爷最近还在训练一些飞鸟和飞虫,那也是用来看守山庄的,有了这些飞鸟和飞虫,任何人都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山庄来去自由!”

“那就好!”

吕杨等人靠近丹房,看到丹房附近有白虎徜徉,这是巫小灵的守护灵兽,白虎轻吼一声,丹房的小门立刻打开了,巫玉秀探出脑袋来张望。

“呵呵,原来是小先生和黄家两位小娘子来了,快进来吧!”巫玉秀打开了丹房的门,吕杨兄妹和黄家姐妹点点头,进入丹房。

丹房上方是圆形的穹顶,白色的日光从上方透下来,隐隐有云烟缭绕着。

三尊丹炉一字排开,矗立在丹房中央,第一尊,还是老村长最先炼造的,第二尊是吕杨在书院定做的,第三尊,是老村长前几天刚刚炼制的。

第三尊丹炉最高最大,足有两米多高,肚大如鼓,可以容纳很多的丹材。三尊丹炉最大的特点全是用纯正的太阳真火作为丹火。这是炼丹的最佳火焰,因为太阳真火拥有万物所需的生命阳气。

老村长、巫小灵两人盘坐在两尊丹炉前,屁股下面是一张草藤蒲团,两人目光专注,盯着自己面前的一座丹炉,小心翼翼维持丹炉内的火候。

老村长跟前的是第三尊丹炉,丹炉好似平静下来,已经听不见什么声音。

“这个大丹炉是在炼辟谷丹吧?”吕杨上前笑着。老村长转头笑了,站起来道:“吕家小子来了,呵呵,没有错了,这一炉灵丹正是辟谷丹,我这两天已经连续炼了二十炉,每一炉都能炼出三百六十粒辟谷丹!”

“这么多?”吕杨也微微吓了一跳,不是说一炉只能出一百零八粒吗?

“不多不多,这一口丹炉我叫它大肚丹炉,嘿嘿,你知道,它专门是为了大量炼丹而铸造的,这尊丹炉,最适合炼辟谷丹了!”老村长十分得意,这一口丹炉,用处非常大,适合大批量炼制比较低端的灵丹。

就目前的研究的十一个丹方,第一个是培元正心丹,第二个辟谷丹,第三个凝气丹,第四个宁神丹,第五个清毒丹,第六个小还丹,第七个大还丹,第八个地黄丹,第九个洗髓丹,第十个壮骨丹,第十一个圣道筑基丹。

这十一个丹方,只有辟谷丹的丹方已经彻底完善,正式确定下来,其他的还在改良之中,前十种灵丹都是功效较低的低阶灵丹,吕杨将其归类为人灵丹。

人灵丹都是调理气血、疗伤、解毒、洗髓壮骨的丹药,实在不是具有大功效大造化的灵丹,而且人灵丹是完全可以批量生产的,只要材料足够。

最后一个圣道筑基丹,可以助学子凝聚心光,凝练隽永之气,这就堪称玄妙了,可归入地灵丹。

“可以了,又一炉辟谷丹炼成了!”老村长开始收丹,几名村里的少年麻利的上来帮助收丹。

最后一数,有三百八十一粒之多,看来炼丹技艺数量之后,能够减少消耗。老村长挥挥手,吩咐将辟谷丹储藏入地库,按照吕杨的吩咐,所有炼制的丹药都要入库储藏,以备将来时机成熟,可以将灵丹拿出去贩卖,赚取第一桶金。

这个时候,巫小灵专注的丹炉也收丹了,那是一炉洗髓丹,一共是三十七粒,服用一粒,可以让普通人洗髓伐骨,这是增强体质,改变身体资质的人灵丹。

“小先生,这一炉丹炼成,这洗髓丹也可以确定最终的丹方了,我已经将这丹方改进了八次,甚至在炼丹的手法上也有大的改进,每一粒丹的洗髓效果提升不少!”巫小灵笑呵呵,她现在整日跟丹炉打交道,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炼丹专家。

“那好吧,小灵这些天也辛苦了,尽快将十一个丹方最终确定下来,我们接下来主要是研究功效更强的地灵丹!”吕杨笑着。

“可是要炼增加文气的灵丹?”老村长问道。

“嗯,也是时候了!”吕杨点点头。针对文气的不同,吕杨现在打算研究另外几种灵丹,第一种是隽永丹,也就是单纯为增加隽永之气的灵丹。第二种是锦绣丹,第三种是苍黄丹,全都是针对不同儒者增加文气的灵丹。

“老村长,炼丹需要的花销不少,现在银子还足够吗?”吕杨问着。“目前还足够,前两天刚刚向黄家小娘子支了一万八千两纹银,只是这笔钱已经用来买隽永、锦绣、苍黄墨条了!”老村长朝巫大柱示意了一下。

巫大柱连忙从一旁的仓库中抬出一口大木箱,将木箱打开,里面是满满一箱苍白色略带黄色的墨条。

这正是苍黄正一墨条,由纯正的正一苍黄气凝聚而成,这正一苍黄气正是目前皇朝儒者修行最广泛的一种浩然正气。

这种浩然正气,主要是由地黄之气修炼而成,一般刚刚修成浩然正气的秀生,都由这种墨条辅助修炼,巩固自身的道业。

这也是通用性和适用性最广的一种浩然正气,若是用这种浩然正气炼制灵丹,那么大多数修炼浩然正气的儒者都能够适合服用。

“这一箱东西太贵,若不是成批预定,价格还会贵上四成,除了这一箱,还有五箱隽永墨条,三箱三色锦绣墨条,就这些东西,已经花了大部分银子。”老村长说着,一脸心痛,他这辈子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更不用说一下子花出这么多钱。

不过这些都是吕杨吩咐要买的,钱也是吕杨的,他也不好说不同意。

“师姐,我现在的积蓄还有吧,要不把公主殿下赏赐的东西卖一些?”吕杨转头询问黄道蕴。

“师弟放心,现在阅微书斋每个月都会前来交割一次,每一次都会有万两银子进账,呵呵,实难想到师弟的书会有那么大的销量,如今已经为你日进斗金了!”

黄道蕴感慨着,她也震惊吕杨出的诗集和好几本章回体小说都已经脱销,据说在九州各大州府和大城都已经引起巨大的反响,虽然各州的书商都在拼了老命加班加点印刷,但还是供不应求,听说有些人,一转手就将书价格翻倍卖出去,黄牛党的出现,很快引起不少读书人谴责声讨。

因为纸张的供应一时间大增,所以纸张的价格也是一涨再涨,现在已经基本涨了三成,估计等到供应平稳之后,价格才能够恢复。

吕杨之名,似乎已经名震九州,七步成诗,凤仪赋诗都已经被传为佳话,现在更有其书写的诗歌集和章回体小说风靡脱销,都助长了吕杨名声的传播。

整个大匡皇朝,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吕杨的声名鹊起!他就像是一颗突然升起的明星,光辉灿烂,让人仰视瞩目。

寿阳公主在第二本章回体小说中作序,宣扬话本和章回体小说的区别,为章回体小说这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摇旗呐喊。

皇朝九州,读书人平时的消遣娱乐其实并不太多,在读书方面一直只有篇幅短的话本,以及枯燥无味的历史传记,还有就是众多大儒宗师的著述,但是这些,哪里有现在的章回体小说让人耳目一新的元素?这些元素包括才子佳人、妖女孽缘等等。

就年轻人和闺阁女子来说,吕杨笔下的人物和故事,简直是挠人心肺,摧人肝肠,可以说吕杨写的这些大胆的元素,开启了一种崭新的叙述题材和方式,形成了一种大众思潮。

就算是圣人出头,也挡不住这股大众思潮的盛行了!

才子佳人,红袖添香夜读书,让人不胜遐想!

女鬼女妖,倾城绝代,上演一幕幕人鬼情缘、人妖虐恋,让人刻骨铭心,掏心挖肺,越是禁忌,越是能勾起人心的那一丝欲望和邪恶,让人欲罢不能!

吕杨原先也没有想到诗集和章回体小说的反响会这么厉害,直接让自己日进斗金,不过钱财乃是身外物,对圣道中人来说,功名才是一切,不过炼丹乃是奠定自己未来一切成就的大事,再多的银子也都捉襟见肘。

……

第一百一十章开炉

吕杨想通了这一点,看着丹房中并排的三尊丹炉,以及四壁上一个个药材隔间,叹息一声:“丹炉还太少了,药材也严重不足,我的理想是能够立百尊大丹炉,并培养上百位炼丹师,若是同时开工,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景象?还有药材,现在药材可能还比较多,但是等到以后炼丹发展起来,药材就会捉襟见肘了,所以必须未雨绸缪,现在就要斥巨资在各地购买土地,开辟大量的药田,种植一些需求量超大的药材,以形成规模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将来的竞争中做成产业龙头!”

众人诧异,有些似懂非懂,吕杨说的东西一套一套的,还有一些很陌生的新词汇,自己琢磨一会,大概能够明白一些意思,即便是老村长也被吕杨的规划给震住了,心想原来吕杨的心竟然是这么远大,远远超出他自己的想象,年轻人,还真是敢想敢做呢!

黄道蕴也被吕杨的构想震惊得张大了眼睛,“师弟,你没有开玩笑吧?”

“师姐,在大事面前,我一般不开玩笑!”吕杨平静摇头,意志很坚决。

“那……师兄,这得花多少银子呀?”黄乙乙已经咋舌起来,她虽然人小,但是也知道吕杨要做的事情需要很多很多的银子。

吕杨摇摇头:“现在可不是心疼钱的时候,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时间,我的道业迟迟没有巨大的晋升,依靠寻常的吞吐元气积累是不成了,必须另辟蹊径,这丹道就是这样一条蹊径!”

“师弟,你的修业进境已经很快了,你还想要多快?”黄道蕴咋舌。

“不够,远远不够,这点道业算得了什么,我们的道业晋升完全可以更快,为了这个目标,咱们花再多的银子也不可惜,那些公主赐下来的宝物,放在地库不用也等于是一堆废品,不如就拿出来卖了吧,把银子全都投入炼丹事业之中,咱们除了研究丹方和炼丹之法,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不筹集大量的资金不行!”

吕杨说着,转头看向黄道蕴:“师姐,你有没有什么渠道,可以把那些宝物卖给需要的人或者世家?”

“既然师弟心意已决,那好吧,这件事交给我好了,公主殿下赐下来的不少宝物都是进贡之物,在外面是有价无市的,很多的世家都抢着要的,我可以将它们周转成银子!”

“那就好,这炼丹很重要,现在还需要保密才好,否则引人觊觎,麻烦很大!”

“师弟,我看咱们单干是不成的,即便我父亲是大儒,也有照应不到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拉寿阳公主殿下进来呢,有了殿下的庇护,将来谁也不敢把咱们怎么样!”黄道蕴建议。

老村长点头道:“黄丫头说得对,咱们这点钱根本无济于事,必须找个有钱的主借些钱周济一下,再找棵大树靠着,这才安全,寿阳公主是今上最看重的公主,若是咱们能够将她拉上船,谁也不能对咱们怎么样了!”

吕杨心动,这绝对是老成谋国之言,寿阳公主资源无数,若是将之拉上同一条船,在皇朝境内,谁也不敢对自己轻举妄动了……

“这事我知道了,有机会再说吧!”吕杨一挥衣袖,吩咐道:“今天还是炼丹吧,大柱,快将三色锦绣墨条拿出来,今天咱们先炼制一炉锦绣丹试试!”

“好的,都听小先生的!”巫大柱连忙将木箱搬回,不一会就将装有锦绣墨条的木箱扛过来。

吕杨将木箱打开,收拾了锦绣墨条,这锦绣墨条颜色是混合在一起的,最主要是三种色泽,赤色、青色和蓝黑色,其他颜色混杂着,就是这种三色锦绣气,普遍适合修炼锦绣气的童生使用。

吕杨不太看得上这样的锦绣墨条,因为它混合的文气太驳杂了,若是直接炼化,一是要费自己不少功夫,二是有可能污染自己的四色文气,得不偿失,所以必须将这些锦绣气一一炼过,理顺其文气,将杂质都炼掉,这样才好吸收!

老村长、巫小灵、黄道蕴研究了一下锦绣丹的丹方,深感这炼制文气的灵丹要比炼制人灵丹要困难得多。

首先是去除杂质,混合的文气,将之炼得纯净,这个过程几乎不太可能,若说有可能,必须有奇妙的丹炉和上乘的炼丹手法,以及对文气特性的深厚了解,更重要的是需要奇妙的丹火,目前三尊丹炉都是用太阳真火,用来净化锦绣之气需要的时间必定比较长。

老村长不太看好:“必须要寻找更强的火焰,太阳真火虽然不错,但是在净化文气方面有所欠缺,若是要强行净化,估计需要真火慢慢熬炼才有可能!”

老村长平时炼一炉人灵丹,最长就是半天的时间,若是慢慢熬炼,需要的时间很长,估计十天半月都有可能,这绝不是自己的精力可以承受的!

“先炼看看吧!”吕杨早就有了全盘的想法,在炼丹这个问题上,他一向是注重实践大于理论的。

巫家三兄妹应和一声,开始行动起来,分拣丹材,清理丹炉,巫小灵亲自将丹材一一放入丹炉内,合理的布置在丹炉内的暗格内,吕杨在一旁确认指示,等到布置好了丹材,这才将丹炉盖关闭。

“开始了!”吕杨衣袖一挥,纯粹的四色文锦绣气打在丹炉上,皇气渗透进入丹炉,在内部控制丹炉的一个个玄妙小部件。

炼丹的丹炉是一个玄妙的东西,不是说里面就只有一个空间,事实上每一尊丹炉都是一个结构复杂,部件精密,功能多样的法宝,经过这些日子的研究和老村长等人的群策群力,现在的丹炉内部结构已经不同于最初。

若是说最初的丹炉结构是粗糙的大锅炉的话,现在的丹炉就是精密的大钟表,里面光是暗隔就有十几个,火源也被精巧的炉内装置分开,类似蜂窝状,有数十道火焰,只要以文气和神识控制内部装置,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火力的大小,丹炉内部的温度可以实现很细微的调控。

这就要得益于吕杨上一世的科技化见知了,试想一下,像集成电路,某些电子元件,科技工艺达到微米级别,这在大匡皇朝这样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

吕杨设计和改进丹炉,也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一切都是为了炼丹的方便,总之是怎么方便怎么设计和改进,使得目前这三尊丹炉的内部结构巧夺天工,完全可以炼制不同类型的灵丹。

若是说以前吕杨还担心自己有朝一日刊发出《丹道》一书,会引发别人跟风炼丹的话,现在吕杨不是很担心了,因为目前为止,自己掌握的丹炉技术以及炉火优势,还有丹方配比、炼丹手法都是秘密。

炼丹绝对是一件高技术含量的活儿,当然了,半桶水的炼丹师,以及低端的丹材和粗糙丹炉,无论怎么炼制,都只能炼出粗糙低品的灵丹。吕杨不在意这些,他只会炼制高品质灵丹,牢牢掌握高端技术,占据住“高端市场”,低端就让出去给所有人好了。

不得不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获利最丰的人,若是不出意外,吕杨将来必定要在炼丹上占据垄断地位。

吕杨一开始的规划和布局就很厉害,现在差的却是时间和不断地完善。

文气渗透丹炉,太阳真火立刻被勾动起来,整个丹炉温度迅速上升,在神识的控制下,一个个布置不同丹材的暗格先后打开,丹材炼火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这便是技术和秘术,不是说有了丹方,就能将灵丹炼出来,若是没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不是坏丹就是炼出低品质的灵丹。

不消一会,丹炉内部发出滚滚沸腾声和爆裂之音,各种文气在其中相互撞击和排斥,然后融合。

吕杨的神识从始至终都笼罩整个丹炉,每一个炼丹的细节都把握住。太阳真火从一开始就灼烧吕杨的神识,几个时辰下来,吕杨的文气迅速消耗,精神也显得有些疲惫。

滚滚四色锦绣之气在丹炉内咆哮翻滚,被炉火炼得越来越纯,甚至吕杨的文气也一直被炉火炼化,融入丹气之中。

每一刻,吕杨都感觉到文气的融合和升华。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

炼一炉丹,消耗自身的精气神,就像是打了一场恶仗,时时刻刻都以自身文气在修行!天地奥妙,变化无常,炼丹之道,比之于天地,是天地之道,若比之于人,更是人之道。

老村长、巫家三兄妹、黄道蕴姐妹、吕蒹葭等人在一旁观摩吕杨炼丹,他们一直都没有说话,直到吕杨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老村长才摇头道:“炉火不行,这一朵太阳真火的火力还太小了,若是能够弄上十朵,估计才能提高炼丹的速度,只是这丹炉也承受不住十朵太阳真火的火力,估计只要三朵,丹炉就会化掉,真是头疼啊!”

吕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