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和可照全身的长镜,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于1767年送给乾隆的礼物,都被摆放在这里。44然而,内部设计仍须迁就中国的风味。举例来说,欧洲的喷水池随处可见大型的裸体雕像,但在这里就因为文化因素而被禁止。另外,清朝的帝皇似乎并不习惯在完全陌生摆设的环境中逗留或休息。
乾隆借取西式建筑和园林艺术品位有所限制,并不单止于此,皇帝的文化背景亦不能让他明白,在巴洛克式建筑里所展现的数学领域的精确度,以及机械化的重要性。乾隆皇帝无法得知具有分析性的几何学正发动工业化,最终让欧洲的军队得以侵略中国,并把圆明园夷为废墟。欧式建筑群毕竟除了作为享乐场所之外,并没有发挥其他的作用,它只是皇帝用来散心、休闲、娱乐和收藏来自欧洲的艺术珍宝的场所,只不过是充当皇帝的百宝箱而已。
第二部分:建 筑圆明本园内更多的扩建
随着长春园的完工,乾隆在原来的圆明园内再增添更多的建设。有两项重大的工程值得特别注意。首先,在1762年有一个机会去改建位于福海北岸的四宜书屋,乾隆皇帝兴致勃勃地把陈家在浙江省海宁所拥有的隅园,重新在他的宫苑里仿制建造出来。45
乾隆在他多次大张旗鼓的南巡期间,一再探访隅园,并带回它的蓝图。当这次改建工程完毕时,这个景观就被乾隆改名为“安澜园”,用来提醒他在浙江沿岸所目睹的严重洪水泛滥问题。46这个名字尽管没有艺术性的雅致,但是统治者用来表达他关心水灾问题的最好方式。况且,乾隆辩称,改建是节省金钱一举两得之事,因为他认为汰旧换新的做法,只属于维修而已,并且可以提醒他浙江沿海的艰困。47但事实上,乾隆并没有节省一分钱,由于他坚持要精确地依照隅园的式样建造,反而需要高昂的营造经费。此外,他还要求此一新的扩建来融合整个建筑群,包括了主殿堂后的揽霞楼、在人造假山上的飞睇亭和假山后的经馆。最后,安澜园成为一个包括了不少于十个完整景观的建筑群。48
有一个颇具想象力的谣言指出,乾隆其实是出生在陈家的小男孩,所以他对隅园表现出非比寻常的兴趣,他又经常探望陈家。他甚至曾经谈到常常把宫苑内的四宜书屋误会成海宁的隅园。49这个谣传最后引发一个没有实据的通俗故事:内阁大学士陈世倌的妻子和雍正的皇后都在同一天生下她们的婴孩,而皇后秘密地把她的女婴掉换成陈家的男婴。乾隆在最后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不单对陈家表达关爱,而且还把陈家的庭园带回圆明园,让他有亲近老家的感觉。50不过,这个通俗故事没有任何可信的证据。
乾隆又在1774年,开始在圆明园内建造最大的图书馆,这就是文源阁,建造在“水木明瑟”的北边,以典藏整套《四库全书》。乾隆在1772年着手这项计划。这套永恒不朽的书包含了经史子集四大范畴,涉及编辑、鉴定和复写所有的经典中国书籍。根据乾隆的观点,其中有许多“不合适”的书籍被排斥在外。这大概是中国清代最具雄心的文献工程,花了超过22年的时间和数千名人员,包括3名总纂,160名纂修官,368名职员和2000名誊录,以漂亮的书法书写出3747种书,放在6752个盒子里,一共手写7部,每部有将近10 000标题注释的目录。第三个手写本在1775年完成,在乾隆皇帝的特别指示之下收藏在文源阁里。51这座藏书楼所藏跟紫禁城内放置首部《四库全书》的文渊阁所藏,同样完整。
由于乾隆对文献和推动文学与艺术有强烈的兴趣,所以他把完整的《四库全书》保存在他最讲究的帝王宫苑里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惊奇。他个人尽情为这座伟大的藏书楼写了许多匾额和对联。在圆明园内的其他地方可以发现很多匾额和对联,它们被视为园林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1784年文源阁完工之前,乾隆就在大理石碑上题写了一篇碑文,被放置在文源阁主建筑的东边亭子里,以永久展示。52
文源阁的建筑是依据位于浙江省宁波、由范家拥有、有210年历史之久的天一阁图样所建造。范钦于1561年首先在家族园林的围墙内建造天一阁。根据1989年10月在现场所做的测量,在天一阁殿堂中央的柱栅有23米宽11米深。园林和藏书楼自明代以来,就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一旦私人的藏书楼被选为建造的式样,也就无可避免地在建造上要更符合宫殿的规范。乾隆自己选择这个蓝图的原因,是因为范氏的藏书楼是所有藏书楼当中的巨擘。虽然文源阁的正面外观和细节地方都跟范家的天一阁相同,但乾隆把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也比原来的高,共有三层。在最底层的中央区域是放置经部,以及注释目录和巨著《图书集成》;中间的那一层是收藏史部的典籍;而最上层是收藏子部和集部,里面的书用绿、红、白、黑等四种不同的颜色,标示不同范畴的书以方便辨识。53在地下的一层附有栏杆的前廊,面向开放空间,作为出入的地方,在入口的内部有一条楼梯通往楼上的藏书。54毕竟文源阁就像被定做出来的,刚好容纳这许多书盒,并有足够的开放空间。
文源阁的四周环境亦得到细心的管理,主建筑前面的景观台俯瞰着一座50米长、23米宽养了许多金鱼的长方形池塘,在池塘的中央竖立着一座名为灵峰的10米高、穿透许多洞的岩石雕刻。这座池塘的设计不单是衬托文源阁的建筑和附近的奇石,而且也是用作救火的蓄水池,在主建筑的附近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以防止昆虫和蚂蚁的接近。55
乾隆早在1774年,就把原来是大学士傅恒的园林宅第绮春园整合到圆明园里,他又分别把春喜园和喜春园这两座邻近的小园林一起并入圆明园。56因此在同一时间之内,乾隆的圆明园就在万寿山、玉泉山和香山这三座附近的山林之间,由五座园林所组合而成。
在1750年,乾隆为了对母后六十大寿表示心意,就在瓮山建造了寿寺,后来他又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他并且引玉泉山的水灌注西湖(后来这个湖被改名为昆明湖),以营造名为清漪园的附属园林。
乾隆在1799年驾崩之后,圆明园不断扩大的工程并没有停止,他的继承者嘉庆皇帝继续给圆明园做没有止境的维修和改建。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嘉庆修缮了大宫门、正大光明殿、安澜园、舍卫城、同乐园和养日堂。他亦增添了一些新的建筑,像烟雨楼、敷春堂和圆明园北端的新稻田,他把这里命名为“省耕别墅”。
第二部分:建 筑绮春园一瞥
嘉庆皇帝在园工上给予绮春园最高优先。此园原本是许多小型园林的集合体,在1772年正式整合至圆明园里,划一管理。嘉庆把万泉河的水引到绮春园来继续扩大它的规模。最后嘉庆在绮春园内列出了三十景。这种营造工程照样需要大量的金钱,例如光是1809年的营造工程,就包括173座殿堂、厢房和楼阁,260道走廊,6座亭子和2座装饰的牌楼,总共花掉328 775。331两白银。58
绮春园的设计规划可分东西两个重要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包含了大大小小的桥梁和湖泽,以及风景小岛。东边部分在大宫门和二宫门的后方,北向面对着将近有300米深的广阔园林庭院,其中包含了几座建筑。迎晖殿是主殿堂,中和堂由两道走廊连接着迎晖殿,并有一座巨大的庭院。敷春堂包含了多座供皇太后和嫔妃居住的起居院落,后殿和阆月楼就位于庭院的末端。由于康熙的畅春园在这个时候已日渐凋零(今天,畅春园留下的唯一遗物是北京大学附近那块匾额),嘉庆把绮春园并入帝王宫苑里看来是为后妃们建造新的居所。事实上,当绮春园完工之时,嘉庆迎接他的母亲(皇太后考仪)和他的弟弟淳亲王到里面居住。59
从绮春园往北看,可以看到秀丽的湖景,在湖中央是凤麟洲和另一座西面的岛,上面有独特设计的仙人承露台。在开阔大湖的正中央,由这个重要部分往西有一座孤立而匀称的方形小岛,鉴碧亭就坐落在小岛上面。60
绮春园的几何中心是春泽斋、生冬室和卧云轩等三座重要的建筑,由一根南北轴线串联起来,没有任何呆板的格局,因为它们被两个大小不同和形状各异的水域以富有艺术感的方式划分开来,西边与四宜书屋连在一起。从生冬室往南观看,可以见到卧云轩坐落在一座小小的岛上,创造出一个生动的景色。从卧云轩再往南走就是一片约有15英亩(约91亩)的广大山丘地。在任何一座5到6米高的山丘顶端,都可以从两侧欣赏到湖景。这座山丘地的南方竖立着一座被隔开的长方形喇嘛寺院,被称为正觉寺,占地150×80平方米。它有由三个主要楼层组成的庭院用来拜佛,并有一个分开来的前门向南开放。61
在绮春园的西边是连接一座亭子和几条廊道的清夏斋,它建造在6。6英亩(约40亩)大的凤麟洲上,并由城墙围着,主殿堂朝南面对着伴随小湖的台阶,而小湖的南边是低矮的石山。这个建筑群包含了各种宜人的布置,包括湖泊、山丘、亭子、房屋和廊道,构成一座理想的夏居。从这里往南观看,可以见到澄心堂,它坐落在被湖泊包围的小岛上,满绿轩和畅和堂建造在另一边,坐落在被长方形湖泊包围的两座相连的小岛上。长而狭隘的岸边把长方形湖泊分为两个部分,在岸的南端有高耸的凌虚亭,对应着北面的仙人承露台。这个园林的西南部分营造了几个小岛,以点缀宽阔的水域,强调自然美和人工建筑。62
随着绮春园的完成,大圆明园终于完成。圆明园就成为闻名的“圆明三园”,分别是原来的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或称为万春园)。
第三部分:历史圆明园的兴起
圆明园的历史始于康熙时代。康熙皇帝从1662年至1722年统治中国,他是天子,也是天朝大国的统治者,北京是他的帝国首都,也是其世界帝国的中心。当他在17世纪后期完全巩固其无上权力之时,就已经在北京西北近郊的西山脚下,重修了许多辽金时期,以及明朝亲王们遗留下来的残破苑囿和园林。康熙的第一座重要宫苑就是畅春园,他自称是在原来属于明代武清侯李伟已经破旧的清华园基础上建造起来的。1根据朝鲜人的观察,与圆明园相比,畅春园是一座非常朴素的皇家宫苑。2在1720年,俄国公使因接受康熙的款待,而有机会一窥这座宫苑。这些俄国人称之为“Tzan…shu…yang”,就是畅春园的俄国发音。他们所看到的是一座优美的庭园,一排排的树,宏伟的正殿,以及许多漂亮的皇家房舍。3到了1722年也就是康熙六十九岁的时候,他就在这座宫苑里驾崩。4
在1709年,基于风水上的考量,康熙选择在距离畅春园500米到600米远的一个地点,兴建一座崭新的宫苑,不久就被取名为圆明园。5当圆明园的第一阶段工程完成时,康熙很慷慨地把它赏赐给他的第四子胤皇子。6这位皇四子确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尽管一直有流言说他以不当手段夺取皇位。7他最终继承他父亲的皇位成为雍正皇帝,并且将圆明园变成主要的帝王宫苑,把畅春园留给皇太后和她的皇室成员。雍正的继承人继续把圆明园用作皇家御园,无可避免地取代了康熙的畅春园。不过,畅春园因为由皇太后所居,所以仍然是一座重要的帝王宫苑。此园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宫门、庭园、殿堂、楼阁、廊馆、藏书楼、码头,甚至一条虚构的买卖街。乾隆皇帝经常到畅春园探望他的母亲,他于1778年,为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在园内建造了恩母寺,就像雍正建造恩佑寺来表达对他父亲康熙的敬意一样。8直到嘉庆皇帝把绮春园作为他母后的居处之后,畅春园才逐渐式微。
第三部分:历史从亲王苑囿到帝王御园(1)
皇四子胤于1709年圆明园完工后不久,就迁入使用。这个时候的圆明园规模仍然不大。不过,此园并不是明代残破旧园的新修,而是一座货真价实的新园。根据周维权的估计,圆明园一开始就已经包含了前湖和后湖之间大约91英亩(约552亩)的土地。可是,张恩荫对这个估算提出异议,认为从皇子胤咏圆明园的几首诗可知,这座园林已经延伸至后湖的范围以外了,所覆盖的范围不会小于180英亩(约1093亩)。9不管谁对谁错,圆明园在完工时的范围不会小于它以后整个面积的三分之一。无论如何,圆明园在1722年已经很壮观了,足以让皇子胤邀请他的年老父亲康熙和他的儿子弘历(未来的乾隆皇帝)来到牡丹台,欣赏盛开的牡丹花。10
皇子胤于1723年继承大统成为皇帝之后,就开始扩建圆明园,但是由于皇太后突然去世而延后了正式宣布圆明园为新皇帝的主要皇家庭园。他作为一个孝子,遵守了一段居丧期,因此暂停享乐的生活,并延迟移居圆明园。11雍正直至1725年8月27日,在大臣们多次请求之下,才决定停止服丧,到了1726年的农历新年,雍正才正式住进圆明园。他乘坐一辆镀金的马车,在11辆马车的护送之下,从北京出发到达他的帝王宫苑。亲王和大臣们赠送皇上3000个灯笼,以示庆祝。12
虽然雍正只在圆明园住了两天就返回紫禁城,但他已经决定把这座宫苑除了当做休憩之处外,也要用作处理政务的地方。他正式向吏部和兵部做出谕示:“朕在圆明园与宫中无异,凡应办之事照常办理。”13此后他又颁布命令,重申这项谕示。自1725年园居起,每天在圆明园内处理政务跟在紫禁城内处理政务的方式完全一样。这里很清楚显示,他想要确定他的园居,不会妨碍日常政务的进行,反映出雍正对可能批评他疏忽职守的言论十分敏感。他确实要一再为他的园居做辩护,强调园居不会影响政务。因此,他把自己在圆明园内处理政事的地方命名为“勤政殿”,并非偶然。
虽然雍正认真对待自己说过的话,但是至少在一开始,官员们在安逸的庭园气氛中,并不认真处理事务。当雍正在1726年1月20日坐在勤政殿中的龙椅上准备听奏时,居然没有一个人进奏。雍正的不悦形之于色,斥责园居绝非怠忽政事;刚好相反,就他自己而言,在圆明园这样舒适和愉快的环境当中,可以把事情处理得更好。他语带威胁地警告,如果大臣们继续在园里随便处事的话,就视之为大臣们反对他在圆明园里生活。14
不久之后,皇帝和大臣都习惯了在帝王宫苑内处理政务。雍正明显地被诱人的周围环境和天然景致所吸引,因此居住在圆明园内的时间越来越多,返回紫禁城的次数渐少。他逐渐变得很不情愿离开这座宫苑。他开启了清朝皇帝经常过园居生活的传统。15
雍正皇帝决定于园内处理政务之后,在圆明园和北京之间,开了一条沿途有漂亮柳树的优质石板路,根据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的估算,这条路大约有6英里(约9。7公里)长。16这条石板路从紫禁城开始,经过西直门后跨越在护城河上的高梁桥,最后往西北转入海淀区,然后就可抵达圆明园的大门。17这条路让皇帝在两座宫殿之间的经常往返,变得方便。每当皇帝抵达圆明园的前门时,满洲亲贵、满汉大臣、南书房的亲信文士,以及数队士兵都会列队迎接,以示尊崇。
这条路当然也满足了那些从官员到工人必须经常往返圆明园的人之方便。一般来说,一个人要从紫禁城出发,及时在早朝前抵达圆明园,就必须在半夜出发。18因此,日常要在两地之间往返,尤其对上了年纪的大臣来说,可说是一件苦差事。所以,雍正为了表示仁慈而免除老臣出席圆明园的早朝。特别在严寒的冬天,当彻骨的北风从西伯利亚吹来,雍正会豁免大部分的官员来圆明园觐见,紧急情况除外。19到了嘉庆二十年(1815年),朝廷允许副手先代呈奏折,正员可以在当天稍晚时到达圆明园。20
历史学家普遍视雍正为俭朴的皇帝,但是如果从他扩建和美化圆明园的做法来看,其实他是一个很会花钱的人。早在1724年,他登基后的第二年,他就批准在园内加建多座建筑的计划,并授权木料的采购。21最初的工程是要满足行政管理之需,包括巨型的正大光明殿和殿堂旁边用来容纳侍从和宾客的别馆。一般的中国园林为自政治圈退隐下来的官员所居住,而圆明园却是全国政治的中心。在这些行政大楼没有完工之前,雍正就在“九州清晏”(由九座人工岛在前湖和后湖之间排成半圆形)的寝宫里设置他的临时理政厅。我们由此可知,在1726年之前,也就是雍正在位四年左右,在九州上的建筑大致已经落成了。22
雍正在1727年仍然感觉到需要为他长居圆明园做出辩护,因为他自觉儒家行为的道德规范不容许逸乐。他在谕旨中表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