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喀巴大师传-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炭虽勤作洗涤,
  其色怎能变白净。”
  诚如所说,这类恶者,除了认为他们极其可悲之外,多说亦难改造。这样的人不仅有之,而且其他诸人,因恶劣势力的牵引而进入今后两世的善愿全毁之境看,显隐明暗各类情况中,昔日也就出有不少,现在仍然见有此类。为了阻止如是大、中、小三种邪分别(错乱想念)起见,就现实说来,必须著作一部详广的宗喀巴的传记。但是现今一些住世的善巧、成就二者具足的大德们所持的态度,如至尊文殊对宗喀巴所说:
  “对于粗野难调众,
  虽说亦难获大益,
  因此静处精勤修,
  可得自他如意道。”
  如上所说之义,他们极为意乐而厌烦此恶世。因此他们只在内心持清净作风,将善巧事业(即说、辩、著等事)弃置不管。除此种人外,其他大部分尊卑人士的情况,如萨迦班智达所说:
  “在愚者中喜而戏,
  处智者前惧而避,
  颈无垂肉项无峰,
  依然有牙黄牯牛。”(喻如同四不象的动物,其作用不大)
  持有如上态度的人,确是为数不少。因此如我尚未全具所有善巧(讲说、辩论、著作)之功德(即才能),仅仗着依止诸大德上师的恩德而得到一些浅薄的辨别如理和非理之智,以及略知片段措词用字的本领,就要从事著作,如同“让牧羊狗赶牦牛,没有雄鸡驴报晓”(喻滥竽充数),必然要冒犯许多学者。然而这样的写作任务,当前已到了我应该去做的时候。正如上文所引寂天菩萨所说的那样,想到“对于与我同缘的其他诸人,无疑将有饶益”,我开启语喉而略作称颂。我主要是以一切智克珠杰所著共通和不共通的诸种宗喀巴传记作为根据,再将至尊绛伯嘉措等许多善巧、成就诸师所作的传记归纳为一,进行编撰。在此基础上再以优美的诗律修饰词加以装饰,显然是能圆满我自己广大福德资粮的因素。但是由于看到时逢劫运,众生多半难懂雅语,一切智克珠杰以易懂为主,我亦考虑到为使普遍的尊卑诸人易懂,播下敬信的种子,我在编写传记正文诸词句时,是以易懂为主要原则。此外又想到克珠杰仁波且等大德所著诸种论述,是发心和加持的法流,所以有时在引证教言和正文诸节时,随其所宜,或广或略地引录之。并在初、中、后三个阶段中,凡所写出的各节,务必使人能生敬信;当引据教言和理论以肃清邪说时,我亦顾及各个方面,尽力点缀而装饰之。在前后(节段)之间,以优美的诗词风格,写出联接的中间插颂使文章层次分明。惟愿自他宗派中,任何一宗,凡是爱我为善的人们,舍除偏私和嗔恨的恶心,而生起敬信法事,听我所言。于此作中间插颂说:
  一切诸佛卓越智,
  爱众同仁大悲心,
  量等虚空诸事业,
  合一怙主宗喀巴。
  尊是众生唯一眼〔11〕,
  能除痛苦之甘露,
  能开教莲之阳光,
  亦是如意摩尼珠〔12〕。
  尊与真佛无二身,
  十方界中美名称,
  充满存现稀有徵,
  何须撰述徒劳神。
  然以此处能见心,
  业力烦恼久染熏,
  大德之德遂难见,
  认宝为石人众增。
  为除邪知垢秽尘,
  传记犹如净天水,(言如同天之甘露净水)
  流降正直讲说台,
  为洁信颜可仰身。(言可伸身而接受净水洗洁具信颜面)
  前代智者赞论中,
  虽不重视用谚语,
  石粉月照能显自,
  总有一些明显容。(言用一些谚语,总有一些明白之点)
  为使未知得晓通,
  焚掉恶语荆棘丛,
  并拨邪思诸痛苦,
  亦用教理之火烽。
  福德台来诸取用,
  以及智者生喜因,
  传记所有美饰词,
  并作颂词缨络珍。
  大德等舍印结分,
  愚者牯牛持戒行,
  如是情况隐匿时,
  我得略说之缘份。〔13〕
  【注释】〔1〕三律仪:密乘、菩萨和别解脱三律仪。
  〔2〕蜂蝗石子:系牧民用以驱赶牛羊的一种石子。用一条中间有一小兜的毛绳,放入石子双折抢舞乘势松其一端,将石甩出。能射及远处。这里是说如果多说,则将遭祸。像甩掷蜂蝗石子般被赶出寺外。
  〔3〕无明:无知愚昧,不明事理。佛书中称为烦恼的根本。
  〔4〕斗争时:佛书说人世间的道德、财富、享受和安乐四者之中,能具其一的时代,称斗争时或争时。
  〔5〕诸明处:指大五明和小五明处,大五明处即工巧明(工艺学)、医方明(医学)、声明(声律学)、因明(正理学)。内明(佛学);个五明处即修词学、词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相学。
  〔6〕仲敦巴:为阿底峡的弟子,开创迦当派,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倡建热振寺。
  〔7〕日窝格鲁派:宗喀巴大师和门徒创建的显密兼之的新迦当派别名。因该派衣帽尚黄色,汉族人称之为黄教。
  〔8〕生圆二次第:即密宗无上瑜伽部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
  〔9〕萨、格、宁玛、噶、主:“萨”指萨迦派;“格”指格鲁派;“宁玛”意为旧密派,俗称红教;“噶”指噶玛噶举派;“主”指主巴迦居派。
  〔10〕萨迦班智达:系萨迦派五祖之一,1182年生于后藏,著有《萨迦格言》等。
  〔11〕唯一眼:言宗喀巴大师是观察众生的唯一慧眼大德。
  〔12〕如意摩尼珠:传称如意宝珠置于幢顶而祈祷时,能如意成就诸事。
  〔13〕此颂的“大德等舍”句是说诸大德持“等舍”(即弃置不管)态度,如挽“手印”结解开放下时(即不持等舍之态),“愚者牯牛”句是说愚者如牯牛粗暴行者也知持戒行时,“如是情况”句是说持弃置不管和粗暴行等情况都隐匿不见时,“我等略说”句是说我著者畅所欲言获得著作传记的缘份时。

  第二章 此传记的正文
  此传记的正文,是分三节来说的。
  第一节:识别显密经教中许多悬记的根据,即幻化事由等;
  第二节:就共通的现象,略述(宗喀巴大师)往昔转生中的史迹和未来情况;
  第三节:特别详述(宗喀巴大师)此生的史事。
  第一节 识别显密经教中许多悬记的根据,即幻化事由等
  克珠杰·格勒伯桑(宗喀巴二大弟子之一)所著论述中说:“我们的具德先师(宗喀巴大师),是佛教的大宗师;对一切世间(有情)虽无因缘,亦具有一视同仁的慈爱天性;在久远时间以前,他即已达到佛大菩萨行之彼岸;因至尊妙吉祥(即文殊)的心中光明使其智莲(即内慧)开放。而具有亲见一切‘曼荼罗’的慧眼;其如宝库般的心中,充满着共与不共的现证功德大宝资粮(即福慧)。这位名难赞说(对师无故不能称名)的至圣大师,在无量劫以前,就圆满了十地[1]功德,并在诸不净世间中,或示现转轮王[2],或示现国王,或示现帝释[3]、梵天[4]之身,有时亦示现在家菩萨身和出家身相等,随其适应的有情,变化无量身相。此如虚空中一轮明月,照耀于大地的各江河湖海中,任运地(不待人力造作)同时显现月影那样的情况。可以说大师对于我们诸人,是意乐受生为与我们自己和众生同类的有情,而示现为善知识相来做一切事业。这种无可怀疑的事,是可以理解到的。对于这种情理,我(克珠)自己有可靠的史实根椐,而且也听说过这类的故事。”确如克珠杰所说,至圣宗喀巴大师在了义上说,在无量劫以前,他早已是一位真实获得无上智慧甘露、以作净浴而证得圆满佛陀的大师。这将在下面次第引用教据和理论来证明,而达到知晓。因此之故,真实现证的诸佛,从众生的视野来说,只能明白地各别见其“身”和“语”的庄严,而其“意”证得无漏大乐(烦恼已尽的空乐)空性一味的心境,由于无可各异分别,因此说一化身即一切佛的化身,或说一切化身,其幻化根本即一佛的化身,随说何种,都无矛盾,全是此与此种的化身,而不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化身。不应执著一边的狭隘见解,而应如我昔日所编辑的其他贤士大德的传记中所写的令人可信的教言引据那样去理解。因此,应知我等之一切智宗喀巴大师,他是所有广大无边十方一切诸佛的智慧、悲心、事业的能力合而为一的化身,或说是其本来面貌。这不是仅凭虚构之词,而是有决定之义存在的。当知这是应由获得如是决定之门而作(与信愿)合一的祷祝。若随顺一些众生的敬慕,而要识别大师个别的幻化事体,仍然应当知道怙主宗喀巴大师是诸佛之智慧聚而为一的合成体。这正如普遍传称的那样,有无垢教理可以证明之。如佛(释迦牟尼)亲口所说的《妙吉祥根本续》(“续”即密教经典)中说道:
  “我(佛)于世间涅槃后,
  此间大地成空无,(言无教法作饶益)
  由汝示现孺童相,
  能作诸佛之事业,
  彼时大寺名报喜,
  建在雪域疆土中。”
  这是明白地指示处所在“雪域”(西藏的别名)中的预言,“噶”(意为“喜”)“寺”即指噶丹寺[5],“汝”即指妙吉祥(文殊即宗喀巴)。又在《空行秘密续》中说道:
  “文殊化身名罗桑(宗喀巴藏语名讳‘罗桑’,意为‘善慧’)
  能宏佛教具稀有。”
  详细说来,往昔一切智克珠杰·格勒伯桑于印度受生为班智达·日比库鸠(意为“智鹃”,以下不赘)时,具德达哇扎巴意为“月称”,以下不赘)为了拔除其(智鹃)执边见的缠缚起见,有一次对他指示悬记说:“至尊宗喀巴文殊示现比丘相,如愿受生于边地,汝亦将受生于其地。汝当完成其教诲和宏扬佛教。”又帕巴拉(意为“圣天”)、桑杰迥(意为“佛护”)和细哇拉三师来到日比库鸠面前指示悬记说:“将有至尊宗咯巴文殊前往边地,宏扬佛教。汝亦是彼特别救化的有情。因此汝应顶礼于至尊宗喀巴之足下,彼任说何种,汝应接受,作为修学的心要。”又有一次,克珠杰往昔受生于印度时,至尊文殊前来对他说:“边地的有情愚味而不知应去应舍之处,实为可愍!他们流浪于轮回,由无明的起因,而走入邪道中。我(文殊)为了令诸人获得解脱,并安置于一切种智(即佛)之果位起见,我将随顺俗人的意想而示现为比丘相,前往其地,汝亦是我的应化有情。”又有一次至尊弥勒菩萨前来对他(克珠杰)说:“此间南赡洲中,为了令诸真实佛法,特别是难得的释迦牟尼的教法,如白昼般明朗兴起,将有一位至尊文殊的化身,他如诸菩萨的美妙颜容和心中精华。汝应宏扬彼之教法。”以上各种悬记出自智王·却敦饶觉所著《克珠杰大师传》中。其他贤哲大德们所撰颂词中也说:
  “克珠法王盛名称,
  由彼前生大悲力,
  印度圣地利众时,
  一次文殊来彼前,
  示说可怜边地众,
  由心执实[8]流轮回,
  彼无辩道非道智,
  大都勤修恶趣[7]因。
  我为摄受彼等故,
  将于未来五百年。
  化为比丘往边地,
  阐明佛教如昼日,
  尔时汝亦往彼土。
  又有弥勒所劝说,
  未来文殊一化身,
  悲心极念无边众,
  如愿将往边地中,
  尔时汝亦生彼土,
  当作彼之教法事。”
  有如是广大悬记,此外还有种种可信的悬记,所有的悬记,将在下面次第写出。本题仅引此诸悬记来说明。
  因此应知至尊文殊,就一般应化有情的视野说来,仅只是持十地菩萨[8]自在之相。但是在其他经教中,如《健行三摩地经》中说:“在无量劫以前,文殊即于名为‘平等刹土’(即世界)中,现证成佛,名为‘龙种最胜如来’,而作转法轮等圆满究竟的佛事业。”又在《圣宝积经》中说:超越七恒河沙数劫以前,于名为“生起妙善刹土”中,当圣妙吉祥(即文殊)成为转轮王名“虚空”时,于“龙音王”如来前发菩提心,得如来授记说,将于“无尘积刹土”中成佛,名“普观如来”,如所授记学习菩萨行而获得“无生法忍”。之后又经六十四恒河沙数劫,再次受生,虽已圆满成就如来十力,但仍住持菩萨之相,并在一些世界中,现在亦示现佛陀之相。又在《利益指鬘经》中说:“从此往北经十二恒河沙数世界,有名为‘常喜爱悦胜解’刹土中,有如来薄伽梵正等正觉圆满佛陀,名‘胜解极喜藏宝积王’。现时住在彼土,正安养生息。彼刹土中,无一切声闻、缘觉;除有一乘[9]外,无它乘之名;无老、病、苦;具足一切安乐;该处诸有情寿命无量,威光和色彩无量;该世界中无可比喻、原由、作者,而常于喜乐、胜解、无比喻中。有如来薄伽梵正等正觉圆满佛陀‘胜解极喜藏宝积王’,现时居住,正安养生息。于彼如来前,大王!汝当合掌恭敬而生随喜。彼如来实非他者,即是文殊童子所转变。”有如是许多显密经教中的广大宣说。因此应知出于宗喀巴大师与至尊文殊同一心识,因此在无数劫以前,宗喀巴大师早已成佛,是由这些教(包括悬记)、理所证明的。而且上面所引的一切智克珠杰所著论述所说:“对于这种情理。我(克珠)自己有可靠的史事理由,而且也听说过这类的故事。这种说法也是想到各种各样的经典中的史事而说的。以上是略说当识别各别的幻化事由的情况。至于文殊的广传,住昔的各种传记史事中,已有详明的记载。因此若在这里繁琐写出,不仅掩盖宗喀巴传记的正文,而且凡是一个自豪地认为是住持内道佛教宗派的人,不可能有一个不认识至尊文殊是具量(合格)的菩萨,因此(著者)也不想再事多说。于此联接之处,作插颂道:
  拥有十力诸佛尊,
  一切种智之自性,
  彼无分别异相生,
  认识一体谁能行。
  示解脱道众生眼,(即具慧眼导师)
  为是诸师为三世,
  诸佛悲、智、力合成,
  一体自身是真情。
  仅依见境幻事根,
  识别虽异不相违,
  与此情同决深信,
  宗喀文殊之化身。
  非同偏私愚想生,
  形形色色故事情,
  而是从佛世尊起,
  合量教言(悬记)作赞称。
  尚有教、理各多篇,
  如美花鬘悦耳丹,(耳闻可悦之金丹)
  成熟庆筵依次开,(著者言还有许多教言悬记在下面次第写出)
  智者齐欢舞翩翩。

  [注释]
  [1]十地: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 五、板难性地;六、现前地;七。医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2]转轮王:此王身具三十二相,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名转轮王。
  [3]帝释:三十三天界之主。梵话称“侨尸迦”,或“因陀罗”。 
  [4]梵天:系色界之初禅天。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名焚天。
  [5]噶丹寺:拉萨三大寺之一。在抗萨河南岸旺姑山上。公元1409年明永乐七年己丑,宗喀巴大师所创建,为格鲁派的祖寺。
  [6]执实:执着一切事物为不待缘起和合,自能生起的“实有”。
  [7]恶趣:指地狱、饿鬼和傍生三恶趣。
  [8]十地菩萨:指证得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萨。
  [9]一乘:言成佛唯一之教。《胜鬘经》中说:“至道无二,故称为一,运用自在,目之为乘。”

  第二节 就共通的现象,略说(宗喀巴大师)往昔转生中的史迹和未来情况

  至尊宗喀巴大师,依了义说来,他与至尊文殊同一心识,不仅如此,若就不了义--应化众生的视野说来,他也是在多次转生中,由至尊文殊真实化现为胜乘的善知识是专一勤奋而作利益众生事业的一位大师。此种情况,在一切智克珠杰所撰《清净雪山篇》中说道:
  “师于往昔转生中,
  成为文殊首要子,
  拥有咒、辩、定、神通,
  慧眼观诸法真容。”
  这就是说,在往昔无量劫以前,有如来名“王顶”出现于世,在海一般宽广的徒眷大会中,转动成为胜乘即金刚乘的广大法轮。那时至尊宗喀巴大师即已是至尊文殊的首要弟子,是一位具足陀罗尼、辩才、神通、三摩地(即定)、真实照见二谛(真谛、俗谛)的清净智慧等功德的不可思议的大师。此后至尊文殊同其徒眷等来到转金刚乘法轮的王顶如来近前而安住时,薄伽梵王顶佛世尊发出梵音妙语说道:“所有一切菩萨谁能于无数不净世界中,不顾身命地作宏扬甚深中观见(即离断常二边的见解)与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