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是常见的事。这些人大多不学无术,是碌碌无能的庸才,一旦掌握朝政,必然把它弄得一塌糊涂。何进原是屠尸,因妹妹贵为皇后面被封为大将军,正是在这个双料草包的手里,使汉朝名存实亡。用人唯亲即使是曹操、刘备也在所不免,如曹操用夏候渊丢了汉中,刘备用关羽失了荆州,这对于曹操、刘备虽是个别的事件,但也足见完全摆脱用人唯亲也殊不易。
树立朋党之害
树立朋党之害给人的教训也是很深刻的。凡立一朋党,必有另一朋党与之对立。朋党之争,或一败,或两败俱伤,对国家、对事业都有害无益。当然用人必须依靠骨干,不过这与树立朋党是两码事。因依靠骨干是为更好团结大多数,而树立朋党是为捧一派打击一派,袁绍因宠爱幼子袁尚,对其党徒也大加重用,于是自成一朋党。拥长子袁谭派也就成立一朋党与之对抗。
因朋党对立,内部力量大为削弱,终被曹操所灭。刘表因爱妻而让妻党掌握军权,妻党必然拥护其妻所生的幼子刘琮,一朋党于是产生。长子刘琦不甘心失去其法定继承权,求助于刘备,这又立了一朋党。曹操南征,继位的刘琼不与其兄刘畸协力抗曹,而是为保位投降了曹操,结果不仅丢了荆州,连命也保不了。
知人、荐贤是用人先决条件
知人、荐贤是用人的先决条件。知人才能用人得当,荐贤才能广招人才。
《三国演义》有不少知人美谈和用人轶事,如曹操、刘备、孔明、孙权等都 能知人,故能用人;魏、蜀、吴贤士都能辗转相荐,这是三国人才济济的原因之一。他们的知人、荐人的经验,值得用人者借鉴。
第二章 用人艺术
在古今一切人际竞争中,其成败与有否人才大有关系。取胜要有智谋,而智谋出自人才,所以说人才是至关键的。这一章从“人策”、”风格”、”御人”、“鉴诫”四个方面评介了三国的用人艺术,如能吸取三国用人的经验教训)用其所长,弃其所短,时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一、人策
用得其人,三国鼎立,用不得其人,国破家亡!三国的兴亡,虽由于经济政治上的原因,但与用得其人与否也大有关系。东汉末年,群雄逐鹿, 18镇诸侯先后灭亡,而曹操、孙权、刘备之所以能崛起,三分鼎足,其关键在善于用人。而三国后期的继承者却恰恰相反,都不善于任贤举能,结果被晋所灭。
“人策”之重要可见一斑。
1。由弱变强:刘备得孔明而兴
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贤”里,有一段关于用人的对话,水镜先生初遇刘备,见他气色不佳便料到其坎坷遭遇,因问说:”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刘备说。“命途多蹇,所以至此。”水镜说:“不然。益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刘备说:“备虽无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相辅,颇赖其力,”水镜说:“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若孙乾、糜竺等乃白面书生耳,非经纶济世之才也。”水镜先生的话阐明了一个有关用人的重要思想:有了人才,并不等于会用人;不善于使用人才,就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他说刘备“左右不得其人”,是指没有使用人才的大才,即缺乏统筹全局的人才,也是他所说的“经纶济世之才”。刘备的“命途多蹇”,证实水镜先生的话是对的。
从逆境走向顺境
“桃园结义”之日,刘备兄弟三人就立下替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尽管他们怀有雄心壮志,却不能如愿以偿。虽然虎将关、张、赵云拼死效忠,孙乾、糜竺、简雍等竭能尽力,也无济干事,仍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他转战沙场,经千辛万昔,才得徐州作为安身之地,却又被吕布夺了;只好附属曹操,因恶其为人,乃设计脱身,借截击袁术之机回师徐州;后被曹操打败,仅以身兔投靠袁绍,因失公助曹轩了颜良、文丑,险些被袁绍杀了:后依刘表,又被蔡瑁和蔡夫人暗算,几乎送了性命。
刘备此时的景况是凄凉的,故他见已身髀肉复生,感到”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遂”,不觉悲从中来,长叹不已。而当他得孔明相助,高兴地比之为”如鱼得水”。鱼没有水,寸步难移:鱼有了水,便可游泳自如了。
从此,刘备从逆境走向顺境:联合东吴,打败曹操;取荆益二州,称帝西蜀。
孔明何以有如此扭转乾坤的力量?
待机而动的决策
当对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所了解的时候,人们是无所作大的,如果与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背道而驰,任何人都会碰壁,遭到失败,掌握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人们就主动了,就可改天换地。杰出的人物能在历史上起伟大的作用,并非他们有三头六臂,或先知先觉,而是因其能从实际出发,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实事求是地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孔明的”隆中对”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要了解孔明所起的杰出作用,有必要从研究“隆中对”
入手。“隆中对”是什么?这是刘备”三顾草庐”时,孔明跟刘备的一段重要对话,即孔明为刘备制定圄天下的战略决策。孔明指出:“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予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以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只有荆益二州可取,”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因主客观上的种种原因,孔明的“汉室可兴”的愿望虽没有实现,但他的联吴抗曹、取荆益二州、待机而动的决策,在实践的过程中证明是正确的,它使弱小的蜀国能鼎立近半个世纪之久,故有“千古奇策”之誉,孔明未出草庐已预见天下三分。不愧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而他能制定”隆中对”,是由于他对当时天下大势有全面的深刻的了解,对各个政治集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故能明确打击的对象和团结的力量,确定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
依形势,定谋略
“隆中对”是孔明在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提出来的。这一年天下大势是:在北方,曹操凭着其挟大予以令诸侯的优越地位,先后消灭吕布、袁术、陶谦、张绣、袁绍等军阀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他带甲百万,是当时中国最强者。在这一年春2月,曹操发布的丁酉令说:“天下虽未悉定,吾当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这表明他决意南征。在东南地区,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已7年,在残酷地镇压越族的反抗后,政权基本巩固,加以有长征之险,并得到顾雍、陆逊为首的吴郡士族的支持;且能举贤任能,有周瑜、鲁肃等文武全才为之辅佐,国力日益强大,在当时其势力仅次于曹操。在西南地区,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都是软弱无能之辈,难于与曹操抗衡,迟早必被人所并。只有刘备,他虽寄托于刘表,但很得人心,故荆州豪杰多归之,事实上他已成为荆州地区的新兴势力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实力,很明显,当时力足以争天下的只有曹操、孙权、刘备三人而已。而三人中,曹操势力最大,刘备要与曹操对抗,只能联合孙权。故刘孙联盟抗曹,是形势使然。这时,孔明已“躬耕南阳”有12年之久,且由于荆州是当时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和军事咽喉,这给他提供了观察政治风云的有利条件;他经常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等谈仕迸,议时政,在刘备“三顾草庐”前,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天下大势已成竹在胸。故在刘备屈身求教下,能提出正确的战略决策——“隆中对”。
下对了关键棋子
譬如下棋,关键性的一着下对了,就全盘皆活;关键性的一着下错了,就着着被动。“隆中对”对于蜀国的形成和发展来说,是关键性的一着棋,自从制定了这一正确的战略决策,便把刘备集团内部潜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各种人才的智慧、力量都充分发挥出来,因而取得了节节的胜利。
而“隆中对”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孔明智慧的结晶,足见刘备得孔明对于他事业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的。刘备未得孔明前和得孔明后的不同处境,给用人艺术添加了一些什么新内容呢?它说明:大凡干事业,必须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但更重要的要有掌握全局的、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刘备也是个会用人的人,他的用人特长是善于识贤、集贤、信贤,但对于如何使用人才,则非其所长,这是因他缺乏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才智,故虽有关、张、赵云之勇,也不免屡战屡败。
以智谋折服众将
孔明则既能从大处着眼,也能从小处着手,即既有正确的战略决策,也有出入预料的“神机炒算”,他的才智使关、张、马、赵、黄五虎大将如虎添翼,大显神咸,张飞,原是个有名莽汉,丛不懂使计,只一味恃勇。他快人做快事,敢于鞭打督邮,屡揪“三姓家奴”吕布:他嗜酒如命,醉后鞭打部属,致失掉了徐外。后来在孔明的领导下,他变了,不再是老粗,而是粗中有细,他义释严颜,使严颜所管的45处关隘,皆望风归顺;他假醉赚张郃,智取瓦口隘。韦中虽不说是孔明所教,但既在其指挥之下,显然与孔明的军事部署有关。不服老的黄忠,也是在孔明的激将法的推动之下,勇挑重担,计夺天荡山,勇斩夏侯渊。孔明的智慧折服了众将,连目空一切的关羽,在他面前也服服贴贴,俯首听令,因而能调动三军,沿着他的羽毛扇指的方向,奋勇直前,去夺取胜利!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才易得,全才难求,如何在众才之中,选拔具有全局之才的人才,这是取得事业成功的至为关键的一环,也是用人艺术的一大学问。
2。统一北方:曹操听荀彧之策
一统北方成为一代之雄的曹操,虽因时势造成,但他的雄才大略是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而他的雄才大略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善于用人。故济济人才,奔集于曹氏,宛如众星伴月。他们出谋献策,为曹魏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其中,以荀彧的贡献最大,曹操能统一北方,雄视中国,实有赖于苟或的英明决策。
备受赞誉的荀彧
曹操一见荀彧来投,便给他高度的评价,“吾之子房也。”魏晋南北朝时期,评点人物的风气很盛,许多人因此而以知人见称,其事迹多记于《世说新语》之中。他们评点人物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其言多中,这很值得研究,因用人要从识人始,不识人就难于用得其人。三国时代,逐鹿中原的群雄都懂得:要打天下,要有人才,故大部谦恭下士以搜罗人才为己用。而用人才要先了解其人之才,始能量才录用。曹操说荀彧是“吾之子房也,”并非出于印象之言:或因“或为人伟美”,或因其能说会道,而是根据其过去的表现下的结论。《三国演义》没有提供这方面的材料,陈寿著的《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却有记载,说得很明白:在他未投奔曹操前,其才智已为时人所重,南阳何颙就赞他。“王佐才也”。他料事辄中:董卓乱起,为亢父令的荀彧便弃官归乡,谓父老说:“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因留恋故土犹豫不去,荀彧便率领其宗族迁居冀州。后颖川果为“四战之地”,乡人多遭难,独荀彧宗族得以保存。袁绍占据冀州后,很重视荀彧,待以上宾之礼,但“或度绍不能成大事”,乃弃绍投曹。后来袁绍的下场果如荀彧所预料。上述两件事,已足可显示荀彧有超人的才智。曹操赞为“子房”并非过誉。他投奔曹操后,始为曹的司马,后升为汉尚书令,曹操有重要事决策不下,都向他请教,即使“太祖(按:指曹操)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荀彧多奇计,不下于汉之子房。
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彧别传》记载:“彧自为尚书令,常以书陈事,临薨,皆焚毁之,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虽“不得尽闻”,但他给曹操提出的三大决策,史书是有记载的,《三国演义》也如实描述了。
深根固本才可制天下
曹操起事之初,兵力不多,占地也仅有兖州。曹操拟兴兵攻打徐州,这时陶谦已死,刘备领徐州牧,其实力也不弱,曹操想攻入徐州并非易事:而曾经被曹操打败的吕布也不甘心罢休,他驻军山阳,仍对兖州虎视眈眈,如曹攻徐州,吕布必乘虚偷袭,故荀彧坚决反对。他入谏说:”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明公本首事兖州,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是无兖州也。
著徐州不得,明公安所归乎?今陶谦虽死,已有刘备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备,必助备死战。明公弃兖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愿熟思之,”荀彧之言,确是“药石之言,洞见利害。”故曹操深服其言,罢攻徐州之举,先巩固兖州,徐图发展。”深根固本以济天下”,不仅高祖、光武因此而“终济大业”,曹操行此策,也日益强大。荀彧总结两汉”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图天下的经验。不仅是对曹操提供正确的战略决策,也是”济大业”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
奉天子以服众望
由于曹操遵从荀彧”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之策,驻军山东,养精蓄锐,兵强将盛。这时,李傕、郭汜混战,百姓遭殃,献帝受苦,经颠沛流离,又移驾返洛阳。曹操知此消息,立即召集谋士商议。荀彧进言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也。”曹操听了大喜,决定克日兴师。荀彧是忠汉派,他之所以投曹操,是因曹操有过为国除奸的壮举,他劝曹操“奉天子以从众望”,实出于对汉朝的忠心。而曹操采纳此策,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此之前,田丰也对袁绍有类此建议,袁绍却不接受,而曹操却能采纳这一决策,足见曹操比袁绍高明得多。当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汉臣仍多不忘汉,即便是割据者大多也表面“尊汉”,由于群雄混战,饿殍遍野,因而人心思定。故曹操一扯起“尊汉”的旗帜,以进行统一战争,不仅能令诸侯,且得人心。桓、灵二帝先后两次掀起的党锢之祸,士族受害最惨,所以士人最恨宦官。曹操是宦官家庭出身,素为士族所轻,他要搜罗士人则很因难:从他“奉天子以从众望”,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士人逐渐归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重用什么样的人会带来什么样的人,在荀彧的推荐下,郭嘉、司马懿等才智之士纷纷来投,仅几年之间,曹操得士之多远远超过孙权和刘备。曹操采纳荀彧的这一决策,不仅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且取得了士族的广泛支持,这就为他统一北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坚守官渡以待变
官渡决战,是袁、曹谁胜谁败的生死关头。曹操守官渡,自8月起至9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不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彧以书报之,略说:“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果然,“情见势竭,必将有变,”由于袁绍内部分裂,许攸来投,授以烧敌粮之策,曹操乃亲率精兵往乌巢劫粮,使袁绍军心大乱,于是乘机出击,大败袁军。如果曹操不听荀或的决策,弃官渡退回许昌,袁绍乘虚追击,曹操必败。对此,后来曹操也承认。他上的表说:“向使臣退于官渡,绍必鼓行而前,有倾覆之形,无克捷之势。”(见《三国志》裴松之注《彧别传》)
为三大战略家之一
荀彧并不象孔明、鲁肃那样给刘备、孙权描绘国天下的蓝图,但他的“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奉天子以从众望”和”坚守官渡以待变”的三大决策,是属于战略的范畴,是有关曹魏生死存亡、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