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8-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它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的。它既非国家机构体系内的国家机关, 

也不同于一般社会团体,而是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它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 

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台湾 

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华侨的代表组成。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五 

一”号召中,号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经1949年6月的筹备会议的准备,第一届全国政协于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定了《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年1954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9 

后,全国政协虽不再代行人大职权,但继续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 

对外友好活动中进行了许多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尽 

一切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 

能团结的人,同心同德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反对国内外敌人,进一 

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联系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一 

个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一个特点,它体现了我 

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主要内容 

包括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个人消费品的 

按劳分配制度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其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是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核心。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是在无产阶级 

夺取政权以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处理外国在华资本、改造民族资本和改 

造个体农业、手工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旧中国的官僚资本拥有当时全部 

资本的80%,它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经 


… Page 7…

济命脉和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工具。它代表着旧中国最反动、最落后的生产 

关系,严重地阻碍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将其全部没收,使之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 

政府对外国在华企业,根据不同情况,通过管制、征用、代管和转让等方式 

使之成为我国国营经济。由于民族资本不同于官僚资本,它既有为国家供给 

产品、积累资金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生产无政府状态、 

唯利是图、剥削人民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的一面。这种两重性决定 

了我们对民族资本必须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使之变成国家资本主 

义经济,以后又逐渐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实现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同时, 

我们党还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化的原理,在完成土地改革后,趁热打铁 

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形成了城乡的社会主义集体经 

济。通过上述不同途径,到1956年,我们基本上建立起了公有化程度不同的 

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 

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是对几千年来私有制的根本否定,彻底改 

变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劳动人民真正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 

从而为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奠定了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经 

济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新中国的象征——国旗、国徽、国歌 



     在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中,1949年6月,全国政协筹备会在北京成 

立,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新中国做各项准备工作。筹备会下设的 

工作小组的第六组,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和国歌等方案。7月初在政协筹备 

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决定以新政协筹备会名义向全国发起征集对国旗、国 

徽、国歌的意见和方案。征集启事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登 

载后,立即得到全国人民和国外侨胞的热烈响应,不断接到各地各阶层人民 

的来稿和图案。在此基础上,评选委员会成员和专家们进行认真选阅,后又 

经政协一届会议全体代表反复讨论,最后于1949年9月27日在全国政协第 

一届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决议草案。并于1950年6月23日在全国 

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中间是五星红旗照耀下的天安 

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的国徽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整个图案,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旗面左上 

方缀着的五颗黄色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广 

大人民。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 

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这幅国旗图 

案是从应征的3012幅(包括从美洲寄来的23幅)国旗图案中评选出来的。 

评选时,有一幅国旗图案,在红色的旗面上绘有五颗金星和三条分别代表黄 

河、长江、珠江的水波状条纹,许多人认为这个图案设计别致,有民族特色。 

但张治中先生看到这个图案后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旗面上那三条波纹杠杠, 

会给人一种国土被分割的感觉,最好去掉这三条杠杠,让祖国大地一片鲜红。 

在一次关于国旗设计的专题讨论会上,毛主席当众谈了张治中先生的意见, 

大家表示赞同。毛主席对评选委员会精选送审的多件国旗草图,逐件仔细品 

阅,他从中拿出一幅五星红旗图案说:“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 


… Page 8…

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最后,在全国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上,经 

过投票表决,选定了五星红旗。被选定的国旗图案设计者,是原任上海日用 

杂品公司副经理的曾联松同志。国旗图案选定后,首都人民怀着无比喜悦的 

心情,突击赶制出一面特制的国旗,旗面用的是红色绸料,用黄色缎料制成 

五角星,鲜红中闪着金光。这面特制的国旗,就是开国盛典上毛主席亲手升 

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这是一具庄严、美丽而富鲜明标志的图案。五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 

国人民大团结;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天安门既是我国已有 

700多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又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还是新中国开国大典和 

盛大集会的场所,它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象征着我国人民的革命传统, 

象征着我们新的民族精神。整个图案鲜明地体现了新中国的性质,标志着中 

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1942年冬天,宋庆龄同 

志在重庆寓所为欢送董必武同志回延安举行茶会,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也应 

邀出席。桌上摆着两串麦穗,被炉火映照得金光闪亮。这些麦穗是重庆附近 

农民送来的。有人赞美这两串麦穗说:“真象金子一般。”宋庆龄同志望着 

麦穗,充满感情地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80%都是农民,如果年 

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周恩来同志抚摸着金黄的麦穗,意味 

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麦穗画到国徽上。”在制定国徽时, 

周恩来还铭着几年以前说过的话,果真建议把麦穗画到国徽上去了。这个动 

人的故事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制定,也凝聚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夙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它曲调高昂激越,旋律铿锵 

有力,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怒和英勇反抗的战斗精神, 

表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敌勇敢、坚强、团结一心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它由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创作于30年代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当时作 

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首先刊载在1935年5月出版的《电影画报》 

上,接着又灌制成唱片。随着同年7月《风云儿女》的上映和“一·二九” 

抗日救亡运动的巨浪,这支歌传遍了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940年以 

后,这支歌经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的热情歌唱和灌制唱片,又享誉 

全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上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代表中国人民最强 

音的一支战歌。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徐悲鸿、梁思成委员力 

荐《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毛泽东、周恩来当即表示支持。当有人认为歌 

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适宜时,毛泽东、周恩来发言提醒 

大家要永远居安思危、安不忘危。于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 

 《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再次通 

过决议,正式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Page 9…

                               中国的腾飞 



    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盛典上,毛泽东主席宣 

读了政府公告。公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 

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内,中 

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蒙古、朝鲜、匈牙利、捷克斯 

洛伐克、波兰、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又和越南、 

印度、瑞典、丹麦、缅甸、印尼、瑞士、芬兰建立了外交关系。此后,承认 

我国政府,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1954年6月17日,我国 

和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3月13日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1964 

年1月27日,我国和法国建交。1972年9月29日,我国和日本建交。1972 

年10月11日,我国和联邦德国建交。1979年1月1日,我国和美国建交。 

截止1991年底和我国建交的国家已有140个。 



                        我国同外国民间交往广泛 



    灵活广泛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民间外交,是新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创 

举。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开展各种领域的交流、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 

了解和友谊,一直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如果只有两国政府的合 

作,而没有民间交往,两国关系是不可能有扎实基础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在国际上遭到封锁禁运,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 

至1954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仅有19个,但各国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了 

解新中国,要求与中国来往、交流。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都曾亲自做 

过大量的民间外交工作。周总理生前一直兼任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美关系 

解冻,尼克松总统访华是“乒乓外交”开的路;中日邦交更是民间外交长期 

耕耘的结果。成立于1954年的对外友协目前已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组织 

或人士开展了民间友好往来,同8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对华友好组织建立了 

合作和友好关系。1969年至1988年间,友协接待了来自120多个国家的友 

好人士,并组派代表团访问100多个国家。仅1987年,就接待亚非地区的第 

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团52个,并派出6个代表团出访。1986年,友协获得联 

合国秘书长授予的“和平使者”奖。外交学会40多年来共接待来访的 100 

多个国家的代表近9000人,多为中上层人士,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和希思, 

联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等。1981年由中国各团体、政党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知 

名人士、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发起组成的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以促进中国人民 

同其它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友好和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已同80多个 

国家近200个各种类型的政党、团体和研究机构以及国际的民间组织建立了 

联系。通过互访和参加国际讨论会,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友谊与合作。成立 

于1985年的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本着维护和平、相互尊重、增进 

了解、求同存异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和平运动、和平组织和人士,进行广泛 

的联系与合作,现已同4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和平组织和机构建立了不同形 

式的联系。 



                  我国在联合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 Page 10…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以绝对多数票(76票对35 

票,17票弃权)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 

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中国中联合国合法席位恢 

复后,继续高举反帝、反殖、反霸与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 

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同广大会员国一道,对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和原则、维护世界和平和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各国发展 

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安 

理会坚持原则,主持正义,旗帜鲜明地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正义斗争和合理 

要求,谴责各种形式的侵略、扩张和干涉内政的行径,呼吁和平解决国际争 

端和冲突,多次推动安理会通过多项合理的决议,提高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威 

信。中国重视并积极参加联合国内国际多边经济活动以及在社会、人道、文 

化、国际法等领域里的有关活动。越来越多的我国各界人士在联合国中出任 

重要职务。中国在联合国近20年的实践,已确立了自己在这一国际组织中的 

独特地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和重视。 



                           军队建设成果丰硕 



    近年来,人民解放军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要求,全面开创部队工 

作的新局面,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面貌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 

    ——改革体制编制,在精兵、合成、提高效能上前进了一大步。在1985 

年裁军员额100万的基础上,部队进行了编制、体制的改革,提高了军队的 

合成程度。不仅原有的兵种得到加强,而且新组建了陆军航空等部队。陆军 

的军改为集团军后,诸兵种合同作战能力和整体作战效能有了新的增强。 

    ——把教育训练摆在战略地位,军事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军采 

取在职培训和院校培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加强对干部的军事、政治培训和 

科学文化教育。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军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0%以 

上,各部队支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有计划地组织战役、战术演习和集训, 

开展军事理论研究,部队的素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的指挥水平进一步提高。 

    ——大力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军队的政治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全军部队认真贯彻1986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 

定》、1989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纪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 

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和新颁发的《政治工作条例》,大力加强党的建设, 

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再学习、再教育,组织 

各级干部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在认真进行 

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