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宋仁宗认为王安石吃光鱼食是做秀;也未必。王安石不爱洗澡;不喜穿新衣;吃饭即使是一大桌子菜;他只吃离自己手边最近的那一碟。著书用心之时;更时
常心无旁鹜;有一次写东西;王安石边吃边写;手中东西吃完他也不觉;仍旧一口一口干啃;把自己指头嚼得血乎流烂也不自知。
  人与人关系很微妙;估计宋仁宗看见王安石就感觉不好。对于仁宗皇帝;王安石也心怀愤恨;在其日记中对这位先帝大加鄙薄;总以之比为汉武帝。
  宋神宗当颖王时;韩维在他手下任记室(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只要宋神宗夸他见解好;韩维必称:〃这不是我本人的见解;是我朋友王安石的主张〃。年长时久
;宋神宗耳朵起了茧;对〃王安石〃这个名字熟得不能再熟;〃由是想见其为人〃。
  继位之后;求才若渴的宋神宗马上下诏召王安石入京为官;〃不至〃。
  宋神宗也有些惶惘;问大臣曾公亮:〃王安石闻名先朝;屡召不至;有人却讲他这样做是大不敬。现在朕下诏召他;又推辞不至;是真有病吗;还是有所要托呢?〃曾
公亮马上回言:〃王安石确是辅相之才;必不欺罔!〃其实;当时韩琦为宰相;曾公亮与之不和;想调入王安石这个〃新锐〃;借机挤兑韩琦。
  于是;宋神宗下诏任王安石为翰林学士;〃众谓(王)安石必辞;及诏至;即起视事。〃知道好机会终于寻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王安石不是真隐士;自然应召。
  韩琦三朝良臣;知道有人一直背后议论自己专权;力辞宰相出朝;以司徒兼侍中出判相州。宋神宗对力拥自己登位的韩琦既尊重又感激;临别泣问:〃卿去谁可属
国者;王安石何如?〃韩琦有知人之明;回答说:〃王安石当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宰相重臣)之地则不可。〃宋神宗〃不答〃。
  王安石虽答应入朝;也不是一朝猴急;嗷地一声恨不能坐火箭入京。他慢慢悠悠;七个月之后才赴职。此次他之所以心中有根;因为他儿子王雱居于汴京;总爱往
大臣韩维家窜门。韩维向王雱转达宋神宗求贤若渴之意;王雱又转父王安石;老王这才〃有备而来〃。
  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夏;宋神宗终于见到了他慕名已久的王大才子。
  君臣一见面;宋神宗就向王安石请教〃为治所先〃;即施行的大原则。王安石回禀:〃择术为先〃。宋神宗点头。又问:〃唐太宗怎么样?〃王安石又答:〃圣上您当以尧舜
那样的古代圣君为榜样;干吗要当唐太宗。〃几句话下来;宋神宗非常满意。然后;君臣二人又就〃小人〃、〃君子〃相互研讨了半天;气味相投;相谈甚惬。 当年岁末;诸
臣廷议;王安石发表自己见解:〃国用不足的原因;是朝廷未得善于理财的人才!〃
  与王安石私交不错的大臣司马光驳斥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如凭空增设法规夺利于民;其害甚于加赋重敛。〃
  于是;两人在廷上争执不已;〃变法派〃与〃保守派〃之争;已见端倪。
  转年开春(公元1069年);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为了使自己的主张畅行无阻;老谋深算的王安石建议宋神宗新设一个〃制置三司条例司〃;这
一新机构〃掌经划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这样一来;施行新法的大权皆掌于已手;王安石又推荐一直力赞已议的泉州人吕惠卿为助手;〃事无大小;必与(吕
)惠卿谋之。凡所建章奏;多(吕)惠卿笔也。〃同时;章惇、曾布等人也大受重用。这三个人;事后证明;没一个是善茬。
  任用王安石之前;宋神宗曾向侍读学士孙固征求意见。孙固说:〃王安石很有文才;当翰林学士一定称职。但是;如果当宰相;应选气度弘量之人。王安石狷狭不容
人;非为佳选。陛下若择相;司马光、韩维皆可充其任。〃宋神宗不以为然。
  不久;召见王安石;神宗还做老好人;说:〃别人都不理解爱卿你的为人;总讲你只知经术学问;不晓世务。〃
  王安石也不客气;勃然道:〃胸中有经术才可以经纶世务!为臣我恨时俗浅薄;变风俗;立法度;正是当今之急!〃
  ――王安石大行〃新法〃
  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前夜;宋朝廷堂之上确实是暮气沉沉的景象;执政大臣分别是宰相曾公亮、富弼以及副相唐介和赵挼热耍患幢坏笔比讼肺降摹ㄉ⒗稀⒉
、死、苦〃诸人。〃生〃;当然是指王安石。宋神宗新锐之君;自然看着这帮〃老成持重〃的官员不顺心;与王安石一拍即和。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八月;宋廷下诏在
淮、浙、江、湖六路;实行均输法。均输法主要针对当时税收制度的弊病。想抑制富商大贾的收入;其主要内容为:增设发运使官;负责东南六路的赋入情况。大凡榷
买、税敛、上供物品;可根据实际情况;〃徙贵就近;用近易远〃。发运使还可以根据汴京库存的实际情况;〃从便变易蓄买〃;存储物品以备需要。如此;即可达到〃稍收
轻重敛散之权〃的作用;最终目的在于国家财政丰盈;民用不匮。
  对〃均输法〃;大臣刘琦、苏辙等人马上表示明确的反对;认为此法太苛;〃渔夺商人毫末之利〃;其实汉代桑弘羊早已做过此事;当然有敛财的功能;毕竟法术不正
;给老百姓以朝廷〃唯利是嗜〃的坏印象。不久;苏辙等为此辞官而去。
  当年十月;王安石又推出青苗法。青苗法;实际上唐代宗时代已经有此名制;〃税青苗钱以给百官俸〃。宋代的陕西转运使李参因为〃部多戌兵;苦食少;令民自度麦
粟之赢余;先贷以钱;俟麦粟熟输之官;号青苗钱。经数年;廪有余粮〃;但仁宗时已经置行不用;惟恐此法用久生弊。王安石青苗法;在夏秋未熟之时;借钱给农民;以酌
中粮价折合;收获庄稼后加息十分之二还粮或者还钱;每年夏秋两次;随两税交纳官家。实际上;越穷的民户;借额越少;而有田有地的人家借额反多;为此;又辅以〃抑
配〃等方法;下死规定;强迫借贷交息。
  此法一出;司马光大力反对;他指出其中的弊病:闾里刁蛮富民借钱给穷人收利息;还能蚕食穷困之人;何况以国家的名义依仗法令之名强要人借钱;此举太过份
。大文豪苏轼也上书;指责制置三司条例司本身的创建就是床上架屋;致使〃民实惊疑〃、〃吏皆惶恐〃;青苗法完全是〃亏官害民〃之举。(苏大学士反对新法不遗余力;
常常作诗讥讽;也得罪不少人;〃乌台诗案〃;老苏被人告发;御史弹劾;险些掉脑袋。多亏曹太后相救;神宗本人宽厚;苏轼才免挨一刀。宋朝御史台建筑是黑色;故称〃
乌台〃;乌台诗案;即由此得名)。反应最强烈的当属外出作官的老宰相韩琦;他一一罗列青苗法之弊;有理有据。
  别人的话可以不听;韩琦三朝重臣;宋神宗非常犹豫:〃朕始谓青苗法可以利民;怎料到会糟到这个地步!〃
  王安石嗅出当时政治气氛有不利于自己的味道;非常愤恨;在朝廷上怒言:〃臣论此事已十数万言;陛下尚不能无疑;天下还有何事可为!〃转天;王安石就称病不
出;以〃撂挑子〃来施以颜色。
  一心想富国强兵的宋神宗权衡再三;把王安石叫到宫内;推心置腹:〃青苗法;朕确实为众论所惑;犹豫不决。寒食假中;静思此事;一无所害。〃有了宋神宗明确表
态;王安石信心大增;更加卖力推行〃新法〃。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年底;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这也标志着他〃变法〃高潮的来临。此后;他接连推出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条约以
及保甲法;并对天下兵制进行了大手笔的改革。
  熙宁三年王安石任相初始;便在全国颁行〃保甲法〃;规定乡村民户以十户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由其中〃有财有才〃之人充当保长、
大保长和都保正;负有巡夜、练武、捕盗的职责。同保内有人犯罪;知而不告者以连坐罪论处。保甲法的实施;使宋朝一下子多出近七百万的〃民兵〃;此法对于民间治
安确实起到一定成效。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底;宋朝频行免役法。原来衙前等各种差役;民户可不再亲自服役;改由向政府交钱;由政府再用钱雇人服役。原来本不负担差役的官
户、女户、寺观、未成丁等户;也要按规定交纳半数费用;称为〃助役钱〃;此举;确实让国库的银子增数不少。
  转年;又推出市易法。宋廷在汴京设立市易务;以一百万贯作本钱;开始对商业贸易实行〃宏观调控〃:根据市场行情;市易务评估价格;向商人买卖货物;市易务
向商人行贷;以其产业作抵押;年息二分;
  同年;〃方田均税条约〃也出台:规定每年秋天由县官丈量土地;详细记录土地的肥瘠质色;分成数等;按等级交纳税金。此举倒是查出大量隐漏未登籍的土地;增
收不少税钱。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宋廷又颁行保马法;目的是〃省国费而养马于民〃。宋朝以及先前诸朝;皆是由国家专门的牧监养马;王安石等人认为这种公家养马太
浪费田地;于是想出保马法。保马法先在京东等五路施行;义勇保甲愿意养马的人;每户可给一匹饲养;家产多者可以给两匹。如果出现马匹死亡或生病;保主及保社
要赔偿。明朝洪武年以后;也曾实行过此法。大儒王夫之对于保马法之弊感受最深:
  愚民贪母马之小利于目前;幸牧地之免征于后世;贸贸然而任之。迨其子孙贫弱;种马死;牧地徒;闲岁纳马;马不能良;则折价以输;一马之值;至二十五金;金积
于阉寺;而国无一马;户有此役;则贫饿流亡、求免而不得;皆保马倡之也。夫马;非其地弗良;非其人弗能牧也。水旱则困于刍粟;寒暑则死于疾疫。唯官有牧苑;而群
聚以恣其游息;官有牧人;而因时以蠲其疾;官有牧资;而水旱不穷于饲;则一虚一盈;孳产自倍。自成周以迄于唐;皆此制也。汉、唐车骑之盛;用捍边陲;而不忧其
匮;柰何以诱愚民而使陷于死亡哉?行此法者;曾不念此为王安石之虐政;徒以殃民而无益于国马;相踵以行;祸延无已;故曰害最烈也。
  看似养马于民;其实最后皆流于虚诞。养马这种大规模、高专业的技术;其实只有国家才有能力承担。如同现在的军事科技开发;如果把导弹、特殊钢以及制导
坦克摊发到各个民营小厂去〃研制〃;结果肯定是笑话。
  此外;王安石等人还对宋廷兵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减兵并营;把全国的五百四十五营合为三百五十五营;裁减各地服杂役的厢兵;使全国总兵力从英
宗皇帝时的一百 二十多万减至八十万。如此;省却了大量军费开支;其次;置将练兵。下令京东武卫等六十二指挥辖下禁军;分隶诸路;派主兵官进行分部训练;并允
许各地将官自专军政;当地州县不准干预。这一点最〃进步〃;因为宋太祖开国以来严禁兵将专权。当然;此举大使〃友邦〃辽国生疑;因为河北三十七将;〃各专军政;州
郡不得关预;声言出征;深为可疑之行〃(韩琦)。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背后支持;〃自是四方争言农田之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又令民封状增价以买坊场;又增茶监之额;又设措置河北氽便司;广积粮谷于临流
州县;以备馈运。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一开始对王安石攻击最强烈的;当使御史中丞吕诲;他上疏抗言:〃大奸似忠;大诈似信;(王)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
诈;骄蹇惘上;阴贼害物……究(王)安石之迹;固无远略;唯务改作;之异于人;徒文言而饰非;将惘上而欺下。……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也表
示:〃小人之言(王安石之计)。听之若可采;行之必有累。盖知小忘大;贪近昧远。〃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较为〃公允〃:〃人言(王)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他)但
不晓事;又执拗耳〃。由于司马光与王安石关系不错;便反复再三写信相劝;王安石我行我素;还弄出封《答司马谏议书》(中学课本有此文)。
  宋神宗用王安石行〃新法〃;代价不可谓不大;御史刘述、刘琦、程颢、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愈等诸多朝臣;相继因不纳忠言而去职。最后;欧阳修、富
弼、文彦博;包括荐用他的曾公亮;都被王安石挤兑出朝。〃于是;吕公著、韩维、(王)安石藉以立声誉者也;欧阳修、文彦博;荐已者也;富弼、韩琦;用为侍从
者也;司马光、范镇;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遗力。〃王安石人品;由此也可见一斑。
  有宋神宗撑腰;王安石行为举止也非常牛逼。一次;上元夜;王安石从神宗皇驾;乘马直入宣德门。〃卫士诃止之;策其马〃;人臣再牛;毕竟是人臣;乘马入皇宫;太
有违礼制。王安石大怒;上表要神宗皇帝〃逮治〃卫士。御史蔡确等人认为卫士之举是尽职尽责;不应获罪;但宋神宗〃卒卫仗卫士;斥内侍〃;王安石依旧气势汹汹;认为
责罚太轻。
  新法既行;天下喧攘。特别不利于王安石的是;数年大旱;恰值新法施行的几年。当然;王安石是〃唯物论者〃;认定〃天变不足惧〃;三年自然灾害吗。但宋神宗与当
时士大夫没有他思想那么〃进步〃;暗忖变法是否是触犯了〃天怒〃;才以此示警于人。富弼的女婿冯京入为参知政事;竭力反对新法。地方官员也纷纷上疏反对;兴州司
法参军郑侠上呈《流民图》;以图解方式谏劝神宗皇帝收回新法。同时;王安石私人小圈子内部也开始内斗;其助手曾布、吕惠卿二人争权夺利;打得你死我活。曹太
后和高太后也流泪劝神宗收手;认定〃王安石变法乱天下〃。
  面对蝗旱涝灾;宋神宗自己也下《罪已诏》。
  在此情势下;王安石自己求去;于是;1074年夏;神宗下诏让王安石〃出知江宁府〃;〃安心休息〃。王安石恹恹离京;过江后与随官饮酒消愁;发现有人已事先在要摆
酒的赏心亭墙上写诗一首:〃青苗免役两妨农;天下嗷嗷怨相公。唯有蝗虫倍感德;又随钧旆过江东。〃老王大怒;查了半天也没找到作者。
  已离朝四年的司马光听闻朝廷有废法之议;兴奋莫名;激动得涕泪横流;又上书指斥〃新法〃之弊:第一;青苗之法;人民负债;官无所得。第二;免役敛钱;养浮浪子
弟。第三;置市易司;与小民争利。第四;熙河开边;得小失大。第五;保甲扰民;不得休息。第六;水利大兴;劳民伤财。
  宋神宗毕竟反复;不久;他又召王安石入朝。
  但是;此次入京;形势对王安石已经大大不利。入京途中;夜泊瓜洲;老王做了那首脍灸人口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
照我还。〃与其说是心怀喜悦;毋宁说洋溢着淡淡哀愁。黑色不祥的预感;已萦绕于王安石心头。想当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那种刚刚大权在手的牛
逼惬意;一扫而尽。
  不仅王安石的变法班子内部形同水火;宋神宗对新法也逐渐产生怀疑;再无先前雷厉风行的态度。为此;王安石也哀叹:〃天下事如同煮粥;烧一把火;又泼一大勺
冷水;怎又能把粥煮熟呢?〃
  王安石心灰意冷之际;仍旧在那里死撑。但是;熙宁八年十一月;天上慧星出现。古人迷信;不象现在人知道科学;个个仰着脖子看〃天文奇观〃。慧星出现;在古代
不是死皇帝就是大祸事出现;上层下层都骇怕。特别是两个老太太;曹太后与高太后;更是吓得不得了;天天哭劝神宗皇帝再不能用王安石。曹太后是神宗奶奶辈;高
太后是神宗亲妈;两个人的话;极有份量。王安石呢;仍旧认为天文之变有灾的说法是上下傅会;神宗皇帝心里可害怕;认定〃天变不敢不惧〃;并下诏命群臣可直言朝
政阙失。所以;当年的大扫帚星;是王安石最终失意离朝的最关键因素。
  当然;王安石后来仍旧反复几次;表演〃因病不能视事〃;但凡事用多了也不管用。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底;王安石自请罢相归田。神宗皇帝最后也顺坡下
;下诏让王安石出判江宁府。此次出京;于老王来讲也是永别;他再没机会回到汴京。
  王安石离朝;实际上也就标志着他〃变法〃的失败。公元1085年;宋神宗崩;其子赵煦继位;年仅十岁;是为宋哲宗;真正掌权的是其祖母高太后。高太后马上召回司
马光。 中国政治家自古以来都是矫枉过正;有〃司马牛〃之称的司马光其实在偏执方面比王安石好不到哪里去;他一执政;便尽废新法;连同免役法、青苗法这两项利
大于弊、初见成效的条例也一并废除;史称〃元佑更化〃(宋哲宗年号〃元佑〃);由此;也揭开宋朝党争的大幕。
  公元1086年五月;王安石病逝。年底;尽废新法的司马光也病逝。
  北宋灭亡后;逃到江南的宋高宗最恨王安石;认为他误导宋神宗;尽乱天下;并派人编《神宗实录》二百卷;对王安石〃盖棺定论〃;认定此人是〃万世罪人〃。特别
是王安石那几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是法;人言不足怕〃三语;最为正统封建士大夫所诟病。
  当然;从南宋的陆九渊到清朝的龚自珍;也有不少人认为王安石〃英特高迈;不屑于流俗;〃对他予以很高的评价。(特别是诸朝王安石的江西老乡们;对王安石都
赞不绝口)。到了二十世纪;〃孙大炮〃和他的国民政府对王安石敬崇有加;而后的新文化运动干将们更认为王安石是〃社会主义先行者〃;其实;他们都是看中了〃摧抑
兼并、均济贫乏〃这一王安石〃思想内核〃;反而对老王当时对宋朝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