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庭立道 作者:鲁西平-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忙之中,只得大吼一声,金鲤倒窜波,脚下蹬地,一脚蹬坏了地毯,拼命向后一退,却又和身后刚刚赶上来的三个同伴,结结实实的撞在一起,四人一起仰面朝天,跌做一团,好不狼狈。
    根本没有想到,高老竟然可以躲得过自己这一扑一撞,王禅全力之下,也是刹不住脚步,难以回头,否则以他的本事,趁此时机只要三拳两脚便能把摔倒在地的四个人全都打死,一个都不能活。
    所以,在高老四人跌做一团的时候,王禅也是收势不住,整个人结结实实的撞到了门旁边的墙壁上。
    轰隆隆!
    紧接着!房间一侧的墙壁,被王禅一肩膀,一记贴山靠当即撞出了一个人形大小的窟窿。一时间,砖头碎屑,钢筋水泥,漫天飞散。
    王禅人已直接撞进了隔壁的一间房间里。
    同一时间,跌倒在屋外的高老四人,这时候也都翻身而起,那三个穿着中山装的冷酷男子,不愧是受到过严酷军事训练的精英战士,站起身来的速度虽然还没有高老快速,但是一面起身翻滚,手中的枪却已经是啪啪啪啪,一人连射了四枪,将几个人身前破烂的门户全都交织成一片“火光”。
    如果这时候王禅乘胜追击,肯定也是要被打成马蜂窝一样的。
    高老又羞又怒,刚从地上站起身来,就看见王禅一头在墙壁上撞出了一个大洞,他连忙朝前一窜,扑进屋里,随后也追到隔壁房间,立刻看到这房间的门虚掩着,王禅的背影一晃而过。
    心里实在是恨极了王禅,高老看见王禅身影,竟是不再等待后面三个同伴,也紧跟着追了出去,就看见王禅的身影又在自己进来的总统套房处一闪,顿时心里猛地一跳,大叫一声“不好!上当了!”
    再等到他转圈也似的追到总统套房里的时候,正看到屋子里他那三个拿枪的同伴,怒吼着,惨叫着,被身后飞扑上来的王禅,一人一拳,打在背后,洞穿了胸膛,砸断了脊椎,血染当场。
    “这次交易算我占了你的便宜了,不过我也不欠你的,这三个人是给你的利息,还有一个以后再还给你!希望你到了下面会安心投胎,重新来过!”撞开了隔壁房间,王禅竟是没有在第一时间破窗离开,而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在十八层的两个房间中牵着高老的鼻子,又绕了一个大圈。
    返回身来,一口气打杀了那三个刚刚从地上站起来的中年男子。
    这几个人虽然体力不错,受到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但和王禅一比,要是不能开枪射击,就像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儿一样,一拳一个,全都了结。
    身形一窜,王禅接着又窜进了张道成所在的房间里,伸手在他的眼皮上轻轻一抹,令他合上双眼,继而重又拿了他死死攥在手心中的那颗天罡石,戴在脖子上,回头一望,正见那被他耍的像猴一样的高老疯子一样冲了进来,在他身后又有十几个金海楼全副武装的保安跟着。
    顿时嘿嘿两声狞笑,身子向后一翻,跃入了外面的夜色之中。
    高老三步两步,追到窗口,低头向下一看,只见王禅这时候已经长臂猿猴儿一样,飞快的从一层又一层的阳台上逐一跳落下去,黑暗中只十几个起落,就已经落在了金海楼前的地面上。
    伸手朝着高老用力摇晃了一下,王禅立掌如刀在自己的脖子上作势一横,如刀自刎,比了个杀头的手势,也不说话,不等那些保安在窗口露脸,举枪射击,人已猎豹般冲进还未消散的雨幕中,转眼不见了踪影。
    --------------------------------------------------------------------多谢各位老大支持,老鲁拜上!新书上传,各位多多收藏点击和推荐!!!!
    

第五十五章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这是战国时候韩非子的名言,只可惜说出这话的人,到头来还是被他的同学和主子一并给坑害了,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
    人生就是一台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而角色的选择就要看一个人所具备的技能和本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能力越大,自然是非也就越多!要不然你看那些整日为生活奔忙的普通大众升斗小民,又会有什么天的大“麻烦”无缘无故落在自家的身上的。
    在古代,大凡是能被称作“侠”一类的人物,基本上都是重义轻利,和当权者之间妥当的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典型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还有不少人,暗中反抗政府,偶尔做些杀富济贫,锄强扶弱,截杀贪官污吏之类的“勾当”,给不少人带去了大量的烦恼,所以“侠”这种东西,从古至今都是只在下层贫苦的老百姓中间比较吃香,在党政当权者的眼中,甚至可以算是一种威胁到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真正有本事的人,一般都是不会安于现状和平平淡淡的,一旦有所动作,所引发出来的后果也比普通人大得多。所以练武的人一般都要讲究“武德”,现在性情上磨练自身,给自己套上几套枷锁以后,才敢谈拳法二字。
    最简单的例子,在过去,甚至有许多的老拳师宁肯叫自己的一身功夫,彻底的没落失传,也不愿意所托非人,就也是怕了,教出一个任意妄为胆大包天没有武德约束的徒弟来,给自己招灾惹祸,到头来害人害己,不得善终。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由强出头。
    这短短的一个晚上,一场大雨还没有彻底散尽,王禅就在金海楼里大开杀戒,从开始到现在,十几条人命攥在手心里,究其原因还不是受了雷刑所托,忠人之事,要是没有这一身本事,他也不会和雷刑有什么交集,或许只是和所有人一样,在大山里找个婆娘,生个娃娃,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上一辈子。
    虽然平凡,却也自在。
    人一有了本事,就不再甘心寂寞了!
    虽然一口气杀了这么多的人,又把省城里最有名的掮客刘老三给打死了,但王禅心里却没有半点惊慌和愧疚的意思,那些人不是为虎作伥的打手雇佣兵,就是危害一方的官员蛀虫,死在他手里,正是死得其所。
    至于因为这事情而引起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倒完全不在王禅的考虑之中。
    像是雷刑那样的世家子弟,既然敢请自己出来替他杀人,那他自然就有一套妥善的处理办法。况且以他们雷家的权势地位,区区几条人命,怕也不会放在眼里,如今虽然号称是法制社会,但什么事情都允许有例外,特权阶级在什么时代都不是个稀奇东西,这应该是个人所共知的道理了。
    王禅究竟还是不怎么适应山外面的世界,丛林法则才是他遵循的唯一道理,杀人不能泛滥,但该杀的时候,他也不会迂腐,不管是对是错,只求一颗心灵通透罢了。何况,武者习武,如刀在匣中,若是事事都要牵挂,前怕狼后怕虎,久而久之便也失去了胸中一股锐气,不得勇猛精进,郁郁不得其志,早晚也没什么出息。
    这时候,金海楼里已然乱成一团,门口有警察,有保安,一群往里冲,一群往外跑,模样好不仓皇。一辆疾驰而来的奔驰轿车突然停在了身旁,车窗里露出雷刑的笑脸,王禅点了一下头,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半夜子时,青鸟大厦的顶楼,露天阳台。
    晚间的一场大雨已经停了好一会儿了,城市烦躁的天空被水洗的清亮亮的一片,在这样的夜色中,就连往日被尘嚣遮蔽的灰蒙蒙的月亮都变得更加皎洁明亮起来,无数星光点缀其间,仰头望去,顿觉苍穹高远,星空浩淼,宇宙是何等的深邃广大,神秘,优雅。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道家的内丹之法是导引行气,玄学衍生,想不到竟然也是和武道相通,互为援引,之中一些地方根本就是和内家拳法如出一辙,无甚区别。”王禅站在星空之下,手里捧着一卷《黄庭经》,读罢一段便也是扶卷长叹一声,只觉得那重阳祖师王重阳当真是了得至极,能手创全真一脉,果然不是普通人物。
    全真道兴盛于金元之时,是宋元以来道教之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自元以来,一直都是和南方张紫阳的正一道作为两大道派延续至今,影响之大,就连开创了武当内家拳的始祖,邋遢道人张三丰,究其出身,都也算的上是全真道中的一支别传。
    自从回来之后,简单的交代了两句,王禅就直接来到了青鸟大厦的最高处,随手又从雷婷那里拿了一小包茶叶,泡了,星空之下,香茶一盏,坐读黄庭。而他经过仔细参读王重阳在经的注释之后,也对这三卷特殊的《黄庭经》,渐渐有了几分心得,再和自己所练的拳法,横炼法门相互一印证,只觉得这《黄庭经》中所记载的道家九转还丹之法也和内家拳法大致相同,有些类似,首要的第一步功夫就是要打通人身气脉,以求周身上下,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处处通达,循环往复,无所窒碍,然后才是炼精化气精气凝丹的金丹大要。
    只是武术之中的各路拳法,除了最后要炼精化气,抱元成丹之外,不管内家还是外家都要兼顾身体内外,皮毛筋骨,五脏骨髓,或是讲究从外而内,通皮毛筋骨,运化气血,直达五脏,或是直接就从五脏入手,由内而外,专气致柔,每日练习,然后才是萌生真气,遍走经脉的这一步骤。
    练得是个千锤百炼的“韧劲”,如同高峡蓄水,只有水位到了一定界限之后,才能开闸放水,自然一泻千里,凡所到之处,不论沟渠,一以贯之。是循序渐进的功夫底子。
    不似这《黄庭经》中记载的道家内丹法门,却是几乎上来就抛弃了皮囊外物,直指中心,上手就是引气入体,静中生慧,炼精化气的功夫,走的乃是终南捷径。
    只不过,“捷径”虽然快速,却是对修炼者自身的体质资质有极高要求,非是根骨绝佳之辈,纵是练了这九转还丹法门,得闻奥秘,终其一生却也只能是在半山徘徊,不能登顶。而这正也是自古以来,道家求仙之人,多讲福缘仙缘,根骨资质的根本原因,终南捷径虽可通天,却是路途难走,难于上青天。
    不比武术拳法,根底较低,人人可练,人人可修,虽也讲求资质,但总归希望要大了一些。
    道家内丹法门,说得明白一些亦即是以人身之内的真气驱逐阴气杂质,炼就纯阳之体的过程。因其修炼之中,炼精化气,精气凝丹要经过九次极其微妙的变化,用易经的卦象来表示,就是“乾卦”,乾为金,而“九”也是金数,九转之后成就大丹,修道人通过修炼,将此阳炁炼回归身,拥有乾健之躯,故称九转还丹。
    也有叫做“九转金丹”的。
    结成内丹之后,人身便内外通透,脱胎换骨,冥冥之中沟通天地,以天下之有余,来弥补自己之不足,截长补短,偷天换日,且人身一体,只进不出,到了这种程度,就已经是道家中所说的“人仙”,佛家中所讲的“罗汉”了。
    金刚不坏,无漏尽通,出现六候,毫光四射,外肾不举,阳关一闭生命长。
    至于拳法武功,练到最高境界,洗髓换血,逆反先天,也是在腹中结成一颗金丹,两者之间并无差别,只是在这《黄庭经》中却还有其它记载,只说大道无边,内丹之上还有道胎,玄珠两重境界。
    内丹温养成道胎时,已入大定,是地仙,是菩萨,具无四相,自行辟谷,胎息。手无六脉,发白重黑,齿落重生。
    脱胎得玄珠之后,是天仙,身外有身,天人合一,具有六神全通变化之能。
    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不是虚无缥缈的神仙之说,还是怪力乱神,但天外有天,景外有景,只是这一种臆测说法,就足以叫王禅心中有了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就好像是一条路即将要被自己走到终点,明明是个死胡同了,撞破山墙之后却又发现了一处世界,豁然开朗。
    一般的拳法武功,结成内丹,成就先天已经是到了终点了,从古至今再也没听说过谁能够凭着拳法,再走往前面走上一步的。而如王禅这般,隐居大山深处,心无旁骛,一练就是二十几年的,二十六七岁就能堪堪摸到武道止境的,自古以来简直少之又少。
    而这《黄庭经》中却有一种法门,叫人在百日之内,就能炼精化气,结成内丹,贯穿周身经脉,足足抵得上他二十几年的功夫,是为“百日筑基”。
    不过这种说法,应该也是因人而异的,就如前面说的一样,道家法门最重资质根骨,福缘仙缘和悟性缺一不可,百日之内结成内丹,这只是在纯粹上的理论说法罢了,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否则凝练内丹要是这么容易,满天下的道士岂不是全都是先天级数的内家高手了,那冤死在金海楼的张道成老道也不会白白守着这三卷经书几十年,日日研读,到头来也没有结成内丹了。
    (百日筑基,现实中的确是有这种说法,不过具体内容和我说的不太一样,老鲁只是借了这种说法,其实本质不同,况且家言,不足相信,若有此道高人看到,还请一笑置之,莫要深究。)
    今天的月亮格外的圆润,清辉一捧遍洒九州,正当子时正中,昼夜初分的那一点上,王禅缓缓放下手中经书,站在满天星光之下,仰望苍穹高远,俯瞰世间繁华寂寥,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在胸中,绵绵不绝,如细线纠缠,轻而不柔,柔而不断,顿时就觉得脑中一片轻灵干爽。
    按照王重阳注解先提到的一部分内容,王禅缓缓迈足提膝,双臂内环,含胸拔背,负阴而抱阳,整个人就如同是一个空旷的山谷,向整个天地都敞开了怀抱,有容乃大,怀抱天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王禅刚刚摆出的这一个姿势,正是这本《黄庭经》太清篇中,诸多修炼法门中的总决,一切道家丹法的基础,在王重阳的注释中被称作为“天地根”桩法。便也是取自于老子《道德经》中的一段话。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太华,入得我身!”
    双手环抱胸前,如抱婴孩儿,王禅面对天上明月,突地嗫唇一吸,口鼻之间顿时响起一阵如同口哨般尖锐的声响,气流快速流动,肉眼之下几乎成了一道白线,能被人清晰的看见。
    随后,这一口气绵绵不断,若有若无,直直持续了三四分钟之久,王禅这才闭目垂帘,静止不动,脚下如同扎了根一般,只有胸腹之间隐隐起伏不断,衣服下面似乎正有一团拳头大小的小老鼠在飞快的移动着。他的脑袋高高昂起,脖子抻的老长,好像大河深处半夜爬上岸来,对月吞吐的成精老龟一样。
    道家修炼,多是静功,讲求抛开一切,入定生静,于静中生出智慧,无中生有,是以王禅这一口气后,整个人都好似成了木雕泥塑,除了若有若无几乎消失的呼吸之外,身体各处的机能都逐渐缓慢下来,心脏,呼吸,乃至于思想。
    多谢各位老大支持,老鲁拜上!!!!上传,各位老大点击推荐和收藏,一个都不要少!!!!
    

第五十六章 敢问路在何方
    王禅的这一口气,真是吸得悠长缓慢,好似在大洋深处放长线钓大鱼,一线白气投入口鼻之间,绵绵长长,如丝如缕,穿行于心肺中间,透过周身血脉,行达全身各处。
    而后闭目存神,候息出入调匀,再以舌倒卷定舌根两窍,闭住呼吸,不多一时就只觉得左右太阳经有两道细若游丝般的内家真劲儿,蠢蠢欲动,接着直直灌入两太阳**中,次入顶门,感觉两气相交合在泥丸宫中,顿时雷霆入脑,轰隆大响。
    王禅只觉得脑袋一阵发炸,头皮发麻,好像被电流击中,浑身上下皮毛尽皆都竖了起来,天灵之下泥丸宫中猛的就有一股火气冲了起来,鼓荡的天灵盖微微起伏,有如心脏在跳动。
    同一时间,他耳中轰鸣不断,乱成一团,似乎天鼓雷音,隆隆不停,眼前陡然有光亮一闪一闪,紧接着气行如潮,渐觉天地四方,宇宙星空全都钻入脑中,整个人也是渐行渐远,融入虚无,除了思维意念之外,手足已经不知所在,好像彻底消失了一样。
    汗水瞬间雨点般的涌出身体,遍布全身,沾染在贴身衣物上,如被水洗一般,滴滴答答,流了一地。
    这道家内丹法门中“降丹”,不经外物,直指中心,求索本源,竟是刚一上手,就从脑袋上下了功夫,直接把精气塞进泥丸宫中。
    须知道这一步的功夫,乃是九转还丹的入门所在,重中之重,不论是后面的小乘匹配阴阳聚散水火,交媾龙虎烧炼丹药,中乘的玉液小还丹,金液大还丹,还是最后大乘的朝元炼气,内观交换和超脱分形,都是以这一步的功夫为基础。、
    迈的过去了,就是正式步入道家修炼的大门,迈不过去的十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