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责-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于以上理由,请准备再发关于这个争论内容的读者注意,如果你的观点已经在这个帖子里被反驳了,那么我将毫不犹豫地删除你的书评。    
  再次说一遍,我是赞同的是这篇文章里面的绝大部分观点,而不是全部观点。    
  本文来自铁血论坛,感谢转贴者安倚天    
  第四十二集《 永恒的祷念 》    
  “我们深知这一套影像记录片,对整个历史而言是相当寙陋的。但即使如此,它已是唯一比较完整的保存了,至少这里面也记录了我们'把历史还給历史,让真相长白千秋'的客观与诚意。”    
  当不知历史真相的人们,听到这番话时,仿佛看到了一个诚实如斯的谦谦君子,对其所言深信不疑。    
  但在了解当时历史真相的人而言,则如同看见了一幅厚颜无耻的骗子嘴脸。    
  《一寸》做到了“不能无视、扭曲、甚至篡改过去。要真诚面对历史。把历史还給历史,让真相长白千秋”吗?    
  没有!《一寸》打着“真诚面对历史”的旗号,做着篡改历史的勾当!    
  《一寸》说:他们走遍了大陆、台湾,也到过日本、美国、俄罗斯。却偏偏有意篡改了许多历史事实。    
  1、明明抗日战争中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军队在对日作战,却偏偏抹去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功绩。《一寸》秉承新四军是“叛军”的说法,剿灭即不存在。然而,历史事实是,新四军在敌后对日作战中壮大起来,以至抗战胜利时,国府还都南京都害怕。淮海战役吃掉国军50万大军就是新四军干的。    
  2、以不实之词污蔑史迪威将军。不是公平地反映国民党、美国两方面的说法,执国民党一面之词,而伪称‘'太平洋学会'为共产国际所渗透’,虚构‘马歇尔、史汀生、罗斯福都深受第三国际的影响’。    
  3、毫无根据地指责苏联支持中共攻击国军。实际上有许多历史文献(国民党的、中共的)都能证实国共摩擦是国民党首先挑起的。我将在下一贴在列出证据。    
  4、有意掩盖了蒋委员长的一项伟大的历史功绩——曲线救国论。从日军的枪炮下保存了50多万国军,56名将军,22名国民党中央委员。蒋委员长派这些人替日军抵挡了八路军的进攻,让日军能腾出手来,有力地帮助日本人完成了‘一号作战’计划。    
  至于《一寸》中囿于错误的历史观和思维方法,所作出的非客观叙述,也还情有可愿。况且,我在前面已一一指正,不必再说。    
  影片的后续部分是对当年各大战场的巡礼。    
  “然而我们仍要强调,对日抗战,确实是我华胄亘古以来,最庞大、最惨烈,也是最具决定性的一场民族战争。尔今尔后,无论中国人将要走向何方,都不影响此一关键之战的贡献与价值。”    
  “我们当不忍心去扭曲已成事实的历史,更应让所有在此一役中流血流汗、忧心劳力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得的尊敬,与永恒的怀念。”    
  补正一:    
  从双方当时的文献来看,首先是国民党确立了反共的战略方针。因为,国民党发现:在1937、1938年,一年多的合作抗战中,虽然双方相互配合很好,但有一个隐忧。那就是共产党不肯如国民党所期望的那样打硬碰硬的阵地战,一直强调独立自主,敌后配合打运动战。这样打起来,国民党明显吃亏。    
  国民党军装备不如日军,士兵的军事素质也差了一大截,各路军阀又不能同心同德,各打小算盘。这样打起来伤亡惨重,只得节节后退。    
  而共军则不然,无固守一地的包袱,实施机动作战。常常趁日军无备之时,猛杀一刀,抽身就走。    
  这样一来,蒋先生欲借日军之手削弱共军之力量的算盘也就落空了,相反,沦陷区愈大,共产党的活动范围也随之扩大,共军的军事力量在得到沦陷区民众的支持下也愈来愈强。    
  蒋先生自然不能“坐看共产党赤化中国”。于是只好自己动手了。    
  对比双方当时的文献,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国民党基于一贯的防共、反共立场,鼓动地方军阀首先向共产党打了第一枪。    
  如鹿钟麟(原西北军)制造磨擦吃了亏以后,被老长官冯玉祥狠狠骂了一通,冯说:我让你打日本,要与共产党合作,你管那些反共的屁事干什么!鹿迫于蒋介石和冯玉祥两方的压力,左右都不是,只好辞去河北省主席一职了事。    
  有关国共摩擦的历史文献摘录:    
  =    
  国民党部分:    
  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这次会议决定了三件事:    
  1、蒋介石在五中全会上,对于抗战到底的“底”作了规定。他说,抗战到底的“底”就是“要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蒋介石的讲话和日本政府的第三次《近卫声明》很相近,《近卫声明》中说:只要国民党政府承认满洲国,实行日满华三国经济合作。中日双方便可停战议和。蒋介石在这个时候,这个场合亮出他的“底牌”,无异于以官方的身价、公开的名义回答日本的诱降。    
  2、确定了依靠国际调停“和平”解决中日战争的方针。    
  3、确立了反共的方针。国民党五中全会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反共。蒋介石在会上作了“唤醒党魂、发扬党德与巩固党基”的报告,根据这个报告.会议确立了“溶共”、“限共”、“防共”的反共方针,通过了《整理党务决议案》;设立了防共委员会。    
  会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国民党政府内政部、中央军委办公厅党政军机关。在蒋介石亲自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反共文件。主要的有《共党问题处置办法》、《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草案》、《第八路军在华北陕北之自由行动应如何处置》、《异党问题处理办法》、《运用保甲组织防止异党活动办法》等。    
  《共党问题处置办法》是国民党反共活动的总纲,该件共四节、三十一款、六十项。其中 :    
  在“目前极待解决之问题”中,讲到陕甘宁边区,“绝对不能令其存在”;讲到晋察冀边区 “应遵令撤消”。    
  在“一般取缔办法”中规定,军事方面“其军令、军政,应统一于中央”。    
  在“党政方面”,“共党外围组织,如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工人救国会、农人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全国学生联合会,应即严令取消,由中央指导机关接受训练”。    
  在行政方面,“‘陕北公学’与‘抗大’应令停办”。    
  在军事方面,“加派有力部队,或忠实精干之游击干部前往冀、鲁,俾加强本党在华北之武力,以限制共党之发展。” ;“加派有力部队开入陕北,或陕北就地编组军队,以树立本党在该区内之武力,保障党政工作之推进。”    
  “党政军各机关对付共党之态度,中央可示宽大,地方务须谨严,下级积极斗争。”    
  “制裁共党活动,应尽量运用民众力量,党改机关避免直接出面,尤须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    
  看见了没有,国民党在1939年1月后,就作出了“加派有力部队开入陕北,或陕北就地编组军队,以树立本党在该区内之武力,保障党政工作之推进。”的决定。若共军不接受编组,那就怎么样呢?那就是共军攻击国军。    
  按照国民党的逻辑:若强盗进了你家,你绝对不许反抗。你一旦反抗,那就是“以武力威胁他人的生命安全”,必须绳之以法。    
  《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办法草案》是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的反共政策。    
  其引言中说:“查共产党在沦陷区之活动几较普通区为重视,为积极,以目前情势而论,大有失地愈多该党发展愈迅速之趋势。究其原因,一半由于日伪与本党之势力均多所不逮,一半即由于该党党政军在该区域内均能协同一致切实合作,故每至一地即如入无人之境,致令其组织活动日益坐大。”    
  处置办法:    
  (1)策动沦陷区本党忠实党员,打入共产党各级组织,从事内线工作,刺探其内情,并分化其力量。    
  (2)策动本党党员及优秀青年,打入共产党所操纵之各种民众团体及游击部队起党团作用,分化其组织,并夺取其领导权。    
  (3)策动全体党员,从事共产党活动防范之调查监视等工作,打破过去一般党员对共产党之放任态度。    
  《第八路军在华北陕北之自由行动应如何处置》。在第一节“问题性质之认识”中说:    
  “目前共产党势力,虽以华北陕北为根据,然其活动范围,则普及各地,而尤以华中各游击区为甚,故对第八路军在华北陕北自由活动之处置问题,实即对整个中国共产党活动之处置问题,如处置得当则共党活动之范围,或仅及于华北陕北,其他区域则无发展之余地;如处置失当,则第八路军将利用沦陷地方中央统治力量鞭长莫及之情势,扩大其自由活动之范围。结果中国抗战形成国民党失地,日本与共产党分地之局面,日本与共产党相反相成,本党统治之土地,将一失而不易复得。”    
  在此,国民党将中国之土地视为党之私产。故有“中国抗战形成国民党失地,日本与共产党分地之局面,日本与共产党相反相成,本党统治之土地,将一失而不易复得。”之忧。而无‘无论国民党、共产党所控土地全是中国所控之土地’的念头。所以向中共收复国民党所失的土地势在必行。    
      
  在那一时期,中共的文献如何呢?    
  《目前八路军在华北华中的方针》 (一九四○年四月一日)——中共中央及军委发给所属部队的电文    
  朱彭,杨,刘邓,徐朱,陈罗,雪枫,胡服,项英陈毅:    
  目前我在华北、华中之方针:    
  (一)某方现在黄河以北及吕梁山脉集中大军,我之任务在于极力缓和之,避免一切刺激某方之言论行动。我军则谨守防线,深沟高垒,以备不虞,对其军事挑衅极力忍耐,不还一枪,多写诚恳坚定而无刺激性的函件、传单、标语,达到缓和其情绪,稳定我防线,使山西、河北两省归于平静局面之目的。非得中央同意,不得发生军事冲突。    
  (二)某方现在鄂中、皖东、淮北三区大举进攻新四军,我新四军应坚决而有计划地进行自卫战争,其皖东、淮北两地,务须独力坚持三个月,以待援军到达,然后大举反攻。    
  (三)我八路军有抽调足够力量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打退反动进攻,消灭投降反共势力,建设新的伟大抗日根据地之任务。此根据地以淮河以北、淮南铁路以东、长江以北、大海以西为范围。其指挥人员与兵力配备由朱、彭统筹之。其到达时间,分为三期:第一期须有一个主力团,以急行军于一个月内外到达皖东;第二期为三四四旅,须于两个月内到达淮河附近;第三期须有相当大的兵力(不少于一万五千人),于三个月内外到达苏北扬州附近。一、二、三期兵力总数,共须四万至五万人,方能完成此紧急伟大任务。    
  (四)我鲁南、胶东部队,须积极行动,消灭一切最反动的投降反共势力,扩大抗日根据地。惟须极力争取中间势力,对一切尚能与我合作抗日之部队及虽然不好但尚未向我进攻之部队,均须极力联络,不得侵犯其一人一枪。    
  (五)无论华北、华中,一律依照中央迭次指令,采取政治上的攻势,号召一切友军反对内战,拥蒋讨汪,团结抗战。    
  (六)总的目的,在于打退反动进攻,扩大抗日势力,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    
  (七)具体布置,各地依此总方针计划之。    
  中央及军委    
  四月一日    
  《对中间派应采取的方针》 (一九四○年四月十二日)——中共中央及军委发给所属部队的电文    
  陈罗,雪枫,胡服,并告朱彭(转左黄),徐朱,刘邓,项英:    
  某方政策是推动各中间派向我们斗争,使其两败俱伤,并使我们得罪各中间派,陷我们于孤立。因此,我们对于陈、罗附近之于学忠,雪枫附近之何柱国、孙桐萱,先念附近之川军、桂军、西北军,胡服附近之桂军,必须采取如下方针:    
  (一)直接派人或间接托人或公开寄信发传单,表示我们完全不愿意同他们磨擦,请他们顾全大局,保存友谊,以免两败俱伤,渔人得利,这种表示要继续不断。    
  (二)当他们迫于某方命令向我进攻时,我应在不妨害自己根本利益条件下,先让一步,表示仁至义尽,并求得中途妥协,言归于好。    
  (三)当他们不顾一切向我进攻妨碍我之根本利益时,我应对其一部分给以坚决打击作为警告,打后仍求得互相妥协。    
  (四)只有中间派转变成了坚决的不可变化的顽固派,如同鹿钟麟、石友三之类,才采取完全决裂政策,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这种政策的性质亦是对于其他中间派作警告,使其他中间派有所畏而不敢磨擦。    
  以上方针的具体执行由你们依情况决定之,中央军对我进攻时亦须同样采取此方针。因为中央军各级官长中只有一部分军官及政训系统是顽固派,其他多是中间派,也有一部分进步派,决不能把中央军看成都是顽固派。    
  中央书记处及军委    
  四月十二日    
  《利用一切机会对黄埔系军人进行统战工作》 (一九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这次苏北事件中,税警团未参加反共战争,而该团干部大半都是黄埔生。过去华北与朱怀冰冲突时,其中一个师也未参加反共战争,而该师干部同样也有些黄埔生。我驻阎办事处主任王世英同志,能与该地中央军(胡宗南)的黄埔生高级干部进行了很好的统一战线工作。这一切证明,我党我军中过去把黄埔生看作一个笼统的反共集团的传统观念是错误的、有害的。在目前严重时局,急须改正此观念,利用一切机会与黄埔生军人进行统一战线工作,不要刺激他们,而应以民族至上的观念来打动他们,使他们不肯投降日寇,使他们对反共战争取中立或消极态度,这对挽回危局有重大意义。    
  毛、朱、王    
  铣    
  《目前的国共关系和我们的策略》 (一九四一年二月十四日)——毛泽东给周恩来的电文    
  恩来同志:    
  各电均悉。    
  (一)估计是一致的。反共不会变,高潮可能下降,“剿共”可能停顿(只说可能)。    
  (二)只要此次高潮下降,“剿共”停顿,将来再发动高潮,再举行“剿共”就困难了(除非投降),故目前是时局转变关头。    
  (三)敌必向蒋进攻,某君估计是对的,利用日蒋矛盾仍是我们政策中心。    
  (四)但对蒋让步则危险(如你所说),目前是迫蒋对我让步时期,非我对蒋让步时期,熬过目前一关,就好办了。    
  (五)蒋从来没有如现在这样受内外责难之甚,我亦从来没有如现在这样获得如此广大的群众(国内外)。    
  (六)蒋不会对敌举行反攻,他的主意仍是保存实力。但日本向蒋进攻的可能甚大,蒋亦不得不被迫应战,实力仍不能保存。    
  (七)目前国共是僵局,但时间不会久,敌大举进攻之日,即僵局变化之时(但如敌不进攻则僵局会继续)。    
  (八)只有那时,蒋表示对我和缓,我才可以表示和缓,但目前非其时。目前让僵局存在正是有利,愈僵愈于我有利,愈于蒋不利。    
  (九)目前的僵仅政治上僵(国共关系上僵),军事上在我并不僵,因我并未去打他。    
  (十)如蒋再令汤集团攻淮北,是他自造僵局,将来敌军再一击,他失败更大。如蒋不再打淮北则目前就可解消他自己的军事僵局,仅剩一个政治僵局,蒋如聪明,应如此做。    
  (十一)我之政治攻势(十二条)压倒了蒋之攻势(皓电、齐电、皖南事变、十七日命令、限期北移、纪律命令、华中进攻等等),我之攻势已收成效,还会有成效的。    
  (十二)我们目的不在蒋承认十二条或十二条之一部分,他是不会承认的(当然对党内外群众都不应如此说,仍是要求蒋承认),而在于以攻势打退攻势。    
  (十三)目前形势是有了变化的,一月十七日以前他是进攻的,我是防御的,十七日以后反过来了,他已处于防御地位,我之最大胜利在此。    
  (十四)只有军事攻势才会妨碍蒋之抗日,才是极错误政策。政治攻势反是,只会迫蒋抗日,不会妨蒋抗日。故军事守势政治攻势八个字是完全正确的,二者相反正是相成。    
  (十五)对于国共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