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可夫-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沃罗诺夫来到斯大林格勒,继续从事反攻的现场计划工作。在他们动身去前线之前,最高统帅部初步确定开始攻势作战的日期是:11月9日,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开始反攻011月1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开始反攻。事实上,由于作战补给品、燃油、滑油的前送工作发生延误,以及为了取得必要的空中支援,不得不把反攻日期推迟几天。 
  部队在准备反攻的过程中,对于打乱敌人的战术后方的问题,给予了特别的注意。为此,需要有一项缜密的计划,来协调所有参加反攻的部队的行动。对于机械化部队和坦克部队在预定要迅速包围和歼灭战役后方轴心国集团的作战中将要承担的任务,也作了研究。 
  11月3日,朱可夫同西南方面军的坦克第5集团军的人员举行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方面军和集团军的指挥人员以及军长和师长们。朱可夫感到满意的是,所有指挥员都十分了解他们所承担的任务以及执行这些任务的方法。然后,他轮流同每一位指挥员讨论他的计划,再次审查了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协同作战的各个方面。他特别注意务必使所有指挥员彻底明了坦克师和骑兵师逼近预定突破地域时的作用,务必使他们知道,一旦突破到敌人防御纵深时怎样来扩大战果。 
  他审查了作战过程中侧翼的保护问题和部队的控制问题。会议参加者报告了各自的部队的状态、补给和兵器情况,以及所有主力部队的战斗准备情况。 
  11月4日,他同西南方面军第21集团军的指挥人员也进行了类似的讨论(顿河方面军司令员也应邀出席)。11月10日,则在第57集团军指挥所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指挥人员一起开了会。 
  会议结束后,朱可夫在华西列夫斯基协助下,就部队战斗准备问题起草了一份给最高统帅部的报告。在这些会议上制订出的详细作战计划,都绘成地图送交最高统帅部。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向最高统帅部口头报告说,在斯大林格勒地区,敌我双方的实力总的说来是相等的,但在一些关键性的地段,由于部署了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苏军有着相当大的优势。没有发现敌军向斯大林格勒调动大量预备队,也没有发现敌军部队调整部署。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表示相信所有指挥人员都清楚地懂得了自己的任务,而且直到团一级的步兵同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的协同问题,已经安排就绪。一句话,他们预计反攻将获得胜利。 
  在对几个问题作了讨论之后,最高统帅部最后批准了作战计划和进攻时间。华西列夫斯基被指派负责协调所有三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一书指出,这个代号为〃天王星〃的最后计划,〃以其任务之明确、设想之大胆和范围之广泛而引人注目。〃 
  朱可夫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斯大林死后,关于这个规模、作用和效果如此巨大的反攻计划究竟是谁制定的,出现了种种含糊不清的说法。虽说这个问题在我国社会中并不特别重要,而且前一章已经谈过了有关计划工作的情况,但在这里我仍然要作一些补充。〃朱可夫指出,当时要求每一个方面军司令员提出各该方面军的作战计划,以及他愿意提出的其他任何建议,报送莫斯科的最高统帅部或最高统帅部在当地的代表。但是,只有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才了解关于可能使用的预备队和物资器材的详细情况。因此,只有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才能制订出大规模战役的计划。他重申:〃在全面计划和保障这一次大规模战略性作战行动中起基本的、决定性的作用的,勿庸置疑是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他说,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分析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所有各种因素,预见到战役的发展进程和结局。〃因此,不应该说反攻计划是哪一个人制定的。〃 
  反攻将在一条二百五十英里长的正面上展开,钳形推进的目标是要合围一个半径约为六十英里的地区。一俟突破轴心国军队的防御,苏军将沿着两条向心线,朝着卡拉奇和苏维埃斯基前进,然后切断德军部队同它们的大部分预备队和补给基地的联系,截断其交通线。 
  预定对比较薄弱的罗马尼亚军队实施主要突击,发动时间选择在准备工作完成以后,以加强主要突击的威力,同时又恰好在敌军进攻失败,但还未能在整个斯大林格勒地域成功地转入防御并调整部署之前,从而使敌军辞不及防。后来的事态表明,反攻所以取得全面胜利,进攻时机的选择乃是一个重大因素。 
  在这段时间里,朱可夫为完成反攻的最后安排而忙碌。11月11日,在会见了一些部队的司令员以后,他打电报向斯大林报告说,最高统帅部拨给叶廖缅科的两个步兵师,由于运输方面的问题尚未到达。他指出,他已命令在11月15日以前全部准备就绪。他还要求斯大林帮助尽快把一百吨防冻液运送给叶廖缅科的机械化部队,火速给一些部队运来棉衣和弹药。 
  11月13日晨,朱可夫回到莫斯科汇报进展情况。他发现斯大林情绪很好。朱可夫写道: 
  斯大林认真地听取我们的汇报。他不慌不忙地抽着烟斗,将着胡须。而且一次也没有打断我们的话,显然,他对我们的汇报是满意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意味着主动权将转到苏军手中。我们大家都相信,即将实施的反攻会取得胜利,它对我国来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战役。 
  在我们汇报过程中,国防委员会的委员和政治局的一些委员来到斯大林的办公室。我们不得不把他们来以前谈过的主要内容重新汇报一遍。 
  经过简短讨论后,反攻计划得到了最高统帅的全面批准。我和华西列夫斯基提请斯大林注意,一旦德军统帅部发现斯大林格勒地域和北高加索地域吃紧,就会被迫从其他地域,尤其是从维亚兹马地域抽调部队来支援其〃南方〃集群。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必须迅速在维亚兹马以北地区准备和实施一次进攻战役,而且首先应粉碎尔热夫突出部地域的德军。这个战役,我们建议由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部队参加。 
  斯大林说:〃这很好,可是你们哪位负责这件事?〃 
  我和华西列夫斯基事前已经商量好了。我说:〃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各方面都已准备就绪,华西列夫斯基可负责协调斯大林格勒地域部队的行动,我可以负责准备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的进攻。〃 
  斯大林表示同意这个建议,他说:〃明早你们飞往斯大林格勒,再次检查一下部队和指挥人员的战役前准备情况。〃 
  11月14日,朱可夫又回到斯大林格勒,来到H·Q·瓦杜丁的部队。他在这里只停留了三天,11月17日,斯大林再次把他叫回莫斯科,开始制订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的进攻计划。 
  在发动进攻前两天,发生了一件怪事。斯大林指示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回莫斯科去参加国防委员会会议。斯大林把已被指定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担负主攻任务的第4机械化军军长B·T·沃尔斯基写的一封信给华西列夫斯基看。沃尔斯基在给斯大林的信中说,这次突击不仅毫无取胜希望,而且注定是要失败的。沃尔斯基说。参加突击的其他首长也持类似观点,要求最高统帅立即过问这个问题,推迟这次战役并考虑取消它。 
第九章 斯大林格勒会战(2)   
  华面列夫斯基提请国防委员会注意,在制订进攻计划的整个期间,沃尔斯基对于进攻的胜利,对于分配给他的军的任务,从未有一次表示过怀疑。斯大林命令华西列夫斯基给他接通沃尔斯基的电话。作了简短的、克制的交谈后,斯大林宣布,不管怎样,沃尔斯基将继该指挥他的军,并将执行他的任务。在战役的头几天有了结果之后,再决定怎样处理沃尔斯基。对所有有关人员来说,值得庆幸的是,沃尔斯基和他的军在战斗中打得很好。很英勇。 
  11月19日晨,震耳欲聋的炮声预示着苏军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反攻的开始。快到9点钟时,炮兵火力向轴心国防御纵深延伸,红军的步兵部队在坦克和火炮的支援下开始进攻。 
  瓦杜了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在两个地段上同时突破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防御,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和骑兵部队的协同突击下,罗军防线很快土崩瓦解。Ⅱ·Ⅱ·罗马年科将军的坦克第5集团军突破轴心国部队阵地后继续向前推进,把扫荡任务留给后续的步兵部队。 
  同时,A·T·罗金少将指挥的坦克第26军,冲进彼列拉佐夫斯基(大城镇和铁路交叉点),重创罗马尼亚第5军。据苏联方面的资料说,这次进攻非常神速,以致罗军司令部的办公桌上还摊着文件和打开的卷宗,保险柜的钥匙留在钥匙孔里,军上衣还挂在衣架上。 
  抵达彼列拉佐夫斯基附近以后,第26军的部分坦克便向东南挺进,以便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部队会师。11月ZI日,德军企图阻止红军装甲部队的推进,但未能得逞,于是开始向顿河撤退。 
  第26军军长采取了一项大胆的行动——趁暗夜夺取了卡拉奇附近顿河上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大桥。凌晨3时,该军的先遣坦克部队,开着前灯,排成一列纵队沿奥斯特罗夫至卡拉奇的公路前进,穿过德军防线直奔渡口。这支部队被德军误认为是自己的部队,所以它畅行无阻地隆隆开到顿河桥头,很快过了桥,占领了这座桥的左岸,并发射信号弹向其余部队发出进攻信号。 
  第21集团军突破罗军步兵第13师和第15师的防线,派遣由坦克第4军和近卫骑兵第3军组成的机动集群进入突破口以扩大战果。这个集群还革命在坦克第5集团军的配合下,消灭敌军预备队及其司令部和后方地域部队,切断敌军向西和西南撤退的道路,阻止敌军后方预备队的接近。坦克第4军预定在11月23日在卡拉奇东南的苏维埃斯基地域,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部队会师,完成对敌军的合围。① 
  ①据朱可夫著《回忆与思考》记载,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51。第57和第64集团军于11月20日开始进攻。其中第57集团军和个向卡拉奇总方向进攻。——译者注 
  这个地区,溪流和河床纵横交错,道路恶劣,严重限制了装甲部队的机动能力,迫使它只能沿着精确规定的方向行动。德军利用这种状况来延缓红军坦克的推进。 
  出现了令人担心的情况:一些没有经验的坦克手停下来,开始原地射击,使坦克面临被摧毁的危险。一名年轻的指挥员H·A·列刘杰夫把坦克集结起来,命令它们继续前进。这支装甲部队粉碎了轴心国部队的抵抗,冲进了格罗姆基,消灭了罗军步兵第IS师的两个团部。 
  11月23日,坦克第4军加快了前进速度,越过被坦克第26军夺占的顿河大桥,粉碎了敌军在卡梅申地域的防御,然后向苏维埃斯基突进。 
  苏军部队只用了四天时间便封闭了对德军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的合围圈,①共合围敌军二十二个师,约三十三万人。朱可夫和最高统帅部的其他成员深知,德军必定要设法突围,于是决定把合围圈的对外正面向西推进大约九十五到一百二十五英里,以防德军统帅部解救其被围部队。 
  ①据朱可夫回忆录记载,被合围的是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坦克第4集团军之一部。——译者注 
  鲍留斯奉命坚持作战,同时德军统帅部则筹划进救第6集团军的行动。这一任务交给了冯·曼施泰因元帅。虽施泰因后来说,在11月末的那些危急的日子里,俄国军队如果向顿河下游,向罗斯托夫发动一次迅猛的突击,本来是能够消灭德军〃A〃集团军群和第6集团军的。 
  当时,坐镇加里宁方面军的朱可夫提议把被合围的德军分割成两部分。首先在萨莫法洛夫卡和科特鲁班集结最大限度的兵力,向前对大罗索什卡实施突击。待红军部队在这里会合后,即迅速集结起来,向北对杜比宁斯基和〃135高地〃突击。 
  要实施这一作战行动,就需要增派部队。此外,突击部队沿途将受到主要是东西走向的深谷的限制。因此,最高统帅部没有采纳朱可夫的计划,况且这个计划也未得到各方面军司令员和驻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各战斗部队的最高统帅部代表们的支持。可是,要求远在另一个方面军的朱可夫帮助指导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这个特殊阶段的作战,这件事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而且,德国领导人后来承认,如果当时俄国发动一次来势凶猛的突击,可能会把他们的一些集群置于死地。还值得指出的是,朱可夫对于最后被采纳的那项计划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① 
  ①11月28日,朱可夫正在加里守方面军司令部,同方面军首长讨论即将在那个地段实施的进攻战役。当晚,斯大林给朱可夫打电话,要他就怎样歼灭按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问题提出意见。第二天早晨,朱可夫打电报给斯大林提出如下建议。 
  苏军应向大罗索什卡方向上实施一次突击,向杜比宁斯基、〃135高地〃方向实施另一次突击,以便把德军分割为两部分。在其余地段上则转入防御,消耗和疲惫德军。在把敌军分割为两部分以后,应首先消灭力量较弱的那部分,尔后再集中全部兵力进攻剩下的敌军集团。 
  随后,朱可夫用保密电话与华西列夫斯基通话,向他说明了自己的建议。华西列夫斯基同意朱可夫的意见。 
  为了制止敌军从其中央集团军群调动部队,斯大林和朱可夫于12月8日联名西方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下达了一项指令,指示他们在12月第三周肃清尔热夫突出部的敌人。但是,四方方面军未能突出德军防御,于是斯大林派朱可夫前往科涅夫将军的司令部查明毛病出在哪里,并设法予以纠正。 
  朱可夫到达方面军司令部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继续进行这次战役已不适宜,因为敌人已从其他地段调来部队加强了它的守军。 
  加里宁方面军也出现了问题;德军切断了M·Ⅱ·索洛马京少将的机械化军与主力的联系。朱可夫迅速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调来一个步兵军,帮助索洛马京的部队突围。四天以后,西伯利亚援军赶到,才救出了索洛马京的部队。 
  朱可夫写道,虽然苏军未能肃清尔热夫突出部地敌人,但苏军的攻势作战使德军统帅部不能从这个地段大量调动部队去增援斯大林格勒地域。为了守住热夫…维亚兹马的阵地,德军不得不调来四个坦克师和一个摩托化师。——原书注 
  12月9日,华西列夫斯基和罗科索夫斯基向最高统帅建议:把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调来的近卫第2集团军投入战斗,同现有部队一起粉碎被合围的轴心国军队。这个战役命名为〃指环〃战役,原来预定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顿河方面军将消灭罗塞什基以西的德军四个步兵师;其次,顿河方面军向东南方向对沃罗波诺沃实施突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64集团军则向南对沃罗波诺沃实施突击,从而把包围圈南半部分的敌军孤立起来,并予歼灭之;最后,两个方面军的所有集团军将向古姆拉克总方向实施突击,以粉碎敌军的抵抗。 
  到12月11日,最高统帅部已经同包括朱可夫在内的各个成员交换了意见,研究了这个建议。最高统帅部对计划进行了修订(或者说象苏联历史学家常常爱说的那样,〃使计划更加明确了〃),最后发出指今,要求进行…次分两个阶段的战役。第一阶段是向巴萨尔基诺和沃罗波诺沃推进,以粉碎西部和南部的德军集群。第二阶段将是由两个方面军的所有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以西和西北发起总攻。〃指环〃战役发起时间将通过电话向各司令部宣布,至少第一阶段最迟要在12月23日完成。 
  与此同时,12月12日,但军坦克第4集团军不顾一切地向斯大林格勒突击,一次又一次地实施反击,以便重新占领先前德军装甲部队夺占过的地盘。经施泰因说,这次行动是〃同死神赛跑〃。 
  到12月19日日终,德军坦克第57军越过了耶绍洛夫阿克赛河,继续向北推进到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条天然屏障——米什科瓦河。离合围圈的南部正面只有三十英里的德军先头部队,成功地在河北岸占领了一个桥头堡。先头部队从这里能够看见斯大林格勒周围炮火的闪光。看来它们有可能获得成功,假如第6集团军能够从内线发动进攻,牵制苏军,阻止苏军在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前进道路上投入兵力的话。 
  但是第6集团军的进攻始终未能实施。 
  就在这个时候,苏军向顿河中游的意大利第8集团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迫使曼施泰因大量抽调赫尔曼·霍特将军的坦克第4集团军去掩护罗斯托夫。或许正是这一行动决定了鲍留斯的第6集团军的命运。目睹过当时情形的坦克第4集团军参谋长F·W·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