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射雕同人]穿越射雕之皇帝难当 作者:辰辰小天-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黄药师不解的是,曲灵风却是对那小皇帝百般维护,更是将这贩卖奴隶的勾当形容得冠冕堂皇。于是黄药师决定去见见这位将自己徒弟忽悠得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宋皇帝。
  
  如今一见,此子胆量倒是不凡。
  
  苏若沈轻轻一笑,漫不经心地道:“不知黄岛主来此所为何事?”
  
  黄药师道:“你既为君主,本应宽仁慈爱,未想到竟做出贩卖女子之恶毒之事!”
  
  苏若沈嗤笑一声:“黄岛主既肯现身相见,却又为何睁着眼乱说话?在黄岛主心里,这些个酸儒之话,本就是放屁!朕说得对也不对?”
  
  黄药师那张蜡黄面皮根本没有任何的表情。
  
  苏若沈继续说道:“朕做这件事具体的原因,相信曲爱卿已经向你解释过了,朕不想再说废话。黄岛主来此的目的,是在担心曲爱卿被朕所利用吧。”
  
  言罢,苏若沈嘴角扬起讽刺的弯度,直直地盯着黄药师的眼睛,目光灼灼:“黄岛主为何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呢?”
  
  黄药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语调没有变化,听不出生气与否:“不枉老叫花子给你说好话,口齿竟这般伶俐。”
  
  苏若沈挑眉:“黄岛主来此之前见过七公?”
  
  黄药师瞥他一眼,道:“若不是那叫花子给你说情,我便要看看你的身手是不是和你的口舌一样伶俐!”
  
  苏若沈笑道:“七公倒是疼昀儿。”
  
  说罢,又肃容看向黄药师,深鞠一躬,道:“还请黄岛主在宫中小住几日,以便让昀儿尽尽地主之谊。”
  
  “你倒是确定我能答应?”
  
  苏若沈道:“黄岛主亦是我大宋子民,与我等皆是一脉相传的炎黄子孙,自然是不会看着那番邦夷族欺压我华夏血脉。故朕猜测,黄岛主是想来看看朕这个皇帝够不够资格让您出山。”
  
  曲灵风听到这话,不禁为这位小皇帝捏了一把冷汗。可随后的进展却出乎了他的预料。
  
  黄药师跟着小皇帝进了密室,半个时辰后,二人方才出来。
  
  也不知道小皇帝跟黄药师说了些什么,这位脾气怪异的东邪,竟然真的没有立即返回桃花岛,而是在临安城转了些时日,又到了小皇帝这几年来或建设或改造的地方实地查探了一番。直到半年后才又回去了桃花岛。
  
  只是小皇帝面色不善,看样子是起了什么争执。
  
  随侍在皇帝身边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虽然皇帝不说,但是他们还是看出来,这位面容枯黄的青衣怪人并不受皇帝待见,也因此,对于这人的离去,除了曲灵风不时地担忧一下之外,也没有人再提起。
  
  

作者有话要说:网线还没安好,所以我都是在学校里码好,然后晚上到网吧发,可能不能及时回复评论,请大家见谅(鞠躬




第十八章 铁血手段

  看着案几上的密函,苏若沈若有所思。
  
  一年半前入川的杨昭传信回来,说是已经基本控制了四川。现在急缺人手,请朝廷派人过去。
  
  派人……
  
  苏若沈又头痛了起来。现在自己最缺的,就是人!虽然加了两次恩科,但是缺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临时培训的也还没毕业……
  
  可是四川……苏若沈一咬牙,决定先紧着四川,其余地方再想办法吧。
  
  叶适的身体越来越差,历史上记录他是死于公元1223年,也就是今年。虽然苏若沈让太医们重点调理叶适的身体,但能否拖上几年还是个问题。
  
  圣武二年,即公元1223年,宋帝下诏,新晋恩科进士全部入川。各行各业的匠人如果跟随入川,将会得到朝廷特许,免税三年,并予以特殊待遇,其长子可以直接赐秀才身份。
  
  此诏一出,立刻掀起哗然巨浪。到处都是文人质疑的声音。
  
  苏若沈见此情况,又火上浇油了一把:“吾等匠人衣食住行不都是出自农人、匠人之手?尔等酸儒不求为国争荣、为君分忧,只顾自己那点滴墨水,无任何利国利民之举,秀才出身与其给了你们,还不如赐予这些为国家、为朕分忧解愁之匠人!”
  
  皇帝的这些话直接刊登在了数家报纸的头版头条,普通百姓感恩戴德,一时间自愿入川的民众一下子多出了数倍,苏若沈不得不进行筛选。
  
  当然,此言引起的士林反抗却是更加激烈。一些儒生竟然成群结队跑到皇宫外进行抗议。
  
  此时,苏若沈正在与内阁讨论四川之事。
  
  真德秀迟疑道:“陛下,如此之说,恐怕不妥。”
  
  苏若沈挑眉道:“有何不妥?”
  
  真德秀道:“使匠人之子为秀才,实在是有辱士林。”
  
  魏了翁也道:“陛下此举恐引起儒林极大不满。”
  
  苏若沈玩味一笑,却转头问向其余人:“诸位爱卿也如此看法?”
  
  赵与芮首先发言:“皇兄说的本来就是对的!”
  
  苏若沈宠溺的看着自己的弟弟。
  
  刘文清道:“陛下之言实为圣明!微臣一听便如同醍醐灌顶……”
  
  苏若沈挥了挥手,打断了这位内阁首辅的拍马屁,转向叶适,道:“叶爱卿认为呢?”
  
  叶适皱眉道:“儒林之中,确实有陛下所说之无用者,但陛下这般动作,却有些急了。”
  
  苏若沈又问:“鄂王呢?”
  
  岳山道:“陛下说过,‘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臣唯陛下之命是从。”
  
  苏若沈叹了口气:“鄂王无需这样,朕不是高宗。”
  
  此时,董卫传报:“官家,宫外有数百儒生,想要朝廷……要朝廷给他们一个说法……”
  
  苏若沈一愣,随即冷笑道:“这是在跟朕示威?”
  
  看样子是宋朝对于文人的待遇实在是太优厚了!现在不杀鸡儆猴,展露铁血手段,怕是这群文人以后更加的目无君上了!
  
  “岳山!朕命你领五千卫圣军,将这些意图造反之辈全部押进大牢,如有反抗,就地格杀勿论!”
  
  岳山领命道:“臣遵旨。”随即赶去卫圣军营。
  
  真德秀张了张嘴,道:“陛下,这是不是……”
  
  “血腥?残忍?”苏若沈冷冷地看向他的眼睛,“朕就是对他们太仁慈了!这群整日徘徊于青楼酒肆、从不想如何报效国家、只知盯着朝廷、盯着朕,觉得自己识几个字就是依尹管仲再世?觉得自己与朝廷作对就是清高?在报纸上抨击时政就是才华横溢?”
  
  苏若沈一字一顿:“朕要让那些所谓的‘才高八斗、怀才不遇’之辈牢牢记住,别以为朕动不了他们!”
  
  真德秀与魏了翁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骇之色。
  
  叶适低头饮茶,看不清神色。
  
  刘文清自然是不管其他,对着苏若沈又是一连串的“圣明”之类。
  
  赵与芮满目崇拜之色:“皇兄说得真好!”
  
  苏若沈见赵与芮说话,神色缓了下来。
  
  对于赵与芮,苏若沈对他一开始仅仅只是这个身体的责任,经过几年的相处,他倒是真心喜爱上了这个对自已盲目崇拜的便宜弟弟。有这个孩子在身边,似乎总可以给自己降降火气。
  
  “小芮也15岁了吧?”苏若沈微笑道,“也是时候该定下王妃的人选了。”
  
  历史上宋理宗的子嗣没有一个恶活到成年的,最后的继承人还是从赵与芮那里过继的。因此苏若沈也不得不考虑一下历史惯性的问题——万一自己真的没有子嗣呢?
  
  原本想着,赵与芮都这么大了,明白选妃是怎么一回事,应该很害羞,但是却有很好奇吧——这都是青少年初闻此事时的共同特点。却未想到,赵与芮的反应激烈得出乎他的预料。
  
  赵与芮一听到这句话,立刻面色惨白无一丝血色。他一下子跳到苏若沈面前,慌张的伸手抓住了后者的衣袖:“皇兄,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小芮不要离开皇兄!”
  
  苏若沈愕然。
  
  还真是一个小孩子啊,对哥哥这么依赖……
  
  苏若沈和颜悦色道:“小芮都这么大了,应该学会独立。等你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子,到时恐怕会将皇兄丢在一边了。”
  
  赵与芮听到苏若沈不再提王妃的问题,面上恢复了一点红晕,坚定地道:“赵与芮永远不会把皇兄丢在一边!”
  
  苏若沈笑道:“皇兄相信。”
  
  心情好了起来的苏若沈,又与几位内阁大臣商议了入川之后的具体事宜。不多会儿,岳山便回来复命。
  
  “陛下,作乱之人共562人,就地格杀反抗之人39人,其余人等皆已全部拿下。”
  
  苏若沈满意一笑。
  
  兵权,果然是最重要的。
  
  




第十九章 秘密入川

  圣武二年初,苏若沈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了,是个小公主。她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宫女,可惜生产时大出血死亡。苏若沈为其拟定的封号为安国公主,交由后宫中的一个贵人抚养。
  
  圣武四年初,苏若沈刚行完及冠礼,全太后领头正在商议立后事宜。此时,杨昭却传来密函:西夏皇帝李德旺秘密谦使入成都,希望能求见宋帝,商议共同对抗蒙古的事情。
  
  由于他们是秘密进入蜀地的,在现在看来就是偷渡,被卫圣军抓住时很正常的。于是杨昭暂时将他们扣下,写了密函给苏若沈。
  
  苏若沈陷入了沉思。
  
  这件事情应该是发生在历史上的铁木真成为成吉思汗之后。现在自己身处于小说世界,这件事也应该顺延才对,可为什么又按照历史记载的时间发生了?难道是除了小说上确切写出的关键性事件,其余的都以历史为准?
  
  穿越过来这么多年,很多东西都已经模糊不清了。向宋朝求援,这件事历史上是否发生过?
  
  苏若沈皱起眉头。
  
  半晌,方才道:“董卫,传在临安的所有内阁大臣入宫。”
  
  一日后,苏若沈秘密出京,带着岳凌秋与数十侍卫赶赴四川。
  
  皇帝离朝之事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对外宣称,天子突发疾病,需将养数月,立后之事暂延。此间由荣王监国,国事一律由内阁处理。
  
  虽然理由不吉利,但没有人会认为皇帝离开了临安,这就达到了目的。
  
  亲自去四川之事,也是苏若沈深思熟虑过的。他需要去看看,这些年来,国家究竟发展得怎么样了,民间还缺少什么;更需要考察一下时局的进展状况,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准确;况且,趁这个机会,还可以看看谁有不臣之心。
  
  一路走来,苏若沈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当今天子的铁腕作风已经深入人心,还敢做阳奉阴违之事的,已经不多了。
  
  快马加鞭赶地到四川之时,已经过去了将近半月。
  
  苏若沈虽然武功只习练了一套太祖长拳,但是马上功夫却十分不错,这也得益于岳山教导之功。
  
  杨昭一听朝廷秘使前来,立刻出来迎接,待看清来人后,惊得差点跪下去,幸好苏若沈眼疾手快,给拦了下来。
  
  杨昭也不是蠢笨之人,立时明意,便恭敬地将一行人引入府中。
  
  杨昭迎着苏若沈与岳凌秋进了密室,商议起西夏求援之事。
  
  “臣杨昭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苏若沈问道,“杨爱卿,西夏密使具体都说了些什么?”
  
  杨昭起身,垂手恭立,答道:“西夏密使要求与大宋结为兄弟之邦,共抗蒙古。”
  
  “他们能付出什么代价?”
  
  “日后蒙古进攻大宋,西夏必定相助。”
  
  苏若沈冷笑道:“这种空话他们也说得出口?我大宋强过西夏不知多少倍,日后也定是愈加强大,那时还要他相助?他倒是打得好算盘!”
  
  喝了口茶,苏若沈又道:“西夏本是大宋之地,当年李元昊窃此地立国,如今我大宋也是时候收回来了!告诉那密使,朕要他整个西夏!”
  
  “遵旨。”
  
  “算了,”想了一会儿,苏若沈摆摆手,“还是告诉他,朕的条件只有三条。第一,我大宋商人去西夏行商,必须给予最大优待,不准以任何名目阻拦;第二,西夏每人都要看到我大宋的报纸;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让西夏全国学习儒学,不得有任何遗漏。告诉他们,不要妄图着违约,朕既然能帮他们打败蒙古,自然可以灭了他西夏!”
  
  让商人只带奢侈品去西夏,换回来真金白银以及各种实用物资,最终达到从经济上控制西夏的目的;报纸嘛,当然是忽悠西夏民众:你看我大宋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繁荣等;让西夏人学习儒学,是用了文化侵袭,到最后,西夏成为大宋的一个省,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虽然灭了西夏史最快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尽管时间长了些,但也是很好的。
  
  更何况,西夏与大宋之间隔了个金国,现在打下西夏,根本不是时候。而且有西夏钳制蒙古兵力,总比让自己的军队去对抗的好。毕竟这时候的西夏人还不算是大宋子民,死多死少无所谓。
  
  最终,西夏密使还是面色苍白地答应了苏若沈的三个条件。
  
  ——难道是杨昭抓他的时候,卫圣军太彪悍了?把人给吓成了这样啊,真是太惨烈了。
  
  西夏密使走后,苏若沈写了手诏,让岳凌秋先行送回临安,让内阁照办。
  
  岳凌秋却道:“末将的职责是保护陛下的安全,而不是去送信。”
  
  苏若沈微笑道:“凌秋,此事乃是国家大事,在国家大事面前,我也只是个普通人。这件事早一天解决,就对大宋越有利。你,难道不想上阵杀敌?不想为国争光?”
  
  “上阵?”岳凌秋的眼睛一下子瞪了起来,满脸的不可思议。
  
  苏若沈认真道:“是啊,我大宋的女将军。”
  
  岳凌秋走后,苏若沈让杨昭先密切关注蒙古与西夏之间的战争动态,准备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带领卫圣军杀去战局,宣告大宋参战。
  
  岳凌秋带回临安的密函是告诉内阁这件事的。虽然苏若沈可以直接调兵,但现在“皇帝”在病中,这些戏还是要演的。当然,那封密函中除了这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的心玩野了,过一段时间再回去,有什么事内阁看着办吧。
  
  杨昭一直用“正在上报朝廷”为由,堵回了好几次西夏催促加入战争的口。
  
  苏若沈在成都府住了十几天后,所谓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蒙古已经快打到了西夏国都,眼看着西夏皇帝李德旺就跑收拾包袱跑了,大宋终于出兵了。
  
  初次近距离观看战场,苏若沈还是很兴奋的。
  
  对于皇帝亲自跑来战场,杨昭真的有苦难言。他在祈祷着皇帝千万别出什么事……更加咒骂内阁那帮人,为什么要同意皇帝出来?
  
  ——其实谁也没有想到,少年老成到成了精的皇帝,竟然还会干出这种先斩后奏的事情来。
  
  




第二十章 战场遇险

  喝,真是壮观碍…
  
  苏若沈在心中感叹着。
  
  战场上乒乓乒乓地打呀,十分有视觉震撼。
  
  苏若沈不禁感到了热血沸腾,想要拿起一把砍刀,上去砍杀一番。
  
  杨昭似是看出了苏若沈的想法,寸步不离地跟在其后面,看着他别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来。
  
  对此,苏若沈哭笑不得:“杨将军,你看我像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么?”
  
  苏若沈的对外身份是朝廷官员。姓苏,名若沈,字川越。
  
  苏若沈对于自己取的字很是满意,虽然别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苏大人,您留在这里就是……了。”杨昭没有明说出“不知轻重”四个字,算是为皇帝留了点面子。
  
  苏若沈一翻白眼,道:“行了,我只是出来为圣上考察民情、军情,为君上分忧。”
  
  杨昭顿时噎住了。原来,皇上演戏可以这么投入……
  
  加上前世,苏若沈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虽然成熟了很多,但他却是一夜之间长大,承担起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没有经历过中间的蜕变,只是将那些任性压在心底。
  
  如今,有了这么一个可以放松的机会,自然是不想这么快就回那个压抑的帝都。
  
  “杨将军,你去指挥作战吧,我留在大营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