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的这个算盘却极大的伤害了崔家的利益,偏崔家不好直接拒绝,毕竟人家的那番话说得冠冕堂皇,谁听了都会说崔家占了便宜。
  只可惜,崔家还真不想占这个便宜,但崔幼伯和老相公商量了许久,也找不出合理的拒绝之词,所以,崔幼伯才会这般纠结、为难。
  萧南脑中灵光一闪,她笑道,“其实这也不难,太子想要名,咱们就给他名,不过,他不能做院长,倒是能做个‘校董’。”
  PS:嘿嘿,谢谢526602、快乐无罪288、ai619等亲的小粉红,谢谢懒懒VS动动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O(n_n)O谢谢~


☆、第203章 闹大了(一)

  “校董?”是神马东东?
  崔幼伯根本听不懂这个新鲜名词儿,一脸迷惑的看着萧南。
  萧南也没有拿乔,直接把这个词详细的解释了一通。
  崔幼伯不是个笨人,只听了一半,就似是明白了什么。待萧南全部说完后,他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奥妙。
  萧南这个‘校董’实际上是在偷换概念。太子不是想要积微学院的控制权嘛,那就给他,请他来做校董,可以参与学院的管理以及各项重大事项的商讨,算是实际的管理者。
  但,校董不是院长,他只是学院的股东之一,并不是全院学生的师长。
  太子想像后世黄埔军校的那位蒋校长一样,借‘校长’之名成为全体黄埔生的灵魂导师,却是不行了。
  其实吧,如果换做别人搞学院,太子也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偏崔幼伯是他的心腹,算是自家人,所以才会这么‘不客气’。
  崔幼伯想了想,有些为难的说道:“万一、万一殿下不同意呢?”
  太子又不是傻子,他哪里想不出其中的关节?
  萧南微微一笑,道:“他不同意也没法子呀,因为院长已经另有人选了。”
  崔幼伯睁大眼睛,另有人选?他怎么不知道?
  萧南见状,笑得更加得意,仿佛一只刚刚偷了只鸡悄悄吃掉的小狐狸,伸出两根手指,“我想过了,积微学院不设山长,而是设置一个总理日常事务的校长,而这个校长则有郎君担任。除此之外,还要聘请两位名誉院长,人选我也想好了。一位是长孙司空,一位是我家阿翁。另外,郎君也可在五家著姓中请几位家主来担任校董,跟太子一样。”
  有本事你就跟你的亲舅舅争一争呀。
  萧南心里的小人掐腰狂笑,她可是熟知‘历史’滴,如果她没有记错,按照上辈子的轨迹,在长孙皇后的照拂下,长孙一门富贵延续近百年,而长孙无忌也得以寿终正寝、死后哀荣。
  崔幼伯闷头沉思。想了好一会儿,他抬起头,眼中闪过灼灼的光。
  萧南的意思。他已经彻底明白了,没错,她这个办法可行。三位名士的名声这么响,让积微学院一下子便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这是好事。但同时也隐藏着危机。
  如今老相公已经八十三岁了,在彼时绝对是高寿,再活个两年都要成人瑞了。
  且老相公也不认为自己能活过圣人(此圣人非彼圣人,乃是真正意义上的亚圣孟夫子),他近几个月的精神头愈发不好了,还时不时的梦到已逝的父母和阿姊。老人家心里有数,他可能熬不了多久。
  老相公一旦过世,崔泽、崔鸿等兄弟便要丁忧。而崔彦伯、崔仲伯、崔叔伯等小辈儿也要丁忧,其中,崔彦伯是嫡长孙,他要和父亲叔叔们一样,丁忧三年。
  这样一来。崔家的男丁全部回家守孝,崔泽的宰相之位也要空出来。
  就是崔幼伯。虽过继出去了,但还是老相公的侄孙,也要丁忧。
  于是,整个崔氏将要远离朝堂,他日孝期满了,崔泽能不能重回宰相之位还说不定,而崔彦伯的年纪轻、资历浅,就算崔泽全力支持,他也无法在短期内升至中书侍郎。
  家中无人做相公,也就正式脱离了朝廷中枢,而一旦远离政治中心,家族的影响力必将有所下降。
  崔家虽还有个郡主娘子,但京城的权贵何其多,只萧南一个人,有她和她背后的势力在,倒不会有人踩低崔氏或者谋取崔家的产业。
  但、但积微学院太扎眼了,有名士做先生,又有世家子做学生,真真是个最佳开拓人脉的地方,保不齐就有什么人趁着崔氏守孝而打学院的算盘呢。
  萧南的提议就缓解了这个危机,她直接将世家、权臣和勋贵统统绑上了积微学院这架战车上,就算有人眼热,面对如此庞大的势力,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是太子,对上长孙家、萧家和其它五大世家,他也要掂量掂量,虽不说直接认怂吧,但也不会再敢这般随意的打崔家的主意。
  见崔幼伯点头,萧南的脑子转得飞快,一个‘校董’,勾起了她第一世的许多记忆。
  “要办,就要大办!”
  萧南扭头吩咐丫鬟端来笔墨纸砚,她捉起一支毛笔蘸足了墨。
  这边崔幼伯已经抽出了一张白纸平铺在萧南面前。
  萧南也没客气,直接在纸上写着——
  第一要考虑的是学院的定位,萧南目标很明确,她要打造的是私立贵族学院,走绝对高端路线。
  所以,她的要求也很简单:
  “首先,学院必须是寄宿式、封闭式的管理。”
  对此,崔幼伯稍稍一想便明白了,没有意见的点头通过。
  萧南见状,信心大增,继续罗列要求:“学院要有统一的校训、校歌、校服以及独特的校徽。”
  “……”崔幼伯开始有些迷糊了,校徽他可以理解,但这个校歌和校服又是什么东东?
  萧南停住笔,开始逐个给崔幼伯讲解。
  听完萧南的解释,崔幼伯眼睛更加明亮了,用力一拍大腿:“这个好!”
  作为世家子,崔幼伯比普通人更能明白共同文化、共同信仰等诸多整齐划一的外在环境氛围对人们的影响有多大。
  比如世家,每一家都有自己家族独特的家族徽标,以及家族文化。
  像他们崔家,最受世人推崇的是孝悌,所以,崔家的子弟从小接触的便是孝顺长辈、友爱手足,时间久了,这种独特的家族文化便会融入家族成员的血肉、骨髓中,使得他们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崔家的特质。
  从而形成一种专属于崔氏家族的士族气质,这种气质就像是崔家的名片,让人一看便知道。
  另外,在这样共同的家族文化中,家族成员也分外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繁荣家族。
  按照萧南的这些建议,崔幼伯相信,他定能打造一所拥有独特精神的学院,最初,学生们可能是冲着三位名士而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他们将认可学院的文化,最终成为积微学院的信徒。
  到那时,人家关注积微学院不再是只为了名士,而是因为学院本身,即便名士不在了,学生们对学校的信仰还在。
  他崔家的积微学院也能长长久久的办下去,为儿孙们织就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崔幼伯越想越兴奋,他腾地站起来,搓着手围着屋子一圈圈的溜达。
  一边走他还一边建议:“娘子说的极是,没错,既然要办,索性就办个最大、最好的。对了,除了招收小郎君,咱们还要招收些小娘子。”
  他可是还有三个女儿呢,尤其是他的宝贝阿沅,他可没忘了阿沅听长生说学院里还能种菜后那热切的小模样。如今家里要办正规的学院,总不能旁人家的孩子都能来上学,他的乖乖宁馨儿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吧。
  萧南想了想,点头道:“唔,学院可以分作男校和女校两部分。正巧女夫子也是尽有的,即便略有不足,姑祖母那儿还有不少德才兼备、品貌俱佳的世家女呢。”
  崔幼伯越说越来劲,他双手比划着,“这样一来,学院原来的房舍就不够了,需要扩建。对了,还有学生的寝室。”娘子不是说了,要寄宿、要封闭管理,没有宿舍,你让人家学生住在哪儿?!
  萧南倒没有多想,直接给出解决办法:“房舍倒也不麻烦,积微学院四周的房舍目前都还空着。而且当初设计的时候,这些院落都是可以独立的。现在只需把学院所需的院子划出来,然后加一道墙便是。”
  就算再划出几个院子分给积微学院,剩下的房舍也不少,足够日后儿子们结婚时用。
  亲仁坊是高档社区,学校建立在这里,也能提高学校的身价,让那些权贵和世家们也放心。
  崔幼伯继续转圈,他又想到了个问题:“对了,还有骊山那儿,也应当建个分馆才是。”
  自从圣人在骊山修建了汤泉宫,京中权贵们每年夏天便集体去骊山避暑,而他们学院的学生大多是权贵和世家的孩子,必须考虑到避暑的问题。
  总不能全京城的贵族们都跑到骊山去了,只有那些上学的孩子们还苦哈哈的在京城呆着吧。
  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就是家长那儿也过不去呀。
  萧南深觉有理,点头道:“还是郎君想得周到,这样,咱们先派人去骊山附近买个小山头,除了建校舍外,再一起建个演武场、骑马场、稼圃,即使不避暑,平常的时候,也可以组织学生们去京外骑马、亲农什么的。”
  崔幼伯也连连点头。
  就这样,夫妻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开动脑筋,力求把学院的筹建工作准备得尽善尽美。
  中午,用过昼食,崔幼伯便拿着一沓计划书跑去跟老相公商量。
  老相公见了那计划书也忍不住拍案叫好,直说:“可行,此法甚好!”
  到了晚上,相公回来了,老相公又把他唤来一起协商。
  祖孙三人又商量了一晚上。
  次日,崔幼伯再次盯着大大的黑眼圈进了宫……
  PS:嘿嘿,谢谢懒懒VS动动亲的打赏,谢谢依依selina、寂寞的享受、lily3028等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订阅,谢谢!




☆、第204章 闹大了(二)

  崔幼伯在兴庆宫和太子商量了许久,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傍晚,崔幼伯回来后告诉萧南,“殿下已经同意了咱们的计划。”
  但,这个通过的计划与当初崔氏小夫妻商量的略有不同——积微学院的校长不是崔幼伯,而是萧南。
  这是崔泽的意思,崔幼伯是要走官场的,如果由他担任学院的实际领导者有许多不便,也容易落人口实。
  萧南就不同了,她虽是个女子,但有个书法名家做老爹,本身的书法、丹青也不错,且骑马、歌舞等才艺都极好。按照时下的标准,她可以算得上一个才女。
  另外,学院建成后,还需要萧南多方打点。崔泽也预感到了,他的老父亲时日不久,他在伤心难过之余,也不免开始为崔家的将来考虑。
  他日老相公仙去了,唯一还能保有品级且有机会单独面见圣人皇后的便是萧南,到那时,学院的一切也都要仰仗萧南。
  既然如此,索性让萧南当这个校长,全权负责学院的事务,这样也是向萧家卖好。
  对此,萧南也没有意见,她的脑海里还保有许多第一世的记忆,在那个世界里,女人可以做校长、做政客甚至可以做首相、总统,恰巧她目前所处的大唐又是个民风开放、思想奔放、言论自由的朝代。
  虽然唯一的女皇帝被长孙皇后蝴蝶掉了,但女人可以出头的时代特质却没有改变。
  所以,萧南出任积微学院的校长,绝对不会有什么无聊的‘卫道士’跳出来叫嚣什么‘不成体统’、‘牝鸡司晨’。
  而且萧南自己也对开学校颇为心动。
  前世她只顾着赚钱做生意,弄得自己的名声一塌糊涂,最终被隔离出了世家贵妇圈儿。
  今生她接受教训,决定低调做人。是以她生意照做,却不再自己出头,满京城的人都知道襄城郡主豪富,却谁也指摘不出她的半分错处。
  可就这么默默无闻的困在内宅,做个传统的贤妻良母,萧南多少有些遗憾。
  她虽然已经不再过分迷信‘穿越女’的身份,但好歹穿越一回,萧南很想做点什么。
  名垂青史什么的,不止男人希望,女人也渴望呀。
  不过。基于历史都是有男人写成的这一点,太过出风头的女人会被他们笔伐,萧南也不敢幻想去做什么女政治家。推动社会改革什么的拉仇恨。
  但,做个女教育家,做个开创私立贵族学校的女先锋,貌似也不错哦,且不会引起男人的过度反弹。
  毕竟王羲之的书法老师还是卫夫人呢。
  如今有这么一个机会放在她面前。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建一所学校,充分发挥她第一世的所学,实现她终极梦想的同时,还能惠及子女,何乐而不为?!
  萧南听了崔幼伯的话,沉思良久。才笑道:“既然相公和郎君都这么说,那我就来做这个校长吧。”
  崔幼伯以为萧南是担心自己做不好,便柔声安抚道:“娘子放心。我也不是放手不管。呵呵,我虽不才,但也能担任一课的老师,唔,文史或是律法我都可以的。”
  崔幼伯家学渊源。文史、古籍是极熟的,书法也很能看。谱系什么的更是倒背如流,所以让他当个老师什么的,问题真心不大。
  萧南知道他误会了,不过她也没有解释,顺着他的话,道:“郎君就是不说,我也要让你来授课的。对了,三位名士那里,郎君可曾打过招呼?”
  名士不是大白菜,齐通等人碍于崔守贞、崔守仁姐弟的情分,肯答应来崔家家学当老师,教授几个崔家小郎君,这原在情理之中。
  但现如今崔家要把家学搞成对外招生的专业学院,至少招收上百人的学生,再让几位名士当所有学生的先生,就未免有些不把名士当回事儿了。
  别说是齐通三人了,就是名气稍大些的先生,人家也要择人收徒的。
  崔幼伯笑了笑,道:“娘子无需担心,老相公已经跟三位名士商量过了,三位名士各教授一门科目,每旬一节课,届时所有的学生都能来上课,若是先生们看中哪几位学生,还可以正式收作弟子。先生们再针对自己的弟子另行授课……”
  萧南听完崔幼伯的讲解,眼睛一亮,看来古人也不是死板不知变通的呀,按照这个方法,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机会见到名士,还能有机会亲自向名士求教。至于能不能投入名士门下,则要看个人的能力鸟。
  如此一来,既能照旧打着名士的旗号招生,还不会让名士降低身份。
  另外,崔家还给名士们吸纳来如此多的晚生后辈,让他们能任意挑选合心意的亲传弟子。
  毕竟对于一个真正有才学的大能来说,自己出名还不算完,他的一身学问也要能传承下去。
  只可惜,好先生难寻,好弟子亦难寻呀。
  三位名士隐居已久,想在临终之前找到个传承衣钵的闭门弟子,单靠他们自己,也不容易。
  而崔家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挑选弟子的平台,对三位名士而言,也是有利的事情。
  所以……崔幼伯道:“三位老先生也同意了。当然,咱们家的长生和长泰几个,则可以直接拜入三位名士门下!”
  萧南很满意,儿子们有了优先权,她也就放了心,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筹办学校的工作当中。
  首先就是师资,三名士每十天才上一节课,而且多是用来解疑答惑,并不是进行系统的教学。
  所以,要维持学校正常的运作,须得请来专业的老师。
  宋昱算一个,崔幼伯也算一个,萧驸马或者老相公也能来兼一门课,至于其它的老师,萧南还需要去聘请。
  这些萧南白操心了。人家崔幼伯都提前做好了,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叠纸,打开展示给萧南看:“这是大兄推荐的几位博士,皆是国子监德才兼备的先生……还有虞秘丞,他与魏老先生详谈甚欢,荐了家中的几个子侄随侍魏老先生左右……”
  说起虞世南这位大大,萧南不得不赞一句,真是大唐第一寿星老呀,如今已经九十多岁了,居然还能摇摇晃晃的四处溜达。前两天给崔家递了请柬,次日便邀请魏贤去曲江游玩、品评文章。
  而虞世南顶着当世书法大家的名头,门下也有不少弟子。虞家的子侄辈中也有不少得到虞秘丞的亲自指点,颇有几分真才实学,至少比虞大大的独生子要强许多。
  虞世南把家中较出色的子侄放在魏贤身边,名义上说是来伺候老先生的,实际上也抱着让魏贤考察的心思。万一哪个孩子有造化入了魏名士的眼,能被留在身边教导,那也是虞家子的福气不是?
  所以两位虞家郎君便跟着魏贤一起住在了崔家准备的小院里,平日里帮老先生整理书籍、笔记,闲暇之余也能代课。
  萧南点点头,“唔。他们就算是魏老先生的助教了。”
  助教在古代可是个官职,官阶还不低,是从六品上阶。一般是协助国子监博士教授学生的。
  细究起来,魏贤并不是博士,两位虞氏郎君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助教。萧南这里不过是借用罢了。
  崔幼伯挑了挑眉梢,他发现,自从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