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3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刻焐辉缌耍闼锏幕共桓辖簦浚 �
  听到这个声音,冯四拔得老高的胸脯瞬间瘪了下去,喏喏的回道:“是、是,我这就干,这就干!”
  这时,闲人甲已经带着十来个壮硕的汉子气喘吁吁的赶了来。
  有了这些帮闲的人,货物很快就卸下来堆放在院中,年轻男子则去领队那儿取了给帮闲的报酬。
  十来个帮闲见有饼有肉还有几个铜板,都高兴不已,纷纷冲着年轻男子道谢,还说,待明日商队启程的时候,他们愿意再来帮忙。
  除了冯四,驼队其它的人都非常警醒,酒水什么的点滴不沾,吃饭、睡觉的时候,也都是分作几班,有人看骆驼、有人看货物,尤其是那些货物,旁人连边儿都沾不上。
  就是吃饭、休息的那些人,也都是分了一只眼在货物上。
  在如此严密的看护下,就算有人眼红那些货物,根本就没有动手的机会。
  一夜太平无话。
  次日清晨,天边刚露出一点儿光亮,驼队的人便起来了,洗漱完毕,轮班吃了朝食,又打包了一些干粮和肉干,这才唤来十几个帮闲的人,一起将货物重新装到骆驼上。
  整装完毕,领队的络腮胡一声吆喝,十几头骆驼摇摇晃晃的上路了。
  一行人见旅途顺利,眼瞅着就要抵达下一个县城了,大家很是高兴,高声说笑着。
  但当驼队行至一处开阔的平地时,络腮胡忽然一摆手,“停~~”
  喊完话,他的耳朵动了动,然后又趴到地上,将耳朵贴到地面凝神听了听,好一会儿,他才起身,一脸凝重的说:“抄家伙!”
  众人也不含糊,纷纷抽出自己的横刀。
  这一路走来,他们不止遇到了多少劫道的,马贼、山贼什么的,更是见了好几拨,现在再喊什么‘马贼来啦,抄家伙’之类的话,也没人惊慌了。
  就是最不沉稳的冯四童鞋,也是麻利的将武器横在胸前,一副严阵待敌的模样。
  很快,远处传来一阵纷乱的马蹄声,响动很大,且人马众多,一片黄沙由远及近的朝驼队卷来。
  “糟了,马贼的人数很多,少说也有一两百人!”
  络腮胡微眯着眼睛,默默的数着马蹄声,当他确定对方的人数时,心里暗道一声不好,大声提醒众人:“兄弟们,贼子不少,大家要小心!”
  “嗷!”
  众兄弟齐齐嗷叫,表示自己不是脓包,就算贼子多,他们也不怕。
  说话的功夫,那团黄沙已经卷到近前,马蹄声渐止,黄沙落定,众人才看清来者的面孔——上百号身着玄色胡服的彪悍汉子,个个头戴毡帽,腰悬弯刀,长相皆是高眉深目,一看便是异族人。
  “不好,不是普通马贼,而是突厥人,是突厥人!”
  络腮胡冷汗直冒,声音都有些走调了。
  对面的突厥马贼,打头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听了络腮胡的话,哈哈一笑,道:“你这游侠儿,倒也有几分眼力,没错,咱们都是沙钵罗可汗帐下的勇士,你们若是识相,乖乖的丢下货物,咱们还能饶你们一条小命。你们若是不识相——”
  说着,他抽出腰间的弯刀,在空中一划,做了个劈砍的动作,虽没说什么,但威胁之意已经非常明显了。
  络腮胡的腮帮子咬得死死的,看了看面前的一众马贼,又扭头看看驼队上的货物,思忖再三,他还是将横刀抵在身前,喊了声:“冲呀~~”
  ps:谢谢芳鸣、离恨天曼舞亲的小粉红,谢谢素素儿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谢谢~~(未完待续。。)





☆、第355章 再战立威(五)

  络腮胡一声高呼,驼队的十来个壮汉纷纷行动,只见他们猛地从骆驼上飞身而起,手里的横刀转了个刀花,直直的劈向距离自己最近的突厥人。
  那些突厥马贼没有想到驼队的人竟这般硬气,他们更没有想到这是来个人居然都是练家子,手上的功夫还不弱。
  单看他们飞身的动作就能看得出,他们不是一般的游侠儿,而是手上有真功夫的人。
  马贼头子也不是个吃干饭的,他之前曾跟着贺鲁上过战场、砍过人,且能在西突厥兵溃败的情况下全身而退,其应战能力就绝非一般兵士所能比拟的。
  几乎是驼队的人刚刚行动,马贼头子便迅速下令,“兄弟们,上呀!”
  本来他还想少杀几个人,没想到这些唐人自己找死,那就别怪他心狠手辣了。
  马贼头子一边吆喝着,一边抽出胡刀,以身士卒的冲在前头,他的目标很明显,刀锋直指络腮胡,擒贼先擒王嘛。
  不想,络腮胡他们砍翻马上的突厥人后,直接夺过马,然后拨转马头,双腿猛磕马鞍,大喊一声‘驾’,竟策马往相反的方向逃去。
  丢下满骆驼的货物以及目瞪口呆的上百号突厥马贼,还有那漫天扬起的黄土。
  “……”
  马贼头子无语,靠,这些人,气势做得恁足,身手也好,可胆子竟这么小,这、这算怎么回事?
  “头儿,这些唐人的胆子真小,连打都不敢打。啧啧~”
  一个小喽啰打马凑到马贼头子近前,满是嘲讽的说道。
  “头儿。我看这事儿透着蹊跷,您说。会不会有诈?那些唐人最狡猾了,动不动就这计那计的,这别不会又是唐人的诡计吧!”
  另一个小喽啰也围过来凑热闹,不是他们不想追,实在是驼队那些人的动作太快了,也太突然,原本以为有场恶战要打呢,没想到人家只虚张了一回声势,掉头就逃掉了。
  待他们反应过来。人都跑没影了,他们还追个毛呀!
  喽啰甲不干了,反驳道:“什么诡计呀,我看他们是被咱们吓破了胆。”
  喽啰乙也不乐意了,没好气的说:“骆驼上还这么多的货物呢,若都是上好的香料,能值十几万贯呢,他们就这么舍弃了?好歹也要打上一打呀!”
  喽啰甲嗤笑一声,“再多的银钱。也要有命花呀。再说了,这些货物不是他们的,他们只是受雇来押运的游侠儿,又不是卖身的部曲、护卫。钱是人家的,命却是自己的,估计他们都是惜命的。咱们这么多人,他们打也打不过。当然要逃啦。”
  喽啰乙坚持己见,“头儿。要不要再看看?”
  喽啰甲嘲笑:“你才跟着唐人混了几天呀,胆子竟越来越小了?”
  两个小喽啰一左一右的在马贼头子耳边吵了起来,只听得马贼头子脑仁儿疼,他猛地一甩鞭子,叱道:“吵什么吵,你——”
  鞭梢一指喽罗乙,“下去验验货,看看里面是不是香料。”你丫的不是怀疑吗,那就给老子去检查检查。
  “是~”
  喽啰乙拱手应声,利索的翻身下马,抽出弯刀,随便选了几头骆驼,砍断捆绑货箱的绳索,又挑开箱盖,一阵浓郁的香味儿顿时飘散出来。
  喽啰甲抽了抽鼻子,欣喜的喊道:“头儿,都是极品香料呀,咱们发了!”
  马贼头子的表情也柔和了下来,端坐马背上,继续看着喽啰乙验货。
  喽啰乙接连验了七八箱,每一箱都是香料,还有一箱竟是满满的红蓝宝石,只闪得众马贼满眼精光、口水直流,一颗颗小心肝儿乱颤。
  见此情况,马贼头子忙呼喝:“好了,好了,差不多了,赶紧把箱子重新弄好,咱们该回土堡了!”
  目光又扫了眼那十来个被驼队砍伤的人,补了一句:“带上他们,咱们回堡!”
  “是~”
  众喽啰兴奋的高喊,呼啦从马上下来三四十个人,抬人的抬人,捆箱子的捆箱子。
  不过须臾的功夫,那些检查过的货箱重新捆好,十来个伤员也被丢在骆驼上。
  马贼头子一挥鞭子,然后拨转马头,朝着土堡的方向赶去。
  几里外的一处土坡上,趴着一溜十来个人,驼队的络腮胡赫然在列,不过他手里还拿着个千里眼,正眯起一眼,用另一只眼仔细观察着。
  好一会儿,他才放下千里眼,转身靠在土坡上,伸手摸了下脸,嘴角忍不住的往上翘。
  “阿大,他们走了?”
  趴在络腮胡身侧的男子扭过头来,低声问道。
  络腮胡,哦不,应该是崔幼伯的贴身护卫阿大童鞋,笑着点头:“嗯,他们将所有的货物都带走了!”
  “太好了,”
  那男子用力捶了捶身下的黄土,激起一层沙土,不过他并不在乎,继续喜滋滋的说:“计划进行的这般顺利,也不枉咱们在外头溜达这些日子了。”
  演戏什么的、钓鱼什么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呀。
  阿大心里也是赞成的,不过他是头儿,有些话属下能说,他却不能非议的。
  沉默了一会儿,他道:“好了,事情已经成了,咱们也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说罢,阿大小心的将千里眼收进腰间的牛皮袋中,爬起来,对一干兄弟道:“兄弟们,检查下自己的干粮和水!”
  众人纷纷起身,开始整理自己身上的行囊。
  阿大这么提醒也是有原因的,接下来他们还有一场恶仗要打,且在开战之前,他们还要隐住行藏。生火做饭什么的就不用想了,中间也没有补给的地方。所以只能靠身上带着的这些干粮、肉干等物了。
  一番忙碌过后,阿大一挥手。众人齐齐上马,朝着马贼离去的方向追去。
  ……
  众马贼回到土堡,还不等他们下马,便有几十个汉子围了上来,更确切的说,那些人是冲着十几头骆驼而来的。
  领头的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相较于众马贼的高鼻深目,这位的五官就平板了许多,且肤色也很是白净。一看便是个常年在室内呆着的人。
  “安队长,今日收获不少呀,这、这些都是香料?”
  白净男子先围着骆驼转了一圈,一边走一边抽动鼻头,确定箱子里都是上好的香料,他这才满意的踱到马贼头子近前,笑眯眯的问道。
  马贼头子已经从马上下来,看到白净男子,他眼中飞快的闪过一抹不屑。抱拳道:“回董郎君的话,没错,属下等已经将所有的货物都取了回来!”
  白净男子拍了拍马贼头子的肩膀,假意赞道:“啧啧。还是咱们安队长厉害,每次出去执行人物,从未有过失手。呵呵。这次又是满载而归,某给你记一大功!”
  马贼头子长得极为壮硕。个头足足比白净男子高出一头。白净男子几乎是踮着脚尖才能顺利拍上对方的肩膀,偏他又刻意做出一副威仪的上官模样。场面多少有些搞笑。
  马贼头子忍着把肩上的手拍掉的冲动,再次拱手道:“董郎君谬赞了,这次能顺利完成任务,也都靠着董郎君的英明指导,以及众弟兄的死力拼斗。”
  说到这里,马贼头子一指那十来个伤员,“这几位尤为勇猛。”
  白净男子顺着马贼头子的手指,缓步踱到伤员近前,故作关切的问候了一番,然后迭声让人把他们抬下去医治。
  “安队长和其它兄弟也辛苦了,我已命人准备好了热腾腾的羊肉铜鼎,极品滴露春也热上了,大家先去用饭吧!”
  白净男子说得极为大气,但接下来,他便转身对拥簇他的几十个手下吩咐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东西放进地窖里。咱们下个月的供给,还要指望它们呢。”
  “是!”
  众人齐齐应声,欢乐的一拥而上,砍绳索的砍绳索,抬箱子的抬箱子,忙活得不亦乐乎。
  “头儿,咱们就任由他们把东西搬走?这、这可是咱们拼死弄来的呀!”
  喽啰甲有些不甘,挪到马贼头子近前,低声抱怨道。
  马贼头子什么都没说,只定定的看着那些人搬走他们的战利品,沉默良久才轻斥道:“混叫什么,我安索基算什么头儿,咱们真正的校尉是董远!”
  嘴里这么说,可他张嘴就直呼上峰的名字,显见对这位董校尉也没多少敬意!
  喽啰甲瘪瘪嘴,含糊的嘀咕道:“呸,他也算校尉?整日只知道在堡里吃酒玩闹,别说出去执行任务了,就是每日的例行出操,都不见他的人影。哼,若不是靠着他大兄,他、他算个p呀!”
  马贼头子,也就是安索基,他的腮帮子突突跳了几下,旋即喝道:“行了,以后这样的话不许再说!走吧,咱们去吃饭!”
  功劳一次次的被这个小白脸抢走,安索基怎会不生气,不过形势比人强,谁让人家是董达的亲弟弟呢,就算他把状告到董达那儿,董达也不会把董远怎样,反而他和他的兄弟们会没有好日子过。
  唉,没办法呀,董达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救了他,又给了个容身之处,也算是对他有恩。
  另外,他手下虽有一百来号突厥勇士,但董达还留了近三百的唐人府兵在土堡,他就算想造反也不敢轻易动手呀。
  安索基不敢动手,有人却敢。
  傍晚,刚刚搬进库房的箱子里便有了悉悉索索的响动……(未完待续。。)





☆、第356章 再战立威(六)

  湟水,州府衙门。
  崔幼伯、郭继祖等一干鄯州的官员全都坐在大堂后侧的议事房,一起商量政务。
  话说自从去年贺鲁兵退,鄯州开始重建,而鄯州的州府衙门也终于步入了‘正轨’。
  这个正轨,主要是指鄯州的行政工作变得正常了,即整个州府衙门当家做主的不再是二把手郭别驾,而是刺史崔幼伯。
  按理说,刺史是一州之长,是总揽事务的一把手,崔幼伯排在郭别驾之上,再合理不过。
  然而,作为一个在鄯州作威作福十几年的土皇帝,郭继祖看着坐在首位上的崔幼伯,别提多不顺眼了。
  这个小子,年纪不过三十,跟自己儿子差不多大,但自他来到鄯州后,不过堪堪两三年的功夫,竟逼得自己在衙门无立足之地。
  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张,但郭继祖明白,若任由崔幼伯这般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自己多年经营的地盘便会被他一步步蚕食,而他郭继祖则会被崔幼伯一脚踢回家养老。
  郭继祖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一双昏黄的老眼从崔幼伯身上缓缓滑到围坐在四周的诸位官员身上,这些人,过去都是仰着自己的鼻息过日子的(除了新上任的湟水县令长孙丰),如今却都像个恭顺的奴婢巴结着崔幼伯,这种巨大的反差,怎能不让郭继祖不心生怨恨?
  定要把崔幼伯赶出鄯州。即使不能,也要打压一下他嚣张的气焰。
  唉,只可惜武氏那个贱人,竟然中途背叛,白白浪费了他恁多的安排,真是可恶。
  不过幸好他还有石三。这小子平时看着闷声不吭的。办起事儿来倒也爽快,昨儿来回禀他,说是已经探到了崔家存放火器的库房,而董达那边的马贼也准备就绪,只等择日行动了。
  “就再让你得意两天!”
  看着侃侃而谈的崔幼伯,郭继祖心中的小人阴暗的笑着,他相信。一旦拿到那些火器,土堡的那些匪兵定能成气候,有了这支彪悍又武器先进的奇兵,他何愁不能压制崔幼伯?!
  一想到崔幼伯被他死死辖制的样子,郭继祖就一阵快意,唇角忍不住的上扬。
  就在此时——
  “呵呵,看来郭别驾也同意我的话呀!”
  崔幼伯挂着一抹标准的浅笑。淡淡的说道。
  同意?同意什么?劳资啥也没听到。同意个鬼呀?!
  郭继祖一脸茫然,还是崔幼伯‘体贴’,又将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经过一年的休养,三县受损的田地已经重新耕种上了,不过,前些日子我去湟水视察河工的时候。发现还有大片的荒田无人开垦,想来是因着战事。许多农户或死、或逃,将好好的田都荒废了。”
  什么?荒田?!
  靠,你崔幼伯那是什么眼神?
  那哪里是荒田,谁家荒田上还种着庄稼?
  那分明是他郭家的田庄,好不好?!
  娘的,你也不动脑子想想,湟水河两岸,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是整个鄯州最好的地方,没有之一,那里能有荒田?
  郭继祖正欲发飙,耳边又传来崔幼伯的声音:“咱们经过一场战事,有百姓伤亡,原来的田亩册子就有些不准。另外,亦有从西州、庭州逃过来的难民,圣人仁慈,特许那些难民重新落籍,而朝廷制令,凡我大唐子民,年满十八岁至六十岁的男丁,皆可授田一顷,其中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那些难民,既已经在鄯州落籍,那便是鄯州的百姓,自当分给他们田地。”
  说着,崔幼伯故意扫了郭继祖一眼,笑道:“方才我正说着,要把湟水河河阳处的几十顷‘荒地’加上一些被抛荒的土地,重新丈量造册,分给百姓们!”
  郭继祖的眼睛瞪得溜圆,恨不得吃了崔幼伯。
  在场的人谁不知道,河阳处的田地全是以‘荒地’为名被郭继祖没下的隐田?而田庄内耕种的农户皆是隐户,他们原本是普通的农户,因逃避赋税徭役,这才投身崔家为隐户。
  他们虽然也要给郭继祖交租子,但折算下来,比交给官府合适,更重要的是,不用服那一年二十天的徭役,也不必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