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旨说道:“皇叔乃大汉的希望,乃是朕的希望。今朕发此密旨,就是怕皇叔不知朕的心意,推辞不受王爵封赏。现特旨皇叔立即就任楚王之职,为大汉早日安定南方各地。钦此!”刘备拜受圣旨,接受楚王的封爵。
原来孙坚表奏刘备功高德重,朝廷应当加封刘备为王爵的表报传到京城,曹操立即召集众谋士商议此事。众谋士一起笑道:“这是孙文台离间二刘的计策。抬高刘备的地位在刘准之上,目的肯定在于纵容刘备的野心,使二刘之间产生猜忌,让他们不能齐心协力,共同对外,我等众人认为这是目前缓解二刘攻势的最好办法,主公可以支持,一起表奏。”
司马懿补充道:“按照刘备一贯标榜仁义的做事习惯,就是他心里愿意接受,肯定也要多次请辞。为了让刘备免了这些俗套,立即接受,属下愿意和天使一起前往,说服刘备接受朝廷的封赏。我们还可以另请一张圣旨,以圣上的旨意要求刘备立即就职,不得推辞!”
曹操笑着说:“好!接下来我们就等着看二位皇叔自相残杀吧!哈!哈!哈!”众谋士一起大笑。于是曹操也上表表奏刘备为楚王。天子接到曹操、孙坚的表奏,见是表奏自己皇叔为王的,立即准奏,发出了几年来第一份符合自己心愿的圣旨。在曹操要求加发一道密旨,不接受刘备的请辞时,天子也立即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刘备接受楚王封爵后,以儿子刘禅为王世子,遍封手下。诸葛亮正在府中与妻子黄月英谈论刘备封王之事,徐庶前来拜访。徐庶一进门大声叫道:“孔明得主公重用,任命为军师将军,总理军政大事,元直特来恭喜军师大人。”
孔明将徐庶迎到客厅,淡淡的笑着说道:“元直不是也被楚王任命为军事参谋,负责军事行动的具体实施计划吗?我也要恭喜元直啊!”徐庶说道:“呵呵!主公被朝廷封为楚王,我们今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一切不肯降服的势力,我们的大业很快就要成功了!”
孔明微微一笑说道:“元直难道真的只是这样认为?我觉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元直难道就没有往深里认真想想?”徐庶一楞说道:“此事在孙坚派鲁肃来使之时,你就提出过疑义,难道他们真的有什么阴谋?”
孔明说道:“从表面上看,曹操、孙坚在这件事中,除了得到了暂时不受攻击的便宜,可以说没有得到任何益处。他们两家对于这种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的封赏为什么会全力推动?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徐庶恍然大悟,说道:“我清楚了,他们这是借提高楚王的地位,挑动两位皇叔的冲突,造成两位皇叔不能齐心协力的向他们发起进攻。孔明,你应该早已看出他们的企图,为什么不向主公进言,防止主公中了曹、孙两家的奸计?”
诸葛亮说道:“元直,你以为以楚王的睿智,难道看不出曹、孙两家的计策?只怕楚王的几位兄弟都已经看出了这其中的玄机,可是他们都不愿意出言,你以为这是为了什么?”徐庶大惊说道:“难道是楚王愿意接受这种情况?孔明你觉得楚王和燕公有可能出现兄弟相残的情形吗?”
诸葛亮忧虑的说道:“元直,你我相交多年,今日之言只能入你我二人之耳。燕公、楚王二人起兵以来,两人一直都是平起平坐,不分上下,这已经违反了现今的常理。虽然如此,但是一直应该都是燕公的意见为主。现在楚王如果不尊燕公的号令,你想燕公能够予以容忍吗?假若二位皇叔之间出现冲突,这刚刚呈现安定之象的大汉天下,恐怕又要陷入战火之中。以前日简宪和来时,楚王的态度,你觉得他是愿意甘居人下之人吗?”
徐庶问道:“那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孔明叹息一声说道:“难那!从国家大义来讲,我们应该支持燕公,防止分裂,尽快安定天下。从个人角度来讲,如果楚王得到天下,我们理所当然就是最大的功臣,封侯拜相也是人生最大的快事啊!楚王又对你我恩宠有加,真是难以抉择啊!”徐庶说道:“看来目前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
两人正在议论,忽然门人来报有一书生来访,孔明说道:“告诉来人,我正有客人接待,让他改日再来!”忽然听得门外有人大声说道:“军师大人真是高升了,门槛也变高了。我这故人来访也不愿意接见吗?”孔明、徐庶二人听到来人声音,哈哈大笑:“士元,你跑到那里去了,我们到处派人也找不到你。”
两人一起站起身,迎到门外。只见一个面容丑陋,身材只有六尺五寸左右的年轻书生站在门外。见到二人,作势就要下拜,口中说道:“草民庞统,参见军师和参军大人!”孔明、徐庶上前,一人架住庞统一条胳膊,将他架入房中,一起骂道:“好你个该死的庞士元,竟敢如此羞辱故友!”
三人一起哈哈大笑,围坐在圆桌前。黄月英与庞统也是老熟人,见过面后,招呼下人准备酒菜,为庞统接风。徐庶问道:“士元是从那里钻出来的?赶快说说你最近的情况!”庞统说道:“我听说你们二位被齐侯重用,于是前去投靠孙坚。不想孙坚竟然以貌取人,不肯重用我。看来我只能和你们一起报效齐侯了。”
接着详细讲述了到孙坚处的情况。原来庞统来到江东,先来见到孔明的兄长诸葛瑾。诸葛瑾知道庞统的大才,立即将他推荐给鲁肃。鲁肃也是久闻卧龙、凤雏大名,见庞统前来投效非常重视,马上来见孙坚。
鲁肃见到孙坚说道:“主公心系天下,应该广纳人才。在下虽然居于要职,但是经常感到自己才疏学浅,惟恐辜负主公的信任。现在属下愿意推荐一个大才,相助主公。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亚于管仲、乐毅,枢机可并于孙武、吴起,刘玄德的军师孔明先生也十分佩服他的机智。现在正在属下府中,主公何不予以重用?”
孙坚听了鲁肃的话大喜,问道:“此人是那一位高人那?”鲁肃说道:“此人乃是襄阳人氏,姓庞、名统,字士元。人称凤雏先生。”孙坚说道:“本侯也对此人闻名很久了。现在既然来到江南,子敬赶快给本侯请来一叙!”
于是鲁肃邀请庞统来见孙坚。见面后,孙坚一看来人,浓眉小眼、鼻孔朝天、漆黑面容、几根短髯,身材矮小,年约二旬。不觉大失所望、心中不悦。孙坚开口问道:“先生平生所学,以何为主?”庞统说道:“不拘一格,随机应变!”
孙坚接着问道:“先生的才学,与公瑾、子敬相比,谁高谁低呀?”庞统笑着说道:“我的学问,与公瑾、子敬完全不同,无法可比!”孙坚见庞统对自己的两个主要智囊如此轻视,顿时心中更是不快,于是对庞统说道:“先生请先退下。等有用到先生的时候,再来相请。”庞统长叹一声退出。
鲁肃见庞统默默退出,连忙来见孙坚问道:“主公为何不重用庞士元呀?”孙坚说道:“一个狂生,本侯就是用了,能有什么益处?”鲁肃说道:“主公还是没能深入了解此人,此人的大才,还望主公详加考察,一定予以重用!”孙坚说道:“这种狂妄之徒,我绝对不用!”
鲁肃无奈出来对庞统说:“不是我不极力推荐先生,可惜吴侯不肯重用先生。先生可否在我府中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庞统叹息说道:“多谢子敬先生好意!我已经无意在吴中谋取发展了。”鲁肃问道:“士元准备投向那里呀?”
庞统低头长叹不语,鲁肃说道:“先生但讲无妨,以先生的大才,到那里还不是都要获得重用?”庞统说道:“我准备前去荆州投奔刘皇叔!”鲁肃说道:“先生到刘皇叔处,必获重用,只是希望能够多多促进孙刘两家的友好!”庞统答应后,告别鲁肃、诸葛瑾等人,来到襄阳。
三人在酒菜上来之后,开怀畅饮,席间三人又谈起曹、孙两家使用离间之计,分化二刘之事。庞统笑道:“我在东吴就已听说此事,此计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稍有智略之人不难看穿。但是能够破解此计的,当世只有两人。”
诸葛亮、徐庶一起说道:“燕公和楚王!”庞统说道:“不错!只有他们两人中的一人,主动退出才能化解这场干戈。”孔明说道:“士元果然大才,一语中的。”庞统笑着说道:“呵呵!孔明也会恭维人了。这并不是我有什么大才,而是你们二人身陷局中,所以不愿意这样想罢了!”
徐庶说道:“士元的意思就是说,这场纷争恐怕没有办法阻止了?因为任何人处在这样的地位,都不可能主动退出的!”诸葛亮说道:“不错!确实如此!不过如果这二人真有人肯退出角逐,他就是真心为民的真正英雄,他就是我心中的主公!”庞统说道:“孔明的想法虽然是我们希望的,但是我的看法与元直相同,不会有人退出的!”
孔明叹息说道:“唉!难道这天下真的就没有结束动乱的时候了?”庞统笑着说道:“哈哈!我们既然已经效忠了楚王,就只有跟着楚王的令旗所指前进了!何况能够与名动天下的几大谋士—二荀、郭嘉、田丰、沮授等人一较短长,未尝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孔明、徐庶一起举杯说道:“士元所言也有道理!”三人一饮而尽,放声大笑。
第二天一早,孔明、徐庶二人向刘备报告庞统前来投效。刘备大喜,立即亲自迎出府门,看到庞统的相貌,刘备心中也觉得有些失望。但是,到了厅上刘备以天下大事详细咨询庞统,听了庞统的见解,刘备大喜,拉着庞统的手说:“当日水镜先生曾经对孤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以定一方,得二人可以得天下。’现在孤王得到二位先生相助,安定汉室天下只日可待了!”于是当场任命庞统为军师将军,与诸葛亮分别负责政务、军事事宜。
过了一个多月,镇守北方的赵云派人飞马报信,大哥刘准带着温侯吕布、荀彧、郭嘉、田丰等人,保护着关张赵和太史慈等几人的家眷已经过了邓县,马上就要到襄阳了,刘备闻言大惊。
第一部一统三国(共120回) 第059回 起内讧燕公动怒 御外侮温侯谏言
却说简雍离开襄阳返回长安,向燕公刘准单独详细汇报了刘备的意见和态度。刘准听完,不觉的心中火起,在大厅里来回度步。强压怒火问道:“我其他几位兄弟是什么态度?”简雍答道:“几位将军一脸肃穆,看不出来他们的态度。”刘准又问:“孔明、元直两位先生那?”简雍说:“和几位将军一样,也看不出是什么态度。”
简雍接着说道:“当玄德提出此意见时,我看荆州各位都露出惊愕的表情,应该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思路。”刘准沉吟着问道:“宪和,你怎么看玄德的意见?”简雍说道:“属下有一言,请主公先恕我无罪,才敢进言。”
刘准笑着说道:“宪和有话但讲无妨,你是最早追随我们兄弟起事的老弟兄了,有任何不妥的地方,本公都能够谅解。”简雍说道:“多谢燕公不罪!我与玄德自幼一起长大,对玄德可以说知之甚深。玄德自幼心怀大志,七岁时我们一起游戏,他经常指着他家门前那株像伞盖一样的大桑树,对我们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燕公觉得这样的人是能够久居人下之人吗?”
刘准说道:“宪和请把话说清楚些!”简雍拜倒在地,落泪说道:“主公,刘玄德绝对不能再留。现在孔明、元直二位先生和荆州众将刚刚投到他的麾下,他们应该还没有作到心意相通。一旦他们形成默契,恐怕就很难控制他们了。假如形成了主公兄弟对峙,手足相残的局面,这眼看就要安定的天下,就又会陷入动荡之中。宪和不是不念昔日旧情,实在是不愿我们的事业,因为某些人个人的野心而毁于一旦。”
刘准感动的拉起简雍说道:“现在只有宪和这样的生死弟兄,愿意和本侯说这肺腑之言。奉孝、文若和符皓等各位先生,他们都肯定已经看出了这样的情形。但是他们都不愿出言,让本侯先出手做出手足相残的事情,他们都在等着本侯自己做出决定啊!我该怎么办?难道除了手足相残,就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吗?”
简雍说道:“主公啊!宪和既然已经出言,不尽不快!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现在刘玄德的态度,已经将他的野心暴露无疑。就冲他的这些语言,主公设法除他应该没有人能说出主公的不是。主公当早图之,切不可心存妇人之仁,贻误天下大事!”
刘准想了片刻,摇摇头说道:“不行!我还是不能主动做这种自相残杀的事。宪和!你先退下,容我细细思量。”简雍叹息一声,转身退下。刘准苦苦思考简雍的建议,一时难下决心。
几天之后又传来了刘备接受朝廷封赏,晋位楚王的消息。长安城中的众谋士,已经知道了刘备要求划分南方集团的情况,现在又得到这样的消息,再也按捺不住,荀彧、郭嘉、田丰等人一起来见刘准。
见到刘准,荀彧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公,齐侯提出组建南方集团的意见,一直未见主公决断。现在他又接受朝廷加封,晋位楚王,不知主公将如何对待?”刘准问道:“诸位先生认为本公应该如何对待?”
郭嘉说道:“我等一直不愿参与主公兄弟之间的纷争。但是齐侯先是不顾主公的意见,公然要求南北分治。现在又不与主公商量就接受朝廷的封赏,明摆着不将主公放在眼里。我认为主公不能再不动声色了,必须尽快解决他的问题!”
刘准说:“诸位先生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田丰摸着胡须说道:“主公请不要怪罪我等纵容主公残害兄弟。我们商量了一下,认为有以下三策可供主公选择。”刘准笑着说道:“我思考很久都想不出解决此问题的好办法。诸位先生果然厉害,一出手就是三招,快快说给本公听听。”
田丰继续说道:“第一、表面同意齐侯南北分治,然后设法暗杀齐侯,这是下策。如果一旦被其他兄弟得知真相,将陷主公于不义;第二、不同意南北分治,主公带重兵亲到襄阳,将齐侯擒获。这是中策,能否成功很大程度要取决其他几位兄弟的态度。第三、主公假意同意分治,请齐侯来长安商量具体办法,在长安将他擒下。这是上策,应该风险最小。请主公尽快选择!”
刘准长叹一声说道:“那一策都要面临兄弟相残的结果,这只会让曹操、孙坚两人开心,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郭嘉说道:“主公所担忧的,我们都清楚。这次虽然说是曹、孙两家离间主公兄弟,但是如果齐侯不存私心,怎么可能出现兄弟觊觎的情况?曹操、孙坚正是看准了齐侯的心思,才使出这并不高明的离间计。”
荀彧接着说:“此计虽然不高明,但是非常有效。我们三人商量的计策,应该是目前影响最小、动荡最微、最快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请主公速速抉择,现在齐侯的所作所为在北方将领中应该已经激起公愤。南方的将领也未必都是愿意跟他走的。应该不会产生太大的震动。”
刘准正在沉吟,这时传来通传声:“温侯入见!”刘准连忙叫道:“有请!”只见一身便装的吕布已经大步走进议事厅。刘准请吕布坐下后,问道:“奉先前来,所为何事?”吕布看了看几位谋士,笑着说:“应该和几位先生是一件事情吧!”
郭嘉嬉笑道:“温侯知道我们是为了什么事情来见燕公?”吕布呵呵一笑说道:“我当然知道了!无非就是齐侯称王之事了。”刘准哈哈大笑:“奉先现在也是多谋之士了,我正想听听奉先对此事的看法。”
吕布问道:“不知三位先生是如何看的?准备如何处理?”刘准将三人的意见告诉吕布。吕布微微一笑说道:“我觉得三条计策都是下策。”众人一楞,问道:“温侯怎么能说都是下策?不知温侯有何上策?”
吕布扳着手指说道:“第一策,你们自己都认为是下策,那肯定是下策了。第二策,我们重兵擒拿,先不说主公的几个结义兄弟是什么态度,荆州新近归降的众将肯定不服,搞不好就是直接对抗。第三策,我估计玄德肯定会百般推脱不肯前来,就是来了被我们擒下,主公也要面对残害兄弟的指责,说不定也要引起对抗。最重要的不管用什么办法除去玄德,主公都难逃残害兄弟的骂名,曹操、孙坚断然不会看着这种机会不做动作,到时候荆州乃至更多的地方就可能不是我们的了。”
刘准高兴的说:“奉先果然不同寻常,竟然能够做出如此清晰的分析。我就是不愿意看到这种结局,所以难做抉择啊!”三个谋士也抱惭说道:“我等思虑不周,还请主公原谅!”刘准问:“奉先,你能考虑的这样明白,必有解决此难题的良策,请赶紧说说!”
吕布嘿嘿一笑接着说:“我能有这点长进,还不是主公教导的结果!我是愚者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