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三国通俗演义-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交战在一起,两人战了二十几个回合,拓拔锐被刘封奋起一戟劈落马下,身受重伤被俘。
  天色大亮,乌句罕也风尘仆仆的率领一旅赶回了九原城。原来一旅结束大青山战斗之后,留下一营人马打扫完大青山战场,另外一营押着俘虏,慢慢回来。乌句罕想到吕布和大汉飞骑一共才三十几人,放心不下。自己带着其他大队人马连夜赶回九原。吕布安顿好九原的防务,派人飞马给刘准报捷。
  
  第一部一统三国(共120回) 第065回 刘高德经营五原 吕奉先探究身世
  刘准接到吕布占领九原城的捷报,心中大喜,留下呼厥通率二旅驻守盛乐,自己和赵雨带着女营、风雷铁卫和柯萸合的三旅以及一百八十个学子奔赴九原,另外二十人留在盛乐工作。到达九原,吕布将刘准等人接入城中,一起到议事厅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刘准说道:“刚才入城之时我看到九原城实在太破旧了,这样的城池肯定难以抵御敌军进犯。我们第一步就要立即将九原城加以修建,要使城池达到盛乐城的规模。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五原站稳脚跟。城池规模扩大之后,接下来就面临着人口问题,我已经让公达将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和他的侄子刘豹送来,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在九原重建南匈奴单于庭。这样就可以将黄河以南的匈奴人吸引来。”
  吕布不解的问道:“我们打下九原怎么可以让南匈奴人来占有?”刘准说道:“不是让他们占有,而是给他们一定的自治权利,在这里从事生产、建设等各项活动。我让公达已经和呼厨泉谈好了,在五原郡南匈奴单于庭可以作为郡府一级行政机构存在,从事五原郡的各项行政管理,下面的机构要和内地的郡一样设置,至于官员,南匈奴人可以委任一部分,另外我们的学子可以担任一部分。但是单于庭不能拥有军队,匈奴百姓包括其他民族的百姓和汉人百姓一样到我们的军队里服役。军队由我们来统一指挥,担任五原郡的防御和进攻。”
  吕布和旁边的几个小将说:“我们明白主公的意思了,就是让他们来从事建设,我们给予保护。”刘准说:“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意思,对外防御上我们目前重点是西北方向的拓拔鲜卑,在五原郡北面的大青山中,我们还要建立起青山要塞,防御西北方向敌人来犯。另外我们还要与陕北的参狼羌人商谈,请他们也迁移一部分到五原来,这样就可以使五原的人口多起来了!同时我还要求各州迁徙十万刑徒来五原戍边,愿意来的予以减刑。”
  “有了人我们就可以向当年我们兄弟在辽东创业的时候一样,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争取尽快实现五原郡的自给自足,有了充足的钱、粮,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向外扩张。不断占领新的疆域。关于建设方面我还要与学子们认真商议,根据五原郡的特点进行发展。”
  半个月后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带着那批当年在平阳被颜良俘虏后,在河北各地服劳役的匈奴人员,共计两万多人来到五原。这些人当年被俘虏后,开始以为难逃死路,后来被派到各地开矿、筑路,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生活过的比在匈奴时还要好。头一年只管伙食,到了后来还发给工钱。五年时间过去了,很多人都适应了在河北的生活。
  这次刘准派荀攸与呼厨泉商定在五原重建南匈奴单于庭,在邺城已经住了五年的呼厨泉和刘豹十分感激刘准的大度。当年起兵造反失败后,本以为已经是死路一条,没想到到了邺城,虽然没有自由,但是可以在看管人员的带领下到处参观。后来刘准又派人将二人的家人接来,给二人安排了府邸,除了不能离开邺城,到也生活无忧。
  听说刘准要在九原恢复单于庭,两人对荀攸说:“自从当年我们先代单于被鲜卑人赶出九原,我们世世代代都想回到那里。现在燕公不记恨我们前面的过错,帮助我们重建单于庭。燕公的大恩我们匈奴人一定世代不忘。”
  接着荀攸按照刘准的指示和呼厨泉详细商定了重建南单于庭的各项具体事宜。双方议定之后,呼厨泉带着三万多匈奴俘虏取道并州出雁门关,奔赴五原郡。路过并州按照刘准的意见,一万多愿意留下的匈奴人留在了并州。呼厨泉让刘豹带着几个渠帅直接赶回陕北美稷(今榆林),动员那里的匈奴人迁居五原。
  很快刘豹和那些渠帅从陕北又动员了十万匈奴人渡过黄河,进入五原。还有十万多匈奴百姓进入并州。这时刘准已经和学子们商定在靠近黄河的地区发展农耕,在靠近北方还是以牧业为主,刘准心想为了早点考虑环境保护问题,还要求在五原郡各地大力种植树木。同时在大青山开采铁矿,建立钢厂,自己开始冶炼钢铁。各地的十万刑徒也陆续到达。
  到了年底,九原城已经扩建完成。越冬的粮食也从河北各地源源不断的运来,刘准出塞时带来了大量的金钱,这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各地调来的物资,按照刘准的意见原则上五原郡还是要付费的,一时金钱不够可以赊欠,但是不能免费使用。
  新年过后,派去与参狼羌洽谈的人员在凉州姜叙等人的配合下,又动员了十万参狼羌人来到五原。刘准将五原的地盘划分为九个旗,北五旗为放牧区,南四旗为农耕区。刘准又与呼厨泉和参狼羌的渠帅铁狼商量后,根据匈奴人以放牧为主,汉人以农耕为主,羌人则农耕、放牧混杂的特点,将东面的三个放牧旗划归匈奴人居住,西面的两个放牧旗和一个农耕旗划归参狼羌人居住,中间的三个农耕旗划归汉人居住。
  这时五原郡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三十多万人。刘准又按照原来的军制建立野战、郡旗、预备三种守备军队体系,野战部队扩编成一个军三个师九个旅,共三万多人;郡城守备一个旅三千多人,每旗建一个守备团一千多人,依然是所有十六到四十岁的男性为预备役军人。
  所有军队由吕布率三十六大汉飞骑统领。三十六飞骑现在成了刘准和吕布的参谋部。全部军队训练闲暇都要参与到建设中去。又在西面和北面的险要关缢各建立一个要塞,加上青山要塞共三个要塞,并在要塞附近建立三个大营,驻守野战部队。
  刘准安排完五原郡的各项军政、建设事宜,又建立一所学馆,招收各族子弟入学,各族百姓感激不尽。接着和吕布一起率三十六飞骑和一营风雷铁卫将士,前往各个大营、要塞视察防务情况。首先视察完西方大营和要塞,一行人向西北角上的大青山大营和要塞进发。
  进入大青山区,这天行进到一片险峻的山崖下,骑在赤兔马上的吕布立马观看。看着周围的环境,吕布忽然发起呆来。自言自语的说:“这里怎么这么熟悉?主公!我就是在这里被我的养父收养的啊!我是谁?我从那里来的?”
  刘准想起吕布曾经说过,他只要回想失忆之前的事情就会疯癫。赶紧走到吕布身旁,用手抚摩着他的后背,低声说道:“奉先不要激动,既然如此你的家应该离此不远吧?”吕布渐渐平静下来,黯然说道:“应该就在东面离这里二十多里的一个村庄,可惜我的父母已经仙逝了。我离开家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哪个村庄不知还在不在了。”
  刘准说:“我们正好要往东面去,顺路可以找一找你的家。如果找到了,我们可以去拜祭一下两位老人。”吕布说:“主公说的是,这里的路径我还隐约记得,我来带路吧!”于是大队人马在吕布的带领下向东面的山林中前进。
  大约走了二十多里,在一个山岭脚下出现了一个二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吕布欣喜若狂的叫道:“就是这里!就是这里!这就是我的家呀!”于是向着村中奔去。刘准命令铁卫原地待命,自己也带着飞骑追了上去。
  到了村口,吕布翻身下马。这时刘准等人也赶到了,纷纷下马,刘准又吩咐飞骑小将在村外等待,自己和吕布一起向村中走去。两人来到村中,看见一位大概有七十多岁的老人正在靠在门前晒太阳,吕布走上前去问道:“请问老伯,在这里三十年前有一家姓吕的人家,不知老伯是否知道?”
  老人头也不抬,喃喃说道:“死的死了!走的走了!已经没有人了!”刘准连忙问道:“老伯知道这户人家?”老人抬起头来说道:“我当然知道,我和老吕是一起采药的伙伴,如何不知,他收养那个儿子的时候我就在跟前。”
  吕布惊喜的说道:“你是李大叔?你还认识我吗?”老人猛然将浑浊的目光转向吕布,大张着嘴,半晌说道:“你是布子?你真是布子啊?”吕布连连说道:“是我,李大叔,真的是我呀!”李老头站起来拉着吕布的手说:“好孩子,好孩子!你还知道回来看看你的家呀,三十年了,你一走就是三十年啊!”
  吕布说:“大叔,你老还好吧?我的家还在吧?我爹娘的坟还好吗?”李老头嘿嘿笑着说:“好!好!你的家还在,你爹娘的坟也在,前几年我还能走的动,经常还去坟前给老哥哥扫扫墓,这几年走不动了,就让你兄弟去。”
  吕布说:“我兄弟?就是您的儿子李安兄弟?他在那里?”老人说道:“你兄弟带着他的儿子去山里面采药去了。要到晚上才能回来。大叔先领你去你家的老房去看看,明天再让你兄弟领你去给你爹娘上坟。”说着领着吕布和刘准向村西走去,走了几十步,来到一座破败不堪、将要倾倒的院落前,对吕布说:“这就是你的家!”吕布推门向房中走去。
  刘准边走边问:“李大叔,你刚才说吕将军的父亲收养他的时候,你在跟前,你能说说当时的详细情形吗?”老头反问:“吕将军?你是说布子现在是将军了?”刘准答道:“不错!吕将军现在是大汉驻守北疆的上将军了!”
  李老头嘿嘿笑着说:“我当年就对老吕说过,布子是天降神人,早晚会大富大贵的。果然被我说中了。可惜我的吕老哥早早去世了,享不到布子的福了!”刘准顿时感到震惊,追问道:“大叔你说吕将军是天降神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老头神秘的说道:“说来话长了!那是三十五年前,一次我和老吕一起进山采药,忽然天降大雨,我们两个就到一片树林里避雨。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天空一道闪电,跟着一声炸雷想起,闪电中一道人影从天而降,接着雨很快就停了。我们两人跑到跟前一看,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躺在那里。这就是布子了!”
  刘准大惊,心想这不是和自己来到这个世上的情形一模一样吗?连忙又问:“大叔还记得吕将军当时的装束吗?”李老头说道:“那怎么能忘得了?布子当时穿着一身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服饰,不是现今的袍服,上身的衣服很短,有很多袋子在衣服上;下身是一条分衩的怪服饰,裹着两腿。上下布料一样都很厚,上面是深浅不一的绿色花纹。还有就是他的短靴子,我们也没有见过,黑色的不知什么做成的。所以我和老吕都认为他是天降神人。”
  刘准想到自己来到这个时空所穿的衣物,至今还被赵雨认真保管着,于是问道:“那他当时的这些衣物是如何处理的?”李老头说道:“老吕将这些衣物奉若神物,他活着的时候就将这些衣物供奉在他家的神龛下的案子里面,一直不敢丢弃。”
  刘准大喜,立即和李老头进入房中,只见吕布跪在父母的灵位前,手中抱着一身衣物,两眼发直,貌似痴呆,正在苦苦思索着什么。老李连忙将吕布手中的衣物拿过来,交给刘准说:“这就是当年的衣物,不敢让布子多看,他只要一看见这物件,就开始痴想,然后疯癫起来,当年他的养父母从来不敢让他多看此物。”
  刘准接过一看,竟然是一身自己那个时代的迷彩服,顿时心中明白吕布肯定是和自己一样,是来自未来的穿越时空者。只是可惜他已经失去了原来那个时代的记忆。吕布的有那些现代的思想就不奇怪了。这时刘准看见打开的柜门里还有一双黑色的陆战靴,于是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奇怪的是这些衣物、靴子却都是成年人的。刘准拉起吕布,赶紧将那身衣物收拾好包起来,吕布又将父母的灵位包好,一起回到李老头家中。
  李老头又告诉刘准,老吕夫妻一直没有子女,就将这个少年收养下来。可是他对来此之前的任何事情都说不出来,也不知自己叫什么。老吕就是看他的衣物的布料奇特,所以给他取名叫做吕布。后来老吕又说这孩子是天上降下的神人,不能耽误他的前程,省吃简用的送他读书、习武,并给他赐字奉先,就是希望他能够给老吕夫妇养老送终的意思。
  当夜刘准命令大汉飞骑和风雷铁卫在村外扎营,第二天一早在李老汉的儿子李安的引领下,来到吕布养父母的坟前祭奠、扫墓。完毕后,告别李老汉一家,前往青山要塞视察。临行吕布要带上李老汉一家,李老汉说自己年龄以大,不愿离开家乡,李安也说要服侍老父。最后让李老汉的孙子李盈跟随吕布去讨个出身。
  在视察完青山和北方的大营和要塞之后,刘准和吕布快速返回了九原城。刘准一路就在琢磨怎样帮助吕布恢复原来的记忆,回到了城里,刘准对吕布说:“奉先,这次回到你的家乡,我对你的身世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但是,还是希望你能够自己恢复原来的记忆。”
  吕布说:“我也一直试图想起原来的事情,可是只要一想,我就头疼欲裂,随即进入疯癫状态。以我的这身功夫,一旦疯狂,谁能制得住啊?所以一直不敢深入去想。”刘准说:“我们这次先将你的手脚捆绑牢靠,然后你就静下心来认真回忆,你养父说你是天降神人,你一定要回忆起你原来的事情,这对我们十分重要。”
  于是用拇指粗的牛筋将吕布捆绑好,将带回的衣物摆在他的面前,让他认真回忆。吕布对着面前的衣物,不停的发呆、疯狂,发疯累了之后就是睡觉,一连三天都是如此,但是始终未能恢复记忆。刘准猛然想到何不把自己的衣物也拿来,也许可以帮助他恢复记忆。
  
  第一部一统三国(共120回) 第066回 吕温侯恢复记忆 刘楚王进军益州
  刘准立即回到自己府中,让赵雨将自己当年来到这个世间时穿的衣物拿出来。赵雨奇怪的说道:“你在天山学道时的衣物,一直不让我丢,走到那带到那。现在又把它拿出来干什么用啊?”刘准也不多说,拿了包裹又奔回吕布的居所。
  吕布这时正在屋中发疯,见到刘准走进屋来,两眼充血,大声吼道:“我是谁?我从那里来的?”接着拼命挣扎,试图挣脱牢牢捆绑着他的牛筋。刘准连忙来到床前,打开手中的包裹,上面是一顶大盖帽,红色的帽圈,金黄的帽穗,黑色的帽檐,正中是一枚八一军徽。下面是一身整齐的军服,上面有一些部分带着被烧灼过的迹象,那是当年被闪电击中留下痕迹。刘准将军服展开放在床上,自己离开。
  正在发疯挣扎的吕布,这时猛然看见床上的军帽、军服,两只充血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忽然安静了下来,两只眼睛紧紧耵着军帽上的八一军徽,似乎在回想着什么,眼光不停的闪烁。刘准生怕打断他的回忆,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
  吕布对着军服呆看了半天,突然口中喊道:“解放军!八一军徽!我还能拥有你们吗?”接着放声大哭。刘准心中大喜,心想看来吕布对这些东西还真有感情,难怪他对自己推行的军制那么熟悉,莫不是他在那个时代也是一个军人?好象不可能啊!他不是来得时候只有十一二岁吗?越想越糊涂,索性不再想了。
  这时吕布已经渐渐冷静下来,眼中已经没有原来那种狂暴的痕迹,走到刘准面前,说道:“燕公请将我解开,我已经没事了。”刘准连忙问道:“奉先!你回忆起从前的事情了?”说着将绑着吕布的牛筋解开。
  吕布放声大笑:“有意思!有意思啊!我何威竟然成了三国时代的吕温侯,哈哈哈哈!”接着问刘准:“你怎么会有这身军装,莫非你也是来自未来的时空?”刘准苦笑道:“要不然我哪来得这解放军的军服?你在那个时空叫着何威?”
  吕布一笑说道:“看来我比你幸运啊!我来到这个时空,什么也不知道,稀里糊涂的过了三十多年,到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而兄弟你是心藏秘密,处心积虑,过的比我难啊!你还是叫我奉先吧!我已经叫了三十五年的这个名字,在这个时空已经是臭名远扬。我也还是叫你主公,这个时空的秩序我们还是把他维护好吧!”
  刘准说道:“也好,我们这些来自未来世界的中国人,应该为我大汉民族尽早做些有益的事情,让我们这个民族不要遭受那么多的苦难,我们也算不枉到这一千八百年前走了一趟!”吕布面露坚毅之色说道:“兄弟说的好!现在我已经非常清醒了,有我们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