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怎么就不能顶嘴了?顶嘴意味着他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好事,说明他在独立思考。
  创造来自于批判,人人都想自己的孩子有创造性,但当孩子批判的锋芒指向你时,你就受不了了。
  我经常对儿子说,不要太听我的话,世界上无论谁的话都不能全听。人无完人,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任何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判断力也是有限的,没有绝对正确的人。而且人都有自己的目的,有自己认识事物的立场,出发点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别人的观点未必就适合你。迁就别人,常常会失去自己,久而久之就没有主见,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了。
  儿子向来很听我的,但这并不令我欣慰。我珍惜他那份尊敬和信任,但也希望他明白,即使是亲近如我、信任如我的人,也是不能盲目听信的。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孩子顶嘴的时候,不要去压制,权威不是用暴力可以捍卫的。你有理就去和孩子辩,如果你辩不赢却硬要孩子执行,那你就是耍横了,和暴君、和流氓有什么区别?当然,孩子如果辩输了,他也得服从,那时候他的“服”,才是真正的口服心服。

必须学点体育

二年级暑假,我几乎是说破嘴皮,鲁鲁才同意去学乒乓球。也许是因为比较胖,他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对一切体育运动都有点惧怕。
  送到训练场,我想看他练,他不干,挥手要我走,不然就不开始。我只好走了。
  接他的时候,提前了一点去。看见还没下课,有的孩子在练球,有的则在一边捡球。鲁鲁是捡球的,拿着个网抄子到处捞。他捞得很专心,满脸绯红,汗水成排地往下淌。教练把他叫过来,介绍了一下训练的情况,第一天,原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主要练挥拍。
  说话间一个女孩提了一包冰棍上来,每个孩子发一个,鲁鲁也领到一个,一群孩子大大小小的十几个,都放下球拍,热热闹闹地吃起冰棍来。我问教练:“您买的?”教练笑着说:“太热了,凉快凉快!”
  突然非常感动,想起我在体校的情景,教练帮我们吃粗粮,把白米饭让给我们的情景。教练姓杨,个子很高,瘦削、严肃,单眼皮,训练场上,当他发狠盯着你的时候,很让人害怕。他也会训人,有时还会拿球砸。但只要一下课,他就仿佛成了慈祥无比的老母鸡,把我们护在翼下。他检查我们的作业,带我们去看电影,晚上坐在体育场的台阶上,给我们讲故事,讲他在省队时的趣事,讲当年八一队如何以一分之差夺冠……后来我已经离开体校,有一次在路上遇到杨老师,他还很关心地问了我很多情况,我们已经道别以后,他又叫回我,送给我一张明信片。
  体校中的师生关系和一般学校里的很不一样,这也是我为什么非要让鲁鲁学一点体育的原因之一。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学体育的经历,真是一种巨大的遗憾,一些非常强烈的感受,如果没有在运动队中待过,是无法体会的。那种汗水浇灌出来的快乐,那种情绪和体能充分宣泄的快乐,那种充满着成就感、自豪感的快乐,只有体育才能给予。就像今天,训练完了,大汗淋漓,教练给每一个孩子买根冰棍,那种轻松和愉悦,确实是难以形容的。
  我问鲁鲁:“好玩吗?”
  “好玩。”
  “明天还来吗?”
  “来。”
  “你看,多可惜啊,去年就让你来,你不来,昨天让你来还害怕,有什么好怕的?你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好不好呢?游泳你试了一下,还是害怕,咱们不去就是了。乒乓球试了一下,很好,就继续练,要敢于去试,不然很多机会就错过了。”
  回来一直为那一根冰棍感动。
  为什么在体校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氛围,为什么一般学校就没有呢?鲁鲁读过那么多幼儿园和学校,为什么就没有一个老师会给孩子们买根冰棍呢?
  学校真的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学校孩子只是一个产品,流水线上的产品。老师们拼命想打造的不过是尖子生,最高荣誉就是自己班上出了个状元。教材是程式化的,课程是统一的,一个老师讲,几十个同学听,听完回家做统一的作业,老师有多少时候会和学生有心灵的沟通呢?更谈不上情感的交流了。
  运动队却是手工作坊,教练必须手把手地教,必须有语言的交流,甚至是肢体的接触。每个人的体能和技巧都不一样,不可能有统一的进度,每个学生实际上都是个性化产品。教练和学生的感情不一样,就像手工打制的作品,每一件都是心血的结晶,每一件都倾注着感情。
  只接受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远远不够,就算成绩再优秀也是残缺的。必须经历这种一对一的训练,才能让孩子体会到不一样的师生关系,这对培养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
  不仅是体育,艺术教育也是个性化的手工操作。鲁鲁学架子鼓,师生关系也很融洽,气氛也很快乐,鲁鲁也很喜欢。
  人生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孩子成长的道路,真不止读书一条。

孩子为什么不快乐

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快乐,是因为学习负担太重,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
  现在的人,在生活方式上与过去很不相同,看上去五光十色,其实很单调。记得我们小时候,每到夏夜,大家都到院坝里乘凉,单位经常组织篮球赛、乒乓球赛、台球赛,弄得热火朝天,附近的各个单位还轮流着放露天电影,孩子们吃完饭就端上凳子去占座位,通常是先放《新闻简报》,再放故事片。故事片只有那几部,翻来覆去地看,已经烂熟,每到精彩之处,台下的人预先就把台词一股脑儿抖出来,然后看银幕上的人一本正经地重复,台下哄堂大笑,很有一股快意。现在的孩子往往是找不到别的孩子玩,而我们那时候,多的是小伙伴。吃完饭便跑出门,打游击、抓特务,听大人讲故事,或者围坐在屋外的水泥地上打牌、下棋,或者躺在光滑的洗衣台上看星星。记得我们那排平房前面,是一块狭长的水泥地,为了方便孩子们坐卧,每天晚饭前,父母们就把自家门前的地面用水冲干净,到吃完饭后,水也干了,热也散了,地面上光溜溜、凉悠悠的,舒服极了。
  那时候的生活单纯却又丰富,小孩子戴眼镜的极少。现在的生活看起来丰富,实际上单调,街上有很多灯红酒绿,酒吧、网吧、夜总会、洗浴中心,但都不适合孩子,就连看上去很健康的健身房,也不是孩子们待的地方。夜色也越来越有恐怖的味道,家长也再不敢像过去的父母,任由孩子们自己到处乱蹿。结果,剩下的娱乐,也就只有电视和电脑了。难怪现在的孩子肺活量越来越小,体重越来越大,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
  谈到近视,鲁鲁曾说,你不要以为戴眼镜的成绩就好,都是玩游戏玩的!确实,鲁鲁的小伙伴们,只要聚在一起,再也不是像过去的男孩子,满地打滚,到处乱钻,唯恐天下不乱。现在的男孩都是干干净净的,聚在一起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玩游戏,大人赶都赶不出屋。我在电脑里安了一个软件“网络爸爸”,设定40分钟便待机,蓝屏,强制孩子离开电脑,休息15分钟。结果他们回到客厅,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如果我不强力驱赶,他们很少会主动下楼去活动活动,尽管家里篮球、足球、羽毛球,什么都有。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户外活动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他们越来越愿意待在屋里,在虚拟世界寻找乐趣。
  这一代孩子的身体素质差,还有心理素质上的种种问题,并不单是学习负担重造成的,而是整个人类生活方式变迁的结果。
  在漫长的寒暑假里,如果不报培训班,鲁鲁并没有玩得很痛快,反而,很多时候是无聊得慌。首先是缺少玩伴,小朋友们并不容易约到,有的去姥姥家了,有的出门旅行了,有的因为父母上班而被寄放在小饭桌,有的要上培训班,总之锣齐鼓不齐。在没有伙伴的时间里,他其实只有很少的时间用于学习,大部分时间是消磨在电脑、电视上了,如果不让他玩游戏,他就只有这里晃晃,那里晃晃,百无聊奈,唉声叹气。
  反而是在有课的日子,我们急匆匆吃完饭,各自骑上自行车,往上课的地方赶。大约骑20分钟,他喜欢骑车的感觉,一路兴致勃勃。但如果没有特定的目标,纯粹骑车玩或者为了锻炼,在恶劣的天气里,他也是不愿意出门的,我也坚持不了。正因为有课要上,必须出门,这来回的骑车也就有了意义,同时也有了乐趣。
  上课的过程也是快乐的。老师亲切幽默,教室里常常传来笑声。我因为懒得来回折腾,经常是带一本书,坐在院里的苹果树下读,等他一起回家。课间会有一次较长的休息,孩子们通常会到外面的小店里买点饮料、零食之类,先是聚在一起吃,人人手里都有东西,然后在院里玩一会儿,男孩子打闹、攀爬,女孩子则站在一边说笑。
  这样的景象,在我看来是比待在家里更健康、更快乐的。所以,不管他在学习上收获多少,“学习”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他少年生活中值得回忆的篇章。
学习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可怕,反而是快乐的源泉之一。压力会让人有一种兴奋、刺激的感觉,生活因而变得充实了。而学习最终是会有收获的,当效果终于显现,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觉到自己是个强者,这对他的人生来说,意义又是何等重大。幸福其实也是可以从压力中产生的,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万事都有度,太轻和太重都是有害的,生命中有不能承受的重,也有不能承受的轻,关键是适可而止。

学习并不只是累

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父母想让她学舞蹈,她不干,说太累。表面上看,好像是这个女孩怕吃苦,性格有问题,但实际上却有更深的原因。我问她母亲,她还没有开始跳舞,怎么就会觉得累呢?累这个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她母亲说,在幼儿园跳过,就觉得累。难怪,病根其实在幼儿园。
  跳舞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所有的艺术和体育活动,都带有娱乐性质,都应该是能给人乐趣的。可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据她妈妈说,平时很爱美,买了新衣服会对着镜子照半天,“六一”儿童节化了妆,到晚上睡觉也舍不得擦掉,这样一个女孩,为什么会对舞蹈这种美的艺术害怕呢?就因为太累。
  累的感受超过了美的感受,超过了娱乐的感受,这不能不说是幼儿园的极大失败,甚至是一种罪过,因为它扼杀了孩子对这种艺术的好感,扼杀了孩子学习这种艺术的热情,更扼杀了孩子在这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其实,不光是艺术和体育,所有的学习都是包含着乐趣的,阅读有乐趣,数学有乐趣,做物理、化学实验有乐趣,观察生物的习性有乐趣,了解宇宙奥秘有乐趣……可以说,一切认识世界的活动都是有乐趣的,上帝赋予我们这样的禀性,让我们在乐趣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认识世界、认识真理,人类文明的进步才有了最根本的动力。
  很多时候,累不是因为体力不支,而是因为厌倦,是一种心理现象。有些事,你身体上很累,却乐此不疲;有些事,你没有付出多少,却难以承受,心累。
  现在家长和学校都过于功利,很多原本有乐趣的学习,被搞得很痛苦,成了孩子的恶梦、家长的负担。孩子们成天唉声叹气地学着,为一个写在纸上的分数而努力。这不是等于和上帝作对?这样的学习是不能持久的。就算家长、老师通力合作,终于逼出了100分,那也只是一种被动的、表面的成绩,是以牺牲乐趣为代价的。这个代价的严重后果也许一时表现不出来,但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它所扼杀的可能就是孩子对于学习知识、探索真理、认识世界的积极态度,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呢?
  有时候看儿子的作文,看他小小年纪就为分数而烦恼,我也觉得很沉重,而那些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充满着想象的作文,却让我看到生命力的迸发,我的心情也因此而愉悦了。

附:鲁鲁的作文

'我的烦恼'

  我想考一百

  我的烦恼有很多。
  我最大的烦恼是考试考不好,每次都考不了一百分。妈妈说我不努力,我也很沮丧,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考得那么好。妈妈对我有信心,我觉得我一定要努力,争取考到一百分。

  2004…11…25

  (三年级)

  '我的希望'

  我希望有枝神笔
  我希望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要给全家,
  画一些果树,
  种在客厅。
  妈妈再也不会因为要吃水果
  还要去超市买。
  有了这些果树,
  既能节省钱,
  又能呼吸新鲜空气。

  2005…6…24

  (三年级)

  '我的想像'

  大树和小鸟离不开
  在一座山的山顶上生长着一棵大树。白天,小鸟在大树的枝头上打闹,大树成了它们欢乐的游乐园。晚上,小鸟在大树上睡觉,枝叶挡住了风雨,大树成了它们舒适的宾馆。大树生虫了,小鸟把虫子吃光,小鸟成了大树的医生。小鸟的粪便落在大树下面的土里,成了大树丰富的营养。
  大树和小鸟谁也离不开谁。

  2004…10

  (三年级)

  '我的观察'

  蜘蛛真聪明
  在我家门前的草丛里有一只蜘蛛,这只蜘蛛行动很敏捷,力量很大。但是它的蜘蛛网却很小。
  有一次,我抓了一只蚂蚁扔到蜘蛛网上。蚂蚁被蜘蛛发现了,蜘蛛飞快地爬过去把蚂蚁吃掉了。
  还有一次,我不想去抓蚂蚁了,这时,我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拔一根草,轻轻地放在蜘蛛网上抖动。蜘蛛上当了,一下子爬出来,吓了我一跳。第二次蜘蛛没有上当,我弄了很久它都没出来。最后,我把它的网给弄坏了。过了一天,它又把网补好了。
  蜘蛛真聪明。

  2005…6…9

  (三年级)

  '我的爱好'

  我喜欢画画
  我喜欢画画,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学习画儿童画。二年级开始学国画,每次我都准时去。我经常画各种各样的物体,好玩极了。我会画火车、飞机、船、鸟、猫头鹰、天鹅、柳树、蜜蜂、仙人掌、鸡冠花、茶壶……画画给了我乐趣,也给了我自信。我还想学画更多的东西。

  2004…9…29

  (三年级)

  '我的发明'

  多功能铅笔
  我的发明是多功能铅笔,它有三种用处,比如说,你在写作业的时候忽然停电了,你就可以用笔头上面的灯照亮;比如说,考试的时候马上就要收了,可是你还没有写完,忽然你写错了,你就可以用笔中间的那个电动橡皮把它擦干净;还有,你在考试时你的笔写粗了,你就可以用笔头里面的那个刀片把笔削尖。

  2004…12…18

  (三年级)

  杀蚊玻璃
  我想创造出一种杀蚊玻璃。夏天,这种玻璃可以把5米以内的蚊子电死,而且这种电流电力很小,不会伤人,只能把昆虫电死。我觉得这种玻璃安装在1——6楼比较合适,因为蚊子一般只能飞到6楼,所以6楼以上不用安装这种玻璃。

  2005…7…12

  (四年级)

孩子可以快乐地赢

四年级刚开始上奥数时,鲁鲁经常走神,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后来刚上公共英语时,也是同样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他跟不上。孩子的接受能力如果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就会听不懂,继而烦躁、恐惧、逃避、拒绝,转而去想其他的事情,“走神”就发生了。
  听不懂,跟不上,不适应教学的方式和强度,这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
  一般学校都是大班教学,几十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状态各不相同,能力强而又态度好的学生总是只占少数,而老师要照顾的是大多数同学,其教学强度必然偏小,节奏难免松驰。
  小班的奥数和英语,也未必都是强度大的。上奥数和英语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是为了升学,有的是为了学知识,有的是随大流,有的仅仅只是为了周末有个去处……不一样的学习目的,导致不一样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便很不一样。
  同样,教小班的老师也未必都是精英,也有滥竽充数者,每个老师对课堂的影响力和把握度也是不同的。
  老师和学生目标越高、素质越好的班,教学强度就越大。一个从来没有经过高强度训练的孩子,如果突然进入这样的班,就像没有运动基础的普通人,突然进了专业运动队,很难跟上正规训练。
  人长期处于松驰状态,整个身心机能都处于比较平缓的水平,要把潜能都调动起来,必须要有一段高强度的训练。开始阶段总是很苦的,但只要坚持下来,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