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的风采-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他不涉及的作曲家的作品,这种广博的接受能力和演释能力,的确是与
卡拉扬极为相像的。此外,阿巴多还是一位著名的唱片灌录家,几十年来,
他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等
众多的世界一流交响乐团,为全球各大唱片公司录制了数量惊人的优秀唱
片,而且其中大部都有着极好的销售量,在这方面,他的成绩也是足以和卡
拉扬及伯恩斯坦相比的。

阿巴多用自己几十年的光辉业绩,向世人牢牢地树立起了一个勤奋而伟
大的艺术家形象,今天,他又成了全球最被人们所关注的超级指挥大师,既
然已经成了卡拉扬的接班人,那么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用对待卡拉扬的标准
和眼光去看待和评价他,但是,人们似乎早已在心中有了肯定的结论,那就
是阿巴多必将以更为辉煌的成功来回答世人所提出的疑问,更为肯定的是,
阿巴多今后在人们面前所树立起的形象,绝不仅仅是一个卡拉扬的化身,而
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超级阿巴多形象,让我们期待和预祝这位指挥艺术的天之

骄子,在今后的艺术之路上尽情地腾飞吧。{ewc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256_1。bmp} 


浑身都是音乐的指挥家——小泽征尔

(Ozawa Seizi,1935─。。 )


对于中国音乐爱好者来说,如果说谁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世界指挥大师的
话,那么小泽征尔的名字肯定是会排在首位的,因为这位现代指挥艺术中非
常有代表性的指挥大师,曾经在20 世纪的70 年代末期和80 年代初期,先后
四次来我国进行访问演出。当时,他那精湛而又热情洋溢的指挥艺术,曾给
“文革”之后的中国音乐舞台注入了一种新鲜的活力,对于当时与世隔绝多
年后首次打开国门的中国来说,小泽征尔是我们所接触到的第一位西方现代
指挥家,因此他那别具一格的精彩指挥艺术,便对当时的中国音乐界产生了
一种特殊的影响和作用。

小泽征尔是当今世界上极负盛名的新一代指挥大师,他的名字是与阿巴
多、马泽尔、普列文和梅塔等人经常并列在一起的,属于继老一辈大师卡拉
扬、伯恩斯坦和索尔蒂等人之后的,新崛起的伟大人物之一。另一个具有特
殊意义的方面,则是他作为亚洲人而首次成为世界一流指挥家的奇迹,这在
几百年来一直以欧美人为统治领地的世界指挥艺术上,的确是一个极其不平
凡的例子。现在,人们常将他与印度指挥家祖宾·梅塔和新加坡指挥家朱晖
一起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

小泽征尔与中国还曾有着一个重要的缘分,那就是他是一个出生在中国
的著名指挥家。他的家庭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初期便来到了中国,当时,他
的父亲小泽开作曾在长春等地当牙科医生,当“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
他们全家便搬到了沈阳,而小泽征尔就是在这段时期里出生的。 1935 年,
小泽征尔出生在中国的沈阳,在他出生后的第二年,他们便举家迁到了北京,
在这里一直居住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夕,他们全家才回了日本的东京,因
此,小泽征尔的童年一直是在中国度过的,据他本人的回忆,在上小学之前,
他的大脑中所有记忆都是对北京的印象。

小泽征尔回到日本以后,很快就开始了他的音乐学习生涯,当时正值战
争时期,家里的一切生活都很困难,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父亲为
了他的学业,仍然咬牙为他买来了一架钢琴,并将他送到了一个优秀的钢琴
教育家丰增升的门下学习。小泽征尔从小就是一个很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他
在这方面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助于他母亲的遗传和熏陶,据小泽征尔本人
回忆到,他在很小的时候,母亲便教他唱了很多的弥撒曲,稍大一点以后,
母亲又教他们几个孩子一起练习合唱,这样的一些基础而又原始的音乐教
育,无形中给小泽征尔带来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启迪,因为他在很小时就感觉
到了音乐的纯朴、安祥和优美、并因此而诱发了他那天才的音乐细胞的迅速
成长。 1951 年,小泽征尔考入了著名的桐朋学园音乐系,在这里,他开始
涉足到了指挥艺术的领域中,这段时期里,他投在了日本著名指挥教育家斋
藤秀雄的门下潜心学习。斋藤秀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家,他有着很多训
练学生的独特方法,小泽征尔在这几年的学习中,通过这些独特方法的训练,
打下了牢固的指挥专业基础,并且掌握了十分卓越的技巧,其中很多方法训
练出的结果,都使他获得了终身的收益。 195s 年,小泽征尔以优异的成绩
从桐朋学园毕业,这时,他已经是一位颇具才华的青年指挥家了。但是,拥
有更高志向的小泽征尔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希望到更广阔的领域
中去加深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他便在1959 年踏上了赴欧留学的道


路。他搭上了一艘开往法国的货轮,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奔波以后,终于
来到了音乐艺术极为发达的法国首都巴黎。来到这里以后,他到处寻找着学
习和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在一个偶然的机遇里,他获准参加了当年九月举
行的贝藏松世界指挥比赛,在这次比赛中,小泽征尔以其出色的才能和独特
的风格一举获得了冠军,并在一夜之间成了当时欧洲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
这些预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的收获,为他日后的学习和艺术活动铺平了道
路。在贝藏松比赛中拿过大奖以后,小泽征尔又在1960 年的美国伯克郡音乐
节指挥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并荣获了意义深远的库谢维茨基大奖,这次获
奖,使得他有机会成为当时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著名指挥大师查
尔斯·明希的学生。小泽征尔随明希在美国学习了半年以后,又在一次由卡
拉扬主持的国际卡拉扬指挥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次比赛实际上是卡拉扬收
学生的选拔赛,在该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人都可以成为卡拉扬的学生,那么
小泽征尔既然是冠军,就自然属于这个范围之内了,于是他便有幸留在了西
柏林,在这个伟大的指挥前辈手下进行难得的深造。 1961 年,小泽征尔又
被另一位著名指挥大师的伯恩斯坦看中,他不但将小泽征尔收为弟子,同时
还聘请他担任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至此,小泽征尔成为20 世纪中最伟
大的三位指挥大师手下的真传弟子,其幸运程度在当时的青年指挥家中简直
是不可思议的。 1962 年,小泽征尔回到了日本,担任了日本广播协会交响
乐团的指挥,但在当年年底,小泽征尔又突然辞去了该团的职务,重新回到
了美国。 1963 年,他在美国芝加哥的拉维尼亚夏季音乐节上,指挥芝加哥
交响乐团举行了音乐会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遂被邀请担任了该音乐节下一
届的音乐指导和指挥。 1965 年至1969 年,他又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交响乐
团担任了四年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 1970 年,他又担任了波士顿交响乐团
主办的伯克郡音乐节的音乐指导与指挥,他们之间的良好合作,为他三年后
担任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打下了十分良好的基础。 1970 年至1976 年,小
泽征尔一直是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他在旧金山交响
乐团工作得十分出色,1973 年还率领该团赴欧洲和前苏联进行了巡回演出,
获得了极大的世界声誉。同年,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威廉·斯坦伯格
离任,乐团的董事会立刻便想到了几年前与他们进行成功合作的小泽征尔,
于是便聘请小泽征尔担任了该团的新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而且还破天荒
地与他签定了终身指挥的合同,到了1976 年,小泽征尔辞去了旧金山交响乐
团常任指挥的职务,而专心地将自己的事业寄托在波士顿交响乐团身上了。

小泽征尔除了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终身指挥以外,还曾担任过世界上
众多的交响乐团和歌剧院的客席指挥,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交
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新日本交响乐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等,另外,
他还曾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坦格伍德音乐节等世界著名音乐节上的主要特邀
指挥和音乐指导。

小泽征尔是一位在艺术上有很高造诣的、才华横溢的指挥大师,他的身
上有着作为一名优秀指挥家所应具备的全部素质,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他具
有极其敏锐的听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高超的指挥棒技巧、丰富的音乐感
觉和果断而热情的精神。他的指挥风格非常热烈生动,其中的变化也十分的
丰富,充满着生气、激情和强烈的感染力。他是一位非常善于准确地把握和
理解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的指挥家。在排练和指挥一部作品时,他总是能够
依靠其对织体和曲式的良好感觉,做到布局清晰严谨、层次细致鲜明和主题


突出流畅。他对节奏、速度、力度及和声都有着极强的感受性和控制能力,
使音乐能够通过他的指挥和处理而极为自然和富有个性地被表现出来。他是
一位艺术情感极为丰富的指挥家,在指挥一部作品时,他非常善于体现其间
的感情变化,无论是甜静、热烈、温柔、激动、悲哀、庄严和粗犷等多种多
样的情绪,他都能够十分细微和精确地体现出其特有的分寸感。小泽征尔是
世界指挥界中出名的“大动作”指挥家,他很善于利用自己突出的形体动作
来诱发和引导乐队队员的音乐表现力,其实,他的指挥动作不仅仅是以大为
特点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动作极为生动化,因为他有时为了追求一种音响效
果,也会用微动的棒尖来提示乐队,而当音乐需要时,他又能从全身迸发出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甚至连头发都成了调动乐队队员情绪的工具。虽然他在
指挥时全身没有一个部位不参加运动,但却丝毫没有给人以故弄玄虚的不良
感觉,这是因为,他所采用的全部动作都是音乐内容所需要的,而并非为了
哗众取宠而加的生搬硬套的夸张手法,当然,他的这种风格也曾遭到过一些
评论家的非议,但从全面的角度上来看,这种突出的形体动作与音乐之间的
完美而巧妙的结合,的确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也许放
在别人的身上不合适,但在他的身上则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艺术手段。

小泽征尔是一位指挥技巧极高的指挥家,在指挥时,他的双臂运动得非
常平衡和流畅,但其中却能使人十分清晰地感觉到节奏的律动,他的这种具
有超脱意境的双臂运动,大概是从他的老师明希那里学来的,当年明希在教
他时,总是强调他要双臂放松,手要有一种飘在上面的感觉,并告诫他说,
“当你的心灵深处真正感到了音乐时,你的手也就会跟着动起来。”

小泽征尔的指挥棒技艺是精确而高超的,由于他对节奏、拍节和速度等
因素有着极好的先天感觉,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为他的指挥棒技术提供了帮
助。据小泽征尔本人回忆说,他的手上功夫的基本功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
于他在日本时的老师斋藤秀雄,这位老师曾以他那儿独创的教学方法训练出
了小泽征尔扎实的基本功,例如关于指挥棒的运动方式,他就总结出了“敲
击式”、“均衡运动式”和“直接运动式”等多种十分形象化的方法,为小
泽征尔在日后掌握出色的指挥棒技艺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帮助。小泽征尔的拍
于是非常准确的,在指挥演奏时,他经常能够以几个突然击出的强拍,将快
要脱缰奔跑掉的速度“野马”牢牢地控制住。据说他有一次与一位钢琴家合
作演出一首协奏曲,在乐曲进行中,钢琴家由于紧张的原故而逐渐越弹越快,
眼看速度就控制不住了,而这时的小泽征尔却毫无紧张的感觉,他利用乐曲
中突出的重音音符和强烈而有特点的节奏,准确地击打着节拍,首先将乐队
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然后逐渐配合着钢琴,最后,他竟用自己那绝妙的指挥
棒技巧,不动声色地将失控的钢琴家硬扳了回来,这种临危不惧,镇定自若
的大将风度,如果要是没有精湛的技巧作保证的话,恐怕是根本不可能表现
出来的。

小泽征尔是一位指挥曲目广泛的指挥大师,几十年来,他指挥的作品可
谓包罗万象,其中有着众多不同时代和不同风格的作品,但从总的方面来看,
他对于浪漫主义作品和现代主义作品有着更加出色的演释能力,在浪漫主义
作品中,他对于以柴科夫斯基为首的俄国音乐以及以柏辽兹、拉威尔为首的
法国音乐有着尤为突出的解释,例如,在指挥法国作品方面,他很早就有着
“柏辽兹作品指挥专家”的美誉。而对现代主义作品方面,他则十分擅长于
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温、奥涅格及第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等人的作品。另外,


小泽征尔也是东方音乐杰出的演释者,尤其是对于日本作曲家的作品,他的
演释是最具权威性的,在这些作曲家的作品中,他最为擅长的是武满彻、黛
敏郎和小山清茂等人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他曾广泛地在世界各地进行演
奏,并且还将其中的许多作品灌制了唱片。他在这方面的出色成绩,为在全
世界传播日本音乐艺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般人都认为,小泽征尔是一位活跃在交响乐舞台上的、善于指挥交响
乐的指挥家,而对他在歌剧方面的指挥业绩则很少有人知晓,其实,小泽征
尔是一位非常喜爱歌剧艺术和擅长指挥歌剧的指挥家,早在他年轻时期,就
曾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中指挥过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近年来,随着年龄
的不断增长,他便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歌剧指挥艺术中,1992 年,纽约大都会
歌剧院聘请他担任了该院的歌剧指挥,在这里,他将以每年上演四部新歌剧
的速度来开辟他的新的艺术天地,除此之外,他在近年来还曾率领着波士顿
交响乐团在世界各地上演了莫扎特的《克里特国王伊多梅纽斯》、理查·施
特劳斯的《莎乐美》、《埃列克特拉》、斯特拉文斯基的《俄狄浦斯王》、
《浪子的历程》、和奥涅格的《火刑堆下的贞德》等歌剧。值得一提的是,
他对于俄国和意大利歌剧,也同样有着出色的演释能力,他曾在米兰的斯卡
拉歌剧院指挥过普契尼的《托斯卡》,还曾在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指挥了柴科
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和《叶甫根尼·奥涅金》。

小泽征尔是20 世纪指挥史上的一位指挥奇才,他是那种非常善于利用自
己的技巧和风格来使乐队发挥潜力和形成辉煌音响效果的指挥家,同时,他
也是一位十分善于用自己的情感来揭示作曲家的作品内容的杰出大师。他对
待艺术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勤奋追求的刻苦精神,的确是很多人都望尘莫及
的,当人们看到站在指挥台上的,以自己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在音乐意境中的
小泽征尔时,没有人不是从心底里对他产生钦佩之情的,当他拿起指挥棒开
始指挥乐队演奏时,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和每一根神经都会被音乐所驱动,
而代之以来的便是那从他的指挥棒下流淌出的美妙而动人的音乐。还是评论
家们说得好:“小泽征尔是一位真正的、具有高雅艺术鉴赏力的艺术家,从
他的风格和特点上来看,他真不愧是一个浑身都是音乐的指挥大师。”{ewc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264_1。bmp} 


来自钟表王国的指挥大师——迪图瓦

(charles Dutoit,1936─。。 )


人们都知道,瑞士是一个清新、秀丽和富饶的中欧小国,它那早就闻名
于世的钟表工业,直到今天还是这个国家最为引人注目的突出特点。在当今
的世界上,瑞士所生产的手表几乎遍及在全球的各个角落里,而佩戴它的人
数量之多也是难以想象的,以至于现在人们一提到钟表,脑海中便会立即闪
现出瑞士这个国家的名字。当然,除钟表业以外,瑞士还有着先进的精密仪
器工业及发达的旅游业和银行业等等。另外,瑞士在音乐文化方面也是具有
世界先进水平的,它拥有着世界一流水平的罗曼德交响乐团和苏黎世交响乐
团等许多著名的演奏团体,还曾拥有过像安赛尔梅这样的伟大的老一辈指挥
大师。然而到了20 世纪的中后期,这个小小的钟表王国又向世界奉献出了一
位新一代的天才指挥家。如今,这位天才指挥家已经以他那精湛的技艺和辉
煌的业绩,在全世界赢得了十分广泛的声望,并且为他的祖国在钟表业之外
争得了极大的荣誉。这个天才指挥家的名字就是夏尔·迪图瓦。

夏尔·迪图瓦于1936 年出生在瑞士的洛桑,早年曾在瑞士的洛桑音乐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