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子弹打完,狙击手们便开始撤退,只有黄历一人在继续射击,吸引鬼子的注意,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高尾刚冲出帐篷,不知是哪个狙击手便给了他一枪,可惜打得有些偏,只射穿了他的胳膊。高尾立刻倒在了地上,挨了一枪,他还是幸运的,黄历已经看到了这个目标,只是稍晚了一点,失去了狙击的时机。

    遭到突然袭击的鬼子们在最初的慌乱过后,开始镇定下来,迅散开,卧倒寻找目标,而不是象开始时乱喊乱动。但放眼望去,四周一片白皑皑,哪里有偷袭者的影子?鬼子只好趴在雪地里机枪步枪猛烈扫射,并用掷弹筒胡乱轰炸,以试探、寻找周围的隐蔽火力点。

    要命的冷枪还是不紧不慢地响着,慢慢地削弱着鬼子的有生力量。机枪冒出的火光给了黄历很好的射击目标,而掷弹筒,还打不到他这里,对他没有什么威胁。

    依据枪声,鬼子们将火力集中向黄历这边,黄历翻身滚入凹坑,向左侧爬行了十几米后,在一棵大树底下再度露出头。纷乱的子弹将树上的积雪、枯枝不断击落而下,黄历冷静的一枪射出,机枪立刻哑巴了。

    估计着撤退的时间差不多了,黄历收起枪,慢慢爬出阵地,滚下雪坡,穿上滑雪板,疾驰而去。

    谁有准确的枪法,谁就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很多:比如苏军在芬兰就吃尽狙击手的苦头,象苏联这样一个在国际上的狠角色,和芬兰交战以前,没人会料到这种结局。但交战后,没人不会吃惊交战的结果。据说,苏联死在芬兰二十多多万人,而芬兰自己却只死了二点五万人,不是武器装备的差别,这完全是人的因素在起作用了。

    在战场上,命中率就是第一战斗力。即便是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也有很多战例说明了这个硬道理。在大别山的辽县,当几百日军展开围剿时,有个叫刘二堂的,带着几个打猎的人,当然这几个人绝对算得上是神枪手,因为他们能“每颗子弹都能消灭一个敌人”,弹无虚。结果硬是把这些日本人打退了。准确的命中率,在战斗中的威慑力是惊人的。

    毛病都是惯出来的,日本鬼子骄横,目中无人,是因为与他们作战的中**队大多素质低下。现在,他们面对着一支精兵悍将,又有一个技艺高、头脑极聪明的家伙作指挥,吃苦头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黄历等人撤走了,一名狙击手受了伤,肩膀上穿子弹穿了个洞。然而,鬼子不仅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而且心理上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寒风中瞪大眼睛严密戒备,直到天明也不曾合眼,稍有风吹草动,便是枪声大作。原来,恐惧和紧张也是能够互相传染的。

    等到伪军开上来,这些日本鬼子才如同得到了大赦一般,高度紧张的神经一下子松驰下来,有些鬼子竟然有瘫倒在地的迹象。

    大木苍野也赶到现场,他万万没想到只是一个试探性的进攻,而且派出的是皇军部队,竟然也会遭到如此沉重的打击。衣服褶皱凌乱,有的用绷带吊着臂膀,有的绑着伤口的纱布涸出铁锈色的血迹,满脸疲惫不堪和呆滞迟钝的表情,好象还带着从噩梦中惊醒的骇异,活象一群作苦役的囚犯。

    高尾的肩上绑着绷带,垂头丧气地低头站在大木的面前,等待着暴风骤雨般的耳光。没有什么可辩解的,惨败就是惨败,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护送伤员的皇军已经全军覆没。而他们连一个敌人,甚至是一具尸体也找不到,简直是无能到家了。

    出乎意料,大木苍野并没有怒如狂,而是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坐在帐篷内,沉思永久。现在,他已经可以基本确定,这支队伍就是自己的老对手,自己曾煞费苦心要与之重新较量的敌人。

    “我告诉过你,正规作战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围剿。”大木苍野低沉地说道:“你,包括很多的高级将领仍然没有这种转变思想的准备。我研究了许多游击队的战法和战例,并且搜集到了一些很有趣的书籍,现他们经常使用的战法就是诱敌深入,主动转移,变被动为主动,在总体的劣势中去制造局部优势。他们还高度的概括成口诀,叫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卑职无能,卑职所学过的军事著作中找不到这样的战法。”高尾低声说道。

    “当然找不到。”大木苍野用力地一挥手,说道:“你以为看过军事著作便能成为名将?不,能灵活善变的应用它们,才是关键。”

    “哈依!”高尾低下头,一声也不敢吭。

    “知道为什么让皇军打头阵吗?”大木苍野走到高尾近前,威严地问道。

    “因为皇军战斗力强。”高尾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只是一方面。”大木苍野摇头道:“支那人不可靠,如果派他们当前锋,得到的情况报告往往是夸大其辞的,这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和布署。而你,却并没有给我带来乐观的预期。”

    “卑职无能。”高尾羞愧的无地自容。

    大木苍野已经懒得再训斥这名头脑僵化的部下,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他慢慢地坐下来,点着根香烟,仔细思索起来。

    看来,原来想象的u字形兜剿已经无法实现,因为部队一踏进山林就很难运转,而敌人却可以在密林里对皇军和皇协军进行袭击,他们道路熟悉,行动灵便,袭扰后立即藏匿,在雪地里几乎无法追击,即使有开阔地,在追击时,往往迎面飞来一排子弹,你看到的只是一派树木和积雪。

    思索良久,大木苍野决定改变计划,变兜剿为推进,利用伪军的数量优势,以连排为单位,拉开一定的距离,象一把梳子向山里搜索前进。而皇军布署在稍后的位置,担负起支援的任务,而骑兵小队则排得更靠后,再派出几辆汽车,在沿山区的公路上形成机动防线,对可能渗透而出的敌人进行快攻击。

    这是表面上的计划,大木苍野知道这些都是虚张声势,用这些招数消灭敌人的希望不大。上千人的部队在山上搜上一个月,也可能会一无所获,给养运不进去,部队不能久居林中。即便象梳头一样把山一个个梳过去,敌匪也会利用空隙。更确切一点说,不是什么空隙,因为整个部队看起来数目不少,但也只能占领群山中很小很小的一片。敌人在一个石洞中,一片灌木丛里,便可以安全地躲过去,或是漏掉。

    大木苍野并不是浪得虚名,他还有一个杀招。他已经从伪军中挑选出熟悉山林的精壮土匪,再配上几名皇军军官和电台,另组成了一个特别混编小队,他们将秘密进山,寻找并摧毁敌人的据点和营地,并且有可能为大军指引正确的方向。

    以精兵对精兵,以小部队对小部队,以支那人对付支那人,这才是最合适的办法,也是最可能奏效的策略。对付小股敌人必须有准确的侦察,而无须用很大的兵力,但是面对大山林盲目行动是难以收效的。从战术上讲,再用大股部队对付小股的敌人,那简直是等于用拳头打跳蚤,铁锤打蚊子,费力不小,收获甚微。

    大木苍野思虑良久,又想到了一个坏招,狞笑着下了决心,大声叫过外面的参谋,开始布命令。

    …………………

    敌人声势很大,分成十几路人马,向山里推进,沿途的小村小屯全部占领,将村民打出家门,向山里驱赶,并设置警戒线,不准老百姓去投亲告友,只能向山里跑。这招很毒辣,小分队要是不管百姓,那先失去了道义,失去了民心,消息传开,造成的影响很可能使小分队无法在此地立足。要是管,粮食肯定不够用,小分队想要在深山里度过这个冬天,便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十二章 必要的狠心

    乱哄哄的近百名逃难的百姓,被小分队的士兵圈在一块避风的空地上。走乏了的人们,有的躺着,有的坐着:年轻的母亲迎着寒风掀开衣襟把**塞在孩子的嘴里;姑娘们怀里抱着臃肿的大包袱候在年老的母亲身旁;老婆子呜呜咽咽地哭着,咒骂着;男人们不时地烦躁地说着话,或者惶恐的张望着周围持枪静候命令的士兵。

    “队长,给他们点几堆火吧,冻得受不了了。”一个年轻的战士有些不忍,低声对旁边的区忠说道。

    区忠犹豫着,看了看远方,依旧没有传令兵过来,他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你去弄点柴禾吧,记住,别和他们说话,情况不明,这其中可能混着奸细。”

    年轻士兵答应一声跑走了,来回几趟抱过来几抱枯枝,在人群中点燃,让饥寒交迫的人们多少有了些温暖。

    “好汉爷,能给点热水吗?孩子病得厉害。”一个老婆婆央求道,身边是她的儿媳妇儿,脸冻得青,怀里抱着一个小孩,畏畏缩缩的低着头挪到火边。

    年轻士兵叹了口气,跑去报告区忠。过了一会儿,拿过一口锅,拎过一桶水,将锅架在火堆上,倒进去一些米,给这些百姓煮粥喝。

    “这他妈x的——”余成志忿忿地一脚踢在树上,也不理纷纷落在头上的雪,无奈地摇着头,“这个营地算废了?我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打仗就打仗,冲老百姓耍什么威风?”

    黄历也没料到鬼子竟然使出这样的招数,皱着眉头苦恼万分,这些老百姓会把小分队给活活拖死。更别说后面还有顺着他们的脚印缓缓推进的大批敌人,就算能保护他们躲避过去,可粮食呢,帮忙干活儿的没有,争食的倒是来了一大堆。况且这其中有没有敌人的奸细,谁也说不准,要一一甄别得费多少时间哪?

    见黄历不说话,余成志长长地叹了口气,试探着说道:“要不咱们也走吧,翻过山,去别的地方,把抢来的粮食和物资都给老百姓,这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即便如此,这些灾民在山里想熬过这个冬天,恐怕也很困难。”武秀兰是女人,心比较软,有些不忍地说道。

    程盈秋点了点头,望着树顶飘下的雪尘,叹息道:“这大冷的天,那些百姓可遭了罪了,日本鬼子太毒辣了。”

    “乱世人命如草芥。”黄历幽幽说道:“这些百姓啊,我们尽力帮他们一把,但却不能将此当作主要任务,否则什么也干不成了,还可能被他们拖累死。在战争年月,有时候,必要的狠心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什么叫必要的狠心?”程盈秋有些不解地问道:“你想干什么?”

    黄历有些冷酷地说道:“给他们一部分粮食和物资,再给他们武器,教会他们打枪。然后带他们去深山里的一个营地,这世道,没有什么救世主,自己不争气,活不下去,那也就怪不得别人。”

    “可你看看他们——”程盈秋指了指,有些担忧地说道:“给他们武器,能有作用吗?”

    “人逼到这份上,还要苟延残喘,不奋努力,那我们也无能为力。”黄历阴沉着脸,狠心地说道:“能拉开枪栓就能自我保护,很多人不是没体力,而是没那个胆量。再说,我们也不是不管他们了。甩开这个包袱,我们专心作战,缴获了多余的物资也会接济他们。这样总比大家在一起,都被敌人消灭好吧!”

    “道理是这样,可总是让人不好接受。”程盈秋望着黄历,软语求道:“你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没有。”黄历很干脆地摇了摇头,换了个方式劝说道:“如果敌人押着老百姓来逼我们,如果不投降就杀人,你会怎么做?好,不想投降落到鬼子的手里,也不想老百姓被杀,那就只能自己抹脖子了。”

    程盈秋苦笑了一下,默默地走开,心情虽然难受,但冷酷的现实必须面对,象黄历所说,必要的狠心必须要有。

    “那就这么定了,时间紧迫,耽搁不得。”黄历转向余成志,唇边出现了一丝暗含不露的隐忍之情,“让这些老百姓选出几个领头儿,派出一个小队,将他们送到西面那个隐秘的营地,这里的物资和西面营地的物资全部送给他们,再给他们二十条枪。我看哪,要是真争气,在山里生活倒比在外面活得自由,活得快活。”

    “好,我去说。”余成志紧了紧大衣,向着灾民的聚集处走去。

    …………………

    终于有了决定,尽管差强人意,可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这个时候,小分队的人员才现前几次战斗将敌人搜干扒净的好处。鬼子和伪军的棉大衣、棉袄、行军毯、水壶、饭盒……每一样东西对这些房屋被占,财产被抢,家什被砸,人员被杀的灾民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

    锅不够,缴获的鬼子钢盔都用上,米粥里加上切碎的干肉和盐,呼呼地冒着热气,一碗一碗地端给了灾民。吃饱,都吃饱,然后便要连夜转移,在深山老林里跋涉,要走两天才能到达那个依山傍水的小山谷,这一路上又不知要倒毙多少人。

    为了尽量不泄露机密,小分队的人马并没有都露面,只是由区忠小队负责这些琐碎杂事。他们还有护送的任务,去的时候度很慢,回来的时候,有雪橇,又能滑雪,应该不到一天便能返回。

    “真不是个爷们!”余成志回到了山洞里,边走边生气地说道:“鬼子都把他们逼到这份上了,还能咋着,却连枪都不敢拿。还不如那个小媳妇儿,人家主动管我要枪,说是要替男人报仇。”

    黄历将目光从地图上挪开,有些怅然地一笑,说道:“别为那些小事生气了,怎么样,都安排好了?”

    余成志点了点头,一屁股坐在黄历对面,说道:“有几个人要入伙,我没同意,补充人员的事情,等敌人退下去再说吧!”

    黄历点了点头,带着不明底细的新兵行军打仗,本身就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确实很不适宜。

 第二十三章 发火

    黄历还在思考着灾民事件有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鬼子是否还在背后有着其它的阴谋诡计。在灾民中安插奸细,跟踪灾民脚印,与小分队争抢粮食……这些是能够想到,并且作出预防措施的。是不是仅此而已,黄历不敢确定,但以后的行动要更加小心了。

    这时,区忠也走了进来,坐下后,对黄历和余成志说道:“我向几个领头儿的询问过了,灾民中没有陌生的来路不明的家伙。但也不敢说就安全无事,我要是鬼子,也不会那么蠢,硬往里安插生人。反倒是收买一些汉奸更简单,还不容易被现。”

    “所以你们要加倍小心。”黄历叮嘱道:“枪下去了,子弹到了地方再给他们,免得出现意外。另外,不要和灾民混杂在一起走,回来的时候也别走原路,我们另定个会合地点。”

    “嗯,我会加倍小心的。”区忠点了点头,有些遗憾地说道:“这一下子可好,咱们预想的计划可被打乱了。”

    “我倒是不太担心计划的问题,只是觉得要提防鬼子,他们是不是还有阴谋?”黄历谨慎地说道:“千万不要把敌人想得太蠢,那也是侮辱我们的智慧。”

    余成志和区忠对视了一眼,都有些狐疑不定,余成志试探着问道:“鬼子还能有什么阴谋?老三,你说说你的想法。”

    “说不好,总感觉不踏实。”黄历摇了摇头,说道:“把老百姓送走,我们连夜转移,谨慎无大错。”

    “嗯,反正这个营地也暴露了,我们想不走也不行了。”区忠无奈地叹了口气。

    正说着,程盈秋走了进来,她的心情看来不太好,坐在火边烤着手,闷闷地说道:“那些老百姓真可怜,特别是小孩子,还没断奶便跟着大人无家可归。”

    “你们露面儿了?”黄历的眉毛皱了起来,不悦地问道。

    “听战士说,有个孩子病得厉害,我和金秀下去送了点药。”程盈秋低着头,没看见黄历的脸色,不以为意地回答道。

    “有病啊!”黄历本来就很郁闷,终于忍不住火了,惹得几个人都愕然地望着他。

    “滥什么善心,送药非得你们去?怕别人不知道是你做的好事?你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这个部队看来是真容不下你了,你马上收拾行李,跟着老百姓一起到山沟里,好好地照顾他们,多伟大,多有意义的事情,你怎么能不去做呢?好,好啊,我现在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玩艺儿,还大言不惭地当什么指挥官,原来下的命令连狗屁都不如。”黄历毫不留情地斥责道,虽然没有什么脏字,但冷嘲热讽更让人受不了。

    程盈秋脸色通红,紧咬住下唇,她只是一时冲动,但也确实没把黄历下的命令当回事,此时遭到披头盖脸一阵猛批,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老三,老三,盈秋只是一时心软,忘了你说的话,说两句就行了。”余成志赶忙劝解道。

    “是啊,是啊,怎么说也不算大事,好了,消消气。”区忠也上前帮着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