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丽也长长地叹了口气,这船便是黄历通过她搞到的那艘,在美国注册的“泰丽号”,因为是她经手办理的,她自鸣得意地将此船作名,没想到现在“泰丽”载着泰丽,正向她不知道的地方航行。

    “这是往哪去呀?”泰丽在黄历拿过的椅子上坐下,有气无力地说道。

    “婆罗洲,一个很不错的地方。”黄历点燃了一根香烟,目光投向远方,那是他要开始新的生活的地方,憧憬,忐忑,他的心情并不平静。

    “荷兰属地。”泰丽嘀咕了一句,然后是久久的沉默,半晌才幽幽问道:“去那里干什么,你别以为你的举动我一点都不知道。”

    “开始新的生活。”黄历吐出一口烟雾,笑道:“对我是如此,希望对你也是一样。”

    “你是去杀人?嗯,不太可能。”泰丽说完又轻轻摇头加以否定,“你把老婆提前送走,我记得也是婆罗洲,看来是真想在那里定居了。为什么不去菲律宾,那里更加安全。”

    黄历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过于自信的美国佬,就要遭到沉重一击,让那高傲的头脑冷静下来。

    “日本鬼子”——一麦克阿瑟是这样叫敌人的,别人则叫他们“日本佬”,或许是英美历史上最为估计不足的步兵了。一个日本兵,看上去活象用牛皮纸胡乱卷

    起来的包裹,又脏又绉,随时有可能散开来。他们的绑腿不整,军衣肥大,裤简宽松,罗困腿短得可笑。这样一个形象使人产生错觉,而错觉一旦形成就不易消除。即使在珍珠港遭受毁灭性打击之后,海军上将威廉?F?哈尔西还预言说,1943年就可以打垮日本。在美国国内,自动电唱机也聒噪地唱着“再见了,妈妈,我要出去横滨了”“我要去揍一下肮脏的日本小鬼。”

    直到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攻势,以及英美的接连惨败,才使美国人开始重视这场突然袭来的战争。6军部长史汀生告诫全国说:“我们最后总会战胜日本人的。但不要戴着玫瑰色眼镜来看这场战争。有的报导说日本军队训练差劲,装备低劣。但冷酷的事实表明,他们作战有经验,装备又好,他们身体粗壮,性格强悍,训练有素。”从前认为一个年壮力强的美国人可以打垮十个东方人,现在这种神话已被粉碎了。起码华盛顿已经大受震动,认识到美国自从南北战争以来,局面从未有现在这样严峻。

    随后美国人又开始过于悲观起来,华盛顿有些战略家甚至认为,打败日本可能要十年。过去认为太平洋大西洋是天然屏障,现在似乎并不是那么不可逾越了。美国人就是这样忽冷忽热,容易在两个极端来回跳窜。

    “看表情就知道你对我的话不以为然。”泰丽微微皱了皱眉,说道:“任何一个美国人都能告诉你,美国从1775年以来每战必胜,还从来没有输过。现在美日关系是有些紧张,但最后日本人是会在谈判中屈服,而不会冒犯强大的美国。”

    “我要告诉你,日本人从1598年以来就没有输过。而且,不能用常理来揣摸日本人的心态。”黄历微笑着说道:“好了,现在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吹吹海风,看看景色才是合适的事情。”

    泰丽歪脑袋看着黄历,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我有点明白你为什么要把我弄到船上,到婆罗洲去了。你认为日美要开战,上海的租界和象征性的驻兵无法保护我的安全。”

    “小脑袋瓜儿挺好使的呢”黄历半真半假地赞了一句,说道:“走吧,该吃晚饭了,你不饿啊”

    泰丽对黄历顾左右而言他有些不满,但形势比人强,她上了贼船,也只能委曲求全了。

    “哎哟,还晕,你得扶着我。”泰丽刚站起来,便按着脑袋直摇晃,黄历只好上前搀扶。

    “嘿,你还真沉哪”黄历呲牙咧嘴,而把身体几乎全靠在黄历手臂上的泰丽则暗暗坏笑。

    ………………。。。

    更多到,地址

 第四卷 血战南洋第二章剧变

    胜利是给有准备的人的礼物,虽然黄历等人协办进行的准备还没有收到礼物,但已经为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从烟台,从上海,不少于五百人的大6移民66续续来到了婆罗洲,这对有一技之长,又渴望远离日本人恐怖统治的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当然的选择。尽管他们不知道,战争还会追随而来,但并不妨碍他们对于设在婆罗洲的公司招募人员的广告反应热烈。

    除了这些技术人才,黄历最可依靠的还是一百多名在大6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士兵,分期少量到达的他们,在沈栋、钟可萍等的安排下,在丛林深处的果园和矿山中进行了长时间的适应性训练。一些人还在当地华人向导的带领下对婆罗洲的山脉、丛林、河流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勘测和探寻,一份比较详尽的地图便是以后作战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料。

    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无数人的努力。就是泰丽,也是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套电台广播设备从美国被偷运而来,运入了山里一座废弃的矿洞,已经调试完毕,可以随时开机广播。几台机床静静地躺在公司罐头厂的仓库里,一旦运转,生产的可不是罐头盒那种低级产品。药品被少量的不断地囤积,两年时间里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量。印刷机、纸张、油墨、粮食、布匹……象所有希望战争财的公司一样,物资在购买后,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在婆罗洲的公司仓库被封存隐藏起来,一小部分则为了掩人耳目,被转手卖掉。

    除了少数几个人知道这家表面繁荣的公司买进卖出,资金却始终没有太大的增长,金钱都变成了实物,静静地等着被使用的那一天。

    钟可萍依靠着自己生在南洋的优势,劝动了侨领林家盛,由小到大,展了一个社团组织,名义上是抵制日货、支援内地抗战的组织,并挂靠于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两年的时间里,这个社团联络了爪哇和婆罗洲,甚至新加坡的相当多的华侨青年,以支持祖国抗战为名,组织了不少热血青年接受初步的军事训练,这些经受过西化教育的精英将成为日后民族运动的中坚力量。

    黄历率领着最后一批人员的到来,预示着大计划的展开进入了倒计时。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摆在了面前,那就是进行战斗所必不可少的武器弹药。

    为了不引起殖民当局的注意,也为了避免移民及船只航行的麻烦,黄历始终没有把武器弹药作为偷运和囤积的主要对象。尽管很多人不解,但安全措施是必要的,在萌芽阶段便被扼杀,这是谁也无法接受的事实。所以,黄历等人一到达,在第一次会议的时候,这个问题便被提了出来。

    参与这个计划的中坚,沈栋、武秀兰、钟可萍、区忠等人,基本上都算是黄历的手下。而凌雪和慕容辰等人,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也逐渐在信服黄历。所以,会议一开,黄历便俨然成了主席。

    “殖民当局对武器的控制很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黄历对此并不象很多人那样忧心忡忡,反而很轻松地说道:“以前为了计划的顺利进行,我们没有冒那个风险。此次随船偷运而来的,也不过是百十条枪。不过大家不用太担心,怎么也不会让大家赤手空拳去战斗拼杀,办法已经有了,但现在还不便公布。我们还是先讨论其他的问题吧”

    “这是爪哇和坤甸、三等地一些华人的名单资料,虽然还是不全,但我们已经尽力了。”钟可萍有些抱歉地说道。

    黄历看过,点了点头,礼貌地转给凌雪和慕容辰面前,微笑着说道:“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感到惊讶和振奋。现在该是真正拉开大幕的时候了,可萍,你联络各地的负责人,让他们做好准备。另外,便是船只的问题,公司在婆罗洲还能不能再弄一些,机动船没有,大点的帆船也行。我和阿雪,还有慕容,这回带了些资金。”

    “可以再想想办法,这件事情交给我和秀兰吧”沈栋名义上已经是公司的总经理,熟识了不少华侨。

    黄历拿出在早已拟定好的计划文件,说道:“来,大家都看一下,多提意见,将其完善改进。一人智短,众人智长,这可是关系重大的事情,不能马虎,也不用给我面子。”

    ………………

    “我们谨庄严宣誓:即使成功远在天边,道路崎岖多变,我也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即使失败就在眼前,我也要坚守信念,矢志不移……为了华人的平等权利,为了让后世不受压迫,享受民主和自由的阳光,我自愿承担这项义务,毫无保留,不畏牺牲,为执行我即将承担的任务而鞠躬尽瘁。”

    黄历放下了拳头,和慕容辰、钟可萍等九人热烈握手,相互勉励,大家都被这庄严的宣誓和铿锵的誓词弄得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的人甚至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是一个要载入史册的时刻,华人民族自由党宣告成立。一个只有九人的小团体,从此将迈向艰辛奋斗的道路,为了理想,为了千千万万的海外华人的幸福,他们将改变历史,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自立的大潮。

    入党誓言是模糊的,并没有鲜明地提出反殖民统治、独立建国的主张,但其中蕴含的意味却可以无限延伸。平等权利、不受压迫、享受自由和民主…这些字眼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马上改成明确而激昂,令人震惊的口号。

    接下来的会议主要便是封官,黄历毫无疑问地当选为自由党总书记,并兼军事总指挥;慕容辰、凌雪、钟可萍等负责党务和财务,沈栋、武秀兰等负责政务;区忠等则负责军事。每个人头上都顶着这部长,那部长的头衔,但现在还只是光杆司令。

    建党九人团,在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虽然有人最后没有看到努力后的成功之日,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载入了史册,人们将永远缅怀这些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为了一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为了一个造福别人的理想,不惜撒洒热血,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日本和英美必有一战,南洋当其冲,而且开战初期英、美必遭惨败。在黄历的设想中,那个时候便是大家奋起而战的时候,看看八路军,从抗日初期的三个师,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便展到了三十多万。跟他们所做的一样,黄历等人就是要在鬼子肆虐南洋的时候,扯起抗日的大旗,放手动华人,等到日本人日薄西山的时候,他们便要成展出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然后,依据战后剧变的国际形势,适时再扯起反殖民的大旗,争取民族独立或民族自治。而这一切,都必须以实力为后盾,战斗要付出牺牲,同样,战斗也将凝聚华人的意志,锻炼华人的精神。

    战争,从来就是考验综合实力的过程。政治、经济、军事,一样也疏忽不得,一样也不能抛下不顾。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句话真是千真万确。军队能够越战越强,这与内政是息息相关的。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能够让士兵适当休整;有相对充足的后勤体系,能够让士兵吃饱穿暖;有相对宽松的赋税政策,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让士兵无后顾之忧。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复杂的环环相扣的过程。走马观花,看到的只是个皮毛,却领悟不到其中的精髓。

    接下来的日子里,黄历带着整个团体开始了紧张的最后布署和准备,并且开始了经济、政务方面的学习,研究着根据地建立、展、壮大的各种方法。

    人不多,但每个人都年轻、充满活力和梦想,每个人都热血、不畏艰难和困苦,每个人都执着、忠诚勇敢而不怕牺牲。他们时分时合,紧张地忙碌,还时常聚在一起讨论,交换心得和意见,并就一些问题进行提问和交流。

    ………………

    紧张忙碌的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多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就在泰丽心急难耐,几次三番来找黄历,要他兑现承诺,亲自送她回上海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了。

    盘旋几千英尺上升到晴朗的珍珠港上空的巨大黑色烟幕,象征着日本人的胜利和美国人的悲剧。但死亡和毁坏才刚刚开始,太平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战场。

    “昨天,1941年12月7日,这是个叫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可耻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田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突如其来但蓄谋已久的袭击。美国本来是和日本和平相处的,而且由于日本的要求,当时仍与日本政府、日本天皇进行着谈判,希望能维持和平……”

    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公告令泰丽目瞪口呆,她低下了头,双手相握在胸前,闭上了眼睛,低声唱起了《上帝保佑美利坚》。

    黄历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转身大步而出,现在,是开始行动的时候了。。。。

    更多到,地址

 第三章星洲华人

    美日两国在三十年来一直在走向冲突,由于美国错误地相信英美在远东的威慑战略,因而使这场冲突不可避免。而开战初期,指挥的失误和情报的失误使美国措手不及。

    使人心灰意冷的失败消息象潮水般涌向白宫,又散播到世界各地,失败的气氛笼罩着华盛顿和伦敦,东京却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每取得一次新的胜利,市民们就排着长队,挥动着旗子,踏着冬雪,来到皇宫前举行庆祝大会。

    大东亚共荣圈正在异常迅地确立,似乎显示了帝**事力量的不可战胜。他们狂飚似的武力征服,为日本赢得了一个广袤的帝国。这个帝国有着丰富的食粮、原料和潜在的市场。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稻米生产,地球上多半的天然橡胶,四分之三的锡矿和很大一部分不可缺少的石油资源,现在可以用来满足日本工业和这个工业为之服务的战争机器的贪婪胃口。

    1941年12月8日,日军开始向新加坡投弹轰炸。随后,英国的“威尔斯亲王”号和“反击”号被击沉,打破了新加坡“永不会失陷”的神话。

    12月11日,山下奉文率军在马来半岛起了猛烈进攻。防守马来亚的霹雳河防线顷刻崩解,英印军队仓皇奔逃,日本步兵使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紧追不舍。多数人骑着自行车,又说又笑,象去看足球比赛。数以百计的车轮卡咯作响,汇成一股嘈杂的声音,溃逃的英印军队惊恐万状,以为是坦克在追赶他们。枪支弹药和装备又一次落入日军手中。山下奉文现在有把握地命令手下的军官,依靠敌人的给养,穷追猛打,毫不放松。

    12月14日,香港总督号召驻军英勇抵抗,“为英王和英帝国坚守这座城市”,但抵抗是毫无希望的,日军已经突破了“酒徒”防线,分割英军的阵地。

    12月22日,日军在威克岛登6。

    12月23日,麦克阿瑟登上“唐埃斯塔班号”轮船,渡过海峡,来到蝌蚪形的雷吉多尔岛,这座岛屿扼守着马尼拉湾的门户。此时,乘客的绝望心情和马尼拉湾一片银色月光的美景形成尖锐对比。

    上帝没有保佑美利坚,至少在今年的圣诞节前后没有。

    1941年12月3o日,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会成立,主席陈Jg,下分设总务、财政、劝募、调查、宣传等部,选举各部委员多人。12月31日,总会委员举行第一次会议,分配工作,推定重要职员若干。

    英政府已经意识到新加坡恐怕难保,便想利用占新人口大多数的华侨力量,再做最后的挣扎。于是,英政府除大赦政治犯外,试图让华侨社会自己团结起来抗日,以助英政府。

    而当时,被众华侨公认的侨领陈Jg德高望重,只有他可召集、凝聚人心,完成此任务。于是,英方派人想方设法使陈答应。在种种原因下,陈只好同意担此主席之职,尽力完成好英政府所托三项任务。但“所有工作,余只限定介绍游击队员与政府而已,其他概辞绝也。”对于危急的局势,陈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不想成为英政府的帮凶,而后贻害华侨。

    在微微的细雨中,忙碌了一天的陈Jg回到了住处,疲惫不堪地坐在沙上,自己问自己:“马来亚行将全部沦陷,只隔着一道柔佛海峡,新加坡能守得住吗?”

    回来的路上,他看到的是一副混乱的形势,这让他更认识到所临危险的程度。越来越频繁的空袭引起了几场大火,而由于没有防空洞,生命的伤亡也是惨重的。城外的沟渠成了扒满苍蝇的尸体的墓穴,衣衫褴褛的逃兵在街上逛荡,洗劫炸塌的房屋,眼看就要成为难民的队伍在码头排成了长蛇阵……

    “先生,劳工部林主任来了。”佣人阿满走了进来。

    心思沉重,话说得也很简短。

    不大一会儿,抗敌动员总会劳工部林谋盛主任带着一男一女两个青年走了进来。林谋盛先后经营砖瓦厂、饼干厂等企业,与兄弟和谐协力,事业得到顺利展,他本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