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漠风暴-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筒里传来了布什总统的声音。布什说,他已决定从巴格达时间凌晨3时开始正式使用武力。密特朗同意了。法国总统用极低沉极苦涩的语调说:“为了避免这场大战,我已经使尽所有的气力了!”事后,密特朗回忆当时的情景曾这样说道:“那真是一个极恐怖极可怕的决定啊!”那天晚上,总统全家人正在举行战争爆发前的“最后的晚餐”,餐桌上有两位特别亲密的客人——妙语连珠不拘小节平易近人而没有丝毫官僚气的法国艺术家、文化部长贾克让夫妇——此刻,在地球的另一隅,乔治·布什总统则把他的神父召来同他在一起。也许,布什并不相信什么主的力量,而是要借主来安抚他极度紧张和极度疲惫的灵魂,从中寻求一种精神依托罢了!   
  国务卿贝克则忙着给沙特阿拉伯驻华盛顿大使班达尔·本·苏丹亲王打电话,要求他立即到国务院来。贝克在会见这位沙特阿拉伯的使节时说道:“战争即将爆发,特此通知您。”随后,贝克接通了苏联新任外交部长别斯梅尔特内赫的电话,对方转达了戈尔巴乔夫总统的口信说:“建议布什总统再努努力,可以通过和萨达姆·侯赛因接触,直接听听他从科威特撤军的说法。”贝克很客气地告知苏联外长,苏联以前曾数次试过这种办法,现在太晚了。接下来,贝克在他的办公室又召见了以色列大使扎尔曼·谢瓦尔,通知他即将对伊拉克发动进攻。贝克明白无误地指出:美国首先要摧毁的目标包括位于伊拉克西部能够轻易打到以色列的“飞毛腿——B”式导弹发射场。   
  随着攻击时间一秒一秒的逼近,布什总统突然感受到了来自军事和政治两方面的巨大压力。60年代中期,美国曾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历时达10年之久,虽然日夜出动“B52”战略轰炸机,以及北部湾第七舰队的空军、巨炮、直升机,最后还不惜启动了红外线自动瞄准追综导弹,结果还是总计损失了2257架飞机,最终使58151名美国军人丧生—那一拨拨空运回国的白色塑料尸袋,仍然是今日许多美国人可怕的梦魇——其创痛既深且巨啊!当然,布什曾一再向国人申明:伊拉克不会是另一个越南,沙漠战也不同于丛林战。美国军队再也不会“在一只手不能自由行动的情况下去作战”了。美一欧联军完全可能凭借强大的海、空优势和现代化军事技术装备,对一览无余的沙漠地上的敌方军事目标进行最有力的毁灭性打击,尔后才驱动地面坦克群、装甲车队猛虎扑食似地进攻,最终得以将伊拉克军队彻底赶出科威特。但布什心中明白,战争必须争取速战速决,迅速取胜。同时,对于特别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的美国和西方社会,如何将盟军的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也至为关键。然而,谈何容易!在一片640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大约如马萨诸塞州大小),双方集结的军队却超过了100万;另有15000辆装甲车,4000门大炮,1500架作战飞机。伊拉克军队还精心构筑了2至4米的砂袋墙,再以深6米、宽18米的防坦克壕沟,进而以铁丝网和3至4公里的地雷带层层设防,关键时刻萨达姆还准备往壕沟灌油点火,借以形成一道浓烟与烈火交织的巨大阻隔屏障!   
  此次海湾大战的高密度,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过的。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遍布整个欧洲大陆、亚洲大陆和广阔无垠的太平洋海域。50年代的朝鲜战争,战场也有22万平方公里,它要比科威特(面积1.78万平方公里)大12.4倍。60年代的越南战争,战场在33万平方公里的丛林山地展开,也要比科威特的面积大上17倍。因之,将要在一个密度如此之高和布防如此凶险的狭小地带展开地面战争——最终伤亡知多少?只能是一个谜!   
  摆在布什面前的另一个棘手问题是:军费开支浩大!自从美国政府实施“沙漠盾牌”行动计划以来,6个月已耗资近300亿美元。根据国会预算局的专家们测算,同伊拉克的战争正式打响之后,每天需耗资10亿—20亿美元;整个“沙漠风暴”行动计划的开支估计高达280亿——860亿美元。测算是假定战争将持续1—3个月,美军伤亡人数为4.5万人,损失900辆坦克和600架作战飞机这一战局设想基础之上的。前线战斗机、主战坦克和直升机这样一些高技术装备的被毁是国会预算局报告中所列的最大一项开支:空军和海军的作战飞机平均每一架价值2500万美元,空战中使用的空对空导弹平均每一枚价值10万—50万美元,主战坦克平均每一辆价值300万美元等等。浩大的一笔军费开支,虽然有盟国以及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日本、德国等富有国家共同承担——但一旦战争久拖不决,伤亡名单排列越来越长,代价出奇地高昂,导致国内及全世界的反战情绪一波波高涨——届时,布什政府将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此时,布什突然想起越南战争结束后五角大楼的一句名言:“如果战争在政治上是重要的,那么它在军事上就会是不重要的。”美国总统不能不感到他在走一着而又不得不走的险棋!   
  萨达姆·侯赛因深知布什想打一场“第三次世界大战”——现代化立体战争;他则极力准备打一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地面常规战争。战争的一般规律告知人们,处于进攻一方的兵力至少必须高出处于防守一方的兵力的23倍,方才拥有取胜的优势。显然,布什没有这方面的优势。而他萨达姆麾下则统率着100万训练有素的大军,经过8年两伊战争的血与火的洗礼,沙漠实战经验丰富,号称是世界上第四强大的军队,而且占有天时和地理之便。所以,萨达姆·侯赛因寄希望于隐蔽不出坚守阵地,寄希望于战争久拖不决,寄希望于地面交战短兵相接的最后较量。   
  萨达姆总统渴望把美国拖入一场代价巨大的地面战,布什总统则发誓不采取为时过早的地面行动!   
  海湾战争爆发的第一天,美一欧联军共出动了1300架次飞机,分两轮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军事目标进行连续轰炸。美国军方曾对空袭战果作出相当乐观的评估:至少摧毁了伊拉克80%以上的军事设施。法国军方的评估则趋于保守:至多摧毁了伊拉克50%的军事设施。第一天的整个空袭行动,美国仅损失一架A—6“入侵者”式战斗机、英国损失两架“旋风”式战斗机,法国的4架“美洲虎”作战飞机虽被伊拉克地面部队的加农炮和高射机枪击中受伤,但也已全部飞返基地。似乎是:战果辉煌,损失微小。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在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总的看法是:我们在战术上达到了高度的奇袭效果。”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上将则对初步的战况表示“非常、非常令人鼓舞”。布什总统也说,我相信美国和盟国的男女军人们会“迅速地返回家乡”。   
  一夜之间,美国国会所有共和党、民主党的议员们似乎也忘却了党派、政见之争,突然空前团结一致起来,昔日国会山庄唇枪舌剑的争辩已化为乌有,结果参议院以98票赞成、0票反对,众议院以399票赞成、6票反对,6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一项支持布什总统实施“沙漠风暴”行动的决议案。美国民众对布什总统海湾政策的支持率也上升到83%。   
  然而,所有因第一天对伊拉克发动的空中攻势造成的一种欣慰情绪,都被飞落在特拉维夫的“飞毛腿”导弹爆炸声所击破了。   
  怎么回事?   
  美—欧联军方面很快发觉,空袭轰炸虽然摧毁了伊拉克的大部分固定的“飞毛腿”导弹发射基地,但尚有30多个流动型装置却在继续不断地发射导弹,多国部队立即出动侦察机苦苦搜寻却收效甚微;于是人们纷纷发出疑问,伊拉克到底还拥有多少枚导弹?伊拉克总共从世界各国购进了2000枚导弹,海湾战争爆发前,据欧洲军界分析的情报表明,伊拉克至少还拥有800—1000枚导弹,苏联的卫星情报则证实了一则更可怕的战况:美军的轰炸目标80%是模拟的、假的,美国国防部经过对战前卫星拍摄的目标照片和地毯式空袭中对进攻目标所拍摄的红外线照片进行技术处理,在不同角度的光谱显示下,也很快发现美军轰炸的目标不少是伪装的、木头制的,或者是塑料的、橡皮的,至多也不过是陈旧的,或者已被淘汰的、废弃不用的设施。军事观察家们还指出,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在全国建造了不计其数的坚固的巨型地下掩体——一切均表明,伊拉克还拥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在被占领的科威特境内和周围的54.5万人的军队基本上完整无损,它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也是如此。萨达姆·侯赛因费时10年苦心营构起来的庞大的战争武器库,确实不可小觑!   
  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事实是:法国、英国、苏联等都曾不同程度地装备过伊拉克的武器库;到头来,却教自己吃了苦头。   
  海湾战争似乎成了“导弹战”。   
  “飞毛腿”导弹是60年代由苏联装备的简易惯性制导导弹。导弹直径为0.88米,长度为11.16米,战斗部重量1000公斤,射程达300公里。伊拉克经过改制,不惜以减小弹头威力和降低目标命中率为代价,使导弹射程达到了600公里,即可直接从伊拉克发射到以色列(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距离伊拉克西部约500公里)。萨达姆·侯赛因时不时往沙特阿拉伯或以色列发射几枚“飞毛腿”导弹,虽然绝大多数导弹均为美国的“爱国者”导弹所拦截,实际上构不成多大威胁;但却分明表示了萨达姆总统对布什总统的嘲讽和对以色列神经的刺激。   
  乔治·布什总统最为担忧的是以色列最终会被萨达姆拖入海湾战争的旋涡之中。   
  中东地区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地。由于宗教、文化、历史的原因,曾聚居在巴勒斯坦地区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自公元前1世纪因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两次野蛮入侵而被赶出家园之后,便一直流移于世界各地,欧洲、北非。甚至亚洲(包括中国的开封等地)。(圣经》福音书载,犹太原系耶稣的12门徒之一,后因30块银币的诱惑而不惜将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权者,并亲自为拘捕耶稣的人带路,“犹大”从此落下一个永远抹不去的叛徒的骂名——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就是生动地描述这一个故事的。其实,犹太人民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聪慧的民族,马克思、爱因斯坦等许多改写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都出自这一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被德国法西斯残杀了600多万人。目前,全世界的犹太人约有1500万人,以美国(600万)、以色列(310万)和苏联(210万)为最多。   
  1947年11月四日,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阿拉伯人国家和犹太人国家。次年(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在西南亚的巴勒斯坦地区。西临地中海沿岸的狭长平原上正式立国——建立起“以色列国”。然而,在犹太人宣布建国8个小时之后,巴勒斯坦人即组织阿拉伯联军发动了一场进攻,企图一举摧毁这个刚刚诞生的犹太人的新国家——从此种下了一直延续至今的阿以冲突的祸根!   
  “以色列”,Yisyaei,系希伯来文,在《圣经》故事中原是犹太人的第三代祖先的名字。据《创世纪》记载,原名雅各,因与天使角力得胜,由天使改名为以色列,意即“与神角力”。故而犹太人又称作以色列人。按照联合国的决议规定,以色列国土面积应为1.4万平方公里,但以色列建国之后,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战争频频,不断扩充其疆土。规模较大的就包括有:1948年、1956年。1967年和1973年等4次中东战争。1948年,阿以战争之后的以色列疆界,就大大地超越了联合国方案中所规定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分治的界线。以色列人还吞并了耶路撒冷东部地区计6700平方公里土地。1967年以后,以色列又陆续占领了属于埃及的西奈半岛、属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属于巴勒斯坦的约旦河以西地区以及加沙走廊,共计又占领了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78年,为了打击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以色列进占黎巴嫩南部地区,然后拒绝撤走。4年之后,以色列再度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对贝鲁特西区实施强度轰炸长达3个月之久,终于赶走了驻扎在那里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摧毁了他们的军事设施。从此,以色列长期占领黎巴嫩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在所有这些占领地中,以色列只与埃及签订了“和平条约”并把西奈半岛归还给了埃及;对其他占领地,则以保护其公民不受恐怖组织的侵犯和国家安全防务需要为借口而拒不归还。现今,以色列实际控制的国上面积约8.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联合国决议所规定的国土面积的6倍;人口约355万,其中犹太人310万,阿拉伯人45万。另一方面,以色列有计划地向东耶路撒冷城和约旦河以西地区及加沙走廊大量移民,并建立起住宅区。至1989年底,这两个巴勒斯坦区域的犹太移民已分别达到10万人和7万人。   
  长期以来,阿拉伯各国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一直为收复失地而进行着斗争,阿拉伯国家联盟组织还制定专门协议,规定用石油收入的一部分来援助巴勒斯坦人。联合国也作出过要求以色列撤离它所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和撤出新设置的移民点的一系列决议,但是,它们从来没有得到真正执行。一个新的更为严重的情况是:自从苏联对犹太人移民开禁以来,苏籍犹太人大量涌入以色列;1991年初以来,移民数目已超过10万人,而以色列则计划吸收200万至300万的苏联犹太移民。   
  此外,黎巴嫩内战也是阿、以冲突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黎巴嫩是一个多宗教、多教派的国家,当被以色列人驱逐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转移到黎巴嫩境内时,当地的伊斯兰教教徒对他们的狂热支持加剧了黎巴嫩国内的教派矛盾。在政治上占据统冶地位的基督教徒,为了保持原有的优势,便召唤叙利亚军队入境,以打击巴勒斯坦人和国内的伊斯兰教徒势力。从1976年至1990年,黎巴嫩各派力量打了整整15年的内战,使曾经被世人誉为。东方瑞士”的这个国家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南北国土上分别驻扎着以色列和叙利亚的军队,可谓“国将不国”!可是,当海湾危机爆发时,叙利亚却破天荒地成了美国的盟友。   
  1981年6月,以色列突然出动了远程轰炸机,一举炸毁伊拉克的核子反应堆研制设施,与伊拉克结下不共戴天之仇。以色列遂成为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宿敌——整个中近东地区也成了一个一点就爆的火药库!   
  由于“与神角力”的以色列人的多次攻击和驱赶,一百多万巴勒斯坦人遭遇到了如同犹太人长达2000年的流亡生活一样的命运。这些巴勒斯坦人,今天分布在阿拉伯、北非各国,但大部分集中在与以色列接壤的约旦王国。大约相当于中国面积的百分之一的小国约旦,位于以色列和伊拉克两个军事强国之间,所以在北非战争期间,约旦必须小心翼翼,谨慎提防,以求在钢丝绳上维持平衡;但在海湾战争打响之后,居住在约旦的一百多万巴勒斯坦人,正表现出一边倒的倾向——巴勒斯坦人日益感到与萨达姆·侯赛因的事业共命运!   
  正是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之下,陷于绝望之中的很大部分阿拉伯人,把萨达姆·侯赛因看作敢于抗拒美国与西方的所谓英雄。   
  头脑精明的萨达姆·侯赛因自占领科威特之后,一直不断地亮出巴勒斯坦问题这张牌。萨达姆懂得要把阿拉伯人的这种情绪变作自己的资本,慨然许诺要消灭以色列和解放巴勒斯坦。萨达姆·侯赛因一再宣称“无法限定战争舞台的大小、战争时间的长短”,号召阿拉伯兄弟联合起来发动一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圣战”,以打败“异教徒和他们的盟友”;并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飞毛腿”制导导弹袭击以色列,进行挑衅——其企图就是要将此次非参战国的以色列拖入战争,从而将整个国际社会反对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侵略的战争,扩大、转化为一个西方社会反对阿拉伯世界或基督犹太教世界反对伊斯兰教世界的战争——一些穆斯林和阿拉伯国家之所以支持萨达姆·侯赛因,正如他们所说的:“我们虽然不喜欢那个歌手,但喜欢他唱的歌!”   
  乔治·布什总统也明白得很:目前,在阿拉伯人的心目中,他尚在扮演这样一种角色——帮助一个被欺负的弱小的阿拉伯兄弟(科威特),去打击另一个欺负人的好战的阿拉伯兄弟(伊拉克)——所以他尚能获得诸如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布什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