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占领凉州地区。11日,中共中央决定:河西部队称西路军,成立以陈昌浩为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的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统一指挥该部的行动。此后,西路军在甘肃省西北部地区,同军阀马步芳等部的优势兵力进行了4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歼敌约2万人。但西路军也遭到严重损失,到1937年3月中旬终于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曾干2月27日决定以第4、第31、第28、第32军和骑兵团组成援西军,由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张浩率领,西进增援。3月中旬,援西军进抵镇原、固原地区,因西路军已告失败,遂停止西进。西路军余部400余人进入新疆,另一些人员辗转回到陕甘宁边区。1936年12月7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扩大组织,由23人组成,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任副主席;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任总政治委员,刘伯承任总参谋长,叶剑英任副总参谋长,王稼祥任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副主任。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大局为重,努力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铺平了道路。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在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发展到7。4万余人。1937年1月,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加强干部培养工作。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8省15个地区独立地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牵制和消耗了国民党军的大量兵力,从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和作战,并保存了1万余人的武装,后来成为华中、华南地区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骨干力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先后派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到1933年初,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巴彦、南满、海龙、东潢、宁安、汤原、海伦等游击队相继成立,逐渐成为东北的主要抗日武装力量。 1933年下半年,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 1936年初改称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7月,部队发展到10个军另1个师,共2万余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锻炼成一支坚强的新型人民军队,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二)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坚持持久抗战。
1937 年7 月7 日,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抗击,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国民党当局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压力下,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主张,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8 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西省洛川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总方针,确定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以创建抗日根据地、牵制与消耗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保存与扩大自己为基本任务,并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会议决定组成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后增补王稼祥、刘少奇、彭德怀为副主席)。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于8 月25 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9 月11 日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八路军改称第18 集团军,朱、彭改称正、副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辖第115 、第120 、第129 师,林彪、贺龙、刘伯承分任师长(后陈光任第115 师代师长),全军共4。6 万人。八路军3 个师自8 月下旬起陆续开赴华北抗日前线。8 月29 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前方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记;同时,各师成立军政委员会,负责领导各师的军事、政治和党的工作。主力开赴前线后,在延安成立了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后改称留守兵团),统一指挥留守陕甘宁边区的部队。9 月25 日,第115 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毙伤日军1000 余人。此后,八路军以一部兵力分散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主力则活跃于日军侧翼,不断打击敌人,配合国民党军保卫忻口、太原的作战。10 月,为加强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以任弼时为主任的军委总政治部,在部队中恢复受国民党干涉一度取消的政治委员制度,任命聂荣臻、关向应、张浩分别为第115 、第120 、第129 师政治委员(不久邓小平继任第129 师政治委员),并将师、旅、团政训处恢复为政治部(处)。11 月8 日,日军占领山西省会太原,国民党军大部退向黄河以西以南。从此,在华北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1937 年10 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南方8 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辖第1 、第2 、第3 、第4 支队,全军共1 万余人。新四军组成后,第1 、第2支队挺进苏南,第3 支队在皖南,第4 支队在皖中,开展游击战争。中共中央还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1937 年冬季和1938 年春季,八路军各部队分别在晋冀察(察哈尔,旧省名,今分属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边界地区和晋西北、晋东南地区挫败了日军的多路“围攻”,共毙伤日军7500 余人。至1938 年4 月,初步完成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并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南、晋西北、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等利用同国民党山西当局建立的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关系,于1937年8月开始组建了实际由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山西新军在协同八路军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山东人民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建立抗日武装。1938年底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从1938年4月下旬起,八路军依托山区向平原发展。第129、第115师各一部进入豫北、冀西和晋南,加强当地抗日武装;第120师、晋察冀军区各一部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挺进冀东、协同当地中共组织发动人民群众举行暴动,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冀中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第115、第129师各一部进军冀鲁边,协同当地人民武装创建抗日根据地;第120师一部挺进绥远(旧省名,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开辟大青山游击根据地。至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时,八路军在华北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部队发展到15。6万人。
新四军在长江南北敌后创建了苏南、皖南、皖中和豫东等抗日根据地,部队发展到2。5万人。八路军和新四军抗击日军40万人、伪军7。8万人,有力地打击和迟滞了日军的进攻。与此同时,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积极对日军作战,坚持了抗战阵地。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在对国民党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的同时,加紧了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进攻。国民党当局则从战争初期较为积极抗战转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1938年9~11月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总结15个月的抗战经验,重申把党的主要工作方面放在战区和敌后,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并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 1939年2月,八路军总部发出整军训令,华北各部队开始分3期进行整军。加强党的领导和军政训练,整编部队,提高部队军政素质。同年夏,新四军进行了整军。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主要力量,解放区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要战场。在华北,八路军3个师的主力向敌后冀中、冀南、山东挺进,与当地抗日武装相结合,积极对日伪军作战,挫败其多次大规模“扫荡”,取得齐会、香城固、陆房、梁山等许多战斗的胜利。至1940年,八路军又新编25个旅和第1、第2、第5纵队。“十二月事变”后山西新军陆续加入八路军战斗序列。1940年11月,成立晋西北军区(第120师兼,1942年9月改为晋绥军区)。8~12月,八路军以105个团约20万人的兵力,对华北日伪军交通线和据点展开大规模的破袭战(即“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在华中,新四军采取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反击日伪军的“扫荡”,创建了皖东、豫皖苏、鄂豫边等抗日根据地,新建了第5、第6支队及豫鄂挺进纵队。1940年夏,新四军江南部队一部北渡长江,八路军一部南下,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11月中旬,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北盐城成立,叶挺、陈毅分任正、副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在华南,除海南岛早有红军游击队转入抗日斗争外,至1940年10月,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组织了数支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在1939~1940年两年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不断打击日伪军进击,挫败其“扫荡”100余次,共毙伤俘日伪军约40万人。八路军还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挫败了其对陕甘宁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和山西新军的军事进攻。至1940年底,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发展到50余万人,在华北、华中、华南建立了拥有1亿多人口的10余块抗日根据地。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缩编部队,分散坚持抗日游击战。在此期间,抗日军政大学深入敌后办学,在各根据地成立10余所分校,在抗日战争期间共培养各级干部10万余人。
1941年,日本为变中国为其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基地,继续对抗日根据地加紧“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总力战”。国民党则继续坚持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1941~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处于极端困难时期,总兵力由50万人缩减到40万人,根据地人口由1亿减少到不足5000万人。在此期间,各部队实行精兵简政,正规军抽调大批干部充实地方军,一部分正规军转为地方军,从而使正规军更加精干,地方军和民兵战斗力增强,更加适应游击战争的要求;开展整风运动,改进政治思想工作,增强了内部团结;开展“拥政爱民”、“尊干爱兵”运动,密切了军政、军民、官兵关系;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财政经济困难,做到丰衣足食。这样,就从组织上、思想上、政治上和物质上为坚持抗战打下了基础。各部队在人民群众配合下,对日伪军加强军事斗争和政治攻势,广泛开展地雷战、地道战、围困战、麻雀战;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组织精干的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日军占领区开展斗争。在两年中,挫败日伪军千人至万人兵力的“扫荡”132次,1~7万人兵力的大“扫荡”27次。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包围和袭击奉命由皖南向长江以北转移的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新四军损失7000余人,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遇害。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后饶漱石代),张云逸为副军长,将所属部队扩编为7个师另1个独立旅,全军共9万余人。中共中央还决定组成中央军委华中分会,由刘少奇任书记。 1942年6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成立,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留守兵团、八路军第120师兼晋绥军区、晋西北新军和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等。8月,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
1943年3月,第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称第115师兼山东军区,罗荣桓任师政治委员兼代师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3年,敌后抗日武装力量开始恢复和发展。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积极作战,多次挫败日伪军1~4万人的大“扫荡”, 并继续贯彻“敌进我进”方针,积极拔除日伪军据点,破坏交通线,恢复了一些地区,迫使日伪军收缩兵力。同年夏,制止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企图以重兵进攻陕甘宁边区为主要目标的第三次反共高潮。10月,第129师机关与八路军总部机关合并(第129师番号仍保留)。
1944年4月,在毛泽东等指导下,谭政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这是继古田会议决议之后又一指导军队建设的历史性文献。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训部队的指示。随后,各部队陆续开展以改进政治工作和提高军事技术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大练兵运动。4~12月,日军发起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作战。国民党军在华中、华南地区批抗不力而溃退,八路军、新四军则向日伪军占领的城镇和交通线连续发动攻势作战。 1944年7月起,八路军、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河南、控制中原战略要地的指示,派出数支部队向河南敌后挺进,扩大,开辟或恢复了豫东、豫南、豫西,豫皖苏边根据地。10月,第120师一部组成八路军南下支队挺进湘粤边。 12月,新四军一部渡长江南下,建立了苏浙皖边根据地。 1945年春、夏、八路军,新四军继续开展攻势作战。在一年半的攻势作战中,共攻克县城70余座,收复国土32万平方公里,歼灭日伪军47万余人,把日伪军压缩到城市和交通线沿线地区。到1945年夏,在西北、华北、华中和华南的解放区,人口发展到9550余万人,抗日武装发展到91万余人。
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提出了准备实行从抗日游击战争向正规战争的战略转变和迎接大反攻的任务。“七大”以后,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在各个战场上积极开展攻势作战,英勇打击敌人,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壮大自己,并开展军政大练兵,为举行大反攻创造条件。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组成新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彭德怀兼军委总参谋长,叶剑英任副总参谋长,刘少奇兼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傅钟任副主任,杨尚昆任军委秘书长。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6日、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次日出兵中国东北。此时,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向日伪军展开猛烈的大反攻,尔后继续攻歼拒绝投降的日伪军,收复了华北、中原、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大片国土。八路军一部和东北抗日联军积极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了东北、华北地区的大片国土。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八年抗战中,同日伪军作战12。5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171。4万余人,在19个省区内形成了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约1亿人口的解放区,部队发展到120余万人,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
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全面内战中发展壮大,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企图垄断胜利果实,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全国重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在同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争取国内和平的同时,对其发动内战的阴谋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应变准备。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贯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