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盗墓-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月22日晚上,郭孝平和本组村民李华邀约其它六人,悄悄赶到油菜地掘墓。待他们挖到一米多深的时候,本组青年李立新带着另几个村民赶来,争着要挖。双方当场发生争吵,最后以“谁也挖不成”而散伙。
  2月23日晚上,乡党代表、村民组长索祖才及其弟索祖贵,村民李立新、易诗武、何忠元、廖启发、易诗雄等9人犯罪团伙,冒着鹅毛大雪,将“郭家岗一号”墓掘穿,黎明时分撬开外棺,打开墓室头厢,盗走镇墓兽、青铜鼎、漆木杯等205件珍贵文物,据说卖了两万多元。
  2月24日深夜,郭孝平邀约庞青龙、刘和清、郭永成、杨连发等4个村民再次钻入墓中,从墓室边厢里又盗出一对木俑、一个皮鼓、一个铜鸟、三个古瑟、一根矛、两个铜砣,由郭孝平联系文物贩子,共卖了1。3万元。
  2月27日晚上,细雨纷纷。村民郭永昌邀约陈必华、郭永成、郭永全、刘兴明和砖桥村的盗墓老手李宜海六人,带着铁锹、斧头、泥篼子、绳索等作案工具,再次到“一号”墓“复水”(重新盗掘)。直到次日凌晨4点,才将回填的洞中泥土掏尽。他们几个人轮流下墓打捞,只从外棺摸出了一件约40厘米长的木桶。几个盗贼七嘴八舌地议论“太划不来”。
  于是,这帮无法无天的家伙决定打开内棺。他们抡起罪恶的板斧,将七八寸厚的棺木砍开了一个脸盆大的洞。用手电朝里一照,发现躺着一具尸体,而且还是好好的。他们大为惊恐,纷纷缩回了手。胆大包天的李宜海见尸体的头上挽着一个簪,头发还是完完整整的。于是,他一边说这把头发兴许还能卖个大价钱,一边就狠狠地将这束千年古发一把扯了下来。这时候,他们中间突然有人提醒“毁了古尸要杀头的!”李宜海等一伙盗贼便急急忙忙地用稻草将棺木盖上,又朝洞里掀了一些泥土,仓皇逃离现场。
  3月7日下午,盗墓贼李宜海来到郭孝平家。郭孝平说;“油菜地里的那个大墓里,听说还有一具尸体,不知还有没有别的值钱的东西。”“据说那尸体还是好好的,你想,过了几千年尸体还不烂,那死鬼口里肯定含有什么宝贝呢。”李宜海双目发亮,神秘地推测。其实,第一个开棺见尸体、扯下尸发的就是他。
  傍晚,郭、李二犯分头邀约了本组村民李立新、李华、何忠元、陈必强、庞青龙、郭良银、杨连发等九人,深更半夜又鬼鬼祟祟地来到了“郭家岗一号”墓地。这伙罪犯先将墓洞中回填的泥土清除干净,就迫不及待地用绳索将郭孝平、李华、李宜海、李立新四人放入墓坑。四个盗墓贼匆匆忙忙地扒开棺木小洞,一具女尸完好的面孔赫然出现。
  强盗们顾不得什么阴森恐怖,当即一拥而上,扳着女尸已扯光头发的脑袋,在她张开的嘴巴里用手指乱剜一通。当他们确信古尸口中并没有他们所企盼的宝贝之后,心顿时凉了半截。


中国第一古尸惨遭毒手(2)


  这时候,郭孝平从洞口窥探到尸体上五颜六色的丝绸,愤愤地叫道:“没有宝贝,这死鬼身上穿的盖的也要值不少钱!”“对,先把死鬼弄上去,再把她的衣裳扒下来!”李宜海等人和道。看看原有的棺木洞口太小,尸体拖不出来,郭孝平立马出洞回家,拿来做木匠用的斧头、凿子,“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将洞口扩成米筛大小。李立新把床绳锁在古尸的颈子上,上呼下应,拉的拉,送的送,一会儿工夫,就将这位在5米多深的地底下安睡了两千多年的“先祖”胡乱扯到了地面上,甩在泥水中。
  女尸赤裸裸地被拉到了地面,她身上那五颜六色的丝绸,因放置年代太久,早已动弹不得,而被盗贼们一阵乱折腾,一下全被抖落在棺木内外。令强盗们惊吓不已的是,这具身材匀称修长、十指纤纤的千年古尸竟然丝毫没有腐烂,四肢关节都能弯曲,肌肉用手指一按还能弹起来。面对此情此景,盗墓高手们一时惊呆了。
  “完了,这么好的古尸被我们弄成这个样子,我们怕要坐牢、杀头!”几个胆子小些的盗墓贼吓得一身冷汗。
  郭孝平和李宜海嘀咕一阵之后,像“草头王”发布命令似地说:“这事谁也不准讲出去,今天老子们一不做,二不休,先将这死鬼埋了,再下去掏她的衣物!”罪犯们用绳索拉着古尸的脖子,将这位幸存千年的“先祖”拖过坎坷泥泞的田地,拖过荆棘杂草,拖到了离“一号”墓三十来米远的另一个被盗掘的墓洞旁。罪犯们缓口气,用斧子斩断套在她脖子上的绳索,“扑咚”一声推入几米深的泥水洞里,填上厚重的黄土,将她重新“打”入阴曹地府!然而,盗贼们并没有因此而终止犯罪。他们鱼贯窜入“一号”墓坑,将“先祖”穿的、盖的珍贵文物:夹棉花的丝绸棉被、丝绸衣服折腾成手掌大小的碎片,花花绿绿地装了整整一箩筐和一撮箕。又在头厢、边厢里打捞一通,摸出了典型的楚式乐器“虎座鸟架鼓”的残件(皮鼓前已盗走):两只栩栩如生的漆木凤鸟、两只虎座和两根鼓捶。
  侦破过程
  郭家岗一号墓被盗了!荆门市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成立了侦破专班,冒着严寒,开进了郭店村,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工作,召开群众大会,动员大家提供破案线索。
  不久,一封匿名信揭发了以郭守平为首的盗窃团伙的种种罪行。那是3月9日的早晨,四方派出所几名干警发现该所大门口张贴着一份举报材料,上书:“挖大墓的至少有十几人,其中有郭店三组的郭孝平、索祖才(村民组长、乡党代表)、索祖贵、陈传道、李立新、李华、易诗伍、易诗雄等人。墓内有存放完好的古尸体(女尸)、竹书、丝绸等数不尽的古物,价值无法估计。”这是一条重要线索,而且与专案组掌握的部分情况相吻合。据此,干警们经过一天缜密的侦查,证实了这份举报材料的可靠性。于是,“零点”抓捕行动方案随即形成。3月10日子夜,烟雨蒙蒙。派出所干警和分局侦查员共10人,分别由王所长和官副所长带队,兵分两路,冒雨向郭店村三组闪电出击。当王海林所长一行5人先后敲开案犯李立新、易诗武的家门,发现二人确已外出之后,便按计划再去抓捕郭孝平。
  在抓捕组路经郭孝平姐夫家门的时候,突见一人从大门口闪出来。一名干警低声喝问:“谁?”
  “我就是这家的!”对方突然高声嚷道,接着撒腿就跑。
  他这一跑,立即引起了干警们的警觉,机智的民警戴清堂当即认出这人正是抓捕对象郭孝平,便紧追上去,其余干警见状,也及时围捕过来。
  但是,由于天黑路滑,加上干警们又不熟悉地形地貌,眼看郭孝平朝野外越跑越远,大家顾不得泥泞路滑,盯着黑影,争先恐后地追上去,终于在三四百米远的地方,将郭犯摁倒在泥水里。郭犯自知罪孽深重,像疯狗一样,又踢又打,将一名干警的手表扯飞,两名干警被咬伤。正当干警们即将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郭犯的姐姐、姐夫、爱人等七八个人赶来,有的拿着铁锹,有的拿着木棒相威胁,有的箍住干警的腰身,有的抱住干警的双腿,有的拉住干警的胳膊,死活不准给郭孝平戴手铐,更不许将其带走。眼看一场恶斗就要发生。在这危急关头,王所长适时鸣枪示警,晓以利害,但这伙人仍然不顾一切地进行阻拦。经过十几分钟搏斗,干警们终于突破包围,将郭犯抓捕归案。
  然而,抓捕郭犯的一场意外冲突,却惊动了左邻右舍,更加惊动了郭店三组的其它盗墓贼,他们纷纷如惊弓之鸟,连夜逃遁。
  凌晨两点,泥猴似的郭孝平被带到四方派出所。这小子一进派出所,就躺在值班室的水泥地上翻来覆去直打滚,又哭又闹,声嘶力竭地叫嚷“冤枉”。吵得干警家属和周围的居民都不能入睡,怎么也制止不住。
  面对这样一个泼皮,一位民警急中生智,“唰”地拔出手枪,大喝一声:“把他拉到纪山墓地枪毙算了!”另外几名干警心领神会,一拥而上,扯起郭孝平就要往外拖。望着黑洞洞的枪口和威严的干警,气势汹汹的郭孝平顿时吓瘫了。他“扑咚”一声双膝跪地,一边叩头,一边哆哆嗦嗦地对干警们说:“不要枪毙我,我有罪,我坦白!”待郭犯平静下来之后,干警们端来热水让他擦洗浑身的泥水,又找来一件棉大衣让他披上。接着,第一轮审讯开始。
  这时的郭孝平扮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很快就交代了他于去年7月伙同其弟和邻近江陵县的三名案犯,盗掘一座古墓的犯罪事实。其实,这起案件早已了结,江陵的三名主犯已在去冬被判刑,其弟郭孝元也被押送劳教。当时,因考虑到郭孝平家庭的实际困难,且又初犯,才给他免于刑事处罚。后来,经审讯人员多方面做工作,双方一直较量到天亮,郭孝平才又吞吞吐吐地交代了自己曾经参与盗掘另外三座古墓,参与销赃文物十余件,得赃款2000元的犯罪事实。但让人气恼的是,无论干警们怎样交代政策耐心启发,郭孝平一口咬定自己没有参与盗掘“郭家岗一号”古墓,也不知道该墓被盗的情况。第二天,郭犯被依法收审。
  与此同时,郭店村三组先后有九名盗墓人员投案自首,又有三名案犯被抓获。从这些违法犯罪人员的交代中,专案组了解到,“郭家岗一号”古墓在春节之后多次遭窃,大量文物已流失到文物贩子手中。特别是有的案犯交代说,郭孝平等人八成从该墓中挖出一具古尸。只是参与盗古尸的犯罪人员,自知闯了大祸,都已逃之夭夭。
  干警们心里清楚,要想把这件参与人数众多的大案弄清楚,郭孝平是关键人物。时间一晃就到了4月上旬,郭孝平在大墙内已经经历了八次审讯,但他依然对“郭家岗一号”墓的问题守口如瓶。4月8日下午,二次赶来增援的沙洋公安分局特警队队长王与东与四方派出所所长王海林等人再次来到郭孝平家中,给其妻宋某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希望她能够协助公安机关,帮助郭犯交待清楚“郭家岗一号”墓的问题。经过半天的启发诱导,宋某终于承认丈夫郭孝平确实参与了盗掘“郭家岗一号”墓,但她不知详情,也不知道有无尸体。宋某当场给郭孝平写了一封信,规劝他看在妻子儿女的份上,坦白交代犯罪事实,争取宽大处理,重新做人,早日回家。


中国第一古尸惨遭毒手(3)


  第二天,也就是4月9日上午,王所长、王队长和特警队员李良森风风火火赶到市收容审查所,第九次提审郭孝平,把其妻的亲笔信交给他阅读。郭孝平读信后,好一阵沉默不语,两眼湿润了。他一声长叹,终于开口交代了自己和他人盗窃“郭家岗一号”墓的部分情况。但对尸体问题,郭犯却闭口不谈,或寻找各种借口推脱责任。
  4月11日,案犯陈必华投案自首,坦白了自己参与盗掘“郭家岗一号”墓的经过。据陈犯交代,古尸被郭孝平等拖出来,后来就不知去向。紧接着,再次提审郭孝平。这次,郭守终于一五一十全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经过这次提审,民警得知,郭守平将女尸身上的丝织品卖给了一个叫文昌海的长沙人。郭守平还供述:文昌海,满脸络腮胡,身高体壮,行动诡秘,专以贩卖文物为业,此人有“大哥大”,说不准还有武器。文昌海两次接头、提货都是驾驶一辆银灰色吉普车。
  几经周折,干警们终于查出,文昌海32岁,曾是长沙市某纺织企业职工,已被开除一年多了,此人居无定所,1993年5月至12月,因贩卖文物被沙市西区派出所收审。
  6月30日上午,追捕组终于查出文昌海在其弟文昌洪的原居住地。当日下午3时,两名公安干警化装成卖香蕉的商贩蹲在一香蕉摊旁,注视着马路上的动静。另两名侦查员扮成过路歇凉者,把守在该楼的出入口。另有民警守候在楼梯口的另一隐蔽处负责接应。下午,一辆桑塔纳轿车停在了楼梯口,车上走下一高一矮两个人。4名侦查员见状,尾随二人上楼。民警操着一口江陵话喊了一声:“文昌海!”文昌海下意识地应了一声。在确认了此人的身份后,民警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了文昌海,并给其戴上了手铐。
  经审讯,文昌海交代丝织品包装在一只灰色密码箱里,藏在荆州邮电局汽车修理厂厂长王海鹰的办公室里。当晚9时许,侦破组又一鼓作气驱车荆州,抓获窝赃犯王海鹰,将女尸身上的丝织品缴获。至此,经过公安干警的艰苦奋战,“中国第一古尸案”终于宣告破获。
  现代考古
  1994年4月14日上午,荆门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终于从泥坑中起获了这具千年第一古尸。当这位被转移、藏匿达39天的“先祖”重见天日的时候,曾经完好无损的古尸颈部上端留下深0。5厘米、宽1厘米的勒痕,头发全没了。头部有4个长2—3厘米的伤口,臂部、小腿、右手、踵部等处皮肤大面积破损,髋关节、颈部骨骼已被拉脱。虽仍未腐烂,但浑身已经发黑,并且伤痕累累。面对如此珍贵的“国宝”,考古人员们惊呆了!他们更对恣意践踏珍贵文物的暴行怒发冲冠!
  4月19日,劫难后的“郭家岗一号”墓被重新开挖清理,而除了已遭破坏的黑漆棺椁和搅和在泥土中的古丝绸片外,别无所获。5月10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一行二十六位考古学专家亲赴荆门市博物馆,对“郭家岗一号”墓古尸做出鉴定结论:该尸属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一具女性尸体,尸长1。62米,距今已有2400余年。该尸虽然在出土过程中历经磨难,多部位受损,但仍奇迹般地没有腐烂,肌肤仍有弹性,四肢仍能弯曲,是迄今我国所发现的外形、皮肤、骨骼均保存最完整的最早的一具湿尸,属稀世国宝,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但是由于盗贼的野蛮挖掘,这座保存特别完好的战国古墓惨遭破坏,许多科学资料荡然无存,两千多年的古尸得以完好保存至今的原因、条件均缺乏研究依据,致使多项科研工作无法进行。
  相关文物
  一个虎座鸟架鼓,是当时所见最为完整的一套楚国乐器。然而,被追缴回的仅为双虎、双鸟和一对鼓槌,至于蒙皮鼓则到现在也不知去向。
  被破坏的国家馆藏一级文物有菱形纹夹袄、对龙对凤对鹿纹锦被、残褐色星点纹锦面夹袄。残朱红凤鸟纹织锦夹衣、残对龙对凤对鹿纹锦衣残凫纹锦被、单肩木铁献等7件。凤鸟线、铜镜、铜戈等文物12件。虎座、铜铣、陶鼎等文物7件。


生居苏杭,死葬北邙(1)


  :被群盗的邙山古墓群
  作案时间:1905年至今
  作案地点:洛阳邙山古墓群
  墓受害人:受害人太多,没有详细记录
  作案人:全国各地盗墓贼
  作案后果:“十墓九空,甚至十墓十空了”
  盗墓性质:民盗
  可信程度:有史可查
  引子
  邙山又名北邙,是崤山向东延伸的余脉。广义的邙山西起三门峡,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市北的广武山,长度200多公里;狭义的邙山,是指洛阳市以北,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
  邙山既无巍峨陡峭之险,又无风光秀丽之美,但这道普通的丘陵,却是古都洛阳的北部屏障,历史上很多战争发生在这里,不少重大事件与邙山有关。尤其是邙山之上冢连冢,墓压墓,古墓之多堪称中国之最。“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的诗句真实记录了这一情况。
  邙山地区拥有的古墓冢数量之多、面积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世界罕见。在面积达750余平方公里、地跨洛阳所属7个区县的陵墓群范围内,长眠着自东周一直到明清各朝代数不胜数的王侯将相、才士名流。
  但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变迁、风剥雨蚀及近代以来遭疯狂盗挖等原因,邙山古墓冢的数量、每座墓主的身份,今天已难以准确统计和确认。
  “生居苏杭,死葬北邙。”这句话在民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此可见,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把邙山当作自己人生终点的最好归宿。邙山有数百座高大巍峨的覆斗形古墓冢,星罗棋布,森然壮观,许多人把它戏称为中国的“金字塔”群。要知道,这里所葬的人物身份还真没有比埃及法老低的。刘秀、元宏等数十位君临天下的帝王,张仪、樊哙、班超、狄仁杰等数千位将相名流,扶余王、泉男王等众多外邦国王,乃至刘禅、李煜等亡国之君,都安息在洛阳城北这几十里的土岭上。至于一般富贵人家的墓葬,那更是数不胜数。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1000多年前,在唐初诗人沈期的眼中,繁华的洛阳城外这块北带黄河、南望伊厥的风水宝地上,层层叠叠的名人墓葬已足以引发思古幽情。今天的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