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复应知,说前三教,为防偏曲,文意所归,正归于此。
  前三教,本无此十乘。今部中所以兼说者,为防别人之偏,藏通之曲。文意所归,正归圆教。全文大略讲法,如是而已。
  (学人圆明笔录、大光编科参梓)
  (二十二年上海佛学书局再版本)
  
  
  
  
  
  
  
  
  
  
  
  
  
  
  
  
  
  
  
  
  
  
  
  
始终心要解略钞
   ││民国十三年夏在绍兴戒珠寺讲││
  
  
原序一 248
原序二 249
引言 250
释题 252
 甲一 释文题 252
 甲二 列人题 259
释文 259
 甲一 总标三谛性德 259
 乙一 总标 259
 乙二 列释 259
 丙一 中谛 259
 丙二 真谛 262
 丙三 俗谛 263
 丙四 结显 264
 丁一 显非前后 264
 丁二 显非造作 265
 甲二 别明三惑覆障 265
 乙一 总标 265
 乙二 列释 267
 乙三 结显 268
 甲三 正示三观明修 268
 乙一 引征 269
 乙二 反显 269
 乙三 明修 270
 丙一 初明观法 270
 丙二 次论修证 270
 丙三 明非异时 274
 丙四 明非次第 275
 乙四 总结 276

 
  
  原序一
  觉王御世,以法利生。古德拈椎,应机施教。故普光明殿,知识不分于八部龙天,耆阇崛山,得记均沾于四众弟子。所以道迷心为生,生非定生。生原是佛,了心即佛。佛非定佛,佛本是心。心空也,则生佛一如。法空也,则生佛平等。空空也,则不坏假名。心空者,真谛也。法空者,俗谛也。空空者,第一义谛也。故曰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迷性成修,而生三惑。了性成修,而起三观。观成谛显,惑破执亡,性具之道,一以贯之矣。吾祖湛然公之始终心要者,法门之妙钥,实相之神符也。欲登一切法空之座,离此何居。民七戊午,本寺开办观宗学舍,初为诸生发轫,即以是书为神符。尝曰:诸君欲登清净法殿,入妙庄严缦者,宜先熟此为阶梯也。甲子夏,绍兴佛学研究会,余仍假此为开蒙。当演讲时,众中有骆子季和,聪明过人。闻即了解,随闻随录。初不知其为何见解也,经一月,绍兴大云旬刊发现,首登是解。始见钞序,心甚异之。继见钞文,心窃喜之。曾谓本社诸生曰:是着虽非疏钞体裁,洵为演讲材料,宜留意。不数期,竟成完璧,未始非法门中之要典也。辅讲宝静,嘱方子远凡,付板流通,公诸同志。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非此之谓乎。
  释尊应世二千九百五十一年腊月除夕日观宗老头陀谛闲述于本寺之密藏居
  原序二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然既得人身矣,不知正思虑,遵正道,而日逐逐于五欲之中;务以彼我陵夺为快意,是人而犹未为人也。既闻法矣,不知寻文会义,通其理趣。而徒执滞名言,以为尽沾法乳,是闻而犹未闻也。雄之究心于竺典有年矣!向尝粗涉台宗之藩,见其网罗众典,千波竞翻!如入五都,如泛大海,令人目眩神荡,卒不能稍得旨趣。然素稔其贯彻全藏,卓然名家,为不可不研之妙典。特苦无师授,力难深入,而私心向慕,实未忘也。孟夏之月,谛闲大师,来自四明。卓锡于城之戒珠寺,出其手着,荆溪尊者,始终心要解多本,散诸徒侣。持此书开讲三日,以普法施。听者云集,虽极一时之盛;但甫经一日,散去过半。至三日,竟寥寥矣。吾独念当日世尊,于法华会上,开演一乘妙谛,一时退席者,至五千之多。其情况以视大师为何如耶!雄于是时,参预法席,见大师口讲手画,神采焕发。妙义宏宣,圆融无碍。由是历耳会心,欣然有得。举前顷之目眩神荡,百思而不得其要者,今则左右逢源,如盲得导。独惜其讲仅三日,而不能时听圆音,为可怅也。当大师演讲时,曾谓是法门要旨所在,谆谆听者,宜切心研究,必得真实受用。雄体大师之训勉,且念前之困于自力,特就听时,凡关于原文外,别有发挥者,集其心力,随笔记录。唯大师称性而谈,妙义滔滔,层见叠出,有刹那已过,不及记录者。实于其讲,不能得其万一。退而深思,多有未餍。倘更日久,何以追索。非即所谓闻而犹未闻乎。窃不自揣,爰以当日法筵亲聆所得,缀诸原解条下,略当分疏。庶于大师所解之理,更为明显。藉以备遗忘,资警发云尔。
  佛历纪元二千九百五十一年岁次甲子仲夏季和骆印雄谨识
  引言
  【解】登座谈玄,举笔载书。一则利于当世,一则益及将来。皆用文字,显第一义谛。以色声二尘,为正教体也。
  【钞】登座谈玄,则法藉言宣。举笔载书,则言赖文传。言语所及者近,故只利于当世。文字所垂者远,故可益及将来。世尊说法,阿难结集,历正法像法末法,而大教炳然者,其明证也。历代尊宿,或说法利众,或著书明道,莫不因经文而悟证,本悟证而述作。故曰皆用文字显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即诸法实相,为究竟真理之名。深有理致曰义,审实不虚曰谛。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境界,唯证方知。声入于耳,而会于心者,言也。色寓于目,而通其理者,文也。耳目为根识,声色为尘境。尘缘识,识缘根,皆由一念无明而起。同是如来藏妙明觉性之所流出,缘起如幻,当体即性。所谓性非相不显,故以声色二尘,为正教体也。
  【解】然则徒以眼见耳闻,若不以言达意,随文入观,不过托之空言,载之牍策而已。须知文犹门也,言犹路也。即文以通其理,由言以了其心,始可谓之藉语言以显实相。从文字而起观照,由观照而还契实相也。
  【钞】中下根器,闻法时虽能了了,过后习气又来,故须修习观行,方获实证。此闻思修三字,不可不讲也。实相者,无相之相,相即是性,亦即觉体。实指其体,相指其用。一性之中,具备体用。观照者,对一切法,了知本无自性,因缘而有,不取不舍,乃破相显性之法。此观照二字,与心经观自在菩萨之观字,及照见五蕴皆空之照字同义。
  【解】净名经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今之具缚凡夫,谁曰不能用观道,使亲见自心佛乎?爰释台宗九祖心要,以供夫学佛者。
  【钞】生佛同秉此心,论性德,则生佛不二。论修德,则圣凡各别。其实在凡不减,由不觉而全真成妄。在圣不增,极究竟亦不过全修在性。如结水为冰,融冰成水,同一湿性。如转轮圣王,梦为蚁子。虽昏妄颠倒,寻膻□下。及其觉醒,依然王体。故曰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台宗,自北齐慧文大师,读中论偈,悟三观理,以授南岳慧思大师。随智x大师得其传,栖天台山,始立五时八教,为一家宗说。时惟散说,至章安灌顶,始笔记而结集以成典籍。再传法华智威,天宫慧威,左溪玄朗,六传至荆溪湛然尊者。师本习儒,姓戚氏,世居晋陵荆溪,始尚以儒服讲道,旋受衣戒。晚归台岭,祖述所传。着为记文,凡数十万言。弹偏小而大宏圆顿之教,一时号中兴焉。
  释题
○甲一 释文题
始终心要
  【解】心、即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以肉团乃色法,缘影即非心。的指圆明寂照,常住真心。所以无有内外、中间、过现、未来、分剂、方隅等虚妄之相也。
  【钞】现前一念之心,即是觉性。此觉乃绝待之觉,非依幻说觉。若依幻说觉,非真觉也。以其因尘而有,亦名为幻,属生灭法。言心而必言性者,表其非生灭也。肉团有形质,无灵知。凡夫以心居一身之中,血脉相关,遂以为此肉团,有了别作用。但人于睡眠,或死亡时,此肉团未尝不在,何以知觉全失。于此可见,缘影托尘而有。于色声香味触法境上,现起能缘影子,是虚妄分别想。离尘即无,故以缘影称之。其实为妄想而已。缘起无性,不为境转,曰觉。体用周遍,自在无碍,曰圆。应物随情,净虚不滞,曰明。唯其缘起无性,净虚不滞,故曰寂。唯其体用周遍,应物随情,故曰照。肉团具形色,故有内外方隅之判。缘影属六尘,故有过现未来三际生灭之相。具质碍,即不能圆通周遍。有生灭,即不能常住不动。心本无念,对无知而假名为念。不念取舍,憎爱,苦乐。即是一切处无心。不生忆着,是为无念。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念也。无正念,则有寂而无照,何以为觉!不几类于肉团之冥顽不灵乎?须知无念而念,斯为真念。真心本无住,对生灭,而假名为住。不住善恶,有无,内外。祗此不住一切处,即是真住处也。若有所住,则住此离彼,何以为圆?不几类于缘影之逐尘而驰乎?须知无住为住,斯为常住。圆明、寂照、常住、皆所以表现前一念之体用也。此现前一念心性,果非妄心。然亦不离妄心,而别有真心。迷者为妄,如水成冰。悟者为真,如冰还成水。湿性是同,坚流似异,故曰真妄同源,生佛不二。然理悟者暂,事迷者常。不经大彻大悟,实在解脱以后,不能作如是和会,而废功修。具缚凡夫,日处迷惑之中,而欲觅此一念心性,倘不依法修治。即使有得,亦非真心。以其不能离念,从作意而知。是前尘分别虚妄相想,即上文所谓缘影心,于六尘境上,属法尘。于六根门头,属意根。虽无生灭之相,而有生灭之影也。
  【解】要、即三谛也。
  【钞】依大乘起信论,表立三义:一、如来藏如实空义。空、即自心寂体。能泯一切法,此真谛理也。二、如来藏如实不空义。不空,即自心照体。能立一切法,即俗谛理也。三、如来藏如实空不空义。空不空,即自心寂照不二,常住圆明。能统一切法,即中谛理也。
  【解】迷之为三惑。见思、尘沙、无明也。
  【钞】按大乘起信论中,说染法本末五重,初唯一心为本源,二依此一心,开出二门。一、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二、心生灭门。谓如来藏与生灭和合,名阿赖耶识。三依此识,复开二义:一者觉义,谓心体离念等。二者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动等。四依不觉故。生三种细相,一无明业相。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离因故。二能见相。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斯于无生,妄见生灭。起心动念,而有转相,此妄心也。三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此是俱生法执。然妄心妄境,种子极细,非菩萨不见,是为根本无明。故名三细。由此而有六种粗相:一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是为分别法执,此尚属根本无明。二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举心起念,相应不断故。自此流出,有枝末无明矣。三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乃思惑也。是为俱生我执。四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立名言相故。乃见惑也。是为分别我执。五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着,动于身口,造种种业故。六业系苦相。以依业报,受轮回苦,不得自在故。古德云:“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此细相粗相,相生之次第也。夫真如不守自性,迷妙明为无明。由因中痴,而生三细,为根本无明。由缘中痴,而生六粗,为枝末无明。由根本无明,而生枝末无明。枝无明,思惑也。末无明,见惑也。于是迷头认影,炫乱反覆,日颠倒于森罗万象之中。广之百界千如,三千性相,层见叠出。一如空中之尘,恒河之沙,纷扰不了,而为尘沙惑矣。推原其故,最初皆由一念不觉而起。故起信论五重染法,以一心为本源。而本文原解,亦以迷之为三惑。迷者,迷此一念不觉之心,非心外别有三惑。譬如洪涛细浪,无非海水之变现相用而已。若论无明,境界极细,是黑闇之义。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乃一假名。今试问心在何处,自内至外,自顶至足,□寻不得。祗有黑漆漆地,即无明也。烦恼一起,无明即现,是为枝末无明。若根本无明,则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一切处。枝末无明无体,而尚有根。根本无明,并根无之。谓之根本无明者,因其为枝末无明之根本,非其有根也。然则根本无明,从何处来?并无来处。一念不觉,即是无明。真智一照,无明即断。如灯能破闇,全体即是如来大光明藏矣。故无明无体,真如无相。非离无明,别有真如。在未悟以前,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俨然是真。及至大悟以后,方知一切身心世界,并无实体。如梦既觉,了不可得。若论其要,不出唯识家之三自性:一圆成实性。二依他起性。三□计执性。相不自相,依性而起,缘会而有,即依他起性。不觉为因,展转变现为缘。非有而有,由是起分别爱憎,即□计执性。然既依他起,本无自性。诸有如幻,当体即空,唯是一心,心外无法,本无分别,有何执取?则当体即成圆成实性矣。故知最初无明,是依他起性,执之为□计执性。□计,惑也。由惑而造业,故受轮回之苦。其病在一执字,若能不执,则无明性空,我法二执皆破,何来三惑?但凡夫离依他起性,固无心可言。须知依他,即是圆成。然必待一念不生,寸丝不挂,斯为真心显露,本体全彰。证到自知,此固难以言传也。
  【解】悟之为三因。正因、了因、缘因也。修之为三止三观。体真止,空观。方便随缘止,假观。息二边分别止,中观也。证之为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成之为三德。法身、般若、解脱德也。
  【钞】正因、对圆成实性。缘因、对依他起性。了因、对□计执性。圆成实有,依他如幻,□计本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能悟及此,当体即佛。故亦名三因佛性。三止三观,是因病立方,用药之法也。三智三德,是修证所得之果也。义详下文,兹姑不赘。
  【解】至果成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也。
  【钞】三身之义有二:一依法相宗,以出缠真如为体。但是凝然不变之性,在缠名如来藏,出缠与无为功德为所依,故名法身。报身者,酬因名报。谓诸佛菩萨,藏识具有菩提种子,在因中时,障覆不现。由圣道力,断障破惑,令从种起。直至等觉位后,解脱道中,转赖耶识成圆镜智。于色究竟天,坐华王座。十方诸佛,流光灌顶。根尘相好,彻周法界。受用法乐,不对机宜,名自报身。即以真无漏五蕴为体,复由依定起用。应十地机,令他受法乐,名他报身。二报开合,随时说异。应身者,变现为义。依前报身后得智中,起大悲心。依大悲心,现三类身。一者,千丈大化身,应地前机,说大乘法。二者,丈六小化身,应二乘机,及诸凡夫,说三乘法。三者,随类化身,谓猿中现猿,鹿中现鹿等。此他报身,及三类化身,皆以无漏五蕴为体。二依法性宗所说,三身依体、相、用、三大而立。起信论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谓性体当相,即法身也。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依不空藏性德本具。修行出障,与此相应,名报身也。三者用大。能生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谓佛以如幻三昧,随类各应,名化身也。法身,中谛所证。报身,真谛所证。化身,俗谛所证。
  【解】始终二字,赅六即,通迷悟,含修证,收因果也。以迷悟言,理即为始。以修证言,名字即为始。以因果言,观行即为始。皆以究竟即为终也。言六、以事释。不无迷悟、修证、因果、之殊。言即、以理明。则三惑、三因、三止、三观、三智、三德、三身,皆即三谛。无二体也。然则迷悟本空,修证亦幻。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始终一贯。迷者悟者,修者证者,皆三谛也。事则始终宛然,故有六。理则始终不二,故曰即。明于斯,乃知一心之要旨也。释题竟。
  【钞】六即者,凡夫只具性德,而无修德,名理即。初发心人,闻觉性之名,而未悟理,为名字即。从此修观行,为观行即。修之相似解发,为相似即。由是本觉佛性,分分而显,以分破力故,名分证即。待至由等觉,而契妙觉,断尽无明,为究竟即。始则因不觉而迷三谛,成三惑。继则修三止三观,以对治三惑,而显三谛。即以悟三因,而证三果。从所证之位次言,由浅而深,故分为六。约所显之理体论,迷悟同源,位位不二,故名为即。即不妨六,六处常即,故得六而复即也。由此言之,可知所修者,是修幻,而非修性。以本体具足,不加修为故。圆觉经所谓诸幻尽灭,觉心不动,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等语,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