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自在教化也。尘沙约法门言。若约惑体,则唯一劣慧而已。在凡夫有见思惑。即枝末无明。贪嗔痴等,由倒想起,名为思惑。身边等见,由邪见起,名为见惑。此见思惑,能障自心真空之理。能造善与不善及不动之业。能成分段生死。分段者凡夫正报,有分段差异。唯识论曰。身命长短,各有定限是也。若断见思二惑,便了生死而离三界。此即二乘所证之涅槃。又见思惑,二乘通断,名为通惑。无明尘沙,名为别惑。别惑虽二乘未断。至菩萨位,乃断尘沙。金刚道后,方断无明。业障者。在菩萨为二边业。即非漏非无漏业。漏者,漏落于生死轮回也。谓非如凡夫之漏于分段生死。亦非如二乘之住于□空涅槃。即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之意。此业能感实报庄严土。在二乘为无漏业。二乘已离分段生死,但有变易生死。故曰无漏。变易者。谓二乘圣人,色形寿命,随意生灭,微细变易。亦名为意生身。是故变易本非生死。因其随意生灭,是无常法,故名为生死耳。此业能感方便有余土。在凡夫为善业。则感三善道。为恶业则感三恶道。为不动业,(即界内,禅定。)则感色无色等天也。报障者。在菩萨正报为胜妙身。(随类应现,神化殊妙,)依报为实报土。在二乘正报为意生身。依报为方便土。在凡夫正报为五阴分段之幻身。依报为凡圣同居之秽土。业报二障中。凡夫业报,未出生死轮回,名之为障,其义易知。若菩萨二乘之业报。则因其未证佛果,未居常寂光土,故皆称为障也。此惑业报三种障,非忏悔不能除。而真实忏悔,须念实相。欲证实相,须修止观。盖由体真止入空观,能破见思惑。空善恶不动业。了分段报。由方便随缘止入假观。能破尘沙惑。空无漏业。脱变易报。由息二边分别止,入中道观,能破无明惑。融二边业。而知虚状果报,不生不灭,唯是一心,体证真如也。下约用差别中。明真如在障出障,由于染熏净熏。须知修习止观,即是净熏令起净用之无上法门耳。他如净土宗之念佛。不起杂念止也。字字分明观也。禅宗之看话头。不可用心意识参止也。又不可堕入无事甲里观也。岂有一法,能出止观者哉。○文中。问意可知。答谓就心体言。一切平等,实无障垢与否之可说。即就性用言。虽有染净二名,实则原同一体,融成一味,并无差别。不相妨碍者,差即无差之意。
(未)二明约用差别。
但就染性依熏起故,有障垢之名。此义云何。谓以染业熏于真心,违性故。性依熏力,起种种染用。以此染用,违隐真如顺用之照性故。即说此违用之暗,以为能障。亦名为垢。此之垢用,不离真体故。所以即名真如心,为在障法身。亦名为有垢真如。若以净业熏于真心顺性故。性依熏力,起种种净用,能除染用之垢。以此净用,顺显真心体照之明性故。即说此顺用之照,以为圆觉大智。亦即名大净波罗蜜。然此净用,不离真体故。所以即名真心,为出障法身。亦名无垢真如。以是义故。若总据一切凡圣,以论出障在障之义。即真如法身,于一时中并具在障出障二用。若别据一一凡圣,以论在障出障之义。即真如法身,始终方具在障出障二事也。
初中句,染性二字。宜依宗圆记,改作二性。或作染净。于文相方合。因其下此义云何句,是承上启下。而下文则兼明染净。由此例知此句,必为总标之词也。有障垢之名句文略。如云,有在障出障有垢无垢之名。则意义显明矣。染业即无明种子等。违性者,违于清净自性。染业皆是向外驰求,故曰违也。种种染用,其总相不出贪嗔痴。违隐者。真如本具顺用之照性,因染垢之违用而隐覆之也。隐即障义。违用之暗者。违于真如照性,故曰暗也。真体竖穷横□,本无可离。犹如穷子,虽舍父逃逝,实未离长者之心。故曰垢用不离真体也。此中有三重能所。一染业为能熏。真心为所熏。此明由于染熏,故性随熏变。二染性为能起。染用为所起。此明种种染用,皆由性依熏力而起。三染用为能障。真如为所障。此明因染用违本照之性,致真如为所隐覆。故名染用为能障。然而染用复不离真如自体,而违隐真如。故名真如为所障也。净业,即前文所云诸佛真如用法,及福智二种净业是也。以此熏心,则顺于性净明体。故曰顺性也。种种净用,可概括为戒定慧。如持戒不犯,能除贪也。定者。放下六根,归于一念。复观一念之起灭,何来何去。能除嗔也。慧者。照了妄想本空,真心本有。能除痴也。若戒开为三。则摄律仪戒,即诸恶莫作。摄善法戒,即众善奉行。摄众生戒,即广度众生。定则有世出世定,及出世间上上定。慧则有生空法空及一切智等。总之。戒定慧三学,为除心垢之帚。故曰,能除染用之垢也。顺显者。净用既与真如相顺,故心体明照之性显现。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心圆发。故曰圆觉大智。大净波罗蜜,即究竟清净也。此中亦具三重能所。一净业为能熏。真心为所熏。二净性为能起。净用为所起。三净用为能出。真如为所出。以此三重能所,顺文销之,文相易知。以是义故下,应设问曰。所谓在障出障者。为同时并具。为前后方具。答曰。约多人横论,同时并具。约一人竖论,始终方具。然此是约大体而言。若就一人在障出障之始终,分晰言之。则自一念不觉,法身流于五道,是为在障之始。后遇良师善友,闻法知义,发心修行,是为出障之始。然障未除尽,即出未究竟。故自观行至等觉,障垢分分除,法身分分显。直至妙觉,上成佛道,然后三身圆现,三德圆彰。是故约一人而论其在障出障之始,则有前后。若论其在障出障之终,乃是同时也。
(未)三明用不违体。
然此有垢无垢在障出障之别,但约于染净之用说也。非是真心之体,有此垢与不垢障与不障。
此明名虽异,而体实一也。即常别常同意。盖说在说出,皆系约用立名。何则。克实论体,本无障与不障垢与不垢。但因一念不觉而起违用,名为在障。一念发觉而起顺用,名为出障。是则惟就违顺用别,而有在出之假名。于真心本体上,有何关系乎。
(午)二释疑。
问曰。违用既论为垢障,违性应说为碍染。答曰。俱是障性垢性,亦得名为性障性垢。此盖平等之差别。圆融之能所。然即唯一真心,勿谓相碍不融也。问曰。既言有平等之差别能所,亦应有自体在障出障耶。答曰。亦得有此义。谓据染性而说,无一净性而非染。即是自体为能障。自体为所障。自体为在障。就净性而论,无一染性而非净。即是自体为能除。自体为所除。自体为出障,是故染以净为体。净以染为体。染是净。净是染。一味平等,无有差别之相。此是法界法门,常同常别之义。不得闻言平等,便谓无有差别。不得闻言差别,便谓乖于平等也。此明第三在障出障之义竟。
此设为问答,结显藏体之圆融无碍也。初问。染用既得论为垢障,则染性应亦得说为垢障。文中碍染二字,即障垢义也。答之曰。障垢之用,俱是从性而起。故约性用而言,亦得名为性障性垢。然虽可如此说,实为平等之差别。圆融之能所。平等差别者,无差而差也。圆融能所者,差即无差也。何谓圆融能所。如染性为能障,净性即为所障。净性为能除,染性即为所除。平等一性,自为两重能所。故曰圆融。圆融能所,不外一心。故曰唯一真心。既是唯一真心,可因其有差别能所,便谓为相碍不融乎。次问。既是一性而有圆融之能所。(圆融,即平等义。能所,即差别义。)则即谓真心本体,自为能障所障在障,自为能除所除出障可也。亦应有此义否。答许得有此义也。盖心体无二。如以染为法界,则一染一切染,一切法趣染。以净为法界,则一净一切净,一切法趣净。故即谓真心本体,自为能障所障,能除所除,在障出障可也。由此观之。染净二性,实为体融一味。平等平等。并无差别之异,差别之相。染以净为体四句,正明其一味平等也。须知此中所说,皆是显明法界法尔,常同常别,常别常同之义。令悟不空如来藏,圆融无碍耳。明得此旨,便能理事通达。不致执平等而碍差别。执差别而乖平等,末句,总结第三科文。(校上来原本卷九竟。)
(巳)四明事用相摄之相。分二。(午)初以理曲明。二以事巧示。初中二。(未)初正明相摄。二兼破余疑。初又二。(申)初相摄。二相即。今初。
次明第四事用相摄之相。问曰。体相染净,既得如此圆融,可解少分。但上言事法染净,亦得无碍相摄,其相云何。答曰。若偏就分别妄执之事,即一向不融。若据心性缘起依持之用,即可得相摄。所谓一切众生,悉于一佛身中起业招报。一切诸佛,复在一众生毛孔中修行成道。此即凡圣多少以相摄。若十方世界,内纤尘而不迮。三世时劫,入促念而能容。此即长短大小相收。是故经云。一一尘中,显现十方一切佛土。又云。三世一切劫,解之即一念。即其事也。又复经言。过去是未来。未来是现在。此是三世以相摄。其余净秽好丑,高下彼此,明暗一异,静乱有无等,一切对法及不对法,悉得相摄者。盖由相无自实。起必依心。心体既融,相亦无碍也。
上来明理事无碍,此明事事无碍也。若不能了达事事相摄。即于理事相摄之义,未能洞彻。云少分者,并非谦词。以其于事法相摄,犹未了然故也。答有三义。一能执之情。二所执之事。三所依之体。谓以情从事,则一向不融。若以事从体,则本来相摄。盖事是依他起。体是圆成实。情乃□计执也。若不□计起执,则依他起即是圆成实。何不可相摄之有。相无自实,起必依心,心体既融。相亦无碍四句。正明此义。谓一切事相,自无实体。所谓依他起也。而心是圆成之实体。事相之起,起必依心。是依他起本是圆成实。所谓全理起事,全事即理是也。可见一向融摄无碍。其所以一向不融者,由于分别妄执。若情执空,则心体融。心体既融,事亦无碍矣。缘起者,心性随缘而起也。既随缘起,则心性为能依能持。事相为所依所持。遂有染净事相,种种差殊。然若不分别妄执,则缘起无性,当体即空。以空印空,更何所碍。如佛心众生心,本来无二无别。本来□周沙界。故一切众生,虽在自心中起业招报,悉不出佛身之外。一切诸佛,虽在自心中修行成道,复不出众生一毛孔之外。何以故。身及毛孔,皆具心性全体,非是少分故。推之十方微尘,三世促念,皆以一心为性。所以无边刹海,不隔毫端。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其余事之净秽,报之好丑,位次之高下,自他之彼此,以及菩提之明,烦恼之暗,涅槃之静,生死之乱,一异之平等差别,有无之边见等,一切对不对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皆无自实,唯是一心所现。其悉得相摄,可无庸疑矣。不对法者,谓不相敌对之法。如举笔又举非笔。约名相可称相对。实则非笔中,含有墨砚及其他等等,并非一一敌对也。总以谓一切虚妄事相而已。此中凡三引经文。初所引者,证明尘刹之大小多少相收。余二所引,则证明时劫一念之长短相摄。在文可知。
(申)二相即。
问曰。我今一念,即与三世等耶。所见一尘,即共十方齐乎。答曰。非但一念与三世等,亦可一念即是三世时劫。非但一尘共十方齐,亦可一尘即是十方世界。何以故。以一切法,唯一心故。是以别无自别,别是一心。心具众用。一心是别。常同常异,法界法尔。
问者未明圆融之义。以为既许事相相摄,则是小可入大。大可入小。岂非大小长短之相,互相齐等矣乎。不知非但相等,乃可相即。相即者,谓小即是大。大即是小。上云相等,犹有大小长短之相。今云相即,并大小等相亦无。相摄相即,浅深递进。至此而圆融无碍,发挥尽致矣。何以故下释成。谓所以能相即者。以一切法,唯依一心而现。故一心是同,一切法是别。然而心外无法,即是同外无别。故曰别无自别,别是一心也。心具众用者,具众用于一心。别而常同也。一心是别者,标一心于众用。同而常别也。此是天然,非造作法。故曰常同常别,法界法尔。须知凡夫修道,若不悟此圆融心性。则处处着相,长劫不成。既悟而修,则时劫相倍。何谓相倍。谓既悟之后,较诸未悟以前。其修功之得益,一时可超过一劫也。
(未)二兼破余疑。分五。(申)初破凡圣不同疑。二破圣无别相疑。三破世谛差别疑。四破世谛摄事疑。五破滥同神我疑。今初。
问曰。此之相摄,既理实不虚。故圣人即能以自摄他。以大为小。促长演短。合多离一。何故凡夫不得如此。答曰。凡圣理实同尔圆融。但圣人称理施作,所以皆成。凡夫情执乖旨,是故不得。
疑意谓事法相摄,理固不虚。但在圣既然,在凡亦应得尔。何凡夫不得如此耶。答谓约理而论,凡圣实同。惟以圣人无分别心。施用作为,事与理称,所以皆成。所谓拈来无不是,用去莫生疑也。凡夫处处分别。妄情执着,不合于理,是故不得。所谓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也。乖谓不合,旨者理也。
(申)二破圣无别相疑。
问曰。圣人得理,便应不见别相。何得以彼小事,以包纳大法。答曰。若摄第一义谛。真如平等,实无差别。不妨即寂缘起,世谛不坏而有相别。
圣既得理,应不见有分别之相。今以小容大,是大小之相历然。何谓得理耶。不知中道第一义谛,诸法即是真如。平等平等,无相无不相。故圣人即寂即照,不妨不变随缘,而不坏世间差别之相。此正圣人之得于理也。盖大无大相,小无小相,圣人原无分别。有分别者,正汝之情执耳。世谛即是俗谛。世谛不坏,犹言不坏世间相。
(申)三破世谛差别疑。
问曰。若约真谛,本无众相。故不论摄与不摄。若据世谛,彼此差别。故不可大小相收。答曰。若二谛一向异体,可如来难。今既以体作用,名为世谛。用全是体,名为真谛。宁不相摄。
甚矣凡夫之处处着也。初则计凡圣不同。次则计性相有异。今又计体用不融。问曰。约真谛言,本无众相。即不必论摄与不摄。约俗谛言,事相有别。即不可言大小相收。不知真俗二谛,假名有二。本体是一。盖全真谛之理,成世谛之用。全世谛之用,即真谛之理。二谛本来融通。若二谛一向不融者,汝生疑难可也。既是全体起用,名为世谛。全用即体,名为真谛。岂不可论相摄乎。
(申)四破世谛摄事疑。
问曰。体用无二,只可二谛相摄,何得世谛还摄世事。答曰。今云体用无二者。非如揽众尘之别用,成泥团之一体。但以世谛之中,一一事相,即是真谛全体,故云体用无二。以是义故。若真谛摄世谛中一切事相得尽。即世谛中一一事相,亦摄世谛中一切事相皆尽。如上,已具明此道理竟。不须更致余结。
此又执理事而疑事事也。问曰。体用无二。只可言二谛相摄。何得偏就世谛,而云事事相摄耶。不知体用无二者。非如泥团之与众尘。夫揽(集合也。)尘成团,似乎无二矣。然泥团是集众尘而成,非一尘能成。真谛之体,固摄世谛之一切事相。然而举世谛中之一事,亦莫不具足真谛全体。如举一事,举一一事,亦复如是具足真谛全体,非具少分。是之谓体用无二。以是义故。真谛既摄一切事相得尽。复一一事相,莫不具足真谛全体。故一一事相,各摄一切事相得尽也。如上来所说毛孔事像等,已具明此理。勿须更疑矣。须知世谛当体即空。所以一一事相,互不相乖。譬如虚空,不拒诸相发挥。故诸相亦不互拒发挥也。此中以泥团喻真谛。以众尘喻世谛。乃是异喻。故曰非如。盖就泥团众尘克实论之。实为合众尘之别质,成泥团之幻用。而今云揽众尘之用,成泥团之体者,盖约貌似为言耳。
(申)五破滥同神我疑。
问曰。若言世谛之中一一事相,即是真谛全体者。此则真心□一切处。与彼外道所计,神我□一切处,义有何异耶。答曰。外道所计,心外有法。大小远近,三世六道,历然是实。但以神我微妙广大,故□一切处。犹加虚空。此即见有实事之相,异神我。神我之相,异实事也。设使即事计我,我与事一。但彼执事为实,彼此不融。佛法之内,即不如是。知一切法,悉是心作。但以心性缘起,不无相别。虽复相别,其唯一心为体。以体为用,故言实际无处不至。非谓心外有其实事,心□在中,名为至也。
西竺有一种黄发外道,为九十六种外道中最高者。立二十五谛。谛者,谓其理真实也。第一为冥谛。第二十五为神我。神我为其主要之义。盖计诸法从冥谛生,而神